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個人無形資產潛力

個人無形資產潛力

發布時間:2021-03-12 12:58:29

① 為什麼個人整體形象是一種個人的無形資產

個人形象,也就是一個人的外表或容貌,社會學者普遍認為一個人的形象在人格發展及社會關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個人整體形象包括一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也就是一個人的相貌、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不管是在公共場所,還是在私人聚會,只要你與人進行交往,你在裝著打扮、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就會出現在他人的眼裡,並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說,一個人的外在形象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他社交活動的成功與失敗。
重才不重貌的時代早已過去,秀外與惠中同樣重要!但我們卻發現給人賞心悅目的良好印象,成為商務社交的焦點人物,想贏得每一次成功的機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實際上,只要真實生活著的人們都能感受到:心靈不美可以陶冶,形象成災麻煩就大了!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不修邊幅的人在社會上是沒有影響力的。世界著名形象學家英格麗張也告訴人們:這是一個2分鍾的世界,一分鍾讓別人認識你,而另一分鍾就是讓別人欣賞你!而機會往往就在這2分鍾悄然而逝!
讓我們靜下來好好想想,因為形象沒有得到正確的管理,有多少人總被拒絕?有多少人不受歡迎?多少人情感流失?因為形象的問題,多少人總在困惑?多少人沒有自信?多少人經歷慘痛的人生?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說明個人形象的重要性?還不足以說明它是我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筆無形資產?

② 哪些屬於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包括貨來幣資金、自金融資產、專利權、商標權、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

中國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它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不存在實物形態;有償取得的;可以在許多會計期間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它們所能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無形資產,才能予以確認: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2)個人無形資產潛力擴展閱讀

處置報廢:

企業租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形成的租金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分別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產處置損益。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

③ 無形資產包括什麼要自己做張表格的吧

無形資產種類很多,可以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

一、按企業取得無形資產的渠道:

可分為企業自創(或自身擁有)的無形資產和外購的無形資產。前者是由企業自已研製創造獲得以及由於客觀原因形成的,如自創專利、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商譽等;後者則是企業以一定代價從其他單位購入的,如外購專利權、商標權等。

二、按有無法律保護分類:

可以分為法定無形資產和收益性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等均受到國家有關法律的保護,稱為法定無形資產;無法律保護的無形資產,如非專利技術等稱為收益性無形資產。

三、按能否獨立存在:

可以分為可確指無形資產和不可確指無形資產。凡是那些具有專門名稱,可單獨地取得、轉讓或出售的無形資產,稱為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等;那些不可特別辨認、不可單獨取得,離開企業就不復存在的無形資產,稱為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如商譽。

此外,國外對於無形資產分類,從評估角度按其內容分為權利型無形資產(如租賃權)、關系型無形資產(如顧客關系、客戶名單等)、結合型無形資產(如商譽)和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版僅等)。從廣義的角度,將無形資產分為促銷/銷售型無形資產、製造型無形資產和金融型無形資產等。

應當承認,我國目前對無形資產的認識方面還存在分歧,對無形資產的范圍和涵括的內容有待於進一步探討。通常,作為評估對象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生產許可證、特許經營權、租賃權、土地使用權、礦產資源勘探權和采礦權、商標權、版權、計算機軟體等

④ 無形資產如何才能評估,有什麼比較大的作用嗎

無形資產的評估與來其作用是源相輔相成的,不同作用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講,無形資產只有在轉讓、對外投資、確定入賬價值、抵押、抵債、兼並或清算時才進行評估。依據無形資產的不同作用,採取的具體評估方法也不同,主要有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三種。
無形資產評估的主要作用就是為持有者、使用者提供專業的價值依據,而這種專業價值依據是由專業機構、專業人員遵循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定,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得出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結論。

⑤ 無形資產能做評估嗎

可以。
無形資產增資評估
無形資產改制評估
無形資產成本核算的評估
無形資產在項目中的評估

⑥ 用專利做無形資產投資要交個稅嗎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增值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版復》(國稅函[2005]19號2005-4-13)「考權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和目前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個人將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後投資於企業,其評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資取得企業股權時,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投資收回、轉讓或清算股權時如有所得,再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其『財產原值』為資產評估前的價值」之規定,對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時的評估增值部分,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但在轉讓該項股權時,其作為轉讓收入抵扣價值的財產原值,只能以評估前的價值為標准,而不能以評估增值的價值為標准。事實上意味著,個人所得稅合法地遞延至轉讓股權時再予徵收。

