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區物業管理把二層的電梯關了,說問可以不交物管費嗎
物業管理如果有錯誤,可以通過業主委員會或者去相關部門舉報解決問題,但是這不代表可以不交物業費,如果因為不交物業費被起訴,業主幾乎沒有勝算,所以最好冷靜思考,妥善的解決問題。
㈡ 我住二樓不使用電梯不交電梯費可以嗎
不可以的,二樓以上是必須交的,如果按照常理,一樓如果要求繳費,都是要繳的,很多小區,都是少繳或者免繳一樓的電梯費,因為電梯是屬於全體業主的共同財產。
㈢ 國家有規定電梯房1、2樓是可以不交電梯費的嗎
電梯是公用設備,只要入住的用戶都要繳納電梯使用費用和維修費用。
根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住宅共用部位,是指根據法律、法規和房屋買賣合同,由單幢住宅內業主或者單幢住宅內業主及與之結構相連的非住宅業主共有的部位,一般包括:住宅的基礎、承重牆體、柱、梁、樓板、屋頂以及戶外的牆面、門廳、樓梯間、走廊通道等。
本辦法所稱共用設施設備,是指根據法律、法規和房屋買賣合同,由住宅業主或者住宅業主及有關非住宅業主共有的附屬設施設備,一般包括電梯、天線、照明、消防設施、綠地、道路、路燈、溝渠、池、井、非經營性車場車庫、公益性文體設施和共用設施設備使用的房屋等。
第六條
下列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交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一)住宅,但一個業主所有且與其他物業不具有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除外;
(二)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或者住宅小區外與單幢住宅結構相連的非住宅。
前款所列物業屬於出售公有住房的,售房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交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第七條
商品住宅的業主、非住宅的業主按照所擁有物業的建築面積交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每平方米建築面積交存首期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數額為當地住宅建築安裝工程每平方米造價的5%至8%。
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情況,合理確定、公布每平方米建築面積交存首期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數額,並適時調整。
(3)2層業主可否不交電梯使用費擴展閱讀:
根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
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按照下列規定分攤:
(一)商品住宅之間或者商品住宅與非住宅之間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由相關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物業建築面積的比例分攤。
(二)售後公有住房之間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由相關業主和公有住房售房單位按照所交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比例分攤;其中,應由業主承擔的,再由相關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物業建築面積的比例分攤。
(三)售後公有住房與商品住宅或者非住宅之間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先按照建築面積比例分攤到各相關物業。其中,售後公有住房應分攤的費用,再由相關業主和公有住房售房單位按照所交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比例分攤。
第二十一條
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和更新、改造,涉及尚未售出的商品住宅、非住宅或者公有住房的,開發建設單位或者公有住房單位應當按照尚未售出商品住宅或者公有住房的建築面積,分攤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
第二十二條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劃轉業主大會管理前,需要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物業服務企業根據維修和更新、改造項目提出使用建議;沒有物業服務企業的,由相關業主提出使用建議;
(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列支范圍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討論通過使用建議;
(三)物業服務企業或者相關業主組織實施使用方案;
(四)物業服務企業或者相關業主持有關材料,向所在地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申請列支;其中,動用公有住房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向負責管理公有住房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部門申請列支;
