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出租土地到底是無形資產還是投資性房地產呀。怎麼辦。。財務會計
1、首先,出租土地時,先確定是臨時性租賃,還是永久性租賃。不管是哪一種租賃,購回買以後,先計入無形答資產,然後等到自用土地有剩餘了,確定這剩餘的一塊土地是不是打算以後自己不再用了,如果自己打算以後不再用了,就轉作投資性房地產,如果是臨時租賃,就收支就在其他業務收支核算。如果買來就是出租的(雖然這種可能性較小)就轉作投資性房地產。
『貳』 土地作為無形資產,攤銷嗎
1、如果你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07年購置的土地成本全部計入「無形資產」內科目,攤容銷年限可以按照土地證上的年限。
2、如果你單位還沒有執行新會計准則,閑置的土地成本計入「無形資產」科目,建房佔用的土地成本計入「在建工程」科目。
『叄』 土地閑置費應進入無形資產嗎
土地閑置費應進入營業外支出
『肆』 關於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管理的幾個問題。
1、固定資產維修費用計提不準確可能會導致什麼問題。尤其是有回跨期的費用計提答不準確的情況時。
維修費用是費用化的後續支出,不準確的話會導致當期的利潤不夠真實。
2、無形資產攤銷年限不準確會導致什麼問題?
管理上有問題,而且每期的攤銷數額不準確,導致利潤或資產的數額不準確。
3、未經審批,就進行固定資產報廢賬務處理會有什麼問題啊?
你是指上級領導批准還是指稅務局批准?
正常報廢不需要稅務局批准,非常報廢要批准,沒獲得批准不給稅前抵扣。
4、對盤盈盤虧資產處理不及時又有什麼問題呢?
賬目不實,不符合會計要求的及時性原則。
5、閑置固定資產沒有取得適當授權由會導致什麼啊?
你這的閑置固定資產是不是指閑置土地?
我記得政府對閑置有限制的似乎只有閑置土地。
而土地不屬於固定資產,而是無形資產。就算把它劃歸為固定資產,它也不會和閑置土地搭邊,因為這個劃歸是說和建築物成本無法分配才能劃為固定資產的……
純屬個人意見。
遁。
『伍』 目前無形資產所存在的問題
(1)無形資產評估中所存在的問題
①法律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進行的,是以國家的政策規范為依據的,無論什麼性質的企業,無論何種形式的無形資產的評估都不能違背國家的法律規范。但是某些評估機構卻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做出了許多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事情來,使無形資產的評估工作出現了失范現象。有些企業在沒有產權變動的情況下,聘請或者委託資產評估其「商譽」,有的還通過新聞媒介公布其價值。這就嚴重地違背了國家有關嚴格禁止沒有產權交易目的的商譽評估公布的規定。企業和廣告部門向公眾公布沒有法律效力的信息,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的競爭法和廣告法,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某些評估機構不服從國家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評估目的,不實事求是地做出評估結論。有些評估機構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不是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甚至應企業的要求,動輒就把企業的無形資產評估為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如果這種現象任其自然,則勢必有搞亂評估行業秩序的現實危險。有些評估機構未取得合法的評估資格,或者聘用了沒有評估資格的人擔任評估人員。
②方法失范。無形資產評估應該建立在科學的評估體繫上,其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是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的。可是某些評估機構對企業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存在著許多不科學、不嚴謹之處。主要表現在:評估方法選擇不當,圖簡單、貪省事,只選擇比較容易的評估方法,不願做認真的、細致的、全面的評估工作;評估的價值參數和技術參數不當,或是由於業務水平不高,或是由於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從而導致評估的結論缺乏科學依據:評估的分析調查方法和計算公式選擇不準確,或計算出現嚴重失誤,從而導致評估的失范。
③倫理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同有形資產的評估相比要復雜得多,在評估過程中,經辦人的主觀因素所佔比重也要大得多。評估的結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估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好壞和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的高低。評估行業的職業倫理要求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客戶負責的態度,盡一切努力使評估工作做到嚴肅、認真、細致,使評估結論客觀、公正,而不能為了迎合某種需要或追求某種轟動效應,使評估工作出現隨意性。但是某些評估機構不是由於具體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的問題而導致結論失真,而是因為主觀上的原因或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導致出現假數據或假結論,這就不是一個業務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典型的倫理問題。近幾年資產評估業務需求的激增,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增加,資產評估從業人員也隨之增加,這種增加既有必然性又帶有盲目性,其不利的一面就是評估人員的整體素質下降,一些評估機構的人員素質、結構、數量都不符合規定要求,影響了無形資產評估質量。
(2)對策和建議
①盡快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使無形資產評估業有法可依。無形資產評估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為了適應市場需要,一些地方己相繼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或法規,如河南、深圳等地頒布的「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等,有力地推動了地方或行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評估方法、標准等方面存在差異,勢必影響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和國內外市場的銜接。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來調整政府主管部門、中介機構以及佔有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種種關系,界定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規范各種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性質、功能、種類、形式、標准和職業道德。保障無形資產的佔有者、使有者的各種權益。促使無形資產資源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下,實現合理流動,達到優化配置提高全社會無形資產的效益。這些政策法規應該包括:「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條例」,明確評估的范圍、程序、評估方法、評估結構及其管理、法律責任等:「技術評估師管理條例」,技術評估師作為一種職業資格,應明確其資格考試,認定登記業務范圍,評估規則,管理方法以及法律責任等;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其他行規行法和職業道德等。
