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螺螄粉無形資產

螺螄粉無形資產

發布時間:2021-03-16 07:41:23

⑴ 環境好的二本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啊,到處都是樹,整個學校就是一個小公園。還有一個整治中的相思湖,湖邊有亭有廊有橋,學校里邊還有熱帶雨林。具體去學校網站上看一下就可以了。
其他的,看我們學校論壇上的一個帖子的吧。

廣西民族大學,為什麼愛你?

我一字字的把我讀過四年大學的學校全名敲下,全為了對她的敬意。以後她就成為我的母校。我已准備好接受各位的拍磚。
6月28日,我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卻發現四年過去了,沒有一點對這四年生活的總結和回顧,每一次總結都是下一次上升的基石。後來又看到了一些對學校的拍磚,我理解為:愛之深、恨之切。再後來,寫了如下的話,希望我的教訓能讓一些人少走點彎路。

2006年,我在高考志願欄里填下廣西民族大學的時候,不是服從父母之命,更不是沖動。雖然我從高考前的信心滿懷跌倒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的境地。我記得爸爸曾經試過問我:是不是考慮一下武漢的大學?我很明白他話里的期望和對廣西這個遙遠的地方的疑慮,在那之前我對廣西的大學的印象好像只有廣西師大。但是我說服他的理由是:
一、雖然離家近,但是是時候讓我出去鍛煉一下,成長需要一番艱辛。即使我經歷過高考失敗,但那並不算什麼,我仍然認為我之前的路太順了,廣西是很遙遠,但是我有信心獨立。

二、資源,同樣是二本的大學,廣西名族大學在廣西的地位不是湖北任何一所二本大學在湖北的地位所能比的,這不是虛榮,而是學校能得到的政府的資源的多少的問題和最終惠及到學生的機會的多少,今天民大校園里勢如破竹的大樓不是隨便的學校就能承擔得起的,我們得到獎學金、助學金的機會也多了很多。

三、學費,媽媽曾經在三伏天為了一天30來塊的工錢去幫人修理樹枝,我知道我的家庭雖不至於貧窮,但一分分的錢也很艱難。雖然湖北的大學動輒五六千的學費我可以承擔,但是有其他的可能為父母節約一點汗水,為什麼我不去做?民大的學費讓我看到了這種可能。而我要承擔的是離家過遠,思家心切的煎熬。

四、好的專業,大學要有自己優勢的專業才能脫穎而出。我們就曾討論過是選好的專業還是好的學校的問題。也許你的專業剛好是那個不起眼的專業,但是這是個人能力問題。我的第一志願是對外漢語,在國內的大學中有對東南亞國家的專業並做得好的並不多。雖然最後我被調劑了,但是我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五、機會,相對來說,廣西的大學並不是很多,相比武漢並排坐的大學校園,南寧的大學規模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反過來,這裡面是競爭稍弱的就業環境,包括東盟貿易區和處於上升期的南寧藏著的機會。我沒有能力考上一本,但是有機會選擇在廣西叫得出名的二本學校,並在將來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為什麼不去?

以上只是我的志願原因,寫的時候突然想到了當初的選擇。
回到主題。

一、環境。很多人立刻想到乾涸了幾年的相思湖。我是幸運的,來學校報到的時候,相思湖還有一湖滿滿的水,遠處看的效果和校園網站的類似,不能說清澈,我只能這么客觀地描述,因為走近會發現湖水富營養化很嚴重。還有校園里鬱郁蔥蔥的樹,父母都跟我一起來了。我想有機會就能讓他們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們也挺滿意這里的環境,你可以說我們太知足了,但知足常樂有何不好呢,接受現實並努力做好比自怨自艾強。在後面的四年,我充分享受到了環境帶來的便利。我們還可以在湖邊朗讀,在樹林里學習,不用擁擠到不受待見的自習室。現在在學校的師弟師妹很多沒見過相思湖的真實面貌,會有機會的,這是我們學校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雖然現在被調侃為相思湖草原。今年的雨水過於充足了,導致相思湖遲遲不能完工現真面目,不過還是會回來看看的。

二、培養。
交了學費,就要接受好的老師的好的教育,天經地義。但是學習終究是自己的事,也許會埋怨老師的不夠敬業,學校的漠視,但是依舊有人考上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依舊有人找到了好工作,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比他人差,那麼其中差距在哪裡,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就是個人的態度問題。我用最大的努力在民大這個平台獲得了人生重要的成長經歷。雖然我們總是在考試的時候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討厭這種方式又不得不去做,但是我總會抽時間把書本看一遍,即使在課堂上沒認真過。有一次為了一個課題去圖書館辛苦地找書時,猛然發現這類的專業課本我已經在前一年上過了,課本被壓在箱底。那次對我的沖擊很大,以後我改變以前的陋習,也許我不喜歡聽老師的課,課程設計也不合理,但是課本、知識是沒有問題的,不學是自己的損失,我仍然會自己去看、去學。 民大的學習氛圍也是很濃厚的,我相信這種氛圍也影響過很多人,這就是學校提供給我們的無形資產。大學更多的時候是個中介,為我們提供學習條件的地方,出了社會才會明白,花再多的錢也找不到學習的狀態和激情。大學是很多人最後的機會,接受綜合教育的機會。
說說老師,和性格有關,到現在我也沒有特別和哪位老師聯系得比較密切,但是四年中接觸的老師也不少。客觀一點說吧,我不是商學院的學生,但是對經濟感興趣,去聽過一些老師的課,也有同學在輔修,深有感觸,老師負責、知識淵博並有很多實際經驗,比理論知識更容易吸引人,這只是我們學校老師的一個縮影,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好老師。還有一點,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我們對老師的態度有很大關系,尊重是相互的,所以在埋怨老師時想想自己是如何對待老師的,是不是上課很久才不緊不慢進教室或者乾脆去見了周公。
大學期間,我也參加過很多活動,開始時有些盲目,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收獲了什麼,後來漸漸有了選擇,選擇公益為主要活動內容。民大的活動很多,社團很多,有很多選擇機會,對於初出茅廬的我們是很好的鍛煉機會,處事會慢慢由幼稚變得成熟,失敗的教訓也不會太慘重。就是在這期間,我對以後的人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曾經想將公益作為以後的奮斗目標或者說是事業,但是後來參加過一些活動和討論,我可以常懷一顆感恩和奉獻的心,但是如果要投身,我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淡然的心態,公益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這是一項事業,有機會我會認真地來做這份事業。但是到了畢業,才發現當初做的規劃太粗略,要是細致一些有所准備,結果會更好。雖然這些都和學校沒有有形的關系,但是就是在這個學校,我完成了一次蛻變。

三、食堂。雖然曾經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吝嗇和態度惡劣而無奈,但是相信這只是少部分。沒有人願意惡語迎人,即使有也是個別,工作人員的吝嗇也大概是上級對成本的要求,作為普通的員工,他們只是在執行,所以再遇到此類情況就淡然一點吧,就當順帶練就了我們的心態。至於上級是怎麼想的,我們也沒有能力去評判了。好在我們不得不承認食堂的價格還不算離譜,選擇也越來越多。我愛民大食堂的原因並不僅於此,從湖北來,很多飲食習慣不適應,曾經吃過幾個星期的螺螄粉,不是喜歡而是見到食堂的清淡的食物就沒了食慾,到後來,驚奇地發現就是這個又愛又恨的食堂居然讓我在無形中養成了一個合理的飲食習慣,改變了在家的飲食陋習。我對食物的要求不太高,所以食堂的東西基本上能滿足我的胃口。

二、圖書館。圖書館的藏書也遭到很多批評,但是在發現我的借閱量突破200的時候,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凡事都要靠自己的。我也曾不滿過藏書的舊,很多都沒有新版的,也沒有看書的地方,管理員的態度也不好。但是好書不論新舊,我依然頻繁地去借書,還淘到了不少好書,很多上課時間也被我不務正業來看其他書了,這或許是源於大學之前被條件限制的讀書慾望得到釋放了。很多新出的好書只能自己去網購,最後搬家的時候被這些書累得夠嗆。也要感謝古董圖書館,我得以在四年的時間培養了另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將會延續我的一生。

