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交給境外的特許權使用費,可以在稅前列支么
可以在稅前列支。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的內容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所得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所得稅。
第二條 本法所稱外商投資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本法所稱外國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和雖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第三條 外商投資企業的總機構設在中國境內,就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所得稅。外國企業就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所得稅。
第四條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
第五條 外商投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和外國企業就其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的所得應納的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的所得額計算,稅率為30%;地方所得稅,按應納稅的所得額計算,稅率為3%。
第六條 國家按照產業政策,引導外商投資方向,鼓勵舉辦採用先進技術、設備,產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外商投資企業。
第七條 設在經濟特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經濟特區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和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設在沿海經濟開放區和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24%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設在沿海經濟開放區和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或者設在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屬於能源、交通、港口、碼頭或者國家鼓勵的其他項目的,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八條 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3年至第5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是屬於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貴重金屬等資源開采項目的,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實際經營期不滿10年的,應當補繳已免徵、減征的企業所得稅稅款。本法施行前國務院公布的規定,對能源、交通、港口、碼頭以及其他重要生產性項目給予比前款規定更長期限的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待遇,或者對非生產性的重要項目給予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待遇,在本法施行後繼續執行。從事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和設在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依照前兩款規定享受免稅、減稅待遇期滿後,經企業申請,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在以後的10年內可以繼續按應納稅額減征15%至30%的企業所得稅。本法施行後,需要變更前三款的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的規定的,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九條 對鼓勵外商投資的行業、項目,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免徵、減征地方所得稅。
第十條 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從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於該企業,增加註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不少於5年的,經投資者申請,稅務機關批准,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稅的40%稅款,國務院另有優惠規定的,依照國務院的規定辦理;再投資不滿5年撤出的,應當繳回已退的稅款。
第十一條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發生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第十二條 外商投資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款,准予在匯總納稅時,從其應納稅額中扣除,但扣除額不得超過其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第十三條 外商投資企業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其應納稅的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第十四條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設立、遷移、合並、分立、終止以及變更登記主要事項,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或者變更、注銷登記,並持有關證件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或者變更、注銷登記。
第十五條 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第十六條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應當在每次預繳所得稅的期限內,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報送年度所得稅申報表和會計決算報表。
第十七條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的財務、會計制度,應當報送當地稅務機關備查。各項會計記錄必須完整准確,有合法憑證作為記賬依據。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的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同國務院有關稅收的規定有抵觸的,應當依照國務院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納稅。
第十八條 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清算時,其資產凈額或者剩餘財產減除企業未分配利潤、各項基金和清算費用後的余額,超過實繳資本的部分為清算所得,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所得稅。
第十九條 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上述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都應當繳納20 %的所得稅。
依照前款規定繳納的所得稅,以實際受益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支付人在每次支付的款額中扣繳。扣繳義務人每次所扣的稅款,應當於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扣繳所得稅報告表。
對下列所得,免徵、減征所得稅:
(一)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免徵所得稅;
(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給中國政府和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三)外國銀行按照優惠利率貸款給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四)為科學研究、開發能源、發展交通事業、農林牧業生產以及開發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可以免徵所得稅。
