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牌使用費」如何納稅
屬於特許權使用費,繳納營業稅,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四十九條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1)品牌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
2. 支付品牌使用費的賬務處理
分情況:
1、如果以使用數量收費,應該進入產品成本。
2、如果相當授權形式,可以計入無形資產,然後攤銷。
3、如果金額較小,可以計入管理費用 。
3. 轉讓商標使用權確認為收入嗎
是收入啊,轉讓商標使用權,也可以說為買賣商標。有個500元轉讓商標國家商標局收取的500元官費;如果通過代理機構,還有代理機構收取500-1500的代理費;剩餘的基本就是咱們個人純收入了。
4. 外購商標使用權,每年按收入金額5%計算使用費,使用費是否計入該無形資產成本,為什麼
外購抄商標使用權,每年按收入5%計算的使用費,其實質是提取購入無形資產(商標權)的累計折舊費,應按年度分攤至與經營收入有關的成本中去核算,而不能計入無形資產(商標權)的歷史成本。因為,提取的是生產成本費用,而非無形資產購置相關的成本費用。
5. 商標使用費的賬務處理
這要看你們的使用費是怎麼交的,比如你們一次性向授權人支付多年(長期)的使用費,那就可以按照「長期待攤費用」,如果是一年(或者一季度)那可計入生產采購(當然也可以計入管理費用)。
6. 關聯公司品牌授權使用費的財稅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的規定內,企業容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母子公司間提供服務支付費用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8]86號)的規定,母公司向其子公司提供各項服務,雙方應簽訂服務合同或協議,明確規定提供服務的內容、收費標准及金額等,凡按上述合同或協議規定所發生的服務費,母公司應作為營業收入申報納稅;子公司作為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因此,企業發生的費用支出是否予以稅前扣除應由主管稅務機關依法判定。因為企業的實際情況錯綜復雜,為慎重起見,建議你咨詢當地的主管稅務機關。
7. 付一年的品牌使用費怎麼入賬
品牌使用費屬於使用權授權費用,准則規定計入無形資產,在收益期內攤銷。
分錄
借 無形資產-品牌使用費
貸 銀行存款等
8. 收到的品牌使用費如何做賬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收入
9. 開發企業按銷售收入支付的品牌使用費記入哪個會計科目
開發企業按銷售收入支付的品牌使用費記入銷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