⑦ 個人無形資產指什麼

不具有實體形態的、非貨幣的、能為個人提供未來權益的資產就是個人的無形資產。反映個體自身價值的可評估性非實物財富,如知識技能、專業經驗、專利技術、人脈資源等

灌水中灌水中灌水中灌水中灌水中灌水中灌水中灌水中

一、個人無形資產的分類
不具有實體形態的、非貨幣的、能為個人提供未來權益的資產就是個人的無形資產。反映個體自身價值的可評估性非實物財富,如個人商業信用、專業技術、個人信用、個人榮譽、個人品行等。
是對個體創造價值能力,社會認可度的數據化表現。個人的無形資產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屬於收益權。包括專利權、著作權等具有經濟收益權的權利。
第二類屬於專屬權。包括姓名權、肖像權、署名權等屬於個人品牌范疇使用權的權利。
第三類屬於認同權。包括商業信用等級、專業資質等級、行業知名度和美譽度,等等。也屬於個人品牌范疇。
這些資產雖然是無形的,但卻又是實實在在的,並且是長期為你所有的。它們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為你帶來利益和收益。例如,以你的知識產權(技術)入股於某一企業,你將會獲得相應的經營收益權;以你的專業資質等級,你會謀得一個較好的工作職位;以你的商業信用等級,你會在需要的時候,獲得相應的銀行機構貸款,等等。
更為廣泛地理解個人的無形資產,它應包括可以為個人帶來利益的一切無形資源。即:知識資源、信用資源、信息資源、人脈資源、品牌資源,等等。從投資的角度理解,它們是你的個人資源;從收益的角度理解,它們就是你的個人資產。沒有收益時,它們是潛在的資源;有收益時,它們就是現實的資產。是資源還是資產,就看你從中怎麼去經營它們了。
二、個人無形資產的性質
1、積累性:個人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一樣,都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有些人說自己沒有無形資產。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自從你一走出大學校門,你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無形資產了。比如你的大學文憑。它說明你有能力考取這樣的大學,並完成學業。此外,你若是學生會幹部,則說明你具有一定的公關組織能力。你若是共產黨員,則說明你品行端正,要求上進,並與周邊的同學老師保持著良好的人際關系。因為「共產黨員」在中國這樣一個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依然是一種稀缺的政治資源。你能得到它,說明了你是有智慧的人。我在招聘員工時,往往就比較注意看應聘人的這些過往的經歷和取得的成就。至少,它們可以幫助我判斷你在過去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進入了我們的公司,我會給你更多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使你一步步地成長起來。使你的無形資產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地得到積累,最終成為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價值性:無形資產較少的人,其個人價值也不會很高。因為你的專業資質不高,所以你的工資收入也不會很高。反過來,你若能夠從商業銀行獲得自己所需的貸款,則說明你具有了一定的商業信用,而這種商業信用是具有一定價值尺度的。想想看,你為什麼可能獲得20萬的貸款,而不是40萬?這裡面不就是一個價值尺碼嗎?
注重積累自己的無形資產,就是注重積累自己的價值。你應想辦法以更快的速度比別人高出一個等級。比如在英語等級考試中,當別人都是四級,你若晉升到六級,則你的無形資產就比別人高於一籌。當別人都不會駕駛汽車,你已有了駕駛證,你也比別人有了更多的競爭優勢。你應該在完成學業的同時,設法在公共媒體上就自己關心的社會事物發表意見和看法。你這樣做事,雖然比別人勞累一些,但在獲得有形資產之前,先獲得個人的無形資產,是非常值得的。因為這些無形資產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給你帶來你想要的有形資產。
3、長期性:有些無形資產將伴隨我們終生。例如著作權、肖像權、姓名權等等。而不像你的有形資產(比如銀行存款)那樣,在你完成消費之後便滅失了。
三、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
既然無形資產具有價值,因此,從邏輯上講也就具有了一種評估性。
例如個人的商業信用,就是可以准確評估的。它可以量化為你能從金融機構貸到多少款項。
又例如個人的專業技術職稱等級也是可以評估的。它可以量化為你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和你的正常勞動收入。
再例如個人的專利技術,也是可以量化的。它可以量化為你的知識產權收入。
廣義地講,就連個人的人脈資源都可以被評估為是正資產,還是負資產——廣交益友,與成功人士在一起,並從他們身上不斷獲取正面的、積極向上的知識、智慧和精神力量,引領你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個人的人脈資源即為正資產;而廣交損友,由於他們自己已經很失敗,因此不會為你帶來任何正面的積極的思想和價值觀,也不會對你的個人成長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所以個人的人脈資源即為負資產。這些負資產除了浪費你的時間,擾亂你的心智,增添你的煩惱,將你拖入矛盾的泥潭外,對你自己的個人成長沒有任何的好處。
此外,我們認為知識資源也是個人的無形資產,並且具有可評估性。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個人的知識資源還顯現出一種自然貶值的特徵。許多知識,例如自然科學知識,在十年前還是屬於前沿領域,如今卻已經被淘汰掉了。為了不被社會淘汰,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思想,並接受對自己的發展成長有用的專業培訓。
四、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之間的辯證關系
1、辯證關系:
個人的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就象一輛汽車的兩個輪子,共生共存,缺一不可。例如,當你的有形資產足夠多的時候,你的商業信用等級也相應的足夠高。當你的專業資質等級足夠高的時候,你的工作職位也會足夠高,你的經濟收入也會足夠高。