全國無形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或條例,應成為我國知識產權法規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並科學地規范全國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也應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地方性無形資產評估法規,使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促進無形資產評估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國務院已經建立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協調全國知識產權工作,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領導。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除對其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和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外,還應結合無形資產權利化特徵和無形資產保密性極強的特點,規定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無形資產評估機構與委託方串通作弊,使被評估的無形資產構成侵權的,應負連帶責任;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在評估過程中,由於泄密或竊密,給有關單位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並賠償其經濟損失。
②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規范評估行為。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可以是綜合性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也可以是專門性的技術、商標、版權、計算機軟體等評估機構,並應逐步設立,進行試點,決不可以一哄而上,盲目設立,還應確實加強對無形資產評估隊伍的培訓工作。有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盡快按照科學、統一、效能的原則,扶持和建立一批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武裝起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脫離任何行政主體,遵循真實性、公正性、科學性的原則,維護委託方的合法權益,成為依法執業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建立應經省級以上的國資、科技等部門的資格認證,業務上受上述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另外,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應利用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技術等各種手段,收集和處理各種市場信息,建立資料庫,面向社會提供各種形式的信息服務。
③按照國際慣例,建立技術評估師制度。無形資產評估業是依託科學技術和其他知識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無形資產評估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創造性及復雜性等行業特徵。這就要求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廣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等。然而,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是科技人員或財會人員,對干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技巧,學習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新的專業及財會知識等。這就使得處於起步階段的無形資產評估業遠遠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更不用說與國際市場接軌。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對無形資產評估的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擇優選拔、嚴格錄用,建立起規范、科學的技術評估師資格認證制度,盡快建立一支富有獻身精神,熟悉評估業務,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無形資產評估專業隊伍,為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支撐,為無形資產評估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債權人敢於接受知識產權擔保除了首先要確定知識產權的價值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夠有順暢的渠道實現知識產權的變現,因為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其本身並不需要抵押的知識產權。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和平台。
首先,加強無形資產交易立法,制定專門的無形財產交易法規,依法規范無形財產交易行為;
其次,應當搭建知識產權信息平台。對各類知識產權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在統一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台上構建製造業、海洋、農業、中醫葯、食品等不同專業和領域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料庫,形成大規模、高質量、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庫群,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再次,整合現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專利交易市場和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統一建立包括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同時開通網上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陸』 我國高校命名規范
1、本辦法適用於全日制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高等職業學校(含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專科層次職業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命名事項。
2、高等學校命名要堅持名實相符、准確規范,體現辦學理念,突出內涵特色,避免貪大求全。
