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辦費和納稅調整之間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開辦費按財務會計准則規定需在開業的當月一次攤銷入成本費用。如10萬元開辦費就必須在開業當月全部攤銷完。
稅法規定5年攤銷。以上費用每年攤2萬。年終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第一年應加計8萬元應納稅所得額。財務會計不作調帳處理。第二年加記6萬應納稅所得額。第三年4萬。第四年2萬。第五年不再調整該筆應納稅所得額。
2. 籌建期間的開辦費如何在企業正式生產經營時做攤銷,攤銷後如何進行納稅調整
未計入開辦費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建議不要再改記為開辦費,而是按照企業所得稅規定逐項調整。如果擔心調整不到位,可以請稅務師事務所操作。
3. 開辦費一次性攤銷需要納稅調整嗎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開辦費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版用的支出,自權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為了減少納稅調整的麻煩,可以按照稅法規定的期限進行分攤,也可一次性攤入當年的費用,但在年終所得稅匯算時要做納稅調整,也就是當年實際只能記入費用數額。
4. 開辦費 納稅調整,比如開辦費50萬
這是由於會計處理與稅收法規的差異性。會計上次月一次性全部攤銷到管理費用裡面,但稅收法規上規定超過30萬元的要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5. 開辦費計入管理費用後,在匯算清繳時還會做納稅調整嗎
開辦費計入管理費用後,在匯算清繳時還會做納稅調整。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回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答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明確規定,攤銷期限不少於三年),准予扣除:(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九、關於開(籌)辦費的處理: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未明確列作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從以上規定可知,會計准剛是直接在管理費用中核算,而稅法規定是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因此在未生產經營開始前,每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對按會計准則計入管理費用的籌辦費均應調整。建議企業作好備案,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
6. 新成立的企業發生的開辦費用都記入管理費用,年末納稅調整如何調整開辦費攤銷方法有哪些具體如何做
一、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
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開始經營當月: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二、開辦費稅務上規定是分5年攤銷,會計上是開始經營當月轉入管理費用。因此在以後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納稅調整(第一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後四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7. 開辦費攤銷 新稅法規定
開費稅務上規定是分5年攤銷,會計上是開始經營當月轉入管理費用。因此在以後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納稅調整(第一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後四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8. 開辦費納所得稅如何調整
一、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
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開始經營當月: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二、開辦費稅務上規定是分5年攤銷,會計上是開始經營當月轉入管理費用。因此在以後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納稅調整(第一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後四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9. 開辦費的工資怎樣做納稅調整
《國家復稅務總局關於制修訂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6]56號)在附件《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對表12的填報說明中提到:
1、第1列第1至5行:分別填報「應付工資」的貸方提取數分配到「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在建工程」的工資薪金,合計生成第6行。
4、第7行「實際發放額」:各列分別填報「應付工資」借方發生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
同時,對表4的第37行「其他納稅調增項目」 說明:填報除上述調整增加項目以外的其他調增項目
可以看出,不論是非工效掛鉤企業還是工效掛鉤企業,表12中的工資的合計計提數和實發數這兩項都有可能會不一致,而引起不一致的原因也並非僅僅由開辦費的攤銷引起。因此您上面提及的因開辦費的攤銷引起的工資及三項經費的納稅調整除了表12之外,還可以在表4 第37行「其他納稅調增項目」補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