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關於三鹿奶粉事件的法律論文若干!
http://www.fydxw.com/jjlw/28-1.html http://www.law158.com/news/info/3/2008102/26904.shtml http://www.lawpass.cn/xiezuo/69.html http://www.51cmc.com/article/200809/20080920152815869235.shtml
Ⅱ 三鹿公司還存在嗎
三鹿公司還是存在的。
三鹿公司的總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
三聚氰銨事件中,三鹿的無形資產由無可估量變成了負值,但是仍然有可觀的有形資產存在。
從網上還可以找到三鹿公司正被其他企業收購的相關信息。
Ⅲ 名牌做強後怎麼辦成名牌後怎麼生存三鹿的啟示
做成名牌之後還是要嚴格的控制質量,所謂名牌就是大家都知道並認可的品牌。良好的質量是企業鑄就名牌的前提,但是人們都知道打江山容易手江山難。就是這樣一開始的的時候會很小心的走好每一部,但是成功之後就會麻痹大意。也就是在這樣的時候很容易犯很多致命的錯誤,三鹿就是這樣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或者獲得更大的利益很多時候就忽視了質量問題。HP就是在成本控制的時候使得自己的產品有了「黑屏」時間的、還有就是豐田也是因為對安全的重視不夠才有了剎車、油門踏板、事件的嘛使得他們的銷量紛紛下滑。所以企業長大之後一定要有危機感才行,時時刻刻的有危險意思。才能保證業績長青
Ⅳ 三鹿公司為什麼破產
作為一個 在三鹿工作過的人來說。最有資格來評論一下。三鹿倒閉。是人為的。加了過量的三聚氰胺。那就是公司管理。責任主要在管理層。作為一個全國知名的奶企..從業員工素質過低。聘用大量的 臨時工。長期不給人簽合同。每個人月收入只有500.600元。在西三庄分廠。竟然沒有一間像樣的員工宿舍沒有一樣像樣的餐廳。。變相搜刮公司財產。花幾千萬.和央視搞同一首歌。卻不肯增加員工福利。老員工持有公司股份。可以分點錢.坐著同樣的工作。老員工和臨時工收入相差懸殊。內部利益分配不均。和紐西蘭奶企合資。稀釋股份。套現。參照一下雙匯的 瘦肉精事件就會明白。
Ⅳ 急求關於三聚氰胺事件的案例分析!!! 管理學科方面的
三聚氰胺案例分析
一、背景:
2008年3月始,結石嬰兒陸續出現。2008年9月8日甘肅《蘭州晨報》等媒體首先以「某奶粉品牌」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三鹿穩坐泰山,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9月11日:三鹿作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華網曝光,社會嘩然,不過事後「我們的所有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成為三鹿各方對事件的統一口徑。9月12日:三鹿集團聲稱此事件的真凶是不法奶農為獲取更多的利潤而向鮮奶中滲入三聚氰胺,石家莊市政府執行指令力度不大。9月16號:政府公布檢測結果,發現22家企業69批次嬰幼兒奶粉有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隨後又開展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蒙牛、伊利、光明在一些抽檢產品批次中發現三聚氰胺,引發了乳製品行業地震,推倒了乳製品行業的「多米諾骨牌」。
二、原因
1)經濟利益的驅使。三聚氰胺是一種低毒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後,發生取代反應(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網狀結構,造成結石。加三聚氰胺會使得食品的蛋白質測試含量虛高,從而使劣質食品和飼料在檢驗機構只做粗蛋白質簡易測試時矇混過關。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三聚氰胺作為一種白色結晶粉末,沒有什麼氣味和味道,所以摻雜後不易被發現。
2)檢測制度的缺陷。市場上檢驗奶粉合格的方法是通過檢查奶粉中氮含量的高低來確定的(凱氏定氮法),即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則認定蛋白質含量就越高。這套檢測辦法有個弱點,即只要在食品添加一些含氮量高的化學物質(三聚氰胺),就可在檢測中造成蛋白質含量達標的假象。而此前三聚氰胺檢測並沒有國家標准。
3)政府監管缺位。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需要完備的市場規則體系,企業、奶站和奶戶作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場主體,難免會做出機會主義和逆向選擇行為,但市場規制建設明顯滯後。在牛奶質量標准體繫上,存在著標准滯後和不完善、不統一現象;在檢測方式上,主要依靠企業自行檢測,沒有具備公信力的第三方檢測制度;在市場監管上,主要靠有關部門運動式、突擊式的檢查,而沒有常態化的檢查監督制度。