除本條規定以外,對於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需要給予所得稅減征、免徵的優惠待遇的,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 稅務機關有權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的財務、會計和納稅情況進行檢查;有權對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稅款情況進行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扣繳義務人必須據實報告,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或者隱瞞。
稅務機關派出人員進行檢查時,應當出示證件,並負責保密。
第二十一條 依照本法繳納的所得稅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所得為外國貨幣的,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公布的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繳納稅款。
第二十二條 納稅義務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2‰的滯納金。
第二十三條 未按規定期限向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或者變更、注銷登記的,未按規定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所得稅申報表、會計決算報表或者扣繳所得稅報告表的,或者未將本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登記或者報送,可以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
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登記或者報送,逾期仍不向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或者仍不向稅務機關報送所得稅申報表、會計決算報表或者扣繳所得稅報告表的,由稅務機關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本法規定的扣繳義務,不扣或者少扣應扣稅款的,由稅務機關限期追繳應扣未扣稅款,可以處以應扣未扣稅款 l倍以下的罰款。
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的期限將已扣稅款繳入國庫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可以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仍不繳納的,由稅務機關依法追繳,並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採取隱瞞、欺騙手段偷稅的,或者未按本法規定的期限繳納稅款,經稅務機關催繳,在規定的期限內仍不繳納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應繳納稅款,並處以應補稅款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或者扣繳義務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規定納稅,然後可在收到稅務機關填發的納稅憑證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上一級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 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法公布前已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依照本法規定,其所得稅稅率比本法施行前有所提高或者所享受的所得稅減征、免徵優惠待遇比本法施行前有所減少的,在批準的經營期限內,依照本法施行前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沒有經營期限的,在國務院規定的期間內,依照本法施行前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有關稅收的協定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依照協定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 國務院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條 本法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同時廢止。
❸ 服務費怎麼向外商收取
04版我不知道是什麼。不過我有一個外商投資優惠政策全文。你看看吧。只看沒有用,有很多政策在變,而且還有很多國稅函的解釋,有才能問題還是交流一下吧。可以問我噢。
1.法定所得減免。對下列所得,免徵、減征所得稅:(稅法第19條)
(1)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免徵所得稅。
(2)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給中國政府和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3)外國銀行按照優惠貸款利率給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4)為科學研究、開發能源、發展交通事業、農牧業生產以及開發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可以免徵所得稅。
(5)除上述規定外,對於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需要給予所得稅減征、免徵優惠待遇的,由國務院規定。
2.企業減稅。下列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1)設在經濟特區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經濟特區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和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其區內從事生產經營的所得。(稅法第7條、細則第71條)
(2)設在沿海經濟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或者設在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屬於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型的項目;外商投資在3000萬美元以上,回收投資時間長的項目;能源、交通、港口建設項目,報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稅法第7條、細則第73條)
(3)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細則第73條)
(4)在經濟特區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地區設立的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外國投資者投入資本或分行由總行撥入營運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經營期10年以上的。(細則第73條)
(5)在上海浦東新區設立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從事機場、港口、鐵路、公路、電站等能源、交通建設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細則第73條)
(6)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的外商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細則第73條)
(7)在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設立的被認定為新技術企業的外商投資企業。(細則第73條)
(8)在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地區設立的從事國家鼓勵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細則第73條)