3、高等學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層次、規模、類型、學科類別、教學科研水平、隸屬關系、所在地等確定名稱,實行一校一名制。
4、本科層次的高等學校稱為「XX大學」或「XX學院」,專科層次的高等學校稱為「XX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或「XX高等專科學校」,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稱為「XX職業技術大學/職業大學」。可以根據學校所在地域、行業、學科等特點,冠以適當的限定詞。
5、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6、原則上不得冠以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省級人民政府舉辦的學校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其他學校確需使用省域命名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把關,但須在名稱中明確學校所在地。
7、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組織或個人擁有的商標、字型大小、名稱等,不得使用國外高校的中文譯名和簡稱。
8、農林、師范院校在合並、調整時,原則上繼續保留農林、師范名稱,確保農林、師范教育不受削弱。
9、避免出現多個學科或行業類別並存的現象,原則上不超過2個。
10、避免盲目追隨行業的發展變化而頻繁變更。
11、使用相同學科或行業欄位時,在省域范圍內應具有區分度。
12、英文譯名與中文名稱保持一致。
13、學校名稱為「大學」的,對應的英文翻譯為「university」。
14、學校名稱為「學院」的,對應的英文翻譯為「college」,或根據學科類型,也可以翻譯為「institute」「academy」「conservatory」等。
15、學校中文名稱中含有特殊含義的欄位,可以使用音譯。
16、原則上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但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條件批准,可以在學校名稱中使用對學校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捐贈者姓名或名稱。
17、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學校曾使用過的名稱。
18、避免與其他學校名稱相近,引起混淆。
19、字數原則上控制在12字以內。
20、由獨立學院轉設的獨立設置的學校,名稱中不得包含原舉辦學校名稱及簡稱。
21、營利性民辦高等學校名稱在執行本辦法的基礎上,須在名稱中明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學校設立時可以向審批機關申請使用學校簡稱,簡稱僅可以省略學校名稱中的公司組織形式。
22、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命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23、高等學校應嚴格管理、合理使用、依法保護承載學校歷史與聲譽的校名無形資產,保持名稱穩定,原則上同層次更名間隔期至少10年。
24、高等學校命名事項作為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高等學校設置程序進行審批。
25、對於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等特殊情況的高等學校命名事項,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26本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27、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柒』 急 幫忙用英語翻譯一下這段話 謝謝啊 !
Intangible assets refers to the physical form not identifiable non-monetary asse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ssets, the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 is growing. With the status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high, intangible assets appraisal management system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But because of the university intangible assets of actual ownership and great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its human resources, advanced equip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experiment ability, so far higher than normal tissue of intangible assets appraisa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bout intangible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 assessment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ses the university intangible assets appraisal management system, points out the present universities in China for intangible assets management is still at low level, so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erious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ir interests. Finally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appraisal management system.
『捌』 高校財務體系是什麼
應市場經濟的高校內部財務監管體系的構建
結合我國高等院校財務治理結構的現狀,在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會、校財經領導小組各委託代理鏈條上分別設置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機構和總會計師,從而建立起強有力的學校內部財務監管體系。
1.建立社會化、專業化的審計委員會,強化其監督職能。高校財務治理結構的關鍵是教職工代表大會與校務會這個紐帶,它處於學校委託代理鏈條的中心地位。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而校務會則是代表廣大教職工利益的最高決策機構。在這個委託代理鏈上設立社會化、專業化的審計委員會,強化其監督職能,以確保校務會的決策能夠真正代表廣大教職工的根本利益。審計委員會的社會化是指獨立於學校的外部具有獨立的財產、人格、業務、利益和獨立運作的專家、學者的介入。審計委員會的專業化是指其組成人員一定是具有學校管理經營專業知識的。我國高校在進行財務報告審計時一般是由學校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發表意見。但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整體執業水平不高、職業道德相對較差、缺乏公信力。在這種情況下,設立審計委員會負責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學校進行審計,就可以在學校與外部獨立審計之間形成一種有效的監督力量,增強外部審計的客觀公允性。可見,審計委員會除了代表廣大教職工的利益對學校的管理者進行監管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確保其所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客觀公允地發表審計意見,保證學校的健康發展。