⑵ 對下列企業取得的收入應交納哪種流轉稅 制衣有限公司、銀行、飯店、商店、運輸公司、集裝箱製造公司

和他的應稅行為有關,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業務應該交納增值稅,提供上述勞務外的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需要交納營業稅,這和你的行為直接相關,不能很肯定他們只交那個流轉稅,同時還有兼營、混合等不同業務類型組合,一句話看業務進行歸類吧。

⑶ 告訴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感應傳。比如人物事跡

琰法師

梁天監中,有琰法師,居長安招提寺,年十一歲為僧。忽一日,同寺中僧侶往占吉凶。於相師家,以次占。至琰,曰:「可惜聰明壽夭,至十八歲數亦足矣。」琰聞之不樂,及歸寺,發心躬詣藏殿,焚香躬禮三寶,發願修行,乞賜經一卷,畢世受持。禱祈已,隨手於藏函內抽得經一卷,乃是金剛般若也。於是專心受持,不舍晝夜。忽一日,夜至更深,見房中有五色光明,須臾見一梵僧,身長丈五許,語琰曰:「汝壽止十八歲,必致夭亡。今得持念大乘經力,增延壽數矣。」言訖潛隱。因得此驗,愈更精勤,年逾十九。一日尋訪,相師愕然,謂琰曰:「予昔曾言師壽必夭,不期今日再會,師習何善業,喜得夭相已消,重添法齡耶?」琰曰:「專心持念金剛般若經。」相師稽首謂曰:「吾輩緣在塵俗之中,罔知佛法之功德有此殊異,觀師此去,壽至九十二矣。」後果應相師之言,終於招提寺。

荀氏

隋時益州新繁縣西王李村,居士荀氏,晦跡不顯,人莫知之。嘗於村東空地上,遙望虛空,手寫金剛般若經,遂感諸天龍神覆護,凡遇雨,此地不濕,約有丈許,如屋覆然。每雨,則牧童小兒,皆避於此。至唐武德年間,有僧語村人曰:「此地向來有人書經於此,致有諸天設寶蓋於上覆護,切不可令人作踐。」爾後設欄圍繞,供養佛像。每遇齋日,集遠近善友,誦經修善。嘗聞天樂,聲振一方,遂為吉祥之地矣。

法藏

沙門法藏,隋時人也。居鄜州賓室寺。稟性淳古,行業精勤。嘗於開皇中,在本州洛州縣建造寺宇。曾將自己衣缽變賣,起蓋殿屋二處,又寫經八百餘卷。至唐武德二年二月中,偶染一疾,昏寐中,忽見金剛神,手執經一卷,謂法藏曰:「汝造寺寫經,有互用之罪。我今授汝金剛般若經一卷,汝若至心能寫此經一卷,流通讀誦。互用之罪,悉皆消滅。」言訖不見,俄而疾愈。爾後罄賣衣資,書寫此經一百卷,畢世受持,修諸善行,不涉世緣,壽至九十九歲。其年正月十五日,延請大眾看念妙法蓮花經一七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七卷,升座端坐,索筆書偈,與大眾相別,俄然化去。一時緇素,咸睹阿彌陀佛化身,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九品花池托質矣。頌曰:
今年九十九 看看無所有
更莫問如何 虛空打筋斗。

陸彥通

隋人陸彥通,日誦金剛經十卷。李密盜起,時彥通宰武牢,邑人慾殺之,以應義旗。城上有賊,持劍趕殺彥通。前有一深澗,賊逼近,躍入其澗,空中見金剛神,以手指令一人接彥通臂,置石上,都無損傷。神人曰:「汝持經有感,故特來相救。」因得保全還家,神所接之臂,異香數日不散。後位至方伯,年八十餘。一日無疾,索筆書偈,香湯沐浴,端坐而逝。偈曰:
八十九年在世 隨身做些活計
今日撒手便行 明日清風自在。

陳昭

唐武德年間,信士陳昭,江陵人。日常齋素,持金剛般若經,累積功行。有大蟒,時來座側聽經,畢即退,每日如是。有鄰人力昌,勇悍不信,見蛇往來,疑是妖怪,潛伺打殺。其蛇銜冤,訴於閻摩天子,敕使者追力昌魂至冥司,令蛇纏身噬嚙,苦痛難忍。力昌乃逐托夢告妻曰:「我在生打殺一蛇,其本要聽經百卷,可以升騰。只欠七卷,我不合打殺。今彼蛇苦楚不可勝言,可與我請僧寫得金剛經七卷,躬就佛前懺悔,以救倒懸之厄。」妻覺而憶其夢,欲依寫經,奈何口食不給,倍增悲苦。有男名僧護,方年五歲,問母何事悲哭。母說其由,僧護即答母曰:「何不將兒賣卻,以救其父。」於是哽噎抱兒出市,賣與蜀客。得錢兩貫,與子分離,五內痛割。逐請僧寫經七卷,對三寶前苦心禱祝:一願夫力昌承經功德,解釋冤尤。二願母子再得相見。自別之後憶子目盲,但每日誦念金剛經,求乞於市。其子隨客往蜀,一去三十年,繼父母俱亡。忽念親母,賣我寫經薦父,至今不知存亡。遂收拾家資,復回江陵尋母,未即之見,買宅蹔居。忽遇節臘祭祖,就齋求乞老嫗數人,來則誦金剛經一卷,乞意迴向。僧護雲:「我幼年喪父,我母將兒賣身薦父,今得回鄉,尋母不見,願得父母同獲超升。」數中一婆婆便叫:「郎君!我是汝母。汝年五歲,賣談寫經薦父,見有賣券在我住處籃兒內。」僧護索券讀之,悲喜交集,焚香拜告三寶天地神只,今得母子相見。緣母目盲,不能見子,遂取水漱口,躬對天地之前,與母舐其目,左右皆明。遂得母子團圓,以應向年之所禱也,觀者無不感嘆。

任五娘

唐龍朔元年,洛川景德寺比丘尼房,有女使任五娘。死已,乞靈座供養,經月余,其弟妹每夜聽得靈座有呻吟之聲,初甚恐,因焚香問之。靈即答曰:「我在生不合犯五重罪:一不合在房非為,二好食牛肉,三作踐五穀,四澆潑羹湯,五殺害眾生。又將活魚作鱠,凡被殺眾生,盡在陰司,要我逐一償報。今准炎摩天子敕,令我受刀林劍樹地獄,一日一夜,萬死萬生,痛不可忍。即今身上有刀七枚,痛入骨髓。我目告冥司鬼吏:『有何因緣,能免此苦?』鬼吏答曰:『汝生前所造惡業深重,受此地獄,若要脫離,必得陽間孝順子孫,為寫得金剛經七卷圓成,可免此苦。』答曰:『別無子孫,只有親弟妹在家,求蹔停苦,願放回求救。』蒙許而歸,望弟妹以骨肉之情,將我生前遺下衣資,變賣得錢,舍入凈土寺,求寶獻大師為我寫經一七卷,躬對佛前,懺悔殺生種種無邊重罪,願得早離地獄辛酸之苦。」於是弟妹遂依所囑,即為出賣遺物,命僧寫金剛經。才得一卷,冥司獄吏奉天子鐣,即與任五娘身上抽出一刀,寫經七卷圓滿,其刀盡皆抽訖。承此大乘經功德,凡此索報生靈,悉得解脫,若生善道。其任五娘業障冰消,出離地獄,就得人天。一日復來,拜謝弟妹。方欲詳問,遂亦不見矣。