反過來,當你的有形資產達到一定的量時,客觀上將需要你有一定的無形資產給予配合。否則,有形資產對你而言,就不是福,而且是禍了。
因為個人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之間,並不是兩個完不相乾的東西,所謂的「有形」與「無形」,只不過是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其間充滿著一種辯證關系。全世界所有的億萬富翁,除了他的有形資產外,必然的會有與之相匹配的無形資產。而且管理他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人,不是他一人,而是一個高質量的團隊。美國的比爾·蓋茨,你除了知道他是億萬富翁外,你知道他和他的團隊成員每天都在想些什麼嗎?——他們在想著人類的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他們在規劃著人類未來的生活圖景。這樣的思想境界,是一般人也難以達到。
2、轉化關系
在這里,我們要指出的是:個人的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之間,通過某種機制,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大家都知道,商業信用好的個人,其機會要比沒有商業信用的人多得多。他可以從金融機構貸款,以達到他個人投資的目的。這樣,他的信用資源就轉換成了他的財務資源。
此外,當一個人的人脈資源比較充分時,他所獲得的機會也相對多一些。如果他利用了這些機會,再通過他的其它資源投入,比如知識資源的投入,他就可以有所收益。這樣,他的人脈資源和知識資源等就轉換成了他的財務資源。
知識資源更是如此。專業學習是一種有形的投入,在獲得了專業知識這種無形資產後參加工作,通過自己的勞動而得到相應的回報,就是有形的產出。
當你購買了一百萬的商業人壽保險時,雖然你只花費了十分之一的費用(有形資產的投入),但你的身價(無形資產的產出)已經是一位百萬富翁了。在國外,當一個人將自己的生命向保險公司投保了一千萬,那麼保險公司對他可以關懷備至。因為有關他身體的任何傷害和損失,都意味著保險公司要進行相應的高額賠償。
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你伸手幫助了他,表面上看是你在作一種不求回報的投入,但別人的良心是會記得你的。誰也不會知道明天的自己會怎樣。當你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你是會得到回報的。這就是「舍」與「得」的辯證關系。上帝的終歸上帝,撒旦的終歸撒旦。不差一分,不錯一秒。
五、培育無形資產的基本途徑
1、注意保存過往的成就記錄或憑證
大學文憑、各種有價值的獲獎證書、等級證書、任職文件、職稱證明、在刊物上發表的文章、與某些重要人物的合影照片、參加重要會議的工作照片,等等,都是你過往取得的個人成就的憑證。這些記錄或憑證說明了你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因此應該好好保留它。在一定的情況下,它們會證明你的資質與等級品位,並為你謀得你希望得到的機會。
2、善於將無形的資源有形化或產品化
裝在你頭腦中的知識是一種無形的資源,只有將它們有形化,或產品化後,才能使人接受,你自己也才能從中獲得一種機會,或獲得一種現實的經濟收益。
將無形的資源有形化或產品化的基本途徑有如下幾種:
申請專利,將自己的技術發明申請專利,然後開展市場推廣活動。
出版書籍,例如編寫和出版各類專業知識圖書,以供讀者購買。
組織培訓,例如舉辦銷售培訓班、書法培訓班、繪畫培訓班、舞蹈培訓班,等等,召收學員。
與他人合作,己方以技術、創意、組織管理、市場渠道等等作為無形資產投入,雙方共同生產和銷售其產品。
3、從事高起點的創造活動
在投入同等時間資源的情況下,從事高起點的創造性活動,不僅可以鍛煉你的能力,提升你的素質,而且其收益性要比從事低起點的創造活動大得多。
例如我們在經營廣告業務時,我們在投入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是策劃一個大型商務活動,還是策劃一個小型的產品推廣活動,其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又例如,在代理銷售某一個商品時,是只想著做零售,還是考慮建立批發網點,其最後的結果也是絕然不同的。
從事高起點的創造活動,需要大開大合的勇氣和智慧,需要系統策劃的知識,總攬全局的眼光,整體把握的經驗,精心組織的水平。當然,其各方面的收益性也很高。這些收益包括:有形的,如經濟收入;無形的,如社會評價,新的市場機會,等。
4、建立投資性消費的觀念
當你與一位公司董事長初次見面時,對方在最初的三分鍾時間里如何判斷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第一是從你的言談舉止上,第二就是從你的外表形象上。你的語言和你的形象將非常直觀地告訴他,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目前正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層次上。因此,你必須為此而建立投資性的消費觀念,即對自己進行投資的觀念。這包括:學習新的知識,進行個人形象設計、開展個人公共關系活動、購置較先進的筆記本電腦,品牌服裝和高檔行動電話,等等。因為它們既是消費行為,也是積累個人品位等無形資產的投資行為。
5、多與取得成就的人士交往
多與成功人士交往,好處多多。一是可以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得到改進;二是可以在平等互利基礎上,謀求與他們合作的機會;三是可以通過他們,進入到一個更高的社會交際圈裡去,認識更多的成功人士,使自己的人脈資源得到量的充實和質的提高。
6、無論大事小事,都要有自己的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
例如,善於學習、誠實守信,遵守時間,認真負責,正直不阿,樂於助人,講求衛生、注重形象,等等。你若想在社會上獲得良好口碑,就必須要做到這幾點。
反過來,不看書學習,不遵守時間,不認真負責,做事無計劃,不講衛生,不注重個人形象的人,誰又會認為你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和可以合作的人呢?
7、在眼前的小利與長遠的大利之間尋求平衡
例如,一家私營公司工作輕松,收入也頗為理想;而另一家在行業中都是數一數地的大型企業雖然工作任務較重,但有學習培訓的機會,職級晉升的機會,更有建立個人品牌的機會,你會去哪一家上班?選擇前者,你只不過是得到了一種安逸,但這種安逸是短暫的;選擇後者,你才有長足的發展。雖然你剛進入時的收入不會很高。你必須學會選擇一種平衡,否則你一生都將會碌碌無為。