2.設立隸屬校務會的內部審計機構,加強對下屬各學院、各部門的監管。內部審計作為高校自我約束和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規范辦學行為、保證學校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維護廣大教職工合法權益的內在需要。內部審計部門處於校務會與校財經領導小組的代理鏈條上,是財務監管體系中的最底層,它主要對學校下屬各學院、各部門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能夠使決策者對管理、控制的薄弱環節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以規避風險。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應高於其他各職能部門,其在業務上接受審計委員會的指導並對其負責報告審計結果,在行政上向校務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目前,我國高校的內部審計人員大多將主要精力用於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查和監督上。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還是傳統的審查會計報表、賬簿、憑證及相關資料,「查錯防弊」。但實踐中,學校發生或產生的錯誤與舞弊等問題大多存在於發展管理過程之中。因此,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必須從傳統的「查錯防弊」的事後審計轉向事前、事中審計、對內部控制系統有效性、適用性和完善性的審計,發揮其監督、評價與服務職能,為學校內部的管理、決策服務。
3.設置總會計師一職,統管各學院、各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總會計師代表著廣大教職工的利益對學校內部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總會計師作為校長的助手和參謀,通過一定程序由校長委派、任命。由於總會計師由學校內部產生,其優勢在於他對學校的經濟業務、財務活動十分熟悉,與各職能部門易於協調溝通、便於管理、易於操作。總會計師在業務上接受內部審計部門的指導並對其負責報告財務運行結果,在行政上向校財經領導小組負責並報告工作。總會計師財務監督的內容是學校發展管理過程中的資金運動。他要通過對資金運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反映和監督,以保證為學校高層決策者決策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其會計監督行為是伴隨會計核算同時進行,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是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各項業務的合法性,學校財產的完整性。
-------------------------------------------------------------------------------------------------------------------------------(一)積極推進校務公開,加強財務公開和民主監督。
增加財務公開的透明度和公開程度。建立高校數字財務管理系統,發布財務信息和有關政策,教職工可以利用財務信息平台查詢項目經費、借款、報銷、薪金等,增加信息透明度。財務公開內容除全院的財務收支情況外,還應列明各系、部、處室總支出數,對於一些師生關心的費用開支應專門公開,如業務招待費、實習經費、招生費等,可按項目公開、按部門公開甚至按領導公開。
充分發揮教代會的監督作用。建立校務管理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教代會制度,加強資金管理委員會的職能。每年教代會上主管財務的校領導要匯報學校每年的財務收支情況、財務狀況及經費使用效益,接受群眾監督。
(二)強化領導財務意識,建立各級領導責任制。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校長是高校的法定負責人,應充分認識自己在財務管理中所承擔的「第一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要從部分涉及高校資金安全的案件中吸取教訓,增強責任意識、法治意識與風險意識,樹立財務管理意識;建立財務管理經濟責任制,實行領導簽字制,誰簽字誰負責;堅持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慎重決策,全方位加強管理,確保學校資金安全。
(三)加強高校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強化預算管理,推行校內部門預算,細化預算編制單位,要求學校所屬各部門編制預算,編制方法要試行和推廣「零基預算」法,克服學校預算內容不實、預算約束不強和預算執行不了的情況;實行預算經費定員、定額管理,無論是人員經費還是一般公用經費均按定員、定額來測算,對專項經費實行滾動預算,建立預算項目庫;建立預算的跟蹤、分析和評價制度,完善預算控制制度,優化資金的支出結構和確保資金正確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使預算更趨公平、合理、透明。
(四)建立和完善資產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資產管理機制。規范采購活動,嚴格執行招投標管理制度,使招投標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以減低成本,保證質量,提高投資效益;在資產管理上,實行專人負責,建立崗位責任制,規定嚴格的資產購置、使用、保管、轉讓、報廢審批程序;積極促使學校把閑置資產、不需用資產或無形資產向經營性資產轉化,並加強監督管理,以發揮其經濟效益。
(五)建立財務管理體系,提高財務管理的能力。
確定高校財務管理目標,制定和完善財務分析評價制度,提高財務分析、信息處理能力。在教育經費的籌資管理、分配管理、使用管理、投資和成本管理中,運用預算、定額、定員、可行性分析、預測等科學方法,結合財務實際工作,開展一系列財務管理活動,以適應市場經濟對高校財務管理的要求。
(六)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
學校的監察與審計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對學校日常財務運轉與資金往來加大監督、審查力度,促進學校財務與產業工作建立依法辦事、權責統一、各司其職、相互監督的良性機制,在管好用好國有資產,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學校資金的使用效益。審計部門每年必須對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實施財務審計聯網,審計人員在線對財務活動實時監督;建立和完善任期內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進一步強化經濟責任人對財務監督的主動性和責任感
『玖』 高校采購的資料庫屬於什麼資產是否列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
如果萬方資料庫是存儲監控信息則可與監控器一起計入固定資產-監控系統
如果做其他用途則計入無形資產(按稅法規定不少於十年攤銷)
如果金額不大直接計入管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