白仁哲

唐龍朔中,白仁哲為虢州朱陽縣尉,蒙差運米遼東。過海,忽遇惡風,四望昏黑,仁哲與合船人從八十二人,盡皆憂懼。仁哲平昔持念金剛般若經,志誠有感。當時整理身心,焚香看誦金剛經,未終卷,忽如夢寐,見空中有一梵僧,身放五色光明,謂仁哲曰:「汝等八十餘人,宿有惡業因緣,今日俱當沒溺海中。」即目海內鬼神羅剎等眾,咸伺求其便。「數內只緣仁哲平日持經功德,今蒙玉帝有盧,櫝告龍王水府神只,庶得免此撗逆之禍。吾特來報汝,勿致憂疑。」須臾風恬浪靜,八十餘人俱得濟岸矣。

司馬喬卿

唐永徽元年,司馬喬卿為大理司。直丁母憂,哀毀骨立,剌血寫金剛經一卷,才畢,忽墓上生芝草三莖,長一尺八寸,綠莖朱蓋,取而復生。

吳逵

唐天寶年中,常州宜興縣人吳逵,每日五更,躬就佛前,誦金剛般若經一七卷,兼禮拜念佛。逵有詩曰:
五更鍾動莫貪眠 抖擻精神向佛前
一拜一聲彌陀佛 花池已種一枝蓮
每日修行,年至九十二,忽別兒女,無疾告終。自見二使者,引見閻摩天子。問逵:「在生作何善業?」對曰:「自幼至今,專念金剛經。」天子合掌,命逵坐,朗誦一卷。方念至在舍衛國,口中即出妙香,見佛顯現。王不勝欣喜,謂逵曰:「君有般若之功,吾盧送汝生舍衛國中。承品宦之後,受其爵祿,享富貴福,子孫榮顯。」使者奉命送逵,目過舊舍,就空中報兒女曰:「吾得念經之力,閻王盧令吾生舍衛國中,特來相別。汝等宜受持金剛經及法華經,陰府深敬此二經。若不能受持,以諸花香,恭敬供養,得福無量。仍不得殺生,蠢動含靈,皆有佛性。買命放生,得長壽報。」兒女聞之悲哭,曰:「不用傷感,人生世間,有一善可憑,命盡如夜眠天曉,還見日月。一向在惡,必入黑暗勉之。」言訖不見。

偷馬賊

唐大歷中,太原偷馬賊誣一孝廉同情,拷掠旬日,不勝苦楚,並無招詞。推吏疑其為冤,未成文案。孝廉專持金剛經,其聲哀切,晝夜不息。忽一日,有竹一段,兩頭有節,墮於地上,不知從何處來。眾囚皆爭奪看,轉至獄卒之前,疑是藏刀在內,對眾劈開,視之,乃有金剛經中半偈,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眾皆愕然起敬,賊首悔過,因得放焉。

周伯玉

唐大歷十一年,衛州別駕周伯玉,日常持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公私不易其心,以為功課。一日忽見梵僧來前,伯玉問曰:「是何尊者?」答曰:「吾是般若會上須菩提也。為汝誦經數年,惜乎不斷肉食。汝若志心求佛道者,必須長齋斷肉。」伯玉自此斷肉蔬食,轉加精進,誦持般若尊經,寒暑不輟。

王待制

了禪師應驗序曰:昔唐時,有王待制,船至漢江,阻風,波濤洶涌,四面昏黑,檣頎楫摧,危險之甚。滿船驚惶,性命莫保。待制亦懼,不得已,遂將平日持誦金剛般若經一卷,拋棄江中,遂得風浪平靜。待制惟日深憶此經,受持年遠,鬱郁不樂。經涉兩月,方到鎮江。見舟尾百步許,有一物似毬之狀,出沒無時。眾疑其異,待制差人喚漁人取之,乃螺螄,輥成一團,割之,外濕內乾,待制用手分開,視之,乃是向日所拋之經,毫發無損。待制驚喜拜受之,且嘆曰:漢水會於九江,至南徐,動數千里,舟船往來,不可數計。然未聞所持之經,自彼之此,螺螄一見而不舍,其為名耶?利耶?財耶?色耶?將必求脫輪回生死者也。嗚呼!萬物之中,唯人最靈,有畢世不聞是經,有聞而不見,見而不信,信而為名利財色,役其心不能受持者,尚螺螄之不若也。謂之最靈,孰與之哉!時宋紹熙七年,歲在丁亥,仲秋念五日,歇叟消子述。

虔思

唐乾元年中,廣州僧虔惠,自幼受持金剛經,寒暑不易。因與緇俗數十人,泛海往南安都護府,忽值風濤大作,打壞船隻。滿船人俱沒海中,唯虔惠在浪中偶遇一藂蓬蒿,自身漸至蓬蒿之上,隨浪三日三夜,方得濟岸。仔細視其蒿中,乃見金剛經一卷,並無淹濕。虔惠拜受此經,精誠供養,日夜受持,年至百三十歲,端坐告終。其經本自出,香煙漸成五色雲氣,徐徐上升天界。大德僧眾與大守官僚,遠近緇白,咸駐此處,俟經來下,至一日一夜,莫知所之矣。

竇公主人

唐陳國竇公主人,盧氏芮公寬之妹也。平日好善,信罪福,嘗誦金剛般若經。卷將終,有兩三分,忽頭疼大作,自念儻死不得終卷,力疾索燭,要續圓滿。而火悉滅,婢使空回,夫人嘆息不已。忽見燈炬,漸次升堂,直入卧處。去地三尺計,又無人執侍,光明若晝。夫人驚喜,急取經看之。有頃,家人鑽燧得火,燭光即滅。自此病亦痊,日誦五卷。一日芮公將死,夫人往省視。公謂夫人曰:「吾妹誦經精恪,冥司注記姓名,又添遐算,異日必有好果報也。」夫人壽至九十,無疾索浴,端坐而終矣。

三刀和尚

唐朝崔昭,為壽州剌史。有一橢兒,犯極刑,處決之際,差官吏押往市曹處斬。連施三刀,其刀自折。剌吏問橢兒曰:「汝有何術?」答曰:「無他術,平昔專心持誦金剛般若經。」遂差人取經來看,及開函視之,乃見經本已作三段,痕跡分明。剌吏見之,合掌歡喜,贊嘆曰:「嘗聞此經有不可思議功德,今果若是。」遂免其罪。橢兒求出家為僧。剌吏即施度牒,號曰三刀和尚。

開行立

唐開行立,陝州人,不識一字。長慶初,常隨善友口授金剛般若經,得一年,自能背誦。時或為□,凡身到處,即奉經本,梵香持誦,一卷一日。偶販疋帛三百餘貫,往他州貨賣。經過峻嶺,撞見強賊人,各持刀仗,來趕行立。箱篋約重五十斤,急棄之。竟投嶺下深澗側避,忽見空中有一金剛神,以手指行立。只覺身在水面上,如行平地。眾賊見箱袱,遂即取之。及舉甚重,不能起。賊皆驚異,卻在嶺上招手,喚行立曰:「你上嶺來,我若殺你,如殺我等父母。」行立即上來,賊再三扣問:「汝有何幻術?」答曰:「非有幻術,恐是平日專心持誦金剛般若經,為佛神力感應,故有斯靈異。」賊遂令行立開箱視之,乃見五色光明,現於其上。眾賊皆合掌悔過,遂舍壹佰貫文與行立,經前去受持。眾仍發願,棄槍刀,更不作賊,俱改惡從善矣。

靈幽

釋靈幽,在京大興善寺出家。長慶二年暴亡,已經七日,體質微暖,而未殯之。自見二使,引見閻摩天子。鐣問幽:「在世習何行業?」幽對曰:「貧僧一生常持金剛般若經。」天子合掌,賜座命幽朗誦一遍。地獄煎熬捶楚之苦,一時停息。誦經畢,天子再問幽曰:「念此經中而少一章。師壽合終,今加汝壽十年,歸世勸人,受持此經。真本在濠州鍾離寺,在碑上。」幽既還魂,具錄表奏唐天子。奉鐣差中使往濠州碑上看此章,在「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後增「爾時慧命須菩提」到「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是也。

