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個人房屋出租給企業使用,是企業要交稅還是房東交稅,是要交哪些稅,稅率是多少
由房東繳納;包括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率為租金收入總額的5%。
房屋租賃管理部門根據相關法規和稅務部門的委託,對房屋租賃徵收租賃管理費。租賃管理費和房屋租賃稅都是以租金為基礎,按照一定的標准組織徵收。
「房屋租賃稅」應是由房東繳納,房屋租賃稅裡面含了多種稅項,包括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營業稅的稅率為租金收入總額的5%,起征點為20000元;納稅人所在地是市區的,稅率為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建制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1)特許權使用費費率擴展閱讀:
房屋租賃稅繳納要求規定:
1、對個人出租住房,不區分用途,在3%稅率的基礎上減半徵收營業稅,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2、對廉租住房經營管理單位購買住房作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經營管理單位回購經濟適用住房繼續作為經濟適用住房房源的,免徵契稅。
3、對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經營管理單位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相關的印花稅以及廉租住房承租人、經濟適用住房購買人涉及的印花稅予以免徵。
B. 進口FOB成交方式,關稅計價包括哪些費用
關稅計價包括:FOB成交價格、運費(CC freight)、保費、傭金雜費(中間商代理費、上專門安裝培訓費等)屬、專利費(特許權使用費)等,燃油附加費也算,港雜費如換單費(D/O)操作費(THC)提貨費(PICK UP)分撥費(CFS)不算。
總的來說:就是CIF到港費用(到港碼頭越過船舷以前的費用)。
C. 個人所得稅返還比例是多少
這個返還比例是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百分之二的手續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規定「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百分之二的手續費。」
(3)特許權使用費費率擴展閱讀:
對於該筆手續費的用途也是有明確規定的: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代扣代收代征稅款手續費管理的通知》(財行[2005]365號)「(六)『三代』單位所取得的手續費收入應該單獨核算,計入本單位收入,用於『三代』管理支出,也可以適當獎勵相關工作人員」 。
2、《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國稅發[1995]065號)規定「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扣繳義務人可將其用於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稅人員。」
根據上述文件規定,對於企業取得代扣個人所得稅代手續費返還,從用途上講應該有兩種,一種是用於代扣代繳工作的管理性支出,另一種是用於獎勵有關工作人員。
關於個人取得該筆手續費的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二、下列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五)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代扣代繳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手續費收入征免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1]31號)第二條規定「儲蓄機構內從事代扣代繳工作的辦稅人員取得的扣繳利息稅手續費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應該說,上述兩個規定已經足以說明對於免徵個人所得稅的手續費也應僅指辦理代扣代繳手續的相關人員按規定所取得的扣繳手續費,而如果公司將此款項作為獎金或者集體福利性質獎勵給非相關人員則應並入員工當期工資薪金計征個人所得稅。
如:《重慶市地方稅務局關於明確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渝地稅發[2007]263號)明確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020號)第二條第五款規定,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其免稅范圍界定為:發放給具體辦稅人員的手續費獎勵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擴大范圍發放的手續費獎勵,仍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網路-個稅返還
D. 房產過戶稅費要交多少
1、個人所得稅。需要根據房屋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判定為是需要繳納的,當然也有具體繳納的標准,繳納的標準是房屋出售總價的1%。也可以是房屋現在出售的總價減去初購房屋時的總價的差額的百分之二十繳納。2、營業稅。營業稅繳納的標準是房屋出售總價的百分之五點五繳納。房屋產權的年限達到五年的,可以免徵這一部分的稅收。3、印花稅。這一部分的繳納是由買賣雙方各自繳納的,繳納的標准一樣,都是房屋總價的0.05%。4、土地稅。房屋產權年限達到五年的標準的,不交納土地稅。沒有達到標准年限的繳納的標準是房屋總價的百分之一。
E. 報關單上是CIF,保費和運費怎麼寫
如果是進口報關單上的成交方式為CIF,那麼運費和報關是不需要填寫的,如果是出口成交方式為CIF,那麼運費和保費按照實際金額填寫即可。
報關單的填報必須真實,不得出現差錯,更不能偽報、瞞報以及虛報。要做到兩個相符:一是單證相符,即報關單與合同、批文、發票、裝箱單等相符;二是單貨相符,即報關單中所報內容與實際進口貨物情況相符。
不同合同、不同運輸工具名稱、不同貿易方式、不同征免性質、不同許可證號的貨物,不能填在同一份報關單上。同一張報關單上最多不能填寫超過五項海關統計商品編號的貨物。
(5)特許權使用費費率擴展閱讀
注意
1、不同貿易方式的貨物,須用不同顏色的報關單填報。
2、報關單填報要准確、齊全、字跡工整,若有更改,必須在更改項目上加蓋校對章。
3、報關單除填寫有關項目外,還應填寫有關項目的代號。
4、預錄入的報關單與手工報關單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報關員在列印報關單上簽字蓋章前,應認真核對,防止錄入錯誤。
5、向海關遞交的報關單,事後發現差錯,須立即填寫報關單更正單,向海關辦理更正手續。
6、對於海關放行後的出口貨物,由於運輸工具配載等原因,全部或部分未能裝載上原申報的運輸工具的,出口貨物發貨人應向海關遞交《出口貨物報關單更改申請》。
新版報關單
增加了『特殊關系確認』『價格影響確認』和『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等欄目,要求企業在進口報關時,如涉及這些欄目的相關費用要主動向海關申報。
F. 8 大 稅種(營業稅,城建稅。。。。。)的 計稅依據 是什麼 還有稅率 謝了,急用
國稅和地稅是依據國務院關於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而產生的一種稅務機構設置中兩個不同的系統。它們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兩者負責徵收的稅種的區別。前者徵收的主要是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空所必需的稅種(消費稅、關稅)和關乎國計民生的主要稅種的部分稅收(增值稅);後者則主要負責適合地方征管的稅種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營業稅、耕地佔用稅、車船使用稅)。
一、國稅徵收的項目有:
