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賬面模式下換出機器設備要計繳增值稅嗎
要計算增值稅的
,但題中說明不考慮相關稅費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Ⅱ 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所得的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資產時的入賬價值是含稅價嗎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一、換入資產成本的確定
(1)不涉內及補價:容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為換入資產發生的相關稅費+增值稅銷項稅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2)涉及補價:①支付補價方: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支付的不含稅補價+為換入資產發生的相關稅費
支付的不含稅補價=支付的銀行存款-(增值稅進項稅額-增值稅銷項稅額)
②收到補價方: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收到的不含稅補價+為換入資產發生的相關稅費
收到的不含稅補價=收到的銀行存款-(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值稅進項稅額)
Ⅲ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相關稅費包括增值稅嗎
包括的,要分為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的和不具有商業實質或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兩種情況,下面具體介紹:
1、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時:
如果條件提到一方向另一方支付了銀行存款等,則默認增值稅是單獨支付的。
需要算一下「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銀行存款」中純補價是多少,它是根據這個等式來算的:
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總的銀行存款=純補價+增值稅進銷差價,純補價=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總的銀行存款-增值稅進銷差價
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支付的純補價(或-收到的純補價)+為換入資產發生的其他相關稅費。
如果不涉及銀行存款的收付問題,此時則默認增值稅不是單獨支付:
則按照「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換入資產直接相關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來處理。
2、不具有商業實質或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時:
如果單獨收付了,則對於確認銷項稅額一方,是借方收到銀行存款,確認進項稅額一方,是付出銀行存款;如果沒有單獨收付,則對應增值稅部分計入到當期損益中,都是不計入到換入資產入賬價值中的。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非貨幣性資產是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非貨幣性資產有別於貨幣性資產的最基本特徵是,其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確定的。
例如,企業持有固定資產的主要目的是用於生產經營,通過折舊方式將其磨損價值轉移到產品成本中,然後通過產品銷售獲利,固定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確定的,因此,固定資產屬於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負債表列示的項目中屬於非貨幣性資產的項目通常有:存貨(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等)、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等。
Ⅳ 關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增值稅的疑問
公式中的相關稅費是不包括增值稅的。增值稅要單獨計算。固定資產要看是什麼東西,房產就不叫增值稅,看清楚題目是什麼。有時為了簡化考試,固定資產不計算增值稅。關鍵如何做看清楚題目。
相關稅費指的是換入方,為了換入資產支付的運費、過戶費、以及相關的價內稅。比如,用自己的專利換對方的商品,那麼換入的商品的價值以自己的專利確定如果還發生了支付運輸商品從對方到我方的運費,那麼就要加上相關稅費。考試中,一般很少涉及這個相關稅費。
Ⅳ 多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計算也是要算增值稅的吧確定換入資產總成本的時候要加上銷項稅減去進項稅嗎
只要不是以不動產、無形資產交換的,要算增值稅的,換出的要視同銷售寫銷項稅,換入的視同購入寫進項稅額。
不涉及補價,那麼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支付的應計入換入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
資產成本是企業籌集和使用資產而支付的各種費用。概念中籌集資金所支付費用,如委託金融機構代理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注冊費、代辦費,向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簡稱資金籌集費用。成本計算是進行資產和其他要素計量的前提。各會計要素的計量,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於成本計算。
(5)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無形資產增值稅擴展閱讀:
資產耗減成本的計算: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和資產的使用過程中,有資產的增加,就必然有資產的減少。資產的耗減有兩種情況:一是資產的實物形態消失,資產數量減少(如原材料的耗用)。二是資產的實物形態不變,數量也不減少,但其生產能力逐漸降低,效用遞減(如設備的磨損)。這兩種情況都要計算資產耗減成本。
資產耗減成本的計算,其基本原則仍然是以實際成本為依據。資產取得成本是多少,資產耗減成本也應該是多少。但在實際工作中,每一次的資產,即使其規格、型號、性能完全相同,其價格和單位成本卻不可能完全一樣。
那麼,在資產耗減時,價格(單位成本)來計算資產的耗減成本就必須先對資產流轉路徑作出一個明確的假設。企業常採用的假設有:先進先出、後進先出等。當然,對於像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這樣的非消耗性、可長期使用的資產,就不必對資產流轉路徑作出假設,可直接按一定標准攤銷
Ⅵ 非貨幣性交換中,為什麼換出或換入的固定資產需要計算增值稅
按照稅法的規定,自產、委託加工或外購的產品用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債務重組,不屬於視同銷售,而是銷售行為,對於這兩項業務會計上也是要確認收入的。
(1)用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借: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銀行存款等(或借方)
(2)用於債務重組:
借:應付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Ⅶ 東奧中級會計書中,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換出無形資產時繳納了增值稅。問:無形資產換出,處置時要繳納增值
增值稅和營業稅是對立的,即繳納增值稅的項目不繳納營業稅,反之亦然。
Ⅷ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入無形資產不計算增值稅進項稅額么
購進無形資產不計提增值稅進項稅額,無形資產轉讓也不是增值稅應稅項目.
Ⅸ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換出的是固定資產也要交增值稅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換出的是固定資產也要確認增值稅的,簡易計稅的,是確認應繳納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要確認銷項稅額。
Ⅹ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無形資產的營業稅要記入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嗎不是不計入的嗎
交換視同銷售,要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