3.生產性企業減免稅。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不包括石油、天然氣、稀有金屬、貴重金屬等資源開采項目),經營期10年以上的,從獲利年度起,第1~2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3~5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從事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和設在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上述2免3減的稅收優惠期滿後,經國務院主管稅務部門批准,在以後的10年內,可繼續按應納稅額減征15%~30%的企業所得稅。(稅法第8條)
4.地方所得稅減免。對鼓勵外商投資的行業、項目,由各省級人民政府確定免徵、減征地方所得稅。(稅法第9條)
5.港口碼頭投資減免。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經營期15年以上的,經省級國稅局批准,從獲利年度起,第1~5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6~10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細則第75條)
6.海南特區投資減免。在海南經濟特區設立的從事機場、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站、煤礦、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農業開發經營的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15年以上的,報經海南省國稅局批准,從獲利年度起,第1~5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6~10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細則第75條)
7.上海浦東新區投資減免。在上海浦東新區設立的從事投資機場、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站等能源、交通建設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15年以上的,經上海市國稅局批准,從獲利年度起,第1~5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6~10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細則第75條)
8.企業減免稅。下列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10年以上的,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從獲利年度起,第1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2~3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細則第75條)
(1)服務性行業投資減免。在經濟特區設立的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額超過500萬美元的;
(2)外資金融機構減免。在經濟特區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地區設立的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外國投資投入資本或分行由總行投入營運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的;
(3)高新技術企業減免。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的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9.出口企業減免。外商投資舉辦的出口企業,在稅法規定的減免期滿後,凡當年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產品產值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稅法規定的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已按15%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企業,符合上述條件的,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細則第75條)
10.老市區企業減稅。設在沿海經濟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老市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其區內從事生產經營的所得,減按24%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稅法第7條、細則第71條)
11.兼營業務減免。對外商投資企業兼營生產性和非生產業務的,其生產性經營收入超過全部業務收入50%的年度,可在規定的減免稅期限內,享受該年度相應的免稅、減稅待遇。(國稅發〔1994〕209號)
12.兼營性企業減稅。對設在按稅法規定減低稅率征稅地區的兼營性外商投資企業,從生產性經營收入首次超過全部收入50%的年度起,開始享受減按15%或減按24%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國稅發〔1994〕209號)
13.發包經營稅收優惠。外商投資企業發包經營,不論經營者是本企業股東、雇員,還是其他企業或其他個人,也不論是全部或部分經營管理,只要仍以外商投資企業的名義從事各項商務活動,並按合同規定支付公司服務費或個人勞務報酬或返還規定數額的收益,均應以外商投資企業為納稅主體,按稅法規定計征企業所得稅並享受適用的稅收優惠。(國稅發〔1995〕45號)
14.出租經營稅收優惠。外商投資企業出租經營,出租全部財產給承租人生產經營的,不得享受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企業將部分財產出租給承租人生產經營的,其稅收優惠按兼營性外商投資企業國稅發〔1994〕209號文件的規定處理。(國稅發〔1995〕45號)
15.境外發行收入免稅。境外影視企業與中國影視機構合作拍攝影視作品,在中國境外發行所取得的收入,屬於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國稅發〔1995〕136號)
16.人防工程投資稅收優惠。外商投資企業投資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改造業務,取得的租金收入,可適用於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的有關稅收優惠規定。(財稅字〔1997〕121號)
17.企業合並稅收優惠待遇。外商投資企業合並後,合並前各企業應享受的定期減免稅優惠未享受期滿,且剩餘期限一致的,合並後的企業繼續享受優惠至期滿;合並前各企業剩餘的定期減免期限不一致的,應區分不一致的業務所得,分別繼續享受稅收優惠至期滿。(財稅字〔1997〕71號)
18.企業分立稅收優惠待遇。外商投資企業分立後,對分立後的各企業,應分別根據其生產經營情況,依照稅法及其實施細則及有關規定,確定適用減低稅率及承續分立前企業的定期減免稅優惠待遇:(國稅發〔1997〕71號)
(1)分立後企業的生產經營符合稅法規定的有關稅收優惠適用范圍的,凡分立前享受有關稅收優惠尚未期滿的,分立後的企業可繼續享受至期滿;
(2)分立前的企業生產經營不適用有關稅收優惠,而分立後的企業改變為適用優惠業務的,該分立後的企業可享受分立前企業獲利年度起計算的稅收優惠年限中剩餘年限的優惠。
19.企業股權重組稅收優惠待遇。外商投資企業股權重組後仍適用外商投資企業有關稅收法律法規的,其享受的各項稅收優惠待遇,不因股權重組而改變。企業股權重組後,尚未享受期滿的稅收優惠繼續享受至期滿,不得重新享受有關稅收優惠。(國稅發〔1997〕71號)
20.企業轉讓資產稅收優惠待遇。外商投資企業轉讓資產,資產轉讓和受讓雙方在資產轉讓後未改變其生產經營業務的,應承繼其原稅收優惠待遇。其中,享受定期減免稅優惠的,不得因資產轉讓而重新計算減免稅期。
資產轉讓後,凡屬原不適用有關稅收優惠業務改變為適用優惠業務的,可享受自該企業獲利年度起計算的稅收優惠年限中剩餘年限的稅收優惠。(國稅發〔1997〕71號)
21.船檢服務收入免稅。對美國ABS船級社在中國境內提供船檢服務取得的收入,從1996年1月1日起,繼續免徵企業所得稅。(財稅字〔1998〕35號)
22.展品銷售收入免稅。外國企業來華參展所銷售的少量展品,免徵所得稅。(國稅函〔1999〕207號)
23.能源交通港口建設減稅。從1999年1月1日起,將從事能源、交通、港口設施項目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規定,擴大到全國各地區執行。(國發〔1999〕13號)
24.中西部地區企業減免稅。從2000年1月1日起,對設在中西部地區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屬於《外商投資企業指導目錄》鼓勵類和限制乙類項目及國務院批准優勢產業和優勢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在享受「2免3減」的現行優惠政策期滿後3年內,可減按 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其中,先進技術企業或出口產值占總產值70%以上的企業,可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減半後的稅率不能低於10%.
