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的收購庫卡機器人,價值有多大對國內機器人產業會形成打擊嗎
美的作為家電製造商,自身也是工業機器人用戶。目前美的機器人應用已經超過1000台,庫卡作為機器人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為美的供應產品,促進美的提升製造水平。此外,庫卡的子公司瑞士格能夠提供倉儲、分揀、運輸、物料處理等自動化解決方案,與美的子公司安得物流業務具有協同效應,也是美的此次收購的動力之一。不過收購庫卡同樣面臨隱患。
而美的收購庫卡或許可能會對國內機器人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因為美的此次「收購」KUKA,只能算投資。KUKA依舊是KUKA,還是國外公司,並沒有因為此次的美的入股而變成中國的KUKA。美的也沒有得到KUKA的技術和專利,相反不但貢獻出自己的市場,還要搶佔中國機器人企業在國內的市場。而KUKA卻實現了用中國的錢掙中國人的錢,還打擊了中國的機器人企業。
當然如果中國機器人企業很強,可以適當引入這樣的競爭,以促進中國機器人向更強發展。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經過國人的多年艱苦努力,剛開始成為機器人大國,美的目前這樣的投資只能說是叫「引狼入室」,國外的羊快吃沒了,美的自己有羊願意給誰吃,無可厚非,但KUKA開始藉助美的吃中國的羊,這一點就不好,會嚴重打擊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美的收購庫卡的背後http://gongkong.ofweek.com/2016-05/ART-310058-12002-29100305.html
『貳』 如果畢業論文寫《美的集團並購庫卡的案例研究》,那麼論文的提綱可以怎麼寫
其實現在的畢業作業都有點八股文了,提綱思路都是比較固定的了,一般先做相關的理論基礎學習,案例描述,引申出並購中的經驗總結和並購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你的改善對策,
『叄』 美的並購庫卡後的產品是否上市
美的並購庫卡後,產品是可以陸續上市
『肆』 美的為什麼要收購機器人製造商 Kuka,對其能帶來怎樣的影響
人越來越貴了,不得不買;供給側的必經之路,國家又支持,不得不買;科技製造的發展方向,不得不買;錢多了,不買沒地方花!
『伍』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但是據約定不能獲得技術這個收購有何意義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
2016年7月20日晚間,美的集團如約披露要約收購德國庫卡集團結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約收購期在德國時間7月15日24時截止,在此期間內,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2871萬股,占庫卡集團總股本的72.18%。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據此計算,公司持有庫卡股份比例已達到85.69%。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為115歐元/股,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現在騙子很多的,要小心謹慎,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的平台,像騰訊眾創空間。
收購還有幾道關
按照這一結果,美的集團要約收購庫卡最少30%股份的計劃已經超額完成。但按照收購交割要求,公司仍需滿足三項條件:第一,通過歐盟、德國、美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壟斷審查;第二,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對本次收購無反對意見;第三,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和國防貿易管制理事會(DDTC)審查。上述條件最遲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針對反壟斷調查對收購進程的影響,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反壟斷調查將不會對此次收購造成較大阻礙,德國方面雖然有考慮到美的收購庫卡後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甚至對國家產生安全利益的影響,但是政界無法阻止這個交易的進行。自由經濟國家都是由企業股東來決定的,所以企業的抉擇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次反壟斷調查將不會形成較大阻礙。」
與此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並購庫卡可能對德國政府帶來的擔憂,美的也在要約收購的同時作出了多項「妥協」,例如,美的承諾不會主動尋求庫卡申請退市,盡力維持庫卡上市地位,同時承諾全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
針對德國政府對於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的擔心,美的和庫卡6月28日簽訂的《投資協議》,內容共5條,都沒有涉及技術轉讓,反而強調尊重庫卡品牌和知識產權,例如「准備訂立隔離防範協議,對庫卡集團的商業機密和客戶數據保密,以維持庫卡與其客戶、供應商的穩定關系。
然而,作為兩家在產品種類、客戶群體、市場區域、品牌形象、銷售渠道等方面差異巨大的企業,即便收購圓滿完成,後續的整合也將極大考驗著美的的管理能力。從過往歷史來看,中國企業大量的海外並購案例中,最多的問題都出在並購後的整合上。
不過,郭凡禮對此次並購卻充滿信心,他認為,美的除了強調將致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外,還明確表示不會促使現有全球員工人數改變、關閉基地或任何搬遷行為的發生,庫卡的獨立性緩解了兩大企業整合的難度。
「最純粹」機器人企業