⑧ 合夥企業投資者為個人無形資產投資怎麼做賬

投資收到的款項時作記帳分錄,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實收資本,然後再記入明細帳和總帳中。

⑨ 個人轉讓無形資產,所得稅按什麼稅率

個人轉讓無形資產應交稅金

個人轉讓無形資產,可以向其戶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分局申請代開發~票。應該繳納5.55%的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並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一)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即無形資產轉讓收入,為轉讓價款減去轉讓過程中的營業稅等稅費。轉讓收入減去規定的扣除標准得到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具體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二)張某轉讓商標使用權給ABC公司,取得價款為10萬元。相關稅費計算如下:

1、營業稅:10×0.0555=0.555萬元

2、轉讓收入:10-0.0555=9.445萬元

3、個稅:9.445×(1-20%)×20%=1.511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以無形資產入股,不屬於轉讓無形資產行為,根據規定不征營業稅;因轉讓無形資產獲得個人收入,其個人所得稅遞延至轉讓股權時繳納。單位以無形資產入股,所得稅當期繳納,但營業稅同樣遞延至股權轉讓時按轉讓無形資產繳納。

二、銷售不動產營業稅計稅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2008年第540號)第五條規定,納稅人的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規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抵債所得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的,以全部收入減去抵債時該項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作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57號)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後的差額徵收營業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11號)文件規定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暫免徵收營業稅:(一)離婚財產分割;:(二)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三)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四)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單位將不動產贈與他人的營業額問題。對於單位將不動產無償贈與他人,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計稅營業額,其方法如下:

1、按納稅人當月銷售的同類不動產的平均價格核定。

2、按納稅人最近時期銷售的同類不動產的平均價格核定。

3、按下列公式核定計稅價格:

計稅價格=營業成本或工程式成本×(1+成本利潤率)÷(1—營業稅稅率)

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征營業稅。

銷售不動產,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採用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閱讀全文

與個人無形資產潛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