(國稅發〔1999〕172號)
25.國庫券利息免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購買國庫券所取得的國庫券利息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國稅發〔1999〕818號)
26.飛機租金免稅。對中國民航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1999年9月1日前簽訂的飛機租賃合同支付的租金,免徵預提所得稅。(財稅字〔1999〕251號)
27.外國政府利息免稅。對外國政府或者由其擁有的金融機構從中國取得的利息,按照中國政府與對方國家簽訂的稅收協定應當免稅的,免徵所得稅。
28.延期付款利息免稅。中國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購進商品、設備和技術,由外國銀行提供賣方信貸,中方按不高於對方國家買方信貸利率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免徵所得稅。
29.價款利息免稅。中國公司、企業購進技術、設備,其價款的本息全部以產品返銷或交付產品等供貨方式償還或用來料加工裝配工繳費抵付,而由賣方取得的利息,免徵所得稅。
30.外國銀行貸款利息減免。外國銀行直接貸款給中國國有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所取得的利息,確需給予免徵或減征照顧的,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31.集裝箱租金收入免稅。對外國公司、企業將集裝箱租給中國公司、企業用於國際運輸所取得的租金收入,暫免徵所得稅。
32.租賃設備租金收入免稅。外國租賃公司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以融資租賃方式向中國境內用戶提供設備所收取的租金,扣除設備價款後的部分,如果其中所包含的出租方貸款利息的利率不高於出租方國家出口信貸利率,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租金支付人可以按扣除上述利息後的余額扣繳所得稅。
33.股息所得免稅。對持有B股或海外股而從發行B股或海外股的中國境內企業取得的股息所得,暫免徵所得稅。
34.轉讓軟體所得免稅。外商向中國境內用戶轉讓計算機軟體不是採取使用權方式,對軟體使用沒有規定任何限定條件,對外商由此所取得的收入,可作為銷售計算機附屬產品的收入,不徵收企業所得稅。(國稅函〔1994〕304號)
35.減免稅期限計算。外商投資企業在籌辦期內取得的非生產性經營收入,減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後的余額應當按稅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可以不作為計算減免稅優惠期的獲利年度。(國稅發〔1995〕140號)
36.減免稅期限推延。外商投資企業於年度中間開業,當年生產經營期限不足6個月,企業選擇就當年獲利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其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的期限可以推延於下一年度起計算。但如果企業獲利次年發生虧損,不得重新確定開始獲利的年度及再推延計算減免稅的期限。(國稅發〔1995〕121號)
37.投資分回利潤免稅。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於其他企業,從接受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股息),可以不計入本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不徵收企業所得稅。但其上述投資所發生的費用和損失,不得沖減本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稅法第18條)
38.西部開發減免稅。從2001年1月1日起,對投資於西部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享受下列稅收政策:(財稅〔2001〕202號)
(1)鼓勵類企業減稅。對設在西部地區國家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在2001年至2010年期間,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2)民族自治地區減免稅。經省級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減征或免徵地方所得稅。
(3)新辦企業減免稅。對在西部地區新辦交通、電力、水利、郵政、廣播電視企業,上述項目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70%以上,且經營期10年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1年至第2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3年至第5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財稅〔2001〕202號)
39.追加投資減免稅。從2002年11月1日起,從事國務院批準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的鼓勵類項目的外商投資企業,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其投資者在原合同以外追加投資項目所得的所得,可單獨計算並享受稅法第八條第一、二款所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定期減免優惠:(財稅〔2002〕56號)
(1)追加投資形成的新增注冊資本額達到或超過6000萬美元的;
(2)追加投資形成的新增注冊資本額達到或超過1500萬美元,且達到或超過企業原注冊資本50%的。
2002年11月1日以前發生的追加投資業務,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可就其按稅法規定的減免稅年限中自2002年度後剩餘年限享受此項優惠。2002年1月1日以前的已征稅款不再退回。
40.外資並購境內企業稅收優惠。(國稅發〔2003〕60號)
(1)自2003年1月1日起外國投資者按照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國家稅務總局於2003年3月聯合發布的《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並購境內企業的股權,或者認購境內企業增資(以下簡稱股權並購),使境內企業變更設立為外商投資企業。凡變更設立的企業,外國投資者的股權比例超過25%的,可以依照外商投資企業所適用的稅收法律、法規繳納各項稅收。
(2)外國投資者通過股權並購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如符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條件的,可享受各項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在計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時,有關銜接問題按以下規定執行:
