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說的直接攤銷,我也認為是直線攤銷的意思
1、直線攤銷,也就是按年限平均攤銷
每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每月攤銷額=每年攤銷額÷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年攤銷額=該項無形資產當年實際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攤銷額
二、加速攤銷三種攤銷方法:
1、雙倍余額遞減法:
攤銷率=2/預計使用年限
每年攤銷額=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值×攤銷率
最後兩年,將無形資產的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攤銷率=尚可使用年限/年數總和
年數總和=1+2+...+使用年限
每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攤銷率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年攤銷額=該項無形資產當年實際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攤銷額
區別
新准則規定,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包括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生產總量法。
例如,電影、電視等著作權,在播放初期往往會取得較高的收入,而隨著播放次數增多,收益逐年下降。
因此,根據與這類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應該採用加速攤銷法,在早期受益程度高時分攤較多的攤銷額。如果採用直線法攤銷,不符合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但新准則同時又規定: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
⑵ 一次攤銷法怎麼計算
一次攤銷法是指在來低值易耗品領自用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的攤銷方法.適用於價值較低,使用期短,一次領用不多的物品.
借: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
報廢時,殘料價值應沖減有關的成本費用
借:原材料等
貸: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分次攤銷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按預計的使用時間,分次將平均價值攤入費用的攤銷方法.這種攤銷方法費用負擔比較均衡,適用於單位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長的物品.
領用時
借:待攤費用-低值易耗品攤銷
貸:低值易耗品
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
報廢時,殘料價值沖減有關的成本費用
借:原材料等
貸: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五五攤銷法即五成攤銷法,是指在領用低值易耗品時攤銷一半,報廢時再攤銷一半的攤銷方法。這種方法,計算簡便,但在報廢時的攤銷額較大,均衡性較差.
管理用傳真機可以採用分次攤銷法
⑶ 無形資產如何確定攤銷年限
大概就是這樣分錄,按你實際情況各個專利權設明細及各年限攤銷。按新會計科回目,「經營稅金及答附加」就改為「營業稅金及附加」就改為「營業稅金及附加」「應交稅金」就改為「應交稅費」。
另外以下三個方面:
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理費用後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因此,你公司發生上述無形資產可根據合同規定的時間計算攤銷。
地方教育附加,現行總局規定是3%徵收稅率,但是各地不同按你所在地稅管轄區實際規定徵收稅率計算。
你評論的問題直線攤銷,也就是按年限平均攤銷計算公式:
每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每月攤銷額=每年攤銷額÷12
⑷ 無形資產的攤銷從什麼時候開始攤銷
根據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對無形資產攤銷的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
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規定)或法律規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規定)或合同規定與法律規定(兩者均規定)受益年限中較短者作為其攤銷年限進行攤銷,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則攤銷年限不應少於10年。
(4)攤銷時間公式擴展閱讀:
一、直線法: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二、產量法: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三、加速攤銷法: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年攤銷率=×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⑸ 在excel里知道固定資產入賬時間及攤銷年限如何計算本年初截止到現在應提折舊的月份數 求公式詳解
假設某固定資產購置於2009年12月,購買原值100萬,殘值率5%,攤銷年限5年,專直線攤銷。計算截止2010年12月屬31日,計提折舊的月份。
A B C
2009-12-31 2010-12-31 =ROUNDUP((B-A)/30-1,0)
⑹ 如何根據起始日期和攤銷期限算出結束攤銷日期
沒有明確攤銷幾年 是根據企業的受益期來攤銷
比如 你單位租賃一辦公樓用於經營內 租賃容期為5年 一次預付120萬 即每年24萬 每月 2萬
付款時分錄
借 長期待攤費用 120
貸 銀行存款 120
每月攤銷 借 管理費用 2
貸 長期待攤費用 2
這個和 固定資產 計提折舊類似
⑺ 無形資產攤銷時間
答:是每月都要攤銷,具體帳務處理如下:
無形資產攤銷的賬務處理
1)無形資產攤銷期限的確認原則: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一經確定,就不得隨便更改,根據現行制度,無形資產攤銷期限的確認原則為: 法律和合同以及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規定的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而企業合同或者合同申請書種有規定受益年限的,按規定的受益年限確定;法律或合同以及企業申請書均示規定存放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於10年的期限規定。
2)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無形資產一般採用分期等額攤銷法進行攤銷。其攤銷方法如下:
某項無形資產年攤銷額=該項無形資產實際支出數/有效年份
月攤銷額=年攤銷額/12
3)無形資產攤銷的賬務處理。以月實際攤銷額: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補充一:
當月15號取得的入帳後,在下個月攤銷.與固定資產一樣攤銷.
補充二:
無形資產是1個1個分開的,如:「土地、財務軟體」等,你單位不可能每個月取得吧?你攤銷時「土地」歸「土地」,「財務軟體」歸「財務軟體」,分門別類做個Excel表,按不同的分攤期,不同的起始日期分攤,其實與固定資產是一樣操作的。
⑻ 會計中每種攤銷方法如何計算(直線法,平均年限法等等。)
無形資產攤銷直線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合同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來確定。
(8)攤銷時間公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法律法規,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與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法律法規未規定有效期限,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了受譽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譽年限確定。
3、法律法規,合同或企業申請書均未規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於10年的期限確定。
4、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否則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⑼ 長期待攤費用剩餘攤銷年限怎麼計算
1、長期待攤復費用剩餘攤銷年制限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管理層的根據受益的期間合理預計的;
2、只有剩餘攤銷年限確定了,才能計算每年的攤銷費用,對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
3、邏輯是:確認長期待攤費用;確認攤銷期限;確認攤銷方式;然後計算每年攤銷額,對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