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樂視網版權欠款12.55億
隨著「樂視事件」持續發酵,樂視網的「債主」們也開始受到波及。回7月14日,樂視網披露了更答新後的2016年年報。財報顯示,去年樂視網應付版權款為12.55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樂視網現金流緊張,尤其是在2017年業績大幅下滑、人事變動頻繁的背景下,短期內還錢的概率不大。
另一方面,從其他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中,可以發現,樂視的「債主」不在少數,華策影視、嘉興傳媒、當代名誠、和力辰光、青雨傳媒等公司,都是樂視網的「債主」。其中,最大的「債主」是華策影視。
Ⅱ 樂視網為什麼選擇將影視版權,系統軟體和非專利技術等
需要確認擬合代理方所簽合同如何約定,如果授權代理方全權處理影視改編許可的話,無須簽三方協議。從作者權益保護的立場出發,當然還是簽訂三方協議為好。
Ⅲ 中國影視版權費單集費用過千萬是怎麼回事
據媒體報道,2017年中國主板上市影視公司正陷入新一輪困境。上半年,愛奇藝燒掉了57億,阿里影業虧損了5億,近四成影視公司凈利潤下滑,多家公司營收嚴重依賴少數作品,5部作品最高占據整體營收80%以上,未來岌岌可危。有媒體感嘆:「影視的錢沒那麼好賺了」。事實上,在中國影視的錢從來沒有好賺過,而視頻網站就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從2004年起到2017年,為了爭搶內容版權,視頻網站入不敷出已是眾人皆知。
在視頻的獨家版權模式之下,電視劇版權成本的增長速度之快,讓視頻行業真正成了「無底洞」。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傻傻燒了幾年錢,但最後誰也沒有壓倒誰,虧損反而越來越大。2013年到2016年四年間,愛奇藝分別虧損了7.43億元、11.1億元、23.83億元、27.7億元,直接拉低網路營收。而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會議中同樣表示,「在線視頻業務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在一輪又一輪的獨家版權爭搶過後,BAT親手吃下了自己種下的苦果:在線視頻盈利點被無限拖延,而愈演愈烈的版權大戰卻未有停手的跡象。在線視頻真正成了玻璃上的蒼蠅——前途光明,但沒有出路。
Ⅳ 樂視為什麼擁有很多影視劇版權
因為 我們國家抄 早期 監管主力襲在盜版音像製品如DVD VCD 啥的, 沒人監管 網路視頻版權問題, 導致各大視頻商允許用戶上傳盜版視頻出現在自己的播放器里. 對於這種事情 視頻網站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沒人起訴, 樂視老闆賈躍亭最先洞察到 版權問題, 在視頻網站老闆裡面可以說他是第一個花錢買視頻資源的 因為是第一個買的人 所以那時候 電影 影視劇 的版權費很便宜, 平均1.5萬一部電影的價格買下了 很多 電影及幾十萬集電視劇 . 搶得頭籌 所以好多版權都在他那裡, 完全手打的 希望幫到你
Ⅳ 如果樂視破產,那麼樂視旗下的一些影視作品的版權會怎麼樣
您好!版權復不以破產為轉移,根據我制國法律的規定,版權在其保護期內始終受到保護。
《著作權法》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Ⅵ 在國外很多國內的電視劇因為版權問題不能播放,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在國外很多國內的電視劇因為版權問題不能播放,那是沒辦法看的了,因專為沒有版權播放屬於侵權行為屬的。
Ⅶ 關於影視劇版權的買賣問題,請教——
看播放權的購買合同,是獨家播放權就不能出售給其他網站播放,否則就可以出售給其他網站播放
獨家播放權價格會比較高
Ⅷ 買了一台樂視超級電視,買了超級影視會員到2021年, 現在樂視電視超級影視會員徹底不能用了。 以前
我也是類似情況,會員到2024年到期,現在還沒到期就完全用不了,騙人的樂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