Ⅰ 城鎮國有土地徵收的最高標準是多少錢1平方米
以劃撥方式取得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取城鎮國有土地補償費30—2元/平方米。
城鎮國有土地補償費(原空閑土地使用費)
含義:是指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用於補償城市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設施建設的費用。
收費依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國家建設征撥用地補償安置標準的若干規定》(新政發〔1992〕65號)第三條「國家建設征(撥)用城鎮規劃區內的空閑地必須收費」。第四條「城鎮規劃區內的舊城區改造或房屋改建時,其地面附著物(含房屋、樹木及其它設施),按國務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有關部門的規定予以補償。其土地按空閑地標准收費」。
自治區計委、財政廳《關於下發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土地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的通知》(新計價房〔2001〕500號)附表一第五項第1款第(2)目「以劃撥方式取得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取城鎮國有土地補償費30—2元/平方米」。
收費標准:在城市規劃區內區分建成區內和建成區外每平方米30—2元。
Ⅱ 土地使用稅的徵收標準是怎麼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稅額計算徵收。這里的法規表述很清晰——不是「使用」,而是「佔用」,因此這塊地到你名下了,用不用都得繳稅。
首先是土地使用稅的徵收標准。
上述條例有規定,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土地為征稅對象,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規定稅額對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徵收。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
城鎮土地使用稅採用定額稅率,即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按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別規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稅年應納稅額。具體標准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大、中、小城市以公安部門登記在冊的非農業正式戶口人數為依據,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城市規劃條例》中規定的標准劃分。人口在50萬以上者為大城市;人口在20萬至50萬之間者為中等城市;人口在20萬以下者為小城市。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市政建設情況和經濟繁榮程度在規定稅額幅度內,確定所轄地區的適用稅額幅度。經濟落後地區,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標准可適當降低,但降低額不得超過上述規定最低稅額的30%.經濟發達地區的適用稅額標准可以適當提高,但須報財政部批准。
其次是土地使用稅的徵收方式。
納稅人首次申報城鎮土地使用稅前,要先在稅務機關辦理城鎮土地使用稅信息登記,填寫《土地使用稅信息登記表》;信息登記完成之後後,即可辦理城鎮土地使用稅申報,申報時還需填寫《城鎮土地使用稅申報表》。
最後是土地使用稅的徵收時間。
上述條例亦有規定,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繳納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Ⅲ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徵收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為城鎮土地使用稅(以下簡稱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
納稅單位是指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以及其他企業和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軍隊以及其他單位;所稱個人,包括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個人。
Ⅳ 土地使用費怎麼計算
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
土地使用費計算公式:
1、在各樓層面積相同的情況下:
100平方米(房屋租賃面積)╳40元(查土地劃分:三級、四類)/8層(地上總樓層數)=500元
該企業全年應繳土地使用費500元。
2、在各樓層面積不相同的情況下:
應納費=[(使用的建築面積/該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該建築物的總佔地面積]*適用的標准。
土地使用費相關政策
一、關於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繳納房產稅問題
土地使用費繳納流程對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由實際經營(包括自營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房產稅。其中自營的,依照房產原值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征,沒有房產原值或不能將業主共有房產與其他房產的原值准確劃分開的,由房產所在地地方稅務機關參照同類房產核定房產原值;出租的,依照租金收入計征。
二、關於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
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3〕89號)第二條第四款中有關房地產開發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規定同時廢止。
三、關於經營採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征免城鎮土地使用稅問題
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范圍內經營採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其直接用於採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六條中「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的規定,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四、關於林場中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征免城鎮土地使用稅問題
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范圍內,利用林場土地興建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的,其經營、辦公和生活用地,應按規定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
Ⅳ 房子 土地使用費 多少
土地使用費是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土地(出讓、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者除外),國家向其收取得的有償使用土地的費用,是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交納的費用,它是調節使用土地資源的手段之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土地使用稅是國家對使用土地的國內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
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
各地規定有所不同,以上海的土地使用費來說:
土地使用費是指使用土地資源性質的費用,不含拆遷安置費用和基礎設施建設費用。
土地使用費根據地理環境和條件、土地使用用途確定分為五類十級,收費標准按平方米計算,最高每平方米為人民幣170元,最低每平方米0.5元。
土地使用標准調整以後,合營企業按新的標准繳納土地使用費,但在合營企業開始用地的五年內不調整,另外按營業額的百分比繳納土地使用費的不作調整。
Ⅵ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徵收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國務院決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將城鎮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在原《條例》規定的基礎上提高2倍,即大城市由0.5~10元提高到1.5~30元;中等城市由0.4~8元提高到1.2~24元;小城市由0.3~6元提高到0.9~18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由0.2~4元提高到0.6~12元。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以下簡稱外資企業)納入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稅范圍。
Ⅶ 土地使用稅稅率是多少
一般規定每平方米的年稅額,大城市1.5元至30元;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小城市0.9元至18元;縣城、建版制鎮權、工礦區0.6元至12元。」。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均採取按年徵收,分期交納的方法。
鎮土地使用稅根據實際使用土地的面積,按稅法規定的單位稅額交納。其計算公式如下:
城鎮土地使用稅額=應稅土地的實際佔用面積×適用單位稅額。
土地使用稅是對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按使用的土地面積定額徵收的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於以有償佔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土地使用稅採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
Ⅷ 土地稅收費標准
土地徵收的標准在各個地方都是不同的,你可以去你們當地的土地管理局網站上看看有沒有相關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