釋明浚

唐永徽元年,釋明浚暴死。蘇雲見二青衣引至冥王,問:「一生何業?」浚答:「但誦金剛經。」王曰:「善哉!若誦滿十萬遍,明年必生凈土,弟子不見師也。」乃放還。浚自此愈加精進,至二年三月卒,寺眾咸聞異香。

蘇仁欽

唐武德年間,長安蘇仁欽,有父,前生嘗於陰府借過受生錢,得托生處,世享富貴福。因循不曾答還,自死之後,墮廁中擔負沙石,臭穢沒身,受無量苦。又仁欽在生,恃其豪富,不知慚愧。恣意宰殺豬羊,烹炮物命。蓋因被殺眾生,各經陰府陳訴。又復幽顯靈只,注記罪惡,致蒙陰司追錄,仁欽魂識收系在獄,遂使陽間受諸重病,枕卧床廗,經年不瘥。以是殺生惡業,減筭夭亡。見二使者,押見閻摩天子。天子敕曰:「緣汝前生修善,以致今生富饒。汝今恣意享福,不識因果,殺害眾生,遂使減筭絕祿。」令獄卒驅至刀山劍樹之上,償諸惡報。於是慞惶恐怖,仰告王曰:「念仁欽生前雖不曾看經作善,嘗施財請贖金剛經一卷,舍於安國寺僧神敬受持。此僧遷化已,豈無報應?」須臾有異香芬馥,見僧神敬手執金剛經,直至天子殿前,言:「貧僧久與仁欽受持此經,致有般若之功,於是特來告王,願賜慈悲,再放仁欽還魂,改惡從善。」王即合掌,判仁欽加五十年壽,復歸陽間。因得還魂,鄉鄰遠近見聞者,無不驚嘆。各戒殺生,回心向善。仁欽得活,發心印施法華經一百部,金剛經一千卷,齋僧一百員,修設水陸大齋,作諸功德。忽夜夢亡父,言:「我受地獄苦無量,謝汝修行佛法,功德之力,我已得生天界。汝若為我將田百畝,舍入寺供佛齋僧,此功德不可思議,功超七祖,福及子孫。」仁欽遂依亡父所囑,以滿心願。

楊旬

唐大歷中,夔州推司楊旬,常持金剛般若,處心正直,積累陰功,感動穹旻。有子年二十三歲,習科舉業。一日稟父,欲入試場。父雲:「汝學未充,不可。」其父當夜夢一金剛神,謂旬曰:「汝念經陰騭有感,吾特來報。汝子將來必貴,若應科舉,須改作楊樁名納試奏,吾場屋中助子筆也。」旬既得夢,次日令子作楊樁名納卷,果得第六名。次年赴省試,樁自夢見一金剛神,語樁曰:「今年省題,乃是『行王道而王』,汝可預留心意,切勿漏泄。」正試之日,果如其夢。試中第九十六名。及殿試畢,試官納三名卷子御榻上,擇日拆號唱名。樁再夢神語曰:「汝策甚好,卻不中主文意,打在第五甲。吾今將汝卷於御榻上換了第一名卷。後日唱名,汝應奪天下都魁矣。緣汝父子平昔念經行善之報。」至斯,果應其夢。史岩聞推司楊旬子,中天下都魁,請旬賜坐,令旬解職。旬告史君曰:「念旬平日仰托二天之庇,奉公四十年,家無資產,唯積陰德,留得三個慳囊。」乞台旨取來,當廳開看。第一個有三十九文當三錢,第二個有四千餘文折二錢,第三個計萬數小錢。史君不知所以。旬曰:「每年承鞠勘公事,遇見有死囚,詳其情理,可逭定為流罪,即投一當三錢。有犯流罪者,定為徒罪,投一拆二錢。有犯杖罪者,量輕或釋放之,便投一小錢。又每效周箎,行太上感應篇十種利益:(一)收街市遣棄嬰孩,倩人看養,俟年拾伍願識認者,還父母團欒。(二)每年冬十一月初三為始,收六十已上,十五已下乞丐貧人,入本家養濟院,每日給米一升,錢十五文。至二月初三日,已滿一季,令其自便求趁。(三)普施應驗湯葯,救人疾苦。(四)施棺木,周急無力津送之家。(五)有女使不中使喚,不計身錢,量給衣資,從便改嫁。(六)旬處於世,專一戒殺,救護眾生。遇有飛走物命,買贖放生。(七)每遇荒歉之年,其糧食貴糴賤糴,脤濟貧民。(八)應有寺觀崩損者,為修理之。聖像年深剝落者,為裝飾之。或橋梁道路溝渠不通者,咸為治焉。(九)有遠鄉士夫,客旅流落者,斟量遠近,以助裹糧,而周令還鄉。(十)旬忝居推司,凡遇死囚,貸以復生,常推己及物,濟人之急,救人之危,感動穹蒼,賜旬男今日奪天下都魁,皆因旬平昔奉公行善之所致也。豈敢舍公門退職而自求安逸耶?」有詩二首,以呈史君。詩曰:
夔郡楊樁作狀元 為文司權四拾年
推情貸活人無數 累積陰功感上天

人道公門不可入 我道公門好修行
若使曲直無顛倒 腳踏蓮花步步生

何軫女

何軫妻劉氏,年二十六歲,生一男得兩周,一女方周滿。忽夜夢入冥司,判決劉氏來春三月命終。覺後思之,憂惶涕泣不已。其夫與親屬咸問哭泣之因,答曰:「嘗夢入冥司,判我只有半年在世。至期果死無憾,但愧兒女無依。」忽一日自省,遂命畫士繪畫佛菩薩像一軸,恭敬供養,斷除葷酒,晝夜躬對佛前,精處持念金剛般若經,迴向發願雲:「惟願我佛慈悲,增延世壽。若滿四十五歲,兒女皆有娶嫁之期,死入黃泉,亦自瞑目。」每日專心持念,至三十八歲,兒得娶婦。及四十三歲,女得嫁人。以滿所願,至太和四年冬,恰滿四十五歲,悉舍衣資,庄嚴佛像,為善俱畢。一日櫝告骨肉親緣曰:「吾死期已至。」何軫以為鬼魅所纏,不信有此。歲除日,劉氏自請大德沙門,祗對三寶之前,授以八關齋戒,沐浴更衣,獨處一室,跏趺而坐,高聲誦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誦畢寂然無聲。兒女親屬俱入室看視,端然而坐,已化去矣!凜然如生,唯頂上熱而灼手。凡四眾士庶見者聞者,無不歸敬三寶,贊嘆希有。其夫何軫,一依亡僧之禮,營塔安葬於荊之北郭。

軍校

唐乾符年間,兗州都督使崔尚書,法令甚嚴。有一軍校,衙參不到,崔公大怒,令左右斬之。其軍校就戮,顏色全然不變。眾或異之,當時斬訖。至三更,軍校睡覺,只見身體卧在街上,遂走歸家,妻兒皆驚駭,恐是鬼魂。謂妻子曰:「我非鬼也。初被斬時,如醉夢中,罔知所以,今忽睡覺歸來。」舉家歡喜,明旦至帳前拜謝,崔公驚愕。謂曰:「汝有何術,今敢復來?」軍校答曰:「素無他術,自幼至今,每日持念金剛經三卷。昨朝失曉,誦經過期,有犯軍律。」崔再問曰:「汝知斬時否?」答曰:「初押出戟門外,只覺身如醉夢中,都不記憶。」又問曰:「汝所誦之經在何處?」答曰:「在家中佛廚函內。」崔急令取來。及開函,只見五色毫光,取經看時,已作兩段矣。崔大驚異,亦自悔過。撫慰軍校曰:「我與汝幣帛,可買銀箔,倩寫此經一百卷,就延壽寺,命僧看念懺悔。」一時俱散施,留經十卷,恭就本寺佛殿供養。仍令圖畫就戮之處,並斬經之像,以彰靈跡。

孫翁

唐政和中,真州石匠孫翁,每日持念金剛經三卷。一日同三十餘人入山鑿石,忽山崩,盡喪其中,唯孫公在石罅處得活。經一十二年,因子孫鑿石,穿透,見翁端坐,容貌如故。子孫驚拜,問翁何以得生,翁曰:「常持金剛經。」又問飢否?曰:「始初因吃一個酥餅,至今不飢。」翁問曰:「我昔所看之經在否?」子孫答曰:「有。」遂還家,遙取經看,上有一圓孔,恰如酥餅大。凡見聞者,無不贊嘆此經有不可思議功德,能救護孫翁飢渴垂死之患難也。

⑷ 有關廣西民族大學!!!急

廣西民族大學,為什麼愛你?

