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累計攤銷要交所得稅稅嘛

累計攤銷要交所得稅稅嘛

發布時間:2021-03-16 05:01:45

『壹』 應交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是什麼

借:所得稅費用 167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675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675

貸:銀行存款1675

應交所得稅的核算:

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所得稅」明細科目,核算企業交納的企業所得稅。

根據現行稅法規定,應交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交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允許抵免的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准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是正確計算應交所得稅的前提。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辦法,企業應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減納稅調整額後計算出「納稅調整後所得」(應納稅所得額)。

會計與稅法的差異(包括收入類、扣除類、資產類等一次性和暫時性差異)通過納稅調整明細表集中體現。

(1)累計攤銷要交所得稅稅嘛擴展閱讀:

企業應設置「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用來專門核算企業交納的企業所得稅。「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方發生額表示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稅率計算出的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借方發生額表示企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該科目貸方余額表示企業應交而未交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借方余額表示企業多繳應退還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無形資產攤銷會計分錄:

1、無形資產的攤銷就是如同你所查到的那樣,累計攤銷是備抵科目。

2、土地的攤銷分兩種

a、土地使用權在建造房屋及建築物前,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應按照無形資產規定按期攤銷;

b、在建造房屋及建築物時,將「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在房屋及建築物完工後,土地使用權成本隨房屋及建築物工程成本。

一同轉入「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不可單獨作為「固定資產——土地」或者無形資產核算,應按照固定資產的有關規定,隨同「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按期計算折舊扣除。

3、首先根據准則可以確定的是,采礦權屬於無形資產,需要攤銷。年限可按照探明的存儲量除以企業每年的開采量來確定。

『貳』 是所有企業都需要交所得稅嗎 什麼企業可以不交所得稅

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這兩類企業徵收個人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

第二條 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本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本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2)累計攤銷要交所得稅稅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三條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叄』 固定資產折舊要交所得稅嗎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是增加費用或者成本,減少利潤的,減少利潤意味著少交所得稅!

『肆』 營業外收入是否要交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應納所得額×稅率應納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納稅調整增加額=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工資+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業務執行費+
罰款等納稅調整減少額=國債利息收入+彌補虧損

『伍』 所得稅問題

(1)根據事項(1)至(5),分別判斷甲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同時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請說出正確的會計處理辦法。

①不正確。會計折舊年限大於稅法折舊年限,產生可抵扣差異15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而不是遞延所得稅負債37.5萬元。正確的會計處理方法應是: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37.5萬元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7.5萬元
同時沖銷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3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37.5
②不正確。無形資產攤銷額錯誤,無形資產應從取得的當月攤,原2400萬元應攤銷=2400÷10×7÷12=140萬元。另,加計扣除50%部分還應攤=1200÷10×7÷12=70萬元。無形資產應累計攤銷為140+70=210萬元。原會計處理少攤銷110萬元。
原會計處理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錯誤,由於初始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一致不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該差異屬於永久性差異。更正如下:
借:管理費用 110
貸:無形資產 11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87.5
貸:所得稅費用 287.5
③不正確。計提的減值准備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800×25%=200萬元,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2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00
④不正確。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發生額58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45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余額應為24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0(原已確認25,應確認145,補差額12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20
⑤不正確。國債利息收入免稅,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元。應作為永久性差異處理。

(2)計算甲公司2012年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生額及所得稅費用的金額。
①2012年應交所得稅=(10000+150-210+800-580-50)×25%=10110×25%=2527.5萬元
②遞延所得稅資產=(150+80)×25%=237.5萬元;
③遞延所得稅負債=580×25%=145萬元;
④所得稅費用=2527.5+145-237.5=2435萬元;
⑤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243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37.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52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45

『陸』 哪些費用要交所得稅

去溫習一下基礎會計,裡面怎麼算利潤、所得稅的,裡面提到的費用、支出是計算所得稅的,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製造費用不是

『柒』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為什麼要加上累計攤銷

凈利潤-抄稅法允許不計稅的收入或利得+稅法規定要計稅的支出(或超出比例扣除的費用支出)-稅法允許加計扣除=應納稅所得額
典型的稅法規定要調增的計稅支出如行政罰款,需調增超出比例扣除的費用支出如廣告費、業務招待費
稅法規定可以加計扣除的費用,例如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研究階段或開發階段計入「管理費用」的,加計50%扣除,開發完成後的累計攤銷階段按150%計算攤銷額)

『捌』 會計所得稅,無形資產的所得稅怎麼處理

我當時學的時候在這一塊也是很迷茫,給你一個例題看看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因此,在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對利潤總額進行納稅調減:調減的金額分別是「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支出金額50%,「累計攤銷」科目攤銷金額的50%,從而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所得稅。
例: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該公司董事會認為,研發該項目具有可靠的技術和財務等資源的支持,並且一旦研發成功將降低該公司的生產成本。該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發生材料費用4273.5(進項稅726.5)萬元,人工工資1000萬元,其它費用4000萬元,總計發生研發支出10000萬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6000萬元。該公司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2010年10月20日達到預定用途。假設甲公司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
分析:首先,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並認為完成該項新型技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財務等方面能夠得到可靠的資源支持,並且一旦研究成功將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因此,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可以資本化。其次,甲公司在開發該項新型技術時,累計發生10000萬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6000萬元,符合「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條件。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0
——費用化支出 4000
貸:原材料 5000
應付職工薪酬 1000
銀行存款 4000
(2)2010年10月20日,該專利技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管理費用 4000
無形資產 6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0
——費用化支出 4000
(3)2010年12月末攤銷
攤銷金額的計算:6000÷10×3÷12=150(萬元)
借:管理費用——專利技術 150
貸:累計攤銷 150
甲企業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2010年10月31日,該新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假設甲企業2010年的利潤總額為7000萬元,無其他的納稅調整事項。則甲企業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
(1)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凈=6000-6000÷10×3÷12=5850(萬元)。
因為2010年末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凈值所以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所以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賬面凈值=5850(萬元)。
(2)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5850×150%=8775(萬元)。
(3)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8775-5850=2925(萬元)。
(4)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0。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由於自行研發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所以只能計算出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的金額,但不能將2925×25%=731(萬元)計人遞延所得稅資產。也就是說雖然這項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其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為0.
2010年的應繳所得稅=(7000-4000×50%-6000÷10×3÷12×50%)×25%=1231(萬元)。
甲公司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單位: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31
貸:應繳稅費——應繳所得稅 1231

閱讀全文

與累計攤銷要交所得稅稅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