1.增值稅; 2.消費稅; 3.海關代征的增值稅、消費稅、直接對台貿易調節稅; 4.企業所得稅(中央企業所得稅,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外資銀行、地方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 5.證券交易稅(未開征前暫徵收證券交易印花稅); 6.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和外國企業所得及地方附加; 7.海洋石油資源開發的各項稅收; 8.出口產品退稅; 9.個體戶和集貿市場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10.中央稅和共享稅滯納補稅罰款收入; 11.鐵道部門、金融、保險業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12.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二、地稅徵收的項目有:
1.營業稅;2.個人所得稅;3.土地增值稅;4.城市維護建設稅;5.車輛使用稅;6.房產稅;7.屠宰稅;8.資源稅;9.城鎮土地使用稅;10.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11.地方企業所得稅;12.印花稅;13.筵席稅;14.地方稅的滯補罰收入;15.地方營業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
我國的分稅制
我國實行分稅制財政稅收管理體制。為了有效處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事權和財權關系,1994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規定,我國把工商各稅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並分設中央、地方兩套稅務機構分別進行徵收管理。其中,國家稅務局系統負責中央稅、國家指定的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和其他稅種的征管,實行由國家稅務總局垂直領導的管理體制。
國稅征管范圍
主要征管范圍:國內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個人所得稅中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的部分;鐵道部、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聯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銀行、外資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外商投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起的新辦企業);證券交易印花稅以及國家指定徵收的其他稅。
剛剛結束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從2008年1月1日起,內外資企業統一按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執行,國稅征管范圍也將隨著作相應調整。
國稅征管的主要稅種和業務介紹:
(1)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我國從事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所取得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在徵收管理上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基廣闊,具有徵收的普遍性、連續性和中性的特徵。目前增值稅已成為我國稅制結構中重要稅種。
(2)消費稅
消費稅是對我國從事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就其銷售額或數量,在特定環節徵收的一種稅。目前主要有煙、酒及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成品油、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遊艇、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等16類應稅產品。消費稅採用從價定率或從量定額徵收的方法。消費稅作為一種選擇性的稅收,較好地體現「寓禁於征」的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取向。
(3)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各類內資企業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從2008年1月1日起與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並)。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有所得納稅,無所得不納稅,所得多的多納稅,所得少的少納稅,充分貫徹了量能負擔和稅收公平原則,是處理和規范國家與企業利益分配的重要形式。
(4)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是對中國境內的外商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從2008年1月1日起與內資企業所得稅合並)。
(5)車輛購置稅
車輛購置稅開征於2001年1月1日,是在原由交通部門徵收的車輛購置附加費的基礎上,經過「費改稅」形成的一個新稅種。它是以在中國境內購買、進口、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的應稅車輛為課稅對象,在購置車輛的特定環節向車輛購置者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我國車輛購置稅實行1.6升以上車輛為車輛購置價格(不含稅)的10%,1.6升及以下車輛為車輛購置價格(不含稅)的7.5%。
(6)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儲蓄機構存儲人民幣、外幣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屬於個人所得稅中的一項,單獨計算、單獨課征,征稅對象不包括從儲蓄機構以外渠道取得的利息所得。目前實行20%的比例稅率。
(7)出口退(免)稅業務
出口貨物退(免)稅是對報關出口貨物,由稅務機關或其它管理機關將其在出口前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等環節已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退還給出口單位、個人或免徵出口貨物生產、加工和銷售等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等的一項稅收制度。它是國際貿易中通常採用並為各國接受的,目的在於鼓勵各國出口貨物公平競爭的一種稅收措施。
地稅征管的主要稅種和業務介紹:
一、企業所得稅:
按照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企業所得稅稅率減按20%。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分為兩種,一是查賬徵收,另一是核定徵收;
1、查賬徵收的,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5%)計算繳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成本(費用)-稅金+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納稅調整額
2、核定徵收的,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額*所得率*適用稅率。
二、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元的 5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個稅起征點2008年1月改至2000元)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0元的 5
2 超過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35
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並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三、營業稅