本帖最後由 山石 於 2010-7-3 14:45 編輯

我一字字的把我讀過四年大學的學校全名敲下,全為了對她的敬意。以後她就成為我的母校。我已准備好接受各位的拍磚。

6月28日,我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卻發現四年過去了,沒有一點對這四年生活的總結和回顧,每一次總結都是下一次上升的基石。後來又看到了一些對學校的拍磚,我理解為:愛之深、恨之切。再後來,寫了如下的話,希望我的教訓能讓一些人少走點彎路。

2006年,我在高考志願欄里填下廣西民族大學的時候,不是服從父母之命,更不是沖動。雖然我從高考前的信心滿懷跌倒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的境地。我記得爸爸曾經試過問我:是不是考慮一下武漢的大學?我很明白他話里的期望和對廣西這個遙遠的地方的疑慮,在那之前我對廣西的大學的印象好像只有廣西師大。但是我說服他的理由是:
一、雖然離家近,但是是時候讓我出去鍛煉一下,成長需要一番艱辛。即使我經歷過高考失敗,但那並不算什麼,我仍然認為我之前的路太順了,廣西是很遙遠,但是我有信心獨立。

二、資源,同樣是二本的大學,廣西名族大學在廣西的地位不是湖北任何一所二本大學在湖北的地位所能比的,這不是虛榮,而是學校能得到的政府的資源的多少的問題和最終惠及到學生的機會的多少,今天民大校園里勢如破竹的大樓不是隨便的學校就能承擔得起的,我們得到獎學金、助學金的機會也多了很多。

三、學費,媽媽曾經在三伏天為了一天30來塊的工錢去幫人修理樹枝,我知道我的家庭雖不至於貧窮,但一分分的錢也很艱難。雖然湖北的大學動輒五六千的學費我可以承擔,但是有其他的可能為父母節約一點汗水,為什麼我不去做?民大的學費讓我看到了這種可能。而我要承擔的是離家過遠,思家心切的煎熬。

四、好的專業,大學要有自己優勢的專業才能脫穎而出。我們就曾討論過是選好的專業還是好的學校的問題。也許你的專業剛好是那個不起眼的專業,但是這是個人能力問題。我的第一志願是對外漢語,在國內的大學中有對東南亞國家的專業並做得好的並不多。雖然最後我被調劑了,但是我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五、機會,相對來說,廣西的大學並不是很多,相比武漢並排坐的大學校園,南寧的大學規模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反過來,這裡面是競爭稍弱的就業環境,包括東盟貿易區和處於上升期的南寧藏著的機會。我沒有能力考上一本,但是有機會選擇在廣西叫得出名的二本學校,並在將來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為什麼不去?

以上只是我的志願原因,寫的時候突然想到了當初的選擇。
回到主題。

一、環境。很多人立刻想到乾涸了幾年的相思湖。我是幸運的,來學校報到的時候,相思湖還有一湖滿滿的水,遠處看的效果和校園網站的類似,不能說清澈,我只能這么客觀地描述,因為走近會發現湖水富營養化很嚴重。還有校園里鬱郁蔥蔥的樹,父母都跟我一起來了。我想有機會就能讓他們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們也挺滿意這里的環境,你可以說我們太知足了,但知足常樂有何不好呢,接受現實並努力做好比自怨自艾強。在後面的四年,我充分享受到了環境帶來的便利。我們還可以在湖邊朗讀,在樹林里學習,不用擁擠到不受待見的自習室。現在在學校的師弟師妹很多沒見過相思湖的真實面貌,會有機會的,這是我們學校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雖然現在被調侃為相思湖草原。今年的雨水過於充足了,導致相思湖遲遲不能完工現真面目,不過還是會回來看看的。

二、培養。
交了學費,就要接受好的老師的好的教育,天經地義。但是學習終究是自己的事,也許會埋怨老師的不夠敬業,學校的漠視,但是依舊有人考上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依舊有人找到了好工作,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比他人差,那麼其中差距在哪裡,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就是個人的態度問題。我用最大的努力在民大這個平台獲得了人生重要的成長經歷。雖然我們總是在考試的時候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討厭這種方式又不得不去做,但是我總會抽時間把書本看一遍,即使在課堂上沒認真過。有一次為了一個課題去圖書館辛苦地找書時,猛然發現這類的專業課本我已經在前一年上過了,課本被壓在箱底。那次對我的沖擊很大,以後我改變以前的陋習,也許我不喜歡聽老師的課,課程設計也不合理,但是課本、知識是沒有問題的,不學是自己的損失,我仍然會自己去看、去學。 民大的學習氛圍也是很濃厚的,我相信這種氛圍也影響過很多人,這就是學校提供給我們的無形資產。大學更多的時候是個中介,為我們提供學習條件的地方,出了社會才會明白,花再多的錢也找不到學習的狀態和激情。大學是很多人最後的機會,接受綜合教育的機會。
說說老師,和性格有關,到現在我也沒有特別和哪位老師聯系得比較密切,但是四年中接觸的老師也不少。客觀一點說吧,我不是商學院的學生,但是對經濟感興趣,去聽過一些老師的課,也有同學在輔修,深有感觸,老師負責、知識淵博並有很多實際經驗,比理論知識更容易吸引人,這只是我們學校老師的一個縮影,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好老師。還有一點,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我們對老師的態度有很大關系,尊重是相互的,所以在埋怨老師時想想自己是如何對待老師的,是不是上課很久才不緊不慢進教室或者乾脆去見了周公。
大學期間,我也參加過很多活動,開始時有些盲目,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收獲了什麼,後來漸漸有了選擇,選擇公益為主要活動內容。民大的活動很多,社團很多,有很多選擇機會,對於初出茅廬的我們是很好的鍛煉機會,處事會慢慢由幼稚變得成熟,失敗的教訓也不會太慘重。就是在這期間,我對以後的人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曾經想將公益作為以後的奮斗目標或者說是事業,但是後來參加過一些活動和討論,我可以常懷一顆感恩和奉獻的心,但是如果要投身,我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淡然的心態,公益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這是一項事業,有機會我會認真地來做這份事業。但是到了畢業,才發現當初做的規劃太粗略,要是細致一些有所准備,結果會更好。雖然這些都和學校沒有有形的關系,但是就是在這個學校,我完成了一次蛻變。

三、食堂。雖然曾經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吝嗇和態度惡劣而無奈,但是相信這只是少部分。沒有人願意惡語迎人,即使有也是個別,工作人員的吝嗇也大概是上級對成本的要求,作為普通的員工,他們只是在執行,所以再遇到此類情況就淡然一點吧,就當順帶練就了我們的心態。至於上級是怎麼想的,我們也沒有能力去評判了。好在我們不得不承認食堂的價格還不算離譜,選擇也越來越多。我愛民大食堂的原因並不僅於此,從湖北來,很多飲食習慣不適應,曾經吃過幾個星期的螺螄粉,不是喜歡而是見到食堂的清淡的食物就沒了食慾,到後來,驚奇地發現就是這個又愛又恨的食堂居然讓我在無形中養成了一個合理的飲食習慣,改變了在家的飲食陋習。我對食物的要求不太高,所以食堂的東西基本上能滿足我的胃口。

