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應納稅所得額怎麼計算
凈利潤-稅法允許不計稅的收入或利得+稅法規定要計稅的支出(或超出比例扣除的費用支出)-稅法允許加計扣除=應納稅所得額
典型的稅法規定要調增的計稅支出如行政罰款,需調增超出比例扣除的費用支出如廣告費、業務招待費
稅法規定可以加計扣除的費用,例如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研究階段或開發階段計入「管理費用」的,加計50%扣除,開發完成後的累計攤銷階段按150%計算攤銷額)
⑵ 如何計算加計扣除數
資本化加計扣除計算方法:A公司在2018年1月通過研發形成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為100萬元,攤銷期間為10年,每年攤銷金額為10萬元。假設該無形資產符合允許加計扣除的范圍。則其2018年可以加計扣除的金額10萬元,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的金額為10*75%=7.5萬元。
費用化加計扣除計算方法:2018年A公司發生的研發支出100萬元計入當期損益,則其2018年可以加計扣除的金額100萬元,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的金額為100*75%=75萬元。
加計扣除的費用基礎有兩個:
(1)當期發生的費用化的研發費用;
(2)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在當期攤銷的金額。
(2)加計攤銷額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委託研發加計扣除:
(1)根據財稅[2015]119號:企業委託外部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研發費用並計算加計扣除,受託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
(2)根據財稅〔2018〕64號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的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根據上述政策委託外部研發直接按照當期委託方委託研發費用的80%予以加計扣除,並且僅能委託方予以加計扣除,受託方不得加計扣除。
此項政策摒棄了原有加計扣除中需要受託方提供費用清單的要求,解決了受託方與委託方研發入賬時間差異、受託方研發利潤率要求等奇葩問題,使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操作更加簡便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委託關聯單位研發仍需要關聯單位提供研發費用清單。
委託境外研發相較於於原有研發加計扣除政策有了進一步突破,即允許委託境外研發進行加計扣除。
⑶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為什麼要加上累計攤銷
凈利潤-抄稅法允許不計稅的收入或利得+稅法規定要計稅的支出(或超出比例扣除的費用支出)-稅法允許加計扣除=應納稅所得額
典型的稅法規定要調增的計稅支出如行政罰款,需調增超出比例扣除的費用支出如廣告費、業務招待費
稅法規定可以加計扣除的費用,例如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研究階段或開發階段計入「管理費用」的,加計50%扣除,開發完成後的累計攤銷階段按150%計算攤銷額)
⑷ 什麼攤銷方法能確定使用額度和單價的攤銷額度
一、什麼攤銷方法能確定使用額度和單價的攤銷額度:
期限攤銷法
1、期限攤銷法的概念
根據周轉材料使用期限和單價來確定攤銷額度的攤銷方法,適用於期限較長的周轉材料。
2、周轉材料
(1)周轉材料的概念
以價值量核算為主要內容,核算其周轉材料的費用收入與支出的差額和攤銷額度
(2)周轉材料的內容
①費用收入
以施工圖為基礎,以概(預)算定額為標准隨工程款結算而取得的資金收入。
②費用支出
根據施工的實際投入量
•實行租賃企業:租賃費、維修費、賠償費
•不實行租賃的企業:按上級規定的攤銷率所提取的攤銷額
③費用攤銷
1)一次攤銷法
•適用於與主體配套使用,並獨立計價的零配件核算
2)五五攤銷法
•投入使用時50%
•報廢時50%
•適用於價值不高,不宜一次攤銷飛周轉材料
3)期限攤銷法
•根據周轉材料使用期限和單價來確定攤銷額度的攤銷方法,適用於期限較長的周轉材料。
二、期限攤銷法的計算方法
1、分別計算各種周轉材料的月攤銷額
•某種周轉材料的月攤銷額= 某種周轉材料采購價-預計殘余價值/該種周轉材料預計使用年限
2、計算各種周轉材料的月攤銷率=某種周轉材料月攤銷額/該種周轉材料采購價*100%
3、計算月度周轉材料總攤銷額=∑(某種周轉材料采購價*該種周轉材料攤銷率)
⑸ 加計扣除到底算是什麼意思呢
定義:加計扣除是抄指襲按照稅法規定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額基礎上,再加乘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政策.就例如說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75%加計扣除政策,那麼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為100元,就可按175元(100×175%)在稅前進行扣除.那麼企業是否享受加計扣除時利潤的計算方式分為兩種:
(1)企業不享受加計扣除時利潤的計算公式: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2)企業享受加計扣除時利潤的計算公式:
收入-成本費用-加計扣除部分=利潤特別注意:此處的加計扣除部分是不需要賬務處理,只需在申報時填表進行調整就可以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適用於除國家規定不適用的企業外的所有企業,只要企業有研發活動支出,都可以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並不是只有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才可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⑹ 請問這里的月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呀
月攤銷額=全部應攤銷金額/應攤銷期限(月)=全部應攤銷金額*月攤銷率。
你提供的數據里,沒有攤銷期限,條件不足,無法計算。
⑺ 計提攤銷額怎麼計算
2008年年末未分配利潤的貸方余額應為=2008年年初未分配特別注意的貸方余額為200萬元版+本年度實現的權凈利潤為100萬元*(1-分別按10%和5%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
=200+100*(1-15%)=285
⑻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如何計算
按照研發支出實際發生額75%計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內局 科技容部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第一條規定: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8)加計攤銷額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
二、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1、人員人工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3、折舊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⑼ 無形資產怎麼計算攤銷呢。
知識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比工業經濟時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一律按直線法對其進行攤銷就失去了合理性。在進行實務操作時,企業可以參照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採用直線法、產量法和加速攤銷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採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1:2010年1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2000000元購入一項土地使用權(不考慮相關稅費)。該土地使用權年限為20年。
該土地使用權每年攤銷額=12000000÷20=50000(元)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
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採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例2:2010年4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協議,依據協議,甲公司取得一項特許權,即可以使用乙公司的配方生產某產品10000件,特許權的取得成本為4800000元。4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00件;5月份,甲公司使用該配方實際生產產品120件。
本例中,特許權有特定產量限制,並且每個月的產品產量不一致,所以適合採用產量法進行攤銷。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4800000÷10000=480(元)
4月份攤銷額=480×100=48000(元)
5月份攤銷額=480×120=57600(元)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無形資產在後期的賬面凈值可能會低於其殘值,因此,應在攤銷轉自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無形資產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再扣除預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
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對於與知識、技術、產品更新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採用加速攤銷法較之採用直線攤銷法有更多的優點。具體表現在:首先,加速攤銷法更符合配比原則,這類無形資產使用前期,由於明顯處於壟斷和獨佔地位,可以給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
但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模擬、仿製技術水平的提高,壟斷地位會逐漸喪失,所帶來的收益也會逐年減少。根據配比原則,對此類無形資產宜採用加速攤銷方法。其次,加速攤銷法更符合穩健性原則。採用加速攤銷法,使得無形資產的前期攤銷得多,後期攤銷得少,如果無形資產被提前淘汰,剩餘無形資產的成本也較少,因而風險較小。
無形資產攤銷是對無形資產原價在其有效期限內攤銷的方法。無形資產攤銷一般採用直線法,攤銷時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科目的借方,無需另設攤銷科目。無形資產原價減去無形資產的余額即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數 額。為了提供企業無形資產計提攤銷額的有關數據,企業更換舊帳時,要註明每項無形資產的原價。
網路-無形資產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