4)企業把關不嚴,責任心缺乏。隨著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企業出於利用社會資本的目的,企業逐步將奶站賣掉,並允許個人和社會投資建設了一部奶站,使奶站成為收購鮮奶和為企業送奶的專業中介組織。這一變化從經濟效率上看,好處在於整合了社會資源,但與此同時,由於奶站組織形式多樣,管理方式復雜,監管主體不明,經營良莠不齊,使個別不法奶站摻假現象時有發生,企業原料奶進口把關不嚴,這些污染的原料奶就會進入生產過程。
三、危機對中國乳業的影響。
1)乳業三巨頭蒙牛、伊利和光明市值隨之馬上縮水210億。國家質檢總局還發布公告撤銷蒙牛、伊利、光明三家企業液態奶產品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企業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都遭受重大損失
2)由於三鹿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暴露的『毒瘤』般的『潛規則』,使處於高速發展的中國乳業的發展腳步嘎然而止,將中國乳業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消費意識和信心打破。
3)相關乳品企業將面臨大量索賠處理,國產奶粉銷量將極度萎縮。
4)國內的奶粉生產企業開始加大進口原料的采購份額,進口奶粉在最近幾個月數量激增,而一方面,國產奶粉面臨巨大的庫存,這將對奶業產業鏈造成非常大的沖擊,奶牛每天泌乳,一天不擠奶,奶牛會憋瘋,牛奶易腐難貯,三天不收奶,奶農就會憋瘋。
5) 中國乳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今後幾年將是中國乳業的洗牌之年,期間企業無論大小,都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風險。
6) 市場有自我的調節機制,鏟除和淘汰一些「毒瘤」,長遠來看有利於中國奶業的健康發展。
四、營銷總監應對危機。
概要:
「三鹿事件」捅破了奶業的一個「膿包」,引發了奶業界的「大地震」。本公司-----阿里奶奶,作為奶業企業中的一份子當然難免被殃及。借鑒4C營銷理論寫了本營銷策劃,旨在在這慘淡的環境下,逆風而上,打出「健康奶」的口號,以白領等高收入家庭為目標,佔領市場上暫時騰出的市場份額,打響「阿里奶奶」的品牌。在奶業中爭一席位,樹一旗幟!
目前營銷狀況:
(1)市場狀況:目前產品市場/規模/廣告宣傳/市場價格/利潤空間等。
本企業是入行不久的企業,市場份額還比較窄,規模也不大。經營良好。尚未有摻假事件的發生。
(2)產品狀況:目前市場上的品種/特點/價格/包裝等。
一直以主打「學生奶」。有各種酸奶,」早餐奶」,「Goodnight 奶」(好奶奶),純牛奶。「阿里奶奶,呵護學生們健康」。由於其口感好,營養高,價格偏低,贏得了不少學生們的「回頭率」。
(3)競爭狀況:目前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與基本情況。
奶業市場龐大,可其大部分市場分額一直被幾大巨頭操控著。「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占市場份額70%以上的奶業三大巨頭(光明,蒙牛,伊利)的地位有所動搖,其市場份額大為縮水。然而,「再瘦的駱駝也比馬大」,伊利,蒙牛,光明等仍是我們十分強大的競爭對手。
(4)分銷狀況:銷售渠道等。
主要是借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的東風,讓代理與學校方面溝通,建議學生團購,享受「團購優惠」。在贊助學校的某些活動,如舉行「阿里奶奶杯籃球賽」等,達到宣傳品牌,樹立形象的效果。
(5)宏觀環境狀況:消費群體與需求狀況。
目前我國的奶業發展水平還很低,人均佔有奶類約7公斤,只佔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是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要求自然更高了,對奶的需求更是大。可見這一塊上的市場空間十分可觀。(customer』need)
(5)主要面臨的問題。
整個奶行業現在面臨的是「信任危機」,消費者產生「恐奶」現象,大多抱著徘徊觀看的態度。我們企業要立足奶業界,就必須努力豎起「誠信」的形象。
3.目標
在這慘淡的環境下,逆風而上,打出「健康奶」的口號,豎起「誠信」的形象,逐步漸進,各個擊破,佔領市場上暫時騰出的市場份額,打響「阿里奶奶」的品牌。在奶業界樹一旗幟,在奶業巨頭中爭一席位。
4.營銷戰略:
目標市場細分:
①學生奶
②以白領等高收入家庭
③嬰兒奶粉
定位:「健康奶」
定價:(cost)
根據不同的目標市場定價:
①針對白領等高收入家庭:推出「愛詩蘭」(excellent)。定價高。類比蒙牛的「特侖蘇」,伊利的「金典」。
②學生奶。走一貫的定價路線。與學校互動,團購優惠。以留住老顧客。
③嬰兒奶粉。高定價,由於本企業在這奶粉的工藝操作,質量控制中嚴抓,致力於將來能夠替代三鹿的位置。
銷售渠道:(分銷+直銷)
①逐漸在學校密度比較大的地方開設「學生奶代理點」。該代理點,其一,負責該地區學生奶的供應,其 二,開拓周圍社區的市場,實現「送奶到家的」銷售方式。(convenience)