二、圖書館。圖書館的藏書也遭到很多批評,但是在發現我的借閱量突破200的時候,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凡事都要靠自己的。我也曾不滿過藏書的舊,很多都沒有新版的,也沒有看書的地方,管理員的態度也不好。但是好書不論新舊,我依然頻繁地去借書,還淘到了不少好書,很多上課時間也被我不務正業來看其他書了,這或許是源於大學之前被條件限制的讀書慾望得到釋放了。很多新出的好書只能自己去網購,最後搬家的時候被這些書累得夠嗆。也要感謝古董圖書館,我得以在四年的時間培養了另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將會延續我的一生。

⑸ 四川師范大學怎麼樣

川師近幾年的發展還是不錯的,師范類專業在省內還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是它國家級別的特色專業之一。

學校本著務實的校訓精神,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實際能力的鍛煉,會有支教組織在暑假和寒假的時候進行宣傳,去貴州等地的山區支教,讓大學生活更加有意義。

⑹ 北京小吃的現狀

北京小吃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
夏日的北京,走進幽深的胡同,耳畔不時傳來陣陣吆喝聲。

循著聲音,穿過幾條小巷,只見幾棵老槐樹下,街坊四鄰、男女老少正圍坐在小吃店前,一邊品嘗著小吃,一邊聊著家長里短兒,其樂融融。

對老北京人而言,北京小吃不僅僅是食品,它還代表著往日和睦、悠閑的生活感覺。如今,尋遍北京,這種感覺似乎難以重溫。

有一段時間,北京小吃不再像過去那樣,是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近年來,國內外餐飲企業輪番沖擊北京市場,恪守傳統經營方式的北京小吃,面對市場競爭時常顯得底氣不足。

城裡逐漸消失的胡同,傳統生活方式的改變,也使得北京小吃所依憑的傳統文化氛圍日漸淡化。一時間,除了逢年過節時廟會上的幾處攤點,以及一兩家面向遊客經營的小吃店,顧客資源有限的北京小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然而,許多具有商業眼光的人並未忽視北京小吃所蘊含的巨大商機。近兩年,一些採取集中經營方式運作的小吃一條街、小吃聯營店紛紛產生,再次引起人們對北京小吃的關注。這些市場主體把眾多老字型大小納入門中,通過集中經營、統一管理,為北京小吃提供現代化營銷平台。

事實證明,改變傳統經營方式、採用現代經營模式對於改善北京小吃生存狀況的確是一針強心劑,在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成功。名聲傳開了,可換了門臉的北京小吃嘗起來卻不那麼對味兒,它似乎只滿足了食客嘴裡的快感,卻不能提供食品以外的人文背景和生活情趣。

北京小吃吃到嘴裡的味道只是其中一味,那穿胡同走小巷尋覓小店的樂趣,與同桌一塊兒「侃大山」的親切,都是北京小吃不可或缺的「作料」,缺少了這些,北京小吃的京味兒便會大打折扣。看著服務員統一的制服、不冷不熱的服務態度和比以前高出兩三倍的小吃價格,許多老北京人認為北京小吃「沒有以前那麼地道了」。

一些老掌櫃也在發愁,他們以前十分看重的許多商業上的老規矩,比如逢年過節要給老主顧送點小吃,或者給回頭客一點優惠,已經不復存在。「實行集中經營後,必須按照規定做買賣,老顧客來了也得給錢賣貨,心裡還真有點兒不適應。」與此同時,資金壓力也是困擾北京小吃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北京小吃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市場生存壓力,北京小吃需要求變,但不能以丟掉文化內涵為代價。按照一些國家保護和發展傳統行業的經驗,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北京小吃的扶持力度,在經濟上給予一定補貼,幫助一些老店保留傳統經營方式。

小吃經營者也要學會「倚老賣老」, 放開思路,利用自己的無形資產增加北京小吃的品牌附加值。同時,努力開辟新的消費者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前些年,日本電視台曾播放過一部以製作傳統食品壽司為題材的青春偶像劇《將太的壽司》,在年輕人中颳起了一股「壽司熱」,進而推動了人們對傳統食品的愛好,這種宣傳思路值得借鑒。

北京奧運會期間,傳統的北京小吃豆汁、焦圈、鹵煮、炒肝、墩餑餑、碗豆黃、艾窩窩……紛紛推出能讓外國遊客看懂的英文譯名。有人說,豆汁是北京人最後的城門,不管怎麼變,北京小吃固有的文化才是它的精髓。

做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當然喜歡老北京的各種吃食。不過現在的北京小吃有日漸式微的趨勢,不僅質量良莠不齊,而且衛生狀況也不敢恭維。不過對於愛吃北京小吃的人來講,北京小吃做為一種老北京情節還是容易引起共鳴的。我想這就不僅僅是吃,更是一種懷舊的感覺吧。
著名的北京小吃有:

·麵食類:
艾窩窩、炸醬面、褡褳火燒、驢打滾 等
·火鍋類:
豆汁、炒肝、爆肚、鹵煮火燒 等
·油煎類:
油條、炸糕、灌腸、焦圈 等
·飲品類:
酸梅湯、蓮子粥 等

去哪裡吃正宗的北京小吃呢?
·東華門夜市
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鹹的,要什麼就有什麼!涼粉、扒糕、蓮子粥、酸梅湯、紅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龍蝦、烤魷魚、炸螞蚱、炸蠍子、炸蠶蛹,又多又全又衛生。從新東安市場到東華門大街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護國寺小吃店
從廟會中的「碰頭食」傳下來的北京小吃,經過改良得精細起來,沒了過去的「個兒大、經吃、一個就飽」的粗糙;墩兒餑餑、棗卷果都小巧可愛;薑汁兒排叉、糖耳朵可謂是百般玲瓏。
·錦芳小吃
從民國創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團、杏仁茶、艾窩窩、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為有名,有山楂、青梅、掛花、豆沙、什錦、奶油、椰蓉等十幾種陷兒。
·著名的小吃一條街還有:
王府井小吃街、什剎海小吃一條街(原前門小吃遷來)等

北京市一個文化古都,其小吃歷史悠久,特色名菜及風味小吃至少二、三百種。
北京菜又稱京菜。主要指宮廷菜(以仿膳飯庄為代表)、宮廷菜(以譚家菜為代表)、清真菜和地方風味菜。北京地方風味菜由魯菜轉化而來,受其他菜系影響(粵、州、湘、魯、蘇、閩、浙、皖為中八大菜系),品種、口味都有變化。烤鴨、涮羊肉、烤肉是北京特有的三大名萊。八大菜系在北京都有名餐館。較有名的還有孔膳堂經營的孔府菜。
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點、夜霄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一些老字型大小專營其特色品種,為仿膳飯庄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芸豆卷,豐澤園飯庄的銀絲卷,東來順飯庄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庄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它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
清代《都門竹枝詞》寫道:「三大錢兒買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糕炸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也說明北京歷來有許多風味小吃。

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稱,為譽滿中外的佳餚。北京烤鴨有燜爐烤鴨和掛爐烤鴨。燜爐烤鴨是憑爐牆熱力烘烤鴨子。爐內溫度先高後低,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層豐滿,肥而不膩。掛爐烤鴨是用棗、桃、梨等果木燒烤鴨子。所烤鴨子也是外焦里嫩,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北京涮羊肉:以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之閹割綿羊為最佳。取其磨襠、大小三岔、黃瓜條、上腦等部位之肉,約13斤左右。每斤肉切出一寸寬、四寸長之片約80片。所用佐料有芝麻醬、醬油、醬豆腐、韭菜花、鹵蝦油、香菜、蔥花等。鍋底有海米、口蘑等。同時還佐以粉絲、白菜、凍豆腐、糖蒜等清口之物。

