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形資產入帳後必須立即攤銷嗎如果沒有及時攤銷會有什麼後果
1,無形資產復當月增加當月攤制銷
2,如果必須立即攤銷的話,從無形資產使用和價值確定的那一個月開始攤銷。至於拖延與否,看你們自己的,主要影響是使得公司當年利潤虛增
3,沒有及時攤銷對自己公司影響不好,當年利潤虛增或者虛減,當年成本沒有合理計(少攤使得成本低於正常成本或者多攤使得成本高於正常成本)
上樓的兄弟說的對,不是上市公司還好,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很影響公司聲譽而且遭譴責的,所以必須按時在規定的年限和月份里攤銷,以保證會計核算準確有用
Ⅱ 無形資產專利權攤銷年限過了,可是忘記攤銷了,怎麼會計處理
可以補提攤銷,但是補提的攤銷金額不能在稅前扣除,在匯算清繳時,作納稅調整事項處理,調增應納稅所得稅。
Ⅲ 以前會計一直未進行無形資產攤銷,應該怎麼處理
做為會計差錯追溯調整。
Ⅳ 無形資產一直沒有攤銷,該怎麼做分錄
無形中一直沒有推銷,該怎麼做分了的話這個想做的話還是非常容易的啊,只要你有心
Ⅳ 上一年度的無形資產攤銷漏了1個月。今年應該怎麼處理
無形資產攤銷多數是按五五攤銷法和一次攤銷法,你攤銷漏了1個月是按什麼方法攤銷的?
處理方法:將漏的補上就可
借:管理費用 貸:無形資產
Ⅵ 12月的稅都報完了,發現無形資產忘記攤銷,怎麼辦
沒有關系的。來
稅務處理方源式:在5月31日前做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報(即:匯算清繳),加無形資產攤銷的費用,調減年度凈利潤就行。年度匯算清繳畢竟還有諸如業務招待費調增項目等,所以一般不會產生退稅;如果確實因加了無形資產攤銷造成預繳的企業所得稅退稅,那提交匯算清繳報表後,走退稅流程;
會計處理方式:在2020年1月的賬務處理中,做兩筆分錄:1、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無形資產;2、借: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Ⅶ 無形資產未進行攤銷可能導致什麼問題
1.如果公司根本就沒有這個無形資產,那麼由於無形資產的原值是計入資產的,這樣就會虛增資產,後果會影響到判定公司的償債能力,如果還上市的話,會影響股票價值。2.如果公司有這個資產而不進行攤銷,那麼有無無形資產的攤銷時計入費用的,這樣就會少計費用,而虛增利潤,後果請先查一查該公司的關聯方,以及該公司的市場定位。
Ⅷ 之前無形資產忘記攤銷了,可以補攤銷嗎
你算一下整年攤銷多少錢 沒補多就可以
Ⅸ 本年無形資產有三個月忘記攤銷怎麼辦,可以在一個月里全補上嗎
一、本年以內的業務完全可以補充記錄,這個會計差錯更正與稅務版要求無關。
二、如果涉及前期權差錯更正,企業應當採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除外。
三、補提的攤銷分錄與正常會計處理一致。
Ⅹ 無形資產一直末攤銷怎麼辦
尊敬的樓主您好 希望幫助到您
年攤銷額206/50=4.12
以前年度的攤銷應補提,作為以前年度會計差錯更正處理
06年至09年的攤銷額=4.12*(7/12)+4.12*3=14.76萬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4.76
貸:累計攤銷 14.76
我國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
2001年修訂的《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限年限,該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第一,合同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第二,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第三,合同規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收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第四,如果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3]。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發了《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並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對於不同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規定:第一,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第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2.國外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
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在1970年8月發布了《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第17號——無形資產(APBNo.17),隨後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又發布了幾項公告和解釋,對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進行了規定。APBNo.17認為,無形資產的價值均會逐漸喪失。因此,其價值應在估計的有效期內攤銷,但不得超過40年。即有效期可以確定的無形資產,應在其有效期內攤銷;如果不能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則應在不超過40年的期限內攤銷;即使無形資產的有效期超過40年,仍應按40年的期限進行攤銷。APBNo.17還同時建議,當所期望的有效年限發生變化時,尚未攤銷的成本應在修正後的受益年限內予以分攤,但不得超過40年。APBNo.17也規定如果不能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則應在不超過40年的期限內攤銷。美國APBNo.17規定假如企業能證明其他攤銷法更為合適,可不用直線法。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也於1998年12月公布了《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IASNo.38)對相關的內容做出了規定。IASNo.38攤銷部分指出「有一個允許推翻的假定,即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自其可利用之日起不超過20年」,「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可能存在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某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一個長於20年的特定期間」。對攤銷方法IASNo.38有如下規定:「在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其應折舊金額,存在多種方法,這些方式包括直線法、余額遞減法和生產總量法。對某項資產所使用的方法應依據經濟利益的預計消耗方式來選擇。並一致地運用於不同期間,除非從該資產獲取的經濟利益的預計消耗方式發生變化」[4]。
3.中外無形資產攤銷比較中外無形資產攤銷比較如表1所示。一、無形資產及其融資作用
會計上的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它們通常為企業所擁有的一種法定權、優先權或企業所具有的高於一般水平的獲利能力。比如說,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都屬於無形資產。
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的比重越來越大。1995年美國許多企業無形資產的比重已高達50%~60%,同時,無形資產所起的作用也在日益擴大,美國1993年以來工業生產增長的45%是由信息產業帶動的。一些專家估計,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有可能從上世紀初的5%~20%上升到90%[1]。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對技術、生產工藝的保護形成的各種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等也愈加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時,這些無形資產在企業的設立、投資、融資過程中的作用也逐漸被社會重視。
企業融資活動是所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問題,特別是企業在發展、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由於自有資金不足而必須採取的財務活動。在現行的企業籌資活動中,如果是創業籌資,可以利用創辦人的無形資產吸收風險投資取得企業的權益資本;如果是企業持續經營條件下的籌資,可以將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中的財產權進行抵押取得貸款;還可以與外商建立合資或合作企業的方式吸收對方的有形或無形資產投資;或者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取得特許方的先進管理經驗、商標權、營銷網路等資源而降低准人成本。這些都顯示出無形資產為企業以多種形式籌集資金開辟了廣闊的渠道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