②,在各大商場實行推廣促銷手段,現場試飲。但價格盡量控制在蒙牛,伊利品牌的同類奶種之上。
③,搞好電子商務這塊,方便顧客網上訂購,再讓臨近的網點發貨。
銷售隊伍:組建與激勵機制等情況。
不單只以銷售量論業績,還增加一個考核指標,獎勵為「阿里奶奶」做了有效宣傳的員工。設「信譽推廣獎」。
在每個網點,掛店訓:「微笑,阿里奶奶的語言」
服務:售後客戶服務。
①打造服務性團隊。在每個網點,掛店訓:「微笑,阿里奶奶的語言」。
②在一定范圍內可免費送貨上門。
③已經出售的產品,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無條件憑有關憑證到臨近的網點退貨。
④實行會員優惠制。
廣告:
①廣告表現主題:誠信,健康。
②廣告語:
「為了健康的奶,寧吃一輩子的草」
「阿里奶奶,誠信的奶奶,健康的奶奶」
③表現類型:產品形象+企業形象組合、觀念傳播以及信譽招商三種廣告;
④宣傳形式:
一方面,針對白領的接觸電腦,報紙多,主攻網路,報紙。
另一方面,配合漸進式進攻市場的戰略,重點攻擊,各個突破。 所將進攻到地區,購買黃金時段播廣告。
特別地,針對學生奶,多跟學校交流,多通過贊助方式,做好學生奶這一塊的宣傳。
市場調研:
在人流都的商業中心地帶,大打誠信,健康的主題。策劃互動的有獎的市場問卷活動,旨在既宣傳了品牌,又做了調研。
Ⅵ 從三鹿奶粉倒閉商品基本屬性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常抓不懈的原因
第 一,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生產者和經營者必須保證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第 二,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必須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應該通過經濟、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強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監管。第 三,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其好壞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其集中表現在產品的服務和質量高低上,因此企業重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Ⅶ 為嚴肅處理三鹿奶粉事件,國務院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由衛生部公安部、農業部、工商總局、
①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食品只有具有合格的質量,才能順利讓渡使用價值,實現其價值。國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要求企業注重產品質量。 ②產品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三鹿奶粉事件給相關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甚至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國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要求企業注重自身的信譽和形象。 國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要求企業必須注重產品質量,產品質量即其使用價值;同時產品質量是企業信譽和形象的集中體現。回答時應從這兩個方面展開。
Ⅷ 用波特五力分析三聚氰胺之後中國乳製品行業
一. 三鹿嬰幼兒奶粉中出現三聚氰胺的事件給乳業市場帶來了劇烈的沖擊;沖擊中既有威脅,也有機會;請同學們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並根據課堂所講的內容,回答下述問題
1. 戰略是什麼?
答. 戰略是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制定的經營和發展的方式。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波特把戰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定位,即戰略就是一種獨特、有利的定位,關系各種不同的運營活動;第二是抉擇,即在市場競爭中做出取捨,其實質就是剔除沒有發展前景的內容和部分;第三是配置,即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有效的聯系。
課件中的定義為,戰略是由獨立而有價值的定位所創造出來的,涉及一連串不同的活動.本質在於選擇能與競爭對手有差別的活動.
2. 簡述三鹿集團的成長歷程;通過成長歷程,你認為三鹿集團的戰略是什麼?這個戰略是怎樣形成的?
