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商品進銷差價如何攤銷

商品進銷差價如何攤銷

發布時間:2021-03-24 00:48:30

㈠ 怎樣核算,和結轉,商品進銷的差價

所謂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採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商品進銷差價。
如:商品售價60元,進價40元,則20元就是他們的進銷差價。
期末對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按以下方法計算: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月銷售商品分攤的進銷差價=應本月「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
上述所稱「主營業務收入」,是指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終了,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對於已按售價結轉其成本的,應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委託代銷商品和委託加工物資可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小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月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採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應負擔的進銷差價,並應於年度終了,對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商品進銷差價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託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二)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公式計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託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採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某小企業月末「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為248788元,「庫存商品」科目余額為566500元,本月商品銷售額(不含稅)為588000元。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如下:
差價率=248788÷(566500+588000)×100%=21.54%
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588000×21.54%=126655(元)
①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出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126655
貸:主營業務成本126655
②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461345
商品進銷差價126655
貸:庫存商品588000

㈡ 商品進銷差價及累計攤銷的期末余額方向

1.累計攤抄銷是資產襲類的備抵科目, 期末余額在貸方
2.商品進銷差價是庫存商品的抵銷帳戶,期末余額在貸方
【補充】
(1)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具體計算時也可按以下方法計算:
進銷差價率=月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余額÷(月末「庫存商品」賬戶余額+月末「受託代銷商品」賬戶余額+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l00%
(2)根據進銷差價率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進銷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或,=本期「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進銷差價率

㈢ 商品進銷差價是什麼意思分錄怎麼做

「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是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正確計算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存貨金額減去商品進銷差價就是企業的存貨的購進成本。本科目明細賬通常用三欄式賬頁。
會計分錄如下:

  1. 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出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2. 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
    貸:庫存商品

㈣ 商品進銷差價帳戶怎麼核算

《小企業會計制度》

1244 商品進銷差價

一、本科目核算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採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
二、小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委託加工物資」、「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小企業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發生溢余,應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進價,貸記「管理費用」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本科目。庫存商品發生損失,按進價和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合計金額減去過失人或者保險公司等賠款之後的余額,借記「管理費用」科目,按應由過失人或保險公司等的賠款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售價,貸記「庫存商品」科目,按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借記本科目。
三、月度終了,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按以下方法計算:
差價率=月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月末「庫存商品」科目余額+本月「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
上述所稱「主營業務收入」,是指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委託代銷商品和委託加工物資可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小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月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採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月已銷商品應負擔的進銷差價,並應於年度終了,對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四、本科目應按商品類別或實物負責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五、本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㈤ 商品進銷差價的賬務處理。

關於庫存商品發生損失,你第一種處理方法是正確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是先將發生損失的部分記入待處理資產損益。
比如,某工廠某月份由於發生火災,之後盤點,存貨減少10000元。
則,其處理方法基本如下:
1、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原因:用待處理財產損益這個帳戶時因為發生損失,但不清楚損失的運因,為下一步處理做基礎。其二,損失的庫存商品以帳面價值轉出;其三,從表面看,你的損失僅限於庫存商品的帳面價值,看稅法並不認同你的損失,故為了保持會計和稅法在這一問題上的一致,必須進項稅轉出,做為一項待處理的損益。
2、如果投保或者有過失人,則這筆待處理的損益則可能收回,故
借:銀行存款或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最後,待處理財產損益中沒有著落的部分才記入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貸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這就是會計上工業企業關於流動資產處理的標准過程。
至於你後邊提到的處理,會計上並沒有。
但時如果涉及到商業企業,則大致思路相同,科目上要涉及進銷商品差價,即你所說的售價。

㈥ 商品進銷差價會計分錄怎麼編

答,①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出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②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
貸:庫存商品

㈦ 商品進銷差價的差價的計算方法 .

薄合計價
1.若是用現金購入
借:庫存商品—100000
貸:商品進銷差價—20000

現金—80000
2.銷售商品現金收款
借:現金—1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3.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80000

商品進銷差價—20000
貸:庫存商品—100000

㈧ 什麼是商品進銷差價分攤

商品進銷差價是指從事商品流通的小企業採用售價核算的情況下,其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即為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對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按以下方法計算:

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託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月銷售商品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上述所稱「主營業務收入」,是指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終了,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對於已按售價結轉其成本的,應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委託代銷商品和委託加工物資可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小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月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採用上月的差價率計算分攤月已銷商品應負擔的進銷差價,並應於年度終了,對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商品進銷差價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託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二)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公式計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託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採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㈨ 商品零售企業「進銷差價」科目如何結轉

商品零售企業購銷商品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一)購進商品。實行增值稅後,商品零售企業購進商品,應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應記入商品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商品采購」科目,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款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商品驗收入庫後,按商品含稅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不含稅的進價,貸記「商品采購」科目,按含稅售價與不含稅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二)銷售商品。按照「售價金額核算,實物負責制」的要求,平時企業按含稅售價反映商品銷售收入,同時按含稅售價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其賬務處理為:收到貨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期末,按含稅進銷差價率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並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根據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沖轉銷售成本。借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 月末,按規定的方法計算銷項稅額,借記「商品銷售收入」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閱讀全文

與商品進銷差價如何攤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