從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的情況來看,庫卡並不算是其中最優秀的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佔有率中,發那科佔17%,ABB佔11%,安川電機與庫卡均佔9%。在凈利潤上,庫卡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後,尚不及排名第一的發那科的1/15(2015年數據)。
不過,以美的本次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計算,收購PE高達48倍。而ABB、發那科、安川電機目前的PE均在20倍以下。
從市值看,目前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市值如下:ABB超過440億美元、發那科超過320億美元、庫卡超過37億美元、安川電機約為34億美元。站在市值角度,選擇收購市值偏小的庫卡的難度和成本顯然較低。
除了市值小以外,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庫卡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純粹」。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包含機器人本體製造、系統集成以及物流運輸三大板塊,全部與機器人高度相關。相比之下,ABB還有龐大的電力系統相關業務,發那科亦有相當比例的收入來自於數控裝置、機床等領域,而安川電機在機器人業務之外,也還涉及了變頻器、傳動產品等。
作為一家純粹的機器人企業,庫卡在技術與專利方面的價值不可小覷。超凡網專家凌趙華指出,庫卡擁有全球領先的工藝技能和前沿的機器人技術,截至2016年6月8日,庫卡在全球共公開了3907件專利和專利申請,申請的技術內容幾乎均與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庫卡擁有141件五局專利數(五局專利數指的是一個專利權人在中、美、歐、日、韓五個專利局同時擁有專利權的專利數量)。一般而言,一個專利權人的五局專利數越多,說明其核心技術和重要專利越多,其在全球主要市場上的產業地位也越高。相比之下,美的的五局專利數僅有8件,和庫卡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製造2025其實就是德國工業4.0的翻版。而恰好,庫卡是德國工業4.0的代表。」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美的收購庫卡之所以被稱之為「逆襲」,源於庫卡本身是一家卓越的科技型企業,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國際並購正在從「撿漏」心態轉向對優質企業的強攻。
劍指中國機器人市場
在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報告書中,一句並不起眼的話透露出並購後的發展重點:「美的可憑借庫卡在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提升公司生產效率,推動公司製造升級。」
事實上,在要約收購庫卡前,美的早已顯露出對機器人的「偏愛」。2010年,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就已在各個車間廣泛應用各類三軸、四軸機器人。當2011年美的空調達到500億元營收規模時,工人數量在5萬人以上。到了2014年,公司空調業務總營收接近700億元,工人數量已縮減至2.6萬人。
自2012年以來,美的累計投入使用近千台機器人,自動化改造預計投入約50億元,大幅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率。不難看出,機器人已經在卓有成效地改變著這家電器巨頭,美的非常清楚機器人對自身未來的重要性。2015年,美的新成立了機器人業務部門,在機器人產業拓展上全面布局。
反觀庫卡,要約收購報告書透露,2015年庫卡在中國境內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4億元,這一水平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排名墊底。
ABB中國高級副總裁蔣海波此前曾透露,ABB公司2015年在華銷售額超過330億元。發那科與安川電機雖然沒有公布在華業績,但一位從事機器人代理銷售企業高層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兩者在國內的銷售額「都遠遠超過十億元的規模」。此外有媒體曾報道稱,安川電機中國的銷售額在2014年已經達到1000億日元(約合63億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是庫卡的短板,同時也是美的的長處。且不論中國機器人市場整體市場空間,僅僅只看美的自身的機器人采購需求,對庫卡而言都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OFweek高級分析師潘偉指出,按照美的的設想,如果成功入主庫卡,共同開發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被列為第一要務,美的家電工廠有提高機器人密度及自動化生產效率的需求。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則認為,庫卡將使美的快速取得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有助於在中國迅速擴展業務。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韓國和日本一般工業機器人滲透率分別為365台/萬人和211台/萬人,相比之下,中國的機器人滲透率卻很低,每萬名工人僅有17台機器人。
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美的總部所在的廣東省,這種現象更為突出。2015年,美的在產品和勞動力方面的現金支出占據銷售額的59%,2008年的這一比率僅為47%。
根據美的確定的戰略計劃,庫卡有可能將在2020年之前超額完成其設定的40億至45億歐元收入目標,其中10億歐元預計將來自中國市場。業內觀察人士普遍認為,一旦美的收購庫卡成行,庫卡在中國地區的收入有望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
48倍PE是否劃算?
