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租入固定資產的的改建支出會計法按幾年攤銷
租入固定資產的的改建支出准則沒有規定按幾年攤銷,一般說法是按照可使用年限予以攤銷。由於是租入的固定資產,所以攤銷期限盡量不要超過租期,如果能續租除外。
2. 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改良支出的攤銷問題
是當月攤銷的.
3. 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什麼時候計入長期待攤費用什麼時候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對於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資本化計入到長期待攤費用中核算,而對於企業自有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4. 長期待攤費用的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攤銷期限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是否就要用待攤費用這個科目處理了
一般都是長期待攤,在三年以上攤銷的。你們的固定資產租期不到一年了?那還花那麼多錢去改良?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進「預付賬款——待攤費用」,然後在攤銷期內攤銷即可。
5. 什麼叫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是在新的所得稅法出台前的概念。它的條件為:
1.支出金額在固定資產原值內的20%以上容;
2.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2年以上。
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出台後是這樣規定的:
實施細則第六十九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實施細則第七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明確了嗎?已經將提法改為固定資產大修理指出了。
6.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何記提與攤銷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是在新的所得稅法出台前的概念。它的條件為:
1.支出金額在固定版資產原值的權20%以上;
2.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2年以上。
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出台後是這樣規定的:
實施細則第六十九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實施細則第七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7. 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予以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這句話怎麼理解
資本化是說你這筆支出不能直接放進費用,而是當做資產處理。即使是企版業經營租賃進來的,也存在權改善該租賃資產的支出,可能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比如說租進來的設備(設備可用20年,租7年,未達到按融資租賃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條件,用了兩年後進行改良),像自己的設備一樣進行改善(只要是有利可圖的,企業都會考慮去做),最終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那相關的支出便看做是改良支出,而這個時候也就需要進行資本化處理了。至於資本化後怎麼處理,因為本身租入的固定資產並沒有入賬,不能像企業自身的固定資產那樣處理而增加固定資產價值,而該支出又需要分期攤進相關費用,故作長期待攤費用會比較合理。
8.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什麼時候用改良支出資本化時用「長期待攤費用」還是這個科目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不是會計科目。
1、發生的改良支出,借記長期待攤費用,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
2、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長期待攤費用。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可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完畢的長期待攤費用。
9. 舊會計准則下,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記長期待攤費用還是記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財政部關於印發《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有關問題解答(二)》的通知
財會[2003]10號
十二、問: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核算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除此以外的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核算。企業在日常核算中應依據上述原則判斷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是應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固定資產發生的下列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如下:
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按上述原則進行判斷,其發生的後續支出,分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或計入當期費用。
4、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並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餘額,應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5、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餘租賃期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6、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單設「1503經營租人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企業因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方法由原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改為一次性計人發生當期費用的,其原為固定資產大修理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採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自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新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再按上述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