①經營期開始時間及經營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頒發變更營業執照之日,為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開始時間,至工商變更登記確定的經營年限終止日,為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的經營期。
②前期虧損處理。變更設立前企業累計發生的尚未彌補的經營虧損,可在《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虧損彌補年限的剩餘年限內,由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延續彌補。
③獲利年度的確定。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變更的當年取得經營利潤,扣除以前年度允許彌補的虧損後仍有利潤的,為其獲利年度。獲利年度當年實際生產經營期不足6個月的,可以按照《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由企業選擇確定減免稅期的起始年度。
41.外商投資污水、垃圾處理「兩免三減半」優惠。為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加速社會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七十二條第(十)項的規定,對從事污水、垃圾處理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認定為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並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國稅函〔2003〕88號)
42.資產處置免稅。對港澳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本部及其所屬香港公司在中國境內的資產,在清理和被處置時,
❹ 我們是外商獨資企業,現要像投資方支付特許權使用費
上面的答復中所引用的法規是過期的法規。
根據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九條,第二十七條第(五)項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按照你所說的特許權使用費全額的10%由中方企業代為繳納企業所得稅。
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還要代為繳納5%的營業稅。
如果你說的特許權使用費為專利或者專利技術,還有稅收優惠。
你補充問題所問的法規在新企業所得稅法中已經變更成為:
第三條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你的補充問題表現你的理解有些偏差,一般所言,關聯企業之間的關系就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不存在一個是另一個機構或者場所。你們公司和外國母公司之間雖然是關聯企業,但是你們公司並不是母公司在中國有聯系或者沒有聯系的場所和機構。這和我們平常理解的不同。
關聯企業是稅務機關判定的,但主要存在關聯企業之間交易的納稅調整中,和你所問的問題沒有關系,除非200萬的特許費在稅務機構看來明顯高了或者低了,才存在稅務機構根據關聯企業進行調整的問題。
❺ 外企提供專有技術獲得特許權使用費,如何減免企業所得稅
你好,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關於技術進口企業所得稅減免審批程序的通知專》【國稅發[2005]45號】的規定,外商屬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六十六條列舉的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且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或國家稅務總局申請減免企業所得稅,也可委託受讓方辦理有關手續。
申請時需提供如下資料:
(一)登記技術進口合同的主管部門出具的《關於建議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函》;
(二)技術進口合同副本;
(三)技術進口合同登記證書;
(四)技術進口合同數據表;
(五)外國企業所得稅減免申請函;
(六)外國企業委託受讓方辦理減免稅手續的委託書;
(七)受讓方提出的減免稅申請函。
❻ 關於特許權使用費(技術使用費)
那就看組裝機器使用的技術是不是人家提供的了,人家是否提供了專有技術如果沒有的話不需要交的
❼ 外資企業關於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及支付前的相關稅金、手續
稅務方面不太了解。如涉及進口貨物報關,需要將特許權使用費計入到完稅價格中,具體可參考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
❽ 外商投資匯出專利使用費
按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國稅發〔1993〕號、國稅發〔1993〕050號等文件的規定,這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
(一)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免徵所得稅。這里所說的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是指從外商投資企業依照稅
法規定繳納或者減免所得稅後的利潤中取得的所得。對持有B股或海外股而從發行B股或海外股的中國境內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
得,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對於上述股息、紅利,可以直接由境內企業免予扣繳所得稅,無需再辦理審批手續。
(二)對外國政府或者由其擁有的金融機構從我國取得的利息,按照我國政府與對方國家簽訂的稅收協定應當免稅的,免徵所得
稅。對此類利息,應由納稅人提供證明其居民身份的證明,支付人所在地稅務機關依據稅收協定審核確認後,通知支付人免予扣繳所
得稅。
(三)按照規定,下列利息免徵所得稅:
1.外國銀行按照優惠利率貸款給中國國家銀行及金融機構取得的利息所得;
2.我國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購進技術、設備、商品,由外國銀行提供賣方信貸,我方按不高於對方國家買方信貸利率支付的延
期付款利息;
3.我國公司、企業購進技術、設備,其價款的本息全部以產品返銷或交付產品等供貨方式償還或者用來料加工裝配工繳費抵付,
而由賣方取得的利息。對此類利息所得,應由利息收取人提出申請,並附送有關協議、合同等資料,由利息支付人所在地稅務機關審
核批准。
(四)我國國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外發行債券,其利率符合優惠利率標準的,其支付的利息經批准可免徵所得稅。對此類
利息,應由債券發行單位直接向國家稅務 總局提出申請,並抄報所在地稅務機關,經國家稅務總局審批後,抄發省、自治區、直轄市
稅務局或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執行。
(五)外國銀行直接貸款給我國國有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所取得的利息,一般應照章納稅,確需給予免徵或者減征的,除依照國
務院有關規定,可以由所在省、市人民政府決定外,均應由貸款方或借款方提出減免稅申請,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後,層報國家稅務