自從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方案出爐以來,其48倍PE的高估值在市場引發不小的爭論。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若以全球市場的平均估值來看,本次收購確有高估,但從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來看,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以A股機器人行業龍頭機器人(300024)為例,目前其總市值約為400億元。而以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115歐元/股計算,對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收購庫卡的總估值尚不足A股公司機器人的市值。
然而,無論是規模、技術還是品牌,機器人與庫卡的差距卻非常明顯。庫卡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和歐洲都是第一;在一般工業領域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歐洲前三名;在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美國排名第一,歐洲排名第二,其產品定位為最高端的應用領域。
「本次收購相當於美的以約300億元的價格置入遠遠優於機器人的資產,一旦收購成行,不僅會明顯提升美的的估值,同時美的有望接替機器人成為A股機器人行業新龍頭。」一位券商研究員向記者分析。
『陸』 美的收購庫卡是"撿漏",還是"交學費
看看日本家電行業的衰敗,再看看GE、西門子甩賣家電部門,可知作為低技術的家電行業,不能作為一個偉大工業企業的長期根基。
格力收購新能源車企,美的收購庫卡,都可以視為他們拓展其他產品的嘗試。如果要成為GE、西門子那樣頂級的工業企業,這一步總是得走的。
不過格力收購銀隆看似明確是走出這一步。美的收購庫卡更像財務投資,聯想到美的收購東芝家電、海爾收購GE家電,美的和海爾可能還沒有確定要那麼發展,他們的目標可能是做中國的惠而浦。
『柒』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但是據約定不能獲得技術這個收購有何意義
2016年7月20日晚間,美的集團如約披露要約收購德國庫卡集團結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約收購期在德國時間7月15日24時截止,在此期間內,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2871萬股,占庫卡集團總股本的72.18%。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據此計算,公司持有庫卡股份比例已達到85.69%。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為115歐元/股,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
『捌』 美的並購庫卡是縱向還是混合
美的並購庫卡是縱向。外界對這個收購評價非常高,認為以後人們回顧中國企業的對外收購史,美的收購庫卡必將是一件足以和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吉利收購沃爾沃並列的三大經典案例之一。我覺得是否能達到這個高度,現在評論為時過早,重點還是看收購完成後的整合效果,而且美的收購庫卡和其他兩個不同,美的幾乎沒有得到什麼管理權,收了94.55%的股權卻依然是個財務投資人的感覺,確實非常少見。但無論如何,從達到收購目標,完成交易本身的策略和手段上來說,美的的這個收購確實有很多值得大家借鑒的東西,如何贏得目標公司的心,我總結主要需要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1)股權出讓方;(2)交易完成後留下的股東;(3)管理層以及公司員工;和(4)目標公司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美的這次交易可以做成,這四個方面做的都很好或者說讓步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