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什麼意思
首選你要知道研發費用包含什麼?
1、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2、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3、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4、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5、研發成果的鑒定費用。6、外聘研發人員勞務費、試制產品檢驗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以及與研發直接相關的差旅費、會議費等納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
以上費用都算是研發費用;
加計扣除,就是將以上的費用加在一起計算,一般情況為減免企業稅收,會在研發費用的基礎上150%或175%在稅前進行攤銷的行為,就是加計扣除,「凌波政通」有很多關於加計扣除的政策和解讀,可以了解一下。
㈡ 研發費用如何進行加計扣除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8]116號)第七條規定,企業根據財務會計核算和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收益化或資本化處理的,可按下述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一)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根據上述規定,符合稅法規定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分為兩種:一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二是形成可攤銷的無形資產。費用化的研發費用是在費用化當年實現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是在攤銷當年實現加計扣除。 比如2008年發生符合稅法規定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100元,其中20元屬於費用化支出直接計入損益,80元符合資本化條件,但至2008年12月31日,尚未形成可攤銷的無形資產,80元體現在「研發支出」科目余額中,那麼2008年加計扣除的金額就是20元;2009年又發生40元研發費用,全部符合資本化條件,2009年3月1日研發完成,轉入無形資產120元,當年攤銷10元,那2009年計扣除的金額就是5元(10×50%)。
㈢ 委外研發加計扣除是一次扣除還是攤銷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令第512號 ) 第九十五條所得稅法版第三十條第(一)項權所稱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㈣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指的是什麼怎麼算呢
按照稅法規定在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額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政策。
例如,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50%加計扣除政策,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國家稅務總局於2017年五月又發布了財稅〔2017〕34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
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研發費用稅前扣除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三類企業不能享受加計扣除:
一是非居民企業。
二是核定徵收企業。
三是財務核算不健全,不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企業
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可享受加計扣除。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根據該定義,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具有創新性,對本地區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具有推動作用;
二是具有價值性,企業通過研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三是符合目錄,即國稅發〔2008〕116 號文第四條規定,企業從事的研發活動必須符《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 年度)》。
網路-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㈤ 研發費用按50%的加計扣除是怎麼算的會計怎麼處理
加計扣除主要是和企業所得稅聯系,內部自主研發無形資產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50%,資本化支出形成無形資產的按成本150%攤銷。
舉個例子:截止2011年6月份,與研發相關的支出500萬,費用化支出100萬,資本化支出400萬。
首先:
期初發生時先在研發費用歸集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100
-資本化支出 400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 500
其次:
期末形成無形資產時假設為2011-7-10
借:管理費用 100
無形資產 4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100
-資本化支出 400
期末攤銷時(假設會計與稅法攤銷方法一致,10年,無殘值)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應納所得稅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項-納稅調增減少項
假設本年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費用化支出在扣除管理費用100萬元的基礎上加扣100*50%,納稅調增減少50萬元;資本化支出加計攤銷400*50%/10*6/12=10萬元。
調整後應納所得稅額=1000-50-10=940(萬元)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對該規定進行了細化,明確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也就是說,按照研究費用是否資本化為標准,分兩種方式來加計扣除,但其准予稅前扣除的總額是一樣的,即都是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的150%。高新企業都可以享受這項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企業就支付給殘疾職工的工資,在進行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再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㈥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怎麼算
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內,在按規容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
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6)研發企業加計扣除攤銷擴展閱讀:
適用范圍
研發費用稅前扣除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三類企業不能享受加計扣除:
一是非居民企業。
二是核定徵收企業。
三是財務核算不健全,不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企業
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可享受加計扣除。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
㈦ 高新企業研發費用如何加計扣除
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75%加計扣除政策,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內實際支出為容100萬元,就可按175萬元(100萬×175%)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對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口徑進行了明確: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㈧ 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退稅怎麼算
可按下述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一)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根據規定:符合規定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時,實行自行申報並加計扣除辦法。基本流程含四個步驟: (一)企業首先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研發項目立項資料。報送當年立項或變更當年立項的研發項目資料的,可在當年度內隨時報送;報送上年立項或變......
根據規定:符合規定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時,實行自行申報並加計扣除辦法。基本流程含四個步驟:(一)企業首先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研發項目立項資料。報送當年立項或變更當年立項的研發項目資料的,可在當年度內隨時報送;報送上年立項或變更上年立項研發項目資料的,最遲截止期在次年3月底(2009年在4月底)前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在規定時限內由服務大廳隨時受理。
(二)主管稅務機關在三十個工作日內,向企業編發《企業研發項目登記信息告知書》或《商請政府科技部門出具鑒定意見通知書》。企業應予以查收。(三)收到主管稅務機關編發的《商請政府科技部門出具鑒定意見通知書》的企業,應在收到通知的五個工作日內,到其稅務征管所屬對應同級政府科技部門辦理鑒定,索取鑒定意見書,並在五個工作日內將鑒定意見書送達主管稅務機關。
(四) 企業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應按研發項目分類,將實際發生的【國稅發[2008]116號】第四條規定的研發費用金額,填入《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附表五(1)《研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情況歸集表》等相關附表中,並計算加計扣除金額。同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相關資料。
㈨ 研發費用允許加計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范圍是什麼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版財稅〔2015〕119號)第一條第權(一)款第4項規定,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是指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第二條第(六)款第2小點規定,已計入無形資產但不屬於《通知》中允許加計扣除研發費用范圍的,企業攤銷時不得計算加計扣除。
㈩ 研發費用按50%的加計扣除是怎麼算的,會計怎麼處理謝謝
加計扣除主要是和企業所得稅聯系,內部自主研發無形資產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50%,資本化支出形成無形資產的按成本%攤銷。
舉個例子:截止2011年6月份,與研發相關的支出500萬,費用化支出100萬,資本化支出400萬。
首先:
期初發生時先在研發費用歸集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100
-資本化支出 400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 500
其次:
期末形成無形資產時假設為2011-7-10
借:管理費用 100
無形資產 4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100
-資本化支出 400
期末攤銷時(假設會計與稅法攤銷方法一致,10年,無殘值)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應納所得稅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項-納稅調增減少項
假設本年利潤總額為1000萬元,費用化支出在扣除管理費用100萬元的基礎上加扣100*50%,納稅調增減少50萬元;資本化支出加計攤銷400*50%/10*6/12=10萬元。
調整後應納所得稅額=1000-50-10=940(萬元)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對該規定進行了細化,明確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也就是說,按照研究費用是否資本化為標准,分兩種方式來加計扣除,但其准予稅前扣除的總額是一樣的,即都是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的150%。高新企業都可以享受這項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加計扣除。企業就支付給殘疾職工的工資,在進行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時,允許據實計算扣除;在年度終了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和匯算清繳時,再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計算加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