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收到財政部門退回的土地出讓金應如何做賬務處理求助
財政部門的返還出讓金,應記入「資本公積」,不得沖減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但是出讓金反還款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㈡ 我公司收到財政局退還的部分土地款,寫的是"扶持企業基本建設",該款項應如何入賬
我公司已支付全部土地款,已計入"無形資產",按照與政府簽訂的合同,現在收到財政局退還的部分土地款,項目寫的是"扶持企業基本建設",該款項是否能沖減"無形資產"
㈢ 我是12月收到一筆土地反還款,不知道怎麼處理就沖減無形資產了,現在稅務局要來匯算怎麼辦
返還款是在計入營業外收入的。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財政返還收入
這個是需要並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
㈣ 購買土地財政返還怎麼入賬
企業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從會計原理來看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都可以說得通。
1、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如果按照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
取得土地時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得到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400
貸:遞延收益 400
土地使用權一般是50年、70年這要看土地用途,土地使用權要在使用年限內攤銷,同時攤銷遞延收益。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500/50年/12月假設用直線法攤銷)8333.33元
同時
借:遞延收益(400/50/12) 6666.67元
貸:營業外收入 6666.67元
2、取得政府返回土地款沖減無形資產成本。理由是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應就土地出讓金返還肯定有過協議,或者當地有這樣的政策。企業交出讓金是交給當地政府,政府返還出讓金是一種讓利行為(這種行為可能不符合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是當地政府一種變通行為),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實際成本就是100(500-400),而非500。另外會計處理長期資產如在建工程、工程施工等,在工程完工時處理多於物資,不是將銷售多於物資當作收入或者利得處理,而是沖減在建工程、工程施工成本。
3、經濟業務復雜多變,企業財務准則、會計制度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經濟業務,因此需要在不違反相關規定的情況下,會計需要做出職業判斷,多種會計處理方法,會計要做出選擇。
謝謝討論。
㈤ 土地返還款如何財務處理
政府土地返還款,列支原交土地款科目。不應是無形資產,應是固定資產吧!
㈥ 工業企業徵用土地收到政府給的土地及附著物補償金直接沖減無形資產對嗎,按小企業會計制度應該是對的
工業企業徵用土地收到政府給的土地及附著物補償金直接沖減無形資產是對的,但稅法上按規定,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的。
㈦ 收到政府項目補貼如何沖回已支出的資金
(1)收到政府補助時,先作為暫收項目,記作一項負債;然後視收到資產的具體情況處理。
㈧ 政府獎勵款如何賬務處理
政府獎勵款如何賬務處理
政府獎勵計入營業外收入即可。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如果屬於預算內項目專用的,計入專項應付款,待項目完成後進行決算,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政府項目
㈨ 收到政府的獎勵款如何入賬
沒有文件規定:政府獎勵給企業的獎金不繳企業所得稅。原做的營業外收入是不錯的。關鍵是要退回已繳的2.5萬所得稅的處理,建議與稅局溝通,將2.5萬所得稅作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調減,7萬元做營業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