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公式是「(當期長期應收款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余額)*實際利率」怎麼理解,啊,,不懂
當期長期應收款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余額:這相減後得到的實際是長期應收款的攤余成回本。
攤余成答本*實際利率:是計算的當期應確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額。
當發生未實現融資收益余額時的分錄是:
借:長期應收款 貸: 未實現融資收益 及其它科目
攤銷時: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借:財務費用(紅字)收到分期款時:借:銀存 貸:長期應收款
❷ 請幫忙計算一下這題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我怎麼都選不對
解析:分期抄收款銷售,實質上具有融資襲性質的,應按合同或協議規定的價款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合同或協議規定的價款與其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未實現的融資收益。未實現的融資收益應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按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作為實現的利息收入,沖減財務費用。各期未實現的融資收益攤銷額=期初長期應收款本金的余額實際利率;期初長期應收款本金的金額=期初長期應收款余額-期初未實現融資收益余額。有關計算如下:
2007年1月1日該公司未實現融資收益=5000-4000=1000(萬元)。
2007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額=(5000-1000)*6%=240(萬元)。
2008年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額=[(5000-1000)-(1000-240)]6%=194.4(萬元)。
❸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是增加當期的財務費用,未實現融資收益攤銷是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嗎
未實現融資收益屬於負債類的科目,為的是反映出在一定會計周期內未能收回的融資版項目收益權。財務費用是屬於損益類的,也就是費用賬戶。這個賬戶的期末是沒有餘額的,所以要把這個科目結轉出去,你的這個分錄反應的就是財務費用結轉為未實現融資收益。
❹ 為什麼未確認融資費用在攤銷的時候每期利息=(長期應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實際利率
這是對實際利率法的應用,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計提利息時應該是用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
即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然後乘以實際利率,而實際利率等於折現率,因此就出現了上述計算。
未確認融資費用是負債賬戶,是長期應付款的備抵賬戶
長期應收款:
未實現融資收益(本期的攤銷金融)=攤余成本*實際利率=(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折現率
長期應付款:
未實現融資費用(本期攤銷金額)=攤余成本*實際利率=(長期應付款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折現率
實際利率法最後一年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是進行尾差調整,即用未確認融資費用最初的余額-已經攤銷的部分,倒擠最後一年的財務費用的。
(4)未實現融資費用攤銷擴展閱讀: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1、攤銷范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進行攤銷,通常將其殘值視為零。
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但要計提減值准備。
2、攤銷時間企業應當按月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當自可供使用(即其達到預定用途)當月起開始攤銷,處置當月不再攤銷。
3、去向企業自用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管理費用;
出租的無形資產,其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某項無形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❺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在什麼時候分攤
在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承租人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在採用實際利率法的情況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可以分以下幾種情況:
(1)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而且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是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在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
(2)租賃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而且,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是以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折現率,在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合同利率作為分攤率;
(3)租賃資產以原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時,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此時的融資費用分攤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
下面,舉例說明如何計算選擇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例3、A公司將一台賬面價值為190萬元的機器設備以融資租賃方式租賃給B公司(B公司資產總額為500萬元)。雙方簽定合同,B公司租賃該設備48個月,每6個月月末支付租金30萬元,B企業的子公司擔保的資產余值為25萬元,另外,與A,B兩公司均無關的C公司擔保金額為10萬元,租賃開始日估計資產余值為40萬元,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6%。利率見表一。
要求:在實際利率法下,計算B公司應採用的融資費用分攤率。
①最低租賃付款額=48/6+30+25=240+25=265
②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30×PA(8,6%)+25×PV(8,6%)=30×6.209794+25×0.627412=186.29382+15.6853≈201.98
③因為: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190<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201.98
所以: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原賬面價值=190
(二者中的較低者)
④按規定,當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為原賬面價值時,應該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其計算方法為,使最低租賃付款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其計算過程列示如下:
30×PA(8,r)+25×PV(8,r)=190
以上列示表明,已知現值求折現率r,此折現率r就是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下面用插值法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r
當r=7%時
30×PA(8,7%)+25×PV(8,7%)=
30×5.971299+25×0.582009=179.13897+14.550225=193.69>190
當r=8%時
30×PA(8,8%)+25×PV(8,8%)
=30×5.746639+25×0.540269
=185.91<190
因此:7%<r<8%(插值法)
現值利率
193.697%
190r
185.918%
(193.69-190)/(193.69-185.91)=(7%-r)/(7%-8%)
3.69/7.78=(7%-r)/-1%
r=7.47%
例3中,B公司未確認融資費用各期分攤過程計算如下:
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固定資產入賬價值=265-190=75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實際利率r=7.47%)見表二。
例4,承例3,若該機器賬面價值為21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計算B公司應該採用的融資費用分攤率。
①判斷該設備的入賬價值
