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品牌使用費」如何納稅
屬於特許權使用費,繳納營業稅,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第四十九條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1)收取商標使用費收入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
㈡ 商標使用費的賬務處理
這要看你們的使用費是怎麼交的,比如你們一次性向授權人支付多年(長期)的使用費,那就可以按照「長期待攤費用」,如果是一年(或者一季度)那可計入生產采購(當然也可以計入管理費用)。
㈢ 什麼是使用費收入
讓渡資產使用權抄是企業收入取得的三種主要形式之一(另兩種形式是商品銷售、提供勞務),也就是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所包括的內容如:讓渡現金使用權而收取的利息收入;讓渡專利權等無形資產使用權而收取得使用費;讓渡固定資產而收取得租金;進行股權投資而收取的股利收入。
使用費收入的賬務處理:
①一次支付,不提供後期服務的,視同該資產的銷售一次確認收入。
②一次支付,需提供後期服務的,在合同協議規定的有效期內分期確認收入。
③分期支付,按合同協議規定的收款時間和金額或合同協議規定的收費方法計算的金額分期確認收入。
使用費收入確認時,應按確定的收入金額借記"應收賬款"."銀行存款".貸記"營業收入"
㈣ 外購商標使用權,每年按收入金額5%計算使用費,使用費是否計入該無形資產成本,為什麼
外購抄商標使用權,每年按收入5%計算的使用費,其實質是提取購入無形資產(商標權)的累計折舊費,應按年度分攤至與經營收入有關的成本中去核算,而不能計入無形資產(商標權)的歷史成本。因為,提取的是生產成本費用,而非無形資產購置相關的成本費用。
㈤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什麼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應於特許權已經轉讓,同時收訖價款或取得收取價款的憑據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所有權,二是轉讓使用權。在財務上,無論是轉讓其所有權,還是轉讓其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均應作為企業的銷售收入處理。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我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即指單位和個人因提供或轉讓各種專利權、專有技術、版權、商標權等給他人使用所取得的收入。
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特許權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用以為自己服務謀取利益,只有當特許權所有者同意轉讓或允許使用,並在支付一定使用費後,才能使用。因此,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特許權所有者的一項專有收入,也是單位和個人應稅收入的一個組成部分
(5)收取商標使用費收入擴展閱讀
1、交易對象無形化
特許權交易活動涉及大量無形商品,包含了技術、知識產權、數字產品等多種無形的對象。無形交易對象意味著它們是與有形的進口貨物相分離的。
2、因智而生
特許權均是智力或才藝等產生的成果而帶來的財產權利,創造力是產品內在價值的源泉。無論是商標、專利、專有技術還是著作權都是智力的凝結和創造力的體現。
3、用於再生產或服務
從交易的目的來看,特許權轉讓的顯著特點是明確用於再生產產品或服務的商業目的。如果限定為個人使用的交易,則通常不界定為特許權使用費。
4、交易定價過程復雜
由於技術、知識等產品大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沒有市場同類產品可供參考,因此產品定價難以明確。相應的,海關對特許權的估價也較為復雜。
㈥ 商標使用許可費收入必須開票嗎
需要,這是收入中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要交稅。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1)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①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
㈦ 商標許可費收入如何納稅
商標許可費收入屬於印花稅的徵收范圍,稅率0.05%:
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條例列舉征稅的憑證,未列舉的不征稅。列舉征稅的憑證共五大類:(1)10類合同,即:① 、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② 、加工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③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包括勘察、設計合同。④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⑤ 、財產租賃合同,包括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⑥ 、貨物運輸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 同。 ⑦ 、倉儲保管合同,包括倉儲、保管合同。 ⑧ 、借款合同,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⑨ 、財產保險合同,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⑩ 、技術合同,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
(2)產權轉移書據,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
(1) 營業帳簿,包括單位和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設立的各種帳冊。
(2) 權利、許可證照,包括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3) 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最新印花稅稅率:
1.購銷合同
包括供應、預購、采購、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
按購銷金額0.3‰貼花
立合同人
2.加工承攬合同
包括加工、定作、修繕、修理、印刷廣告、測繪、測試等合同
按加工或承攬收入0.5‰貼花
立合同人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包括勘察、設計合同
按收取費用0.5‰貼花
立合同人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包括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按承包金額0.3‰貼花
立合同人
5.財產租賃合同
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合同
按租賃金額1‰貼花。稅額不足1元,按1元貼花
立合同人
6.貨物運輸合同
包括民用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海上運輸、內河運輸、公路運輸和聯運合同
按運輸費用0.5‰貼花
立合同人
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7.倉儲保管合同
包括倉儲、保管合同
按倉儲保管費用1‰貼花
立合同人
倉單或棧單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8.借款合同
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
按借款金額0.05‰貼花
立合同人
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9.財產保險合同
包括財產、責任、保證、信用等保險合同
按保險費收入1‰貼花
立合同人
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貼花 10.技術合同
包括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合同
按所載金額0.3‰貼花
立合同人
11.產權轉移書據
包括財產所有權和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等轉移書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
按所載金額0.5‰貼花
立據人
12.營業賬簿
生產、經營用賬冊
記載資金的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合計金額0.5‰貼花。其他賬簿按件貼花5元
立賬簿人
13.權利、許可證照
包括政府部門發給的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
按件貼花5元
領受人
㈧ 什麼叫商標使用費
商標使用費屬於特許權使用費之一,《實施條例》第二十條有明確的定義,是指企業提供商回標權的使用權取得的答收入,應按照合同約定的商品權使用人應付商品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商標權是單一性質的法定權利,又稱,是指經依法注冊商標的所有權人支配其注冊商標並禁止他人侵害的非他性權利,包括商標權人對其注冊商標的排他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續展權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權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