北京烤肉:包括牛肉和羊肉。烤法是用一種烤肉專用工具——鐵炙子。它是由熟鐵製成直徑約二尺的圓鐵盤,下面燒木柴,上面烤肉。先將肉片放入調好的佐料中浸透,桌上放鐵炙子,鐵面用羊尾油擦拭,下面用松木或松塔燒火,上面放蔥絲,把浸好佐料的肉片放在蔥絲上,用特製的長約一尺半的大筷子翻動,待牛肉呈現醬紫色,羊肉呈白色時,即可食用。邊翻邊吃。

北京水餃:是一種北方食品,叫做「扁食」,老北京滿、蒙旗人稱「煮餑餑 」,視為美食,俗語說「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餃子按其包餡可分種: 「葷餃子」:羊肉白菜餡、豬肉韭菜餡、牛肉酸菜餡、牛肉芹菜餡、豬肉冬筍餡、牛肉胡蘿卜餡、豬肉三鮮 (茭白、冬筍、玉蘭片)餡,此外還有海參、蝦仁、玉蘭片三鮮餡,雞、 鴨、口蘑丁三鮮餡等。「素餃子」:即全素煮餑餑,以炸貨(如油果、炸豆腐)、黃花、木耳 、香菇、胡蘿卜、大白菜為餡。

鍋貼兒:將生餃子在鐺上烙成一面焦,謂之「鍋貼兒」。

褡褳火燒:有葷素兩種。這種長方形的火燒互相粘連在一起,就像舊時裝錢物的「布褡褳」,故名褡褳火燒。其味道與餡餅差不多,只是形狀不同而已。

水晶門釘:北京風味小吃中有咸鮮味的門釘肉餅,還有一種香甜風味的水晶門釘,它用發面製成,製作時將發好酵的面加適量鹼面和白糖揉均勻,用白面平鋪在紙上,上籠蒸過取出,晾涼後擀碎過籮,用豬板油切小丁,青紅絲,瓜子仁、葡萄乾與白糖和糖桂花一起搓勻成水晶餡。用發麵包成6.6厘米高,3.3 厘米粗,頂子上頭為圓球形狀,收口朝下,入籠蒸熟。水晶門釘顏色白凈,餡兒呈半透明狀,松軟油潤,甜香可口,門釘肉餅是清真的回民食品,水晶門釘則為漢民食品。

北京年糕:花色品種很多,僅涼糕的品種就有盆糕、餡糕、米糕、豆面糕、塔糕、艾窩窩、豆渣糕、卷糕、藕絲糕、粽子等十多種。涼糕用料有整米、碎米、米粉之分,成熟方法也有蒸煮之別。

艾窩窩最為典型,形似大元宵,是將江米蒸熟,揉成圓團,再把由白糖、芝麻、山楂、豆沙做成的餡包在裡面,外皮滾些干熟米粉。民間有句順口溜:「白粘江米入蒸鍋,什綿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驢打滾兒」, 用豌豆粉和黃豆粉(也有用江米粉的),混合蒸熟,卷上豆沙餡,再滾於炒豆面中成型,賣時切段。民間稱說是「紅糖水餡巧安排,黃米成團豆里埋」。

炸醬面: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鍾。這時,肉丁被黃醬 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溢。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面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豆芽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 和絲、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

麻醬面:即芝麻醬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飯。面條煮好從鍋里撈出 放入冷水中泡涼,澆上芝麻醬(放鹽,以水調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熱放入醬油內)、米醋,再放上腌胡蘿卜絲、青蒜、小水蘿卜 絲、豆芽菜、香椿芽等。吃起來有如扒糕、涼粉的風味。

鹵面:俗稱「打鹵面」。打鹵通常是以煮豬肉的湯或以羊肉煸鍋,放入黃花、木耳、蘑菇,勾芡後潑上雞蛋花兒。 也有不勾芡的,湯內加鹿角菜,成為清湯的澆汁,稱「氽兒鹵」。

螺螄轉兒:半發面抻成細條,放入芝麻醬與花椒鹽,盤在一起,如螺螄狀。把它摁平了,先在鐺上烙,後在碼道烤,烤好後外面脆面裡面暄。當天售不完的螺螄轉兒再烤一兩次,叫「干蹦兒」,用手一拍就碎,吃著蹦焦酥脆。

芸豆卷:芸豆卷本是民間小吃。據傳清光緒年間一個夏日,慈禧太後偶爾聽到紅牆之外有銅鑼聲和吆喝聲,遂問是做什麼的,並喚來賣貨人,品嘗了他的芸豆卷,覺得好吃。於是將此人留在宮內為她專做小吃,芸豆卷也就成為清宮御膳珍品。

豌豆黃: 將豌豆煮爛,去皮,加白糖、桂花、小棗成糊狀,點以石膏,冷卻後切成方塊,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它是北京的傳統夏令消暑小吃,曾是清宮御膳名品。

豆汁兒:一種典型的北京食品。用做綠豆粉或團粉的粉漿,經過發酵而成。食用前,用鍋煮沸。喝時有種特殊的酸味。喝豆汁兒時一般也配食焦圈兒和辣鹹菜絲兒。

焦圈兒:又叫「小油鬼」, 象手鐲樣的雙條面圈,油炸時間稍長,呈褐色時才出鍋,吃起來焦脆酥香。從前北京粥鋪的早點,講究吃馬蹄燒餅夾焦圈兒,喝甜漿粥;喝豆汁兒時一般也配食焦圈兒。焦圈兒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出來的食品。

薄脆:薄脆也是一種油餅,不過這種油餅特別薄,甚至可到「透明」的程度,吃起來特別脆,故名「薄脆」。

燜子:也是用團粉做的,質軟、透明,既象涼粉,又象豆腐。也是切成小片,放在平底鍋里煎,只用素油。

灌腸:是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也是一種大眾街頭小吃。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灌腸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灌腸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頗顯特色。

油茶: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麵茶:麵茶與「茶」無關,是用小米粉和敉子粉熬成的一種較稠的粥。盛在碗里加一層芝麻醬和少許花椒鹽。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為什麼要用這種吃法呢?這與品嘗麵茶的風味有關。

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製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後來流傳到民間。它比西歐傳入我國的汽水要早150年。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桂花、冰糖、蜜四種。《本草綱目》說:「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它能除熱送涼,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亂、痢疾,神話小說《白蛇傳》就寫了烏梅辟疫的故事。烏梅泡發以後,放上冰糖、蜜、桂花一起熬煎,冰鎮之後就成了酸梅湯。
看我這么累 給點辛苦分吧!

⑺ 廣西民族大學怎麼樣

廣西民族大學,為什麼愛你?

本帖最後由 山石 於 2010-7-3 14:45 編輯

我一字字的把我讀過四年大學的學校全名敲下,全為了對她的敬意。以後她就成為我的母校。我已准備好接受各位的拍磚。
6月28日,我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卻發現四年過去了,沒有一點對這四年生活的總結和回顧,每一次總結都是下一次上升的基石。後來又看到了一些對學校的拍磚,我理解為:愛之深、恨之切。再後來,寫了如下的話,希望我的教訓能讓一些人少走點彎路。

2006年,我在高考志願欄里填下廣西民族大學的時候,不是服從父母之命,更不是沖動。雖然我從高考前的信心滿懷跌倒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殘酷的境地。我記得爸爸曾經試過問我:是不是考慮一下武漢的大學?我很明白他話里的期望和對廣西這個遙遠的地方的疑慮,在那之前我對廣西的大學的印象好像只有廣西師大。但是我說服他的理由是:
一、雖然離家近,但是是時候讓我出去鍛煉一下,成長需要一番艱辛。即使我經歷過高考失敗,但那並不算什麼,我仍然認為我之前的路太順了,廣西是很遙遠,但是我有信心獨立。

二、資源,同樣是二本的大學,廣西名族大學在廣西的地位不是湖北任何一所二本大學在湖北的地位所能比的,這不是虛榮,而是學校能得到的政府的資源的多少的問題和最終惠及到學生的機會的多少,今天民大校園里勢如破竹的大樓不是隨便的學校就能承擔得起的,我們得到獎學金、助學金的機會也多了很多。

三、學費,媽媽曾經在三伏天為了一天30來塊的工錢去幫人修理樹枝,我知道我的家庭雖不至於貧窮,但一分分的錢也很艱難。雖然湖北的大學動輒五六千的學費我可以承擔,但是有其他的可能為父母節約一點汗水,為什麼我不去做?民大的學費讓我看到了這種可能。而我要承擔的是離家過遠,思家心切的煎熬。

四、好的專業,大學要有自己優勢的專業才能脫穎而出。我們就曾討論過是選好的專業還是好的學校的問題。也許你的專業剛好是那個不起眼的專業,但是這是個人能力問題。我的第一志願是對外漢語,在國內的大學中有對東南亞國家的專業並做得好的並不多。雖然最後我被調劑了,但是我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五、機會,相對來說,廣西的大學並不是很多,相比武漢並排坐的大學校園,南寧的大學規模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但是反過來,這裡面是競爭稍弱的就業環境,包括東盟貿易區和處於上升期的南寧藏著的機會。我沒有能力考上一本,但是有機會選擇在廣西叫得出名的二本學校,並在將來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為什麼不去?

