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在會計處理上的區別,是免徵增值稅還是進項稅額轉出
不是。
二者在會計處理上的區別是,非應稅項目不征增值稅,因此不需進行增值稅核算;而免徵增值稅是要照常計提應繳增值稅的,只不過在計算出應交增值稅稅額後,將其轉為「營業外收入—免稅收入」。
㈡ 兼營免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進項稅能抵扣嗎
我國稅法規定,納稅人兼營減稅、免稅及非應稅業務的,並且單獨核算減稅、免稅及非應稅項目的銷售額,即可獲得免稅、減稅,應稅項目進項可以抵扣,免稅和非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扣除。未分別核算的,使用從高稅率。
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而無法准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可按當月免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銷售額占當月全部貨物銷售點額的比例抵扣。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比例
㈢ 如何劃分免稅項目與應稅項目進項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 同時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165號)規定,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納稅項目(不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法准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部分,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可准確劃分用於應稅項目、免稅項目及非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額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當月可准確劃分用於免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 可以看出,上述化工企業如果日常核算中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享受免稅,所發生的進項不存在也無法按照財稅[2005]165號規定劃分。
㈣ 同時有免稅業務和非免稅業務的進項稅轉出如何計算
按這個公式來計算。
對於納稅人兼營免稅、非應稅項目而不能准確確定應轉出進項稅額的,《增值稅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應按如下公式計算轉出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非應稅項目銷售額÷當月全部銷售額。財稅〖2005〗165號文《關於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將此公式修改為:(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可准確劃分用於應稅項目、免稅項目及非應稅項目的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稅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稅合計)+當月可准確劃分用於免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進項稅額。
㈤ 未單獨核算免稅與應稅項目如何劃分進項稅
增值稅般納稅應納稅額=期銷項稅-期進項稅
准予抵扣進項稅額:
1.銷售取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增值稅額;
2.海關取完稅憑證註明增值稅額;
3.購進免稅農產品准予抵扣進項稅額按買價規定扣除率(13%)計算
4.般納稅外購或銷售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運費根據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金額按7%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准予抵扣
5.產企業般納稅購入廢舊物資收經營單位廢舊物資按照普通發票註明金額按10%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抵扣進項稅額:
1.購進固定資產(東北區除外);
2.用於非應稅項目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3.用於免稅項目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4.用於集體福利或消費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5.非損失購進貨物;
6.非損失產品、產品所耗用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㈥ 關於免稅產品與應稅產品增值稅進項分配問題
如果你不能證明包裝物用於應稅產品了,就只能繳稅了!可以和稅務局說明一下!一般這種情況下,就要和稅務局的人溝通了啊!感情溝通哦!
㈦ 免稅企業的進項稅是否可以抵扣
外購的貨物生產免稅產品,增值稅不能抵扣
外購的貨物生產應稅產品,增值稅可以抵扣
注意:應將免稅貨物和應稅貨物分開核算。
㈧ 請問增值稅有應稅產品和免稅產品,免稅產品怎麼轉出進項稅,賬務怎麼處理。
1 免稅商品正常是不會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所以不存在轉出問題,轉出行為大多是涉及到將商品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2 如果存在你所說的這種行為,那這個商品不會去認證進項就可,做帳時直接做:
借: 存貨 貸:應付帳款
3 如果又收到了專用發票,又給認證了的話,做帳時做: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科-進項稅額轉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科-進項稅
㈨ 關於增值稅免稅政策,納稅人所有的進項都不能抵扣么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五)本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於混用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是否能抵扣作出規定:
第二十一條 條例第十條第(一)項所稱購進貨物,不包括既用於增值稅應稅項目(不含免徵增值稅項目)也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以下簡稱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
根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如果所購進的固定資產既用於增值稅應稅項目也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比如出口企業既生產出口產品(免稅),同時也生產內銷產品(征稅),那麼購進的生產設備的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但如果生產的全部是免稅產品,進項稅額則不得抵扣。
㈩ 關於免稅項目進項稅的處理
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由此可見,上述軟體開發銷售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是免稅政策。企業銷售上述軟體,仍然應當根據法定17%的稅率計算交納增值稅,當交納的增值稅稅額導致納稅人實際稅負超過3%的,則超過部分給予退稅處理。所以,該政策不是免稅政策,銷售上述軟體不屬於免稅項目,由此,相關進項稅額可以依法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