(五)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或者負責管理公有住房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部門審核同意後,向專戶管理銀行發出劃轉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通知;
(六)專戶管理銀行將所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劃轉至維修單位。
㈣ 我在二樓不坐電梯可不可以不交電梯費
這要看物業的規定
有些小區會是規定1樓可以不交,有些是1-2樓不交
另外最新的物業法好像規定物業費應該包括一切費用,不給另外收取電梯費的。
㈤ 住2樓的小高層需要電梯費嗎
一、業主與物業公司簽訂了物業服務合同,除非另有約定,低層業主也是需要內繳納容電梯費的。但在簽訂物業管理服務協議時,低層業主可以和物業約定是否須繳納電梯費用。
二、低層業主繳納電梯費的根據:
1、電梯屬於全體業主的共有部分。就「共有部分」的界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指出,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共有部分以外,建築物的基礎、承重結構等基本結構部分,通道、樓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屬設施、設備,避難層、設備層或者設備間等結構部分均屬於共有部分。
2、建設部和財政部聯合頒發的《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管理辦法》第三條也規定,業主共有的附屬設施設備一般包括電梯、天線、照明、消防設施、綠地、道路、路燈、溝渠、池、井等。本案所涉及的電梯,既是通道,也是樓梯,明顯是全體業主的公用設備,屬於小區公用部分。
3、物權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低層業主不使用電梯,並不能成為李某拒交電梯日常運營維護費用的理由。
㈥ 國家有規定電梯房1,2樓是可以不交電梯費的嗎
要看是在哪個省。我以山東省為例吧,《山東省物業管理條例》明確物業管理區域內共用部位及共用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責任,由業主共同承擔,業主可以將其委託給物業服務企業承擔。共用設施設備包括電梯,電梯等屬於業主共有的特種設備,由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業主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按照特種設備管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委託專業服務單位負責維護、保養。看清楚了嗎,維護保養是需要錢的,而錢從哪裡來呢?業主。所以1、2交電梯費也合理。當然這里也留了個口子,可以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相應事項,一般簽物業合同的時候可以向物業提一下,正常的1、2樓繳費會比較低。如果不交,物業也不會同意的,因為還會涉及到後續的維修,如果數額較大,1、2樓以不坐電梯為由不交,那3、4樓也有理由不交,那高樓層的住戶就慘了!
㈦ 我住2樓,都沒用過電梯,需要交電梯費嗎
需要。電梯運行維護費用由全體產權人分攤。
我國《物權法》第72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相應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定提供服務,業主僅以未享受或者是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抗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則對業主的理由不予支持。
由於建築物的共有部分很多,就特定業主而言,不可能完全量化對每一部分所獲得的收益和所支付的成本,更多情況下只能將全部或大部的共有部分所能獲得的收益和所需支付的成本分攤,才能實現整體的公平。
舉例而言,樓頂平台能放置太陽能熱水器、晾曬物件、運動等諸多作用。假設,最高層的業主認為樓頂只屬於最高層業主,於其他層無關,將樓頂平台所獲得的收益全部歸自己所有,那麼最感到不公平的必然是一樓業主。因為只要樓層大於兩層,一樓二樓業主就永遠不可能享有樓頂平台的權益。
一樓二樓業主雖然繳納了電梯費,卻也獲得屋頂帶來的好處,從整體上實現了公平。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樓層共有部分之間、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之間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權利和義務的享有和承擔需進行全方位的衡量,而不應完全的就事論事,將其割裂開來。
㈧ 一樓二樓不用電梯電梯費可以不交嗎
我不是一二樓的,但是聽說可以協商少交,畢竟有那麼多不交的,少交也比不交好,更好的內辦法就是階梯式收費容。一樓二樓根本用不上電梯,所以確實交一樣的費用不太合理,不怪業主滋生不滿情緒。有的人說,不用你買電梯樓幹嘛,買了電梯樓就需要付錢。你可以問問他,一樓二樓有幾個奔著電梯買的,你可以從三樓修電梯試試,要不一二樓乾脆空著別賣。遇到抬杠的你就杠回去,最煩胡攪蠻纏的
㈨ 二樓不想用電梯,也不想交納關於電梯的費用,可以請物業關掉電梯嗎
不存在關不關掉電梯的說法,2樓不用,其他樓層也要使用啊,你只有向物業提出申請,你在2樓不使用電梯,向物業聲明這一點,至於物業能不能接收就是另外的說法了,一般是不大同意的。有時候你總要用到電梯的,比如搬個重物啊,呵呵,你可以申請少交點電梯維護費。
㈩ 2樓業主需要交電梯年檢費和維保費嗎
看情況而定。如果電梯房在2樓不設樓層停靠,也就是該樓層不考慮使用電梯,該樓層業主也就沒有承擔電梯相關費用的義務了。但如果設了樓層停靠,就需要承擔相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