因為: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原賬面價值(201.98<210)
所以: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等於最低租賃額的現值201.98萬元。
②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採用的是合同規定的利率6%,所以融資費用的分攤率只需採用6%,不用再重新計算。
4.融資收益分配率。出租人的未實現融資收益,應採用實際利率法在租賃期間進行分配。在與實際利率法計算的結果無重大差異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在實際利率法下,需計算出租人的內含利率作為融資收益的分配率。
例5,承例3,該機器的賬面價值仍為19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應該計算A公司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率。
其計算過程列示如下:
①求最低租賃收款額最低租賃收款額=最低租賃付款額+獨立第三方擔保余值=(48/6×30+25)+10=275
②求最低租賃收款額與擔保余值二者之和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275+(40-25-10)=280
③求內含利率
根據內含利率的定義,應該將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這二者之和等於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求出內含利率。
30〔PA(8,R)〕+25〔PV(8,R)〕+10〔PV(8,R)〕+5〔PV(8,R)〕
=190(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用插值法計算內含利率R作為A公司融資收益分配率
當R=8%時
30×5.746639+25×0.540269+10×0.540269+5×0.540269
=172.39917+(25+10+5)×0.540269
=172.39917+21.61076=194.00993>190
當R=9%時
30×5.534819+(25+10+5)×0.501866=166.04457+20.07464=186.11921<190
因此
8%<R<9%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利率
194.009938%
190R
186.119219%
(194.00993-190)/(194.00993-186.11921)=(8%-R)/(8%-9%)
4.00993/7.89072=(8%-R)/(-1%)
0.508183=(8%-R)/(-1%)
8%-R=0.508183×(-1%)
R=8%+0.508183≈8.51%
例5中,A公司未實現融資收益各期分配過程計算如下: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未
未實現融資收益分配表(分配率R=8.51%)見表三。
六、折舊政策、折舊總金額和折舊期間
1.折舊政策。承租人應採用與自有應折舊資產一致的折舊政策。折舊方法一般有直線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
2.折舊總金額。
①如果承租人(包括與承租人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則折舊總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折舊總金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預計清理費
以上公式說明,如果已經對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此部分就不需要提取折舊,所以要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中,減去擔保余值,作為折舊總額。
②如果承租人(包括與承租人有關部門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折舊總金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折舊總金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預計殘值+預計清理費
以上公式說明,如果沒有對資產余值擔保,去掉凈殘值後的固定資產價值都要作為折舊金額。
3.折舊期間。租賃資產的折舊期間應根據租賃合同的規定來確定。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選擇購買剩餘租賃資產,則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此種情況下,折舊期間應為該項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剩餘租賃資產返還,此種情況下,折舊期間應為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中的較短者。
現舉例說明:
例6、甲公司融資租入一台設備,入賬價值為85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中包括擔保余值10萬元,不考慮預計清理費,該項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8年,租期7年,則甲公司該項設備計提折舊總額為75萬元(85-10);折舊期間為7年(租期與尚可使用年限中的較短者)。
例7、承例6,假如甲公司決定在租賃期滿時選擇購買該設備;其他條件不變,則甲公司該項設備的折舊總金額為85萬元;折舊期間為8年(租賃開始日的尚可使用年限)。
❻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率的概念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租賃》應用指南(2001)的解釋:
在實際利率法下,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
❼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怎麼理解
未確認融資費用反映的是融資租入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長期借款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這是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長期應付款反映的是本利和,而未確認融資費用就是其中的利息,所以兩者相減後得出的是本金,所以用期初長期應付款-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得出的就是期初的本金,所以用這個期初的本金×實際利率,得出的就是本期應確認的利息費用,即本期應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費用),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期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❽ 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額怎麼計算
即在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應付款」項目以「長期應付款」科目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余額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應付款金額填列。
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當期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費用),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承租人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採用此法的關鍵是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的確定。
①租賃資產按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作為入賬價值時,應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為現值時的折現率確定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率;
②租賃資產按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時,應將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率;
③租賃資產: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入賬價值時,不存在未確認融資費用,故無需進行分攤。
❾ 未實現融資費用為什麼用長期應付款現值乘以實際利率來計算
長期應付款一般是分期付款的,要求3年以上,打個比方,你買個東西,你一回次性支付450萬就能答買回去,但是如果分期付款,賣家不會傻到就450萬賣給你的,因為你沒付的錢存款有利息或者投資有收益,賣家會打這錢的主意,所以5年後要你支付的總數大於450萬,那麼假如,5年每年100萬,5年後一共500萬,之間的50萬差額,就是未實現融資費用,而這個未實現融資費用,在你每次付款的時候攤銷掉的一部分,就當賣家和你分一杯羹,而這杯羹要算入財務費用,而准則規定,未實現融資費用,要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如果合同利率 實際利率相差不大,可以用直線法,如果你是賣方,你就可以理解為未實現融資收益。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夠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