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形資產可辨認標准中源自合同權利或其它權利指的是什麼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則認為其具有可辨認性: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回出來,並能單獨用答於出售或轉讓等,而不需要同時處置在同一獲利活動中的其他資產,則說明無形資產可以辨認。某些情況下無形資產可能需要與有關的合同一起用於出售、轉讓等,這種情況下也視為可辨認無形資產。
2.產生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如一方通過與另一方簽訂特許權合同而獲得的特許使用權,通過法律程序申請獲得的商標權、專利權等。
如果企業有權獲得一項無形資產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並能約束其他方獲取這些利益,則表明企業控制了該項無形資產。例如,對於會產生經濟利益的技術知識,若其受到版權、貿易協議約束(如果允許)等法定權利或雇員保密法定職責的保護,那麼說明該企業控制了相關利益。
客戶關系、人力資源等,由於企業無法控制其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不應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
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刊頭、客戶名單和實質上類似項目的支出不能與整個業務開發成本區分開來。因此,這類項目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㈡ 什麼是無形資產的概念、特徵及內容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回資產、長期股權投答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1)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2)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3)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4)著作權: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5)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6)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