總局批准。
(六)按照國稅函〔1999〕818號文件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購買我國國庫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但
國庫券轉讓收益應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七)對於在中國境內沒有設立機構的外國租賃公司,以融資租賃方式向中國境內用戶提供設備所收取的租金扣除設備價款後的
部分,如果其中所包含的出租方貸款利息的利率不高於出租方國家出口信貸利率,經當地稅務機關對貸款協議和支付利息的單據審核
確認,租金支付人可以按扣除上述利息後的余額扣繳所得稅。另外,對於外國公司、企業將集裝箱租給我國公司、企業用於國際運輸
所取得的租金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
(八)為科學研究、開發能源、發展交通事業、農林牧業生產以及開發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經國務院
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免徵所得稅
。具體的范圍包括:
1.在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方面提供下列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br>
(1)改良土壤、草地,開發荒山,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術;
(2)培育動植物新品種和生產高效低毒農葯的技術;
(3)對農、林、牧、漁業進行科學管理,保持生態平衡,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等方面的技術。
2.為科學院、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機構進行或者合作進行科學研究、科學試驗,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3 .在開發能源、發展交通運輸方面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4.在節約能源和防治環境污染方面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5.在開發重要科技領域方面提供下列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1)重大的先進的機電設備生產技術;
(2)核能技術;
(3)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技術;
(4)光集成、微波半導體和微波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及微波電子管製造技術;
(5)超高速電子計算機和微處理機製造技術;
(6)光導通訊技術;
(7)遠距離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8)煤的液化、氣化及綜合利用技術。
對於上述特許權使用費,除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可以由所在省、市人民政府決定的以外,均應由技術受讓方代技術轉讓方將有
關申請文件及合同資料報當地稅務機關審核後,層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除上述特許權使用費以外,凡屬於為國務院批準的重大項目或列入國家發展計劃的重點項目而引進技術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
如果技術先進、條件優惠的,需要給予減征或者免徵優惠的,也應由技術受讓方代技術轉讓方將有關申請文件及合同資料報當地稅務
機關審核後,層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上述「有關申請文件及合同資料」包括:
(1)技術轉讓方提出的減免稅申請函或其委託技術受讓方辦理減免稅的委託書;
(2)技術受讓方提出的減免稅申請函;
(3)由審批技術引進項目的經貿部門出具的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的建議函;
(4)技術轉讓合同、協議;
(5)技術轉讓合同、協議的批准文件。
除上述規定以外,對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需要給予所得稅減征、免徵優惠待遇的,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九條 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上述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都應當繳納20%的所得稅。
依照前款規定繳納的所得稅,以實際受益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支付人在每次支付的款額中扣繳。扣繳義務人每次所扣的稅款,應當於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扣繳所得稅報告表。
對下列所得,免徵、減征所得稅:
(一)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免徵所得稅;
(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給中國政府和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三)外國銀行按照優惠利率貸款給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四)為科學研究、開發能源、發展交通事業、農林牧業生產以及開發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可以免徵所得稅。
除本條規定以外,對於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需要給予所得稅減征、免徵的優惠待遇的,由國務院規定
第六十六條 稅法第十九條第三款第(四)項所規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減證、免徵所得稅的范圍如下:
一在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方面提供下列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1.改良土壤、草地、開發荒山,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術;
2.培育動植物新品種和生產高效低毒農葯的技術;
3.對農、林、牧、漁業進行科學生產管理,保持生態平衡,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等方面的技術。
二為科學院、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機構進行或者合作進行科學研究、科學實驗、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三在開發能源、發展交通運輸方面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四在節約能源和防治環境污染方面提供的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五在開發重要科技領域方面提供下列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1.重大的先進的機電設備生產技術;