1、交通運輸業: 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裝卸搬運 3%
2、建築業: 建築、安裝、修繕、裝飾及其他工程作業 3%
3、金融保險業 : 5%
4、郵電通信業 : 3%
5、文化體育業 :3%
6、娛樂業 :歌廳、舞廳、卡拉OK歌舞廳、音樂茶座、檯球、高爾夫球、保齡球、游藝 5%—20%
7、服務業 :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遊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及其他服務業 5%
8、轉讓無形資產 :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商譽 5%
9、銷售不動產: 銷售建築物及其他土地附著物 5%
四、資源稅
稅目 稅額幅度
原油 8-30元/噸
天然氣 2-15元/千立方米
煤炭 0.3-5元/噸
其他非金屬礦原礦 0.5-20元/噸或者立方米
黑色金屬礦原礦 2-30元/噸
有色金屬礦原礦 0.4-30元/噸
鹽
固體鹽 10-60元/噸
液體鹽 2-10元/噸
五、城市維護建設稅
按照增值稅額依照規定的稅率計算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與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同時繳納。
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如下:
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7%;
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
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教育費附加: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與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同時繳納。適用費率3%。
六、防洪費
防洪費是按照增值稅或者營業稅的1%來提取的,並且是每月申報。
六、印花稅
有13個稅目。一般企業常用的有:
1、營業帳簿
(1)記載資金的帳簿,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總額萬分之五貼花;
(2) 其他帳簿按件貼花五元貼花 。
2、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 銷結合及協作、調劑 、補償、易貨等合同 按購銷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
3、借款合同: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 按借款金額萬分之零點五貼花;
4、財產保險合同 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用等保險合同 按保險費金額千分之一貼花 ;
5、財產租賃合同 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 械、器具、設備等 按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貼花。稅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貼花。
七、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
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稅率為40%。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50%。
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60%。
八、城鎮土地使用稅
土地使用稅每平方米年稅額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縣城、建制鎮、工礦區0.6元至12元。
九、車船稅
1、載客汽車:每輛60-660元
2、載貨汽車:按自重每噸16-120元
3、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按自重每噸24-120元
4、摩托車:每輛36-180元
5、船舶:按凈噸位每噸3-6元
十、城市房地產稅
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後的1.2%計征。房屋出租且無法確定房產原值的,按照年租金收入的18%計征城市房地產稅。但各地規定略有不同。
納稅義務人:
1、產權屬國家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納稅;產權屬集體和個人所有的,由集體單位和個人納稅。
2、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納稅。
3、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
4、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亦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
5、無租使用其他房產的問題。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應由使用人代為繳納房產稅。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外籍個人、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所擁有的房產部徵收房產稅。
征稅對象:
房產稅的征稅對象是房產。所謂房產,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能夠遮風避雨,可供人們在其中生產、學習、工作、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但獨立於房屋的建築物如圍牆、暖房、水塔、煙囪、室外游泳池等不屬於房產。但室內游泳池屬於房產。
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產品,因此,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徵收房產稅;但對售出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徵收房產稅。
十一、煙葉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收購煙葉的單位為煙葉稅的納稅人。煙葉稅實行比例稅率,稅率為20%。
非稅收財政收入
一、石油特別收益金(暴利稅)
具體徵收比率及速算扣除數見下表(計算公式見附表):
原油價格(美元/桶) 徵收比率 速算扣除數(美元/捅)
40~45(含) 20% 0
45~50(含) 25% 0.25
50~55(含) 30% 0.75
55~60(含) 35% 1.5
第一條財政部負責石油特別收益金的徵收管理工作。中央石油開采企業向財政部申報繳納石油特別收益金;地方石油開采企業向財政部駐所在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申報繳納;合資合作企業應當繳納的石油特別收益金由合資合作的中方企業代扣代繳。
第二條石油特別收益金列入企業成本費用,准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第三條石油開采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足額繳納石油特別收益金的,由財政機關責令限期繳納,並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二、礦產資源補償費:
由財政部及地質監測機構共同負責徵收。稅率如下:
G. 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來計算,不超過3萬的按百分之五,超過三萬及以上的按其他費率繳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7)特許權使用費費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十二條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