以上只是我的志願原因,寫的時候突然想到了當初的選擇。
回到主題。

一、環境。很多人立刻想到乾涸了幾年的相思湖。我是幸運的,來學校報到的時候,相思湖還有一湖滿滿的水,遠處看的效果和校園網站的類似,不能說清澈,我只能這么客觀地描述,因為走近會發現湖水富營養化很嚴重。還有校園里鬱郁蔥蔥的樹,父母都跟我一起來了。我想有機會就能讓他們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們也挺滿意這里的環境,你可以說我們太知足了,但知足常樂有何不好呢,接受現實並努力做好比自怨自艾強。在後面的四年,我充分享受到了環境帶來的便利。我們還可以在湖邊朗讀,在樹林里學習,不用擁擠到不受待見的自習室。現在在學校的師弟師妹很多沒見過相思湖的真實面貌,會有機會的,這是我們學校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雖然現在被調侃為相思湖草原。今年的雨水過於充足了,導致相思湖遲遲不能完工現真面目,不過還是會回來看看的。

二、培養。
交了學費,就要接受好的老師的好的教育,天經地義。但是學習終究是自己的事,也許會埋怨老師的不夠敬業,學校的漠視,但是依舊有人考上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依舊有人找到了好工作,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比他人差,那麼其中差距在哪裡,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就是個人的態度問題。我用最大的努力在民大這個平台獲得了人生重要的成長經歷。雖然我們總是在考試的時候通過死記硬背來應付,討厭這種方式又不得不去做,但是我總會抽時間把書本看一遍,即使在課堂上沒認真過。有一次為了一個課題去圖書館辛苦地找書時,猛然發現這類的專業課本我已經在前一年上過了,課本被壓在箱底。那次對我的沖擊很大,以後我改變以前的陋習,也許我不喜歡聽老師的課,課程設計也不合理,但是課本、知識是沒有問題的,不學是自己的損失,我仍然會自己去看、去學。 民大的學習氛圍也是很濃厚的,我相信這種氛圍也影響過很多人,這就是學校提供給我們的無形資產。大學更多的時候是個中介,為我們提供學習條件的地方,出了社會才會明白,花再多的錢也找不到學習的狀態和激情。大學是很多人最後的機會,接受綜合教育的機會。
說說老師,和性格有關,到現在我也沒有特別和哪位老師聯系得比較密切,但是四年中接觸的老師也不少。客觀一點說吧,我不是商學院的學生,但是對經濟感興趣,去聽過一些老師的課,也有同學在輔修,深有感觸,老師負責、知識淵博並有很多實際經驗,比理論知識更容易吸引人,這只是我們學校老師的一個縮影,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好老師。還有一點,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我們對老師的態度有很大關系,尊重是相互的,所以在埋怨老師時想想自己是如何對待老師的,是不是上課很久才不緊不慢進教室或者乾脆去見了周公。
大學期間,我也參加過很多活動,開始時有些盲目,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收獲了什麼,後來漸漸有了選擇,選擇公益為主要活動內容。民大的活動很多,社團很多,有很多選擇機會,對於初出茅廬的我們是很好的鍛煉機會,處事會慢慢由幼稚變得成熟,失敗的教訓也不會太慘重。就是在這期間,我對以後的人生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曾經想將公益作為以後的奮斗目標或者說是事業,但是後來參加過一些活動和討論,我可以常懷一顆感恩和奉獻的心,但是如果要投身,我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淡然的心態,公益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這是一項事業,有機會我會認真地來做這份事業。但是到了畢業,才發現當初做的規劃太粗略,要是細致一些有所准備,結果會更好。雖然這些都和學校沒有有形的關系,但是就是在這個學校,我完成了一次蛻變。

三、食堂。雖然曾經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吝嗇和態度惡劣而無奈,但是相信這只是少部分。沒有人願意惡語迎人,即使有也是個別,工作人員的吝嗇也大概是上級對成本的要求,作為普通的員工,他們只是在執行,所以再遇到此類情況就淡然一點吧,就當順帶練就了我們的心態。至於上級是怎麼想的,我們也沒有能力去評判了。好在我們不得不承認食堂的價格還不算離譜,選擇也越來越多。我愛民大食堂的原因並不僅於此,從湖北來,很多飲食習慣不適應,曾經吃過幾個星期的螺螄粉,不是喜歡而是見到食堂的清淡的食物就沒了食慾,到後來,驚奇地發現就是這個又愛又恨的食堂居然讓我在無形中養成了一個合理的飲食習慣,改變了在家的飲食陋習。我對食物的要求不太高,所以食堂的東西基本上能滿足我的胃口。

二、圖書館。圖書館的藏書也遭到很多批評,但是在發現我的借閱量突破200的時候,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凡事都要靠自己的。我也曾不滿過藏書的舊,很多都沒有新版的,也沒有看書的地方,管理員的態度也不好。但是好書不論新舊,我依然頻繁地去借書,還淘到了不少好書,很多上課時間也被我不務正業來看其他書了,這或許是源於大學之前被條件限制的讀書慾望得到釋放了。很多新出的好書只能自己去網購,最後搬家的時候被這些書累得夠嗆。也要感謝古董圖書館,我得以在四年的時間培養了另一個習慣,這個習慣將會延續我的一生。

⑻ 我一個親戚在一個螺絲廠做螺絲的,有手藝想單獨干,後來發現所做的螺絲都是賣到海外的,不知道怎麼賣。

既然是只有他會做,為什麼
不能和老闆說,要求加工資?
他在那個廠都做二十多年了,
年紀不小了吧?想自己打拚出來
需要好多年,恐怕很難成功。

⑼ 商標為什麼要全類注冊,有什麼好處嗎

在注冊來商標時選擇全類注冊的好自處有:
1、可以全面保護品牌,讓「冒牌」無處遁形:商標全類注冊成功後,他人在該類別上就不能再申請注冊成功同名商標,像許多大公司例如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不僅注冊了全類商標,而且還注冊許多近似商標以阻止他人仿冒品牌,侵犯自身權益,影響聲譽。
2、商標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是企業或個人的無形資產:有人比喻商標就像玉器一樣,金銀有價玉無價,商標也同樣如此,好的商標不僅能讓品牌大放異彩,還能通過轉讓獲得巨大收益。前段時間有個事件震驚了網友,有一位青島的市民在十年前注冊的聚劃算商標,有人出價1618萬進行購買!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IPAD商標價值6000萬美元、人民公社商標百萬拍賣、羋月商標注冊16個月後價值百萬……商標不僅可以轉讓,還可以授權給他人使用,為企業創造價值。
3、商標全類注冊保護是品牌擴大、企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保障:當企業業務越來越龐大,經營區域越來越廣,商標全類注冊是十分有必要的,千萬不要等到市場做大時候才想著注冊其他類別商標,您的競爭對手可能比您更先想到搶注商標。

閱讀全文

與螺螄粉無形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