2.核能技術;
3.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技術;
4.光集成、微波半導體和微波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及微波電子管製造技術;
5.超高速電子計算機和微處理機製造技術;
6.光導通訊技術;
7.遠距離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8.煤的液化、氣化及綜合利用技術。
第三條 外商投資企業必須提出申請並經批准後,才能享受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待遇。
第四條 外商投資企業項目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享受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項目優惠待遇:
(一)能提供本市急需的先進製造技術和製造工藝,生產本市急需的新產品(包括新材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及促進本市新能源開發和利用;
(二)採用先進科技成果,能大幅度提高產品產量、質量和性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節約能源和材料;
(三)能推動行業技術改造;
(四)能提供本市急需的關鍵性技術專利和技術訣竅(包括先進配方)。
第五條 外商投資企業可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書由市科委統一印刷),經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後轉報市科委。市科委接到申請書後,必須在一個月內會同市外資委、市經委等有關部門共同審核,並由市科委出具審核證明。外商投資企業憑審核證明,向稅務機關申請享受有關稅收優惠待遇。
❾ 特許權使用費 外資
第十九條 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上述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都應當繳納20%的所得稅。
依照前款規定繳納的所得稅,以實際受益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支付人在每次支付的款額中扣繳。扣繳義務人每次所扣的稅款,應當於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扣繳所得稅報告表。
對下列所得,免徵、減征所得稅:
(一)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免徵所得稅;
(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給中國政府和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三)外國銀行按照優惠利率貸款給中國國家銀行的利息所得,免徵所得稅;
(四)為科學研究、開發能源、發展交通事業、農林牧業生產以及開發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可以免徵所得稅。
除本條規定以外,對於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需要給予所得稅減征、免徵的優惠待遇的,由國務院規定
第六十六條 稅法第十九條第三款第(四)項所規定的特許權使用費減證、免徵所得稅的范圍如下:
一在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方面提供下列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1.改良土壤、草地、開發荒山,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術;
2.培育動植物新品種和生產高效低毒農葯的技術;
3.對農、林、牧、漁業進行科學生產管理,保持生態平衡,增強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等方面的技術。
二為科學院、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機構進行或者合作進行科學研究、科學實驗、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三在開發能源、發展交通運輸方面提供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四在節約能源和防治環境污染方面提供的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五在開發重要科技領域方面提供下列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
1.重大的先進的機電設備生產技術;
2.核能技術;
3.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技術;
4.光集成、微波半導體和微波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及微波電子管製造技術;
5.超高速電子計算機和微處理機製造技術;
6.光導通訊技術;
7.遠距離超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8.煤的液化、氣化及綜合利用技術。
第三條 外商投資企業必須提出申請並經批准後,才能享受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待遇。
第四條 外商投資企業項目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享受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項目優惠待遇:
(一)能提供本市急需的先進製造技術和製造工藝,生產本市急需的新產品(包括新材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及促進本市新能源開發和利用;
(二)採用先進科技成果,能大幅度提高產品產量、質量和性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節約能源和材料;
(三)能推動行業技術改造;
(四)能提供本市急需的關鍵性技術專利和技術訣竅(包括先進配方)。
第五條 外商投資企業可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書由市科委統一印刷),經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後轉報市科委。市科委接到申請書後,必須在一個月內會同市外資委、市經委等有關部門共同審核,並由市科委出具審核證明。外商投資企業憑審核證明,向稅務機關申請享受有關稅收優惠待遇。
❿ 居住在外國的外國投資者從外商企業取得的利潤個人所得稅要交多少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具體繳納比例可以查看稅法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