答. 三鹿集團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由18家飼養戶共45名社員組織起來的「幸福乳業生產合作社」。 1960年,合作社有了奶牛場、奶羊場,後幾經更名,成為石家莊市最大的奶牛養殖場。1964年,奶牛場成功研製出「新石家莊」全脂甜奶粉,主要經濟指標達到了部頒標准,填寫了石家莊乳業空白。1973年,通過技術攻關,成功研製了完整的噴粉生產線,使奶粉生產量翻了一番,同時奶粉質量顯著提高,企業得以更大的發展,同年,奶牛場更名為「石家莊牛奶廠」。1974年,曾為企業創下了高額利潤的新產品----麥乳精研製成功。企業實現了由飼養業為主向乳製品加工業為主的轉變。1980年試制生產的強化麥乳精、顆粒麥乳精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 「三鹿」成為全國關注的品牌。1983年6月,原輕工部召開母乳化奶粉專業會議,牛奶廠努力爭取,成為母乳化奶粉的試點企業之一,同年11月,試驗取得成功,並生產出了合格產品,企業被列為原輕工部「母乳化奶粉」定點生產企業。1984年,牛奶廠經批准更名為「石家莊市乳業公司, 1986年以石家莊乳業公司為龍頭的橫向經濟聯合組織「石家莊冀中乳業聯合總公司」成立,並逐步邁出了「奶牛下鄉,牛奶進城」的第一步,三鹿開創的「奶牛+農戶」的飼養管理模式成為中國乳業的一場革命,也使三鹿的發展實現了第一次飛躍。 1993年,三鹿奶粉的產銷量已躍居全國第一位,但是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形勢,企業的生產能力再次達到極限,為此,三鹿核心管理層再次大膽創新,以品牌為旗幟,以資產為紐帶實施資本運營,向集團化方向轉變。1993年起,先後對多家經營困難、缺乏規模的企業進行聯合,幫助其走出了困境,擴大了生產規模。 1995年,三鹿在同行業率先組建了企業集團, 1996年,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股份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1999年,第一個專職生產液體奶的石家莊三鹿乳品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三鹿開始正式進軍國內液體奶市場,2002年,河南三鹿花花牛乳業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三鹿集團的品牌戰略又跨出了「挺進中原、輻射全國」的成功一步。在強強聯合中實現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下,國內乳品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是發展的必然,三鹿集團與國際知名乳品製造商----紐西蘭恆天然集團經過長期談判,於2005年12月1日簽署了合資協議,恆天然集團注資8.64億元人民幣,認購了三鹿43%的股份,2006年6月15日,合資公司正式運營,標志著三鹿向著「瞄準國際領先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的目標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三鹿集團 「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確保配方奶粉、力爭功能性食品和酸牛奶產銷量全國第一,液態奶及乳飲料保持前三位,全面提升企業生產規模、經濟效益和綜合實力,做大做強三鹿,走出國門,與國際市場接軌。 (全部有刪改)
根據三鹿集團發展的歷程分析其總的營銷戰略為:挺進中原,佔領全國,走向國際的三步走戰略。
是通過企業對自身不同階段的發展現狀和國內外市場需求作出分析和判斷後,為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和企業未來自身發展的需要而制定出的戰略。
3. 嬰幼兒奶粉事件出現前,三鹿集團最重要的資產是什麼?三聚氰胺事件出現後,其最重要的資產是什麼?三元集團和娃哈哈集團試圖收購三鹿,這與兩個集團的戰略有什麼樣的關系?
答. 事件出現前,三鹿集團最重要的資產是品牌,是無形資產。 根據所查公開資料,三鹿集團2007年底,三鹿的品牌價值高達149.07億元。而現在,據知情人士所說,三鹿的無形資產已經沒有了,也就是說沒有了品牌價值.
事件出現後,三鹿集團最重要的資產只有股權和凈資產.現在,資本市場對三鹿凈資產的最直接評價是7億人民幣.而事件前是12.24億.現在,三鹿的股權是6.6億人民幣.而事件前是3.18億美元.
三元對三鹿的收購將擴大其在國內奶粉市場佔有份額,向成為全國奶業一線品牌邁進。娃哈哈之前一直有意進軍奶業,拓展市場。這次高調宣布計劃收購三鹿無疑是這一戰略意圖的體現。
4. 從供應鏈的角度考察,三鹿集團的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個案的問題,還是乳業行業的通病呢?
答. 從供應鏈的角度,三鹿集團的問題主要是出在供應鏈的始端,沒有對生產奶粉的原奶質量進行好監控,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
實際上管理供應鏈問題是乳液行業的通病。這次事件中,涉及企業多達22家,其中不乏有伊利,蒙牛,光明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徹底暴露出了乳液企業的管理漏洞,而目前我國原奶供應是鬆散式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一旦對供應源頭監管不利,很容易在原奶質量發面出現問題。而我國多數奶制企業在這方面管理上又處在比較鬆散狀態下,可以說這是我國是乳製品整個行業的漏洞。
5. 針對供應鏈的問題,業界領導者光明,伊利,蒙牛分別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呢?政府提出了怎樣的解決方案呢?根據你所學的西方經濟學原理,你是如何評價業界和政府各自提出的解決方案呢?
