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攤銷非專利技術價值3000元的會計處理,如何做謝謝!
看你執行的是什麼會計制度:
如果是企業會計制度,則借:管理費用;貸:無形資內產,該分錄每容月做一次,具體數額取決於你們企業估計這個技術能夠使用多少年(折算成月),如果沒有規定,稅法要求不低於10年,會計要求不超過10年。
如果執行《企業會計准則》(2006年),則可以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貸:無形資產,數額的確定同上。
『貳』 買的一項非專利技術沒生產出產品能攤銷嗎
不可以,要申請專利後攤銷
『叄』 某企業於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自行研發一項非專利技術
【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研究階段支出200萬元和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支出150萬元應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2015年該項非專利技術的資本化金額為600萬元,攤銷金額為:600/5*3/12=30萬元,該項非專利技術共導致企業2015年度利潤總額減少金額為:200+150+30=380萬元,故答案選D。
研究階段的支出200,全部費用化,管理費用增加200萬元,利潤總額減少200萬元;
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的支出750-600=150萬元,費用化,管理費用增加150萬元,利潤總額減少150萬元;
無形資產入賬價值=600萬元,10月12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當月起開始攤銷,10、/11/12,總共三個月,600÷(5×12)×3=30萬元,題目沒有具體說無形資產是用於做什麼的,所以無形資產的攤銷也計入當期管理費用,管理費用增加30萬元,利潤總額減少30萬元;
該項非專利技術導致企業2015年度利潤總額減少額=200+150+30=380萬元。
『肆』 請問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攤銷多少年
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可以歸為無形資產的則需要攤銷,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按下列原則確定:
(1) 法律法規、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與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 法律、法規未規定有效期限,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了受譽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譽年限確定;
(3) 法律法規、合同或企業申請書均未規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於10年的期限確定。
(4)非專利技術攤銷研發擴展閱讀: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對有確切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專有技術等採用加速攤銷法中的年數總和法進行攤銷。對於沒有確切年限的非專利技術,可以不作攤銷,為了對這一類無形資產進行價值補償,可以建立「無形資產信息系統」規范無形資產管理與衡量無形資產價值。
對無限壽命的無形資產,如外購商譽,則不應當攤銷。外購商譽能在多方面起作用,難以分清其在各方面作用的權重,對於這類無形資產應採用定期評估的方法,定期調整帳面價值。
『伍』 如何理解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加計攤銷規定
依據財稅[2013]70號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以及國稅發[2008]116號文《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第四條的規定,研究開發的項目要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的規定,可以納入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范圍包括: 1)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翻譯費, 2)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3)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 4)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 5)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6)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 7)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8)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9)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10)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 11)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 12)新葯研製的臨床實驗費 13)研發成果的鑒定費用 上述研發費用范圍的調整是從2013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不是僅針對中關村高新,而是全國高新適用。
『陸』 研發費用允許加計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范圍是什麼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三條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四條和第九條規定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從實質上講,我國財政部門在會計准則中已經明確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而「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證明下列各項時,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1.從技術上來講,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3.無形資產產生未來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時,應當證明其有用性。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對於無法區分研究階段研發支出和開發階段研發支出的,應當將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可見,我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對研發費用的構成雖然沒有指明具體包括哪些,但指明了研發費用歸集的期間。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會計准則第9號--研究和開發費用》則規定,研究和開發活動的成本包括以下幾項:「1.薪金、工資以及其他人事費用。2.材料成本和已消耗的勞務。3.設備與設施的折舊。4.製造費用的合理分配。5.其他成本」等等。
『柒』 「非專利技術」的技術有哪些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三條「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回務、答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第四十四條第(二)項「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無形資產應當採取直線法攤銷。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以及《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二十二條「納稅人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之規定,你單位取得股東投入的非專利技術無形資產,可按前述相關規定進行攤銷,並將攤銷費用在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中予以扣除。
『捌』 非專利技術攤銷可以稅前扣除么
根據《企業抄會計制度》第四十三條「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第四十四條第(二)項「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無形資產應當採取直線法攤銷。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以及《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二十二條「納稅人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之規定,你單位取得股東投入的非專利技術無形資產,可按前述相關規定進行攤銷,並將攤銷費用在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中予以扣除。
『玖』 非專利技術攤銷
這項無形資產不能確定年限,所以不攤銷而只做減值測試,這樣處理是正確的,減值准備的計提是要有相關文件證明的,通常實際上就是再次做資產評估,如果評估價值低於賬面價值,就做減值准備。
『拾』 非專利技術的攤銷走製造費用 還是管理費用
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的攤銷,大多情況下都是計入「管理費用」,只有極少數情況(例如:該技術只有於某種特定產品的生產)才計入「製造費用」。
從實務的角度來說,也是計入「管理費用」比較合理,核算也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