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期借款歸還本金的時候,如果有利息調整如何結轉
長期借款歸還本金的時候,如果有利息調整如何結轉:
借:財務費用---利息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利息)
完整分錄
借:財務費用---利息
長期借款
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⑵ 關於長期借款-利息調整
實際利率和合同利率一致時,各期應承擔的利息和應支付的利息金額就是一致的,沒有利息差就不需要利息調整明細科目了。
⑶ 長期借款的利息調整財務處理,請財務上的精英人士幫忙解答下
你看看這個吧http://wenku..com/link?url=-cY39h7fGyB-yyyxwnj9JqiEifcU-
⑷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這個科目麻煩舉個例子
A公司2010年10月1日購買B公司發行5年期債券,債券票面價值200萬元,票面利率為6%,實際花費為201萬元,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還本。會計處理如下:
2010年10月1日購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成本) 200 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0000
貸: ————銀行存款 2010000
利息調整簡介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子賬戶是就是對取得時的價值與票面價值之間的溢價或折價額在持有期間內進行合理調整的所用到的賬戶。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所付的價款在很多的情況下會高於或是低於票面面值,高於形成溢價,低於會形成折價。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種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額固定的特點。
也就是每期應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這樣一來你如果按債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來確定你的投資收益時,就不會真實的反映你的實際收益。
會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因為有溢價或折價,你實際上的收益理當高於或低於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將這部分溢價或是折價按照一個合理的方法進行調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實的反映實際的收益。
(4)長期借款利息調整怎麼攤銷擴展閱讀
1、企業借入長期借款
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本金),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本科目----利息調整,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溢折價)。
2、資產負債表日
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差異不大的,也可以採用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折價和交易費用攤銷金額,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溢折價、交易費用);攤銷的溢價,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歸還長期借款本金時
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應轉銷該項長期借款的溢折價和交易費用的金額,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溢折價、交易費用);轉銷的溢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4、企業與貸款人進行債務重組
應當比照「應付賬款」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⑸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是雜回事,說的詳細一些,舉例說明。
比如:你協議借款2年期1000元,對方先扣了2年利息200,實際收到800元,那這個先付利息,就要計入利息調整。
借:貨幣資金 800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 200
貸:長期借款-本金 1000
⑹ 長期借款中利息調整是如何產生的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並非是日常所說的「銀行利息的調整」。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的初始產生額是指借款合同中約定的本金和借款所實際收到款項產生的差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初始確認金融負債時,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負債分為兩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對於其他金融負債,應當按其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而交易費用是指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一般借款可比照其他金融負債的原則處理。由此可知,長期借款的「利息調整」的初始主要構成內容是相關的手續費和傭金等輔助費用的金額。新准則將原先一次性計入成本或費用的輔助費用形成了「利息調整」。根據新准則,企業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所確定的金融負債交易費用對每期利息費用進行調整
⑺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與實際利率法相關。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專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屬利率乘以期初債券賬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計算方法:
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
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
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
(7)長期借款利息調整怎麼攤銷擴展閱讀:
金融資產(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即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⑻ 長期借款的利息調整是怎麼回事
長期借款的利息調整就是對取得時的價值與票面價值之間的溢價或折價額在持有期間內進行合理調整的所用到的賬戶。長期借款因時間長金額大,考量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所付的價款在很多的情況下會高於或是低於票面面值,高於形成溢價,低於會形成折價。
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種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額固定的特點。也就是每期應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這樣一來你如果按債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來確定你的投資收益時,就不會真實的反映你的實際收益。會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
因為有溢價或折價,你實際上的收益理當高於或低於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將這部分溢價或是折價按照一個合理的方法進行調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實的反映實際的收益。
「利息調整」是在折價或溢價時用來核算實際取得的款項與負債面值的差額的,明細科目應該是「應計利息」、分期付息的利息計入「應付利息」科目。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並非是日常所說的「銀行利息的調整」。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的初始產生額是指借款合同中約定的本金和借款所實際收到款項產生的差額。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 —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初始確認金融負債時,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負債分為兩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
對於其他金融負債,應當按其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而交易費用是指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一般借款可比照其他金融負債的原則處理。
由此可知,長期借款的「利息調整」的初始主要構成內容是相關的手續費和傭金等輔助費用的金額。新准則將原先一次性計入成本或費用的輔助費用形成了「利息調整」。根據新准則,企業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所確定的金融負債交易費用對每期利息費用進行調整。
⑼ 長期借款到期還款後,如果有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此科目如何結轉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歸還長期借款本金,借記「長期借款——本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存在利息調整余額時,借記或貸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貸記或借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科目。
詳見《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 2501 長期借款。
⑽ 計提長期借款利息(計入損益),會計分錄怎麼做
1、分期計息並付息到期還本取得借款: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金回額)貸:長期借款—本金答—利息調整(借貸方差額)計息時:借:製造費用(用於生產存貨)管理費用(籌建期間)財務費用(生產經營期間及固定資產構建完工後)在建工程(用於固定資產構建且符合資本化條件)研發支出(用於無形資產研究開出)貸:應付利息長期借款—利息調整(借貸方差額)支付利息時:借: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借款到期時:借:長期借款—本金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借貸方差額)貸:長期借款—利息調整銀行存款
2、一次還本付息:借款時: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金額)貸:長期借款—本金計息時:借:製造費用(用於生產存貨)管理費用(籌建期間)財務費用(生產經營期間及固定資產構建完工後)在建工程(用於固定資產構建且符合資本化條件)研發支出(用於無形資產研究開出)貸:應付利息到期還本付息:借:長期借款—本金應付利息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