答. 光明:奶源控制在原有的基礎上,與奶源供應商簽訂了質量承諾書,同時對重點牧場派管理人員實施24小時駐場監管,從飼料到擠奶全過程進行跟蹤,實行拒收散奶的奶源管理計劃,同時加速推行集中飼養、規模飼養、科學飼養,擴大了奶牛「身份證」管理的范圍。
伊利:斥巨資從美國和日本購買先進的檢測設備,並且做到牛奶進廠必須經過檢驗,檢驗合格以後才能進入生產線,從源頭杜絕產品質量隱患。加快完善自身奶源基地建設的進程。奶聯社就是其中一種新型的奶源基地模式。伊利集團將附近的散養奶牛整合到奶聯社,由專家進行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擠奶。
蒙牛:購買了大量檢測儀器對原奶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加快現代化奶源基地的建設,建成現代化,集約化,規模化的飼養和擠奶方式,加強第三方對產品生產過程的監督。
政府:國家質量管理部門加強了對企業產品質量的監察力度,對問題奶源進行了銷毀,完善國家食品安全和質量監管機制。
6. 請你對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的乳品行業進行五力模型分析,並針對下列各角色給出相應的建議
答. 波特五力模型簡介:
1)新進入者威脅
新競爭者的加入必然會打破市場平衡,引發現有競爭者的競爭反應,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調入新的資源用於競爭,因此使收益降低。
事件發生後,完達山等二三線品牌以其過硬的質量品質,安全渡過了這次考驗。並迅速擴大了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千金難買的良好、深刻的印象。如果企業在此時乘勝追擊,擴大其生產線,則在未來的時間里,很有可能成為蒙牛、伊利,光明等三巨頭地位的最大威脅者。
2)替代品的威脅
市場上可替代你的產品和服務的存在意味著你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將會受到限制。
牛奶是最古老的飲料之一,因其營養豐富,口感香濃,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中國自古有喝牛奶的傳統,牛奶營養的觀念根深蒂固。所有我認為,牛奶沒有直接替代品。
3)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
如果買方擁有討價還價能力,他們一定會利用它。這會減少你的利潤,其結果是影響收益率。
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後,牛奶奶粉的需求量極大下降。嚴重的庫存積壓,使得三巨頭不得不賠錢甩貨,消滅庫存。這時可以說像大型超市這樣的買家的還價能力是很強的。但這只是短時間的情況,牛奶是非彈性需求物品。在經過這段時間後,牛奶、奶粉等需求還是會基本恢復到時間前的水平。據說,現在已經恢復了6成。
4)供方的討價還價能力
與買方相反,供方會設法提高價格,其結果同樣會影響你的收益率。
由於牛奶極易變質。供方必須及時將原奶賣給牛奶廠,所有供方討價還價能力弱。
5)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
競爭會導致對市場營銷、研究與開發的投入或降價,結果同樣會減少你的利潤。
在奶粉事件中,由於三巨頭的產品都出現了問題。我理解為現有競爭能力相當。
請對下列各角色給出相應的建議:
1.一個有意進入乳品行業的投資者
答. 首先要投資誠信企業,一定要確定企業的食品安全質量沒有問題後,再考慮利潤等問題,要做良心投資者。另外,從投資策略講,可以考慮投資一些高檔乳品的項目。比如蒙牛的特侖蘇這種高端奶品。三聚氰胺事件後,相信消費者將更加關注食品質量本身而非價格。這個時候進入高端乳品項目,正是時候。
2. 業界領軍企業
答. 要做誠信企業,要把消費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企業做大的同時,一定要管理安排好各種事宜。產品質量才是第一位,不要本末倒置,盲目追求廣告效果,強調營銷。
3. 消費者
答. 不要盲目相信廣告,更要注重身體感受.
4.奶農
答. 做誠信奶農,增加科學養牛的知識,養好牛,產優質奶.
5. 政府
答. 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檢查力度,發布食品安全細則,完善食品安全監督機制。對食品安全結果進行公開。鼓勵有誠信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以此為戒,做好消費者的食品質量的檢察官。
Ⅸ 自創並按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什麼入賬
D。
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資、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企業在自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費用。比如,研究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和福利、所用設備的折舊、外購相關技術發生的支出等。發生的這些費用往往難以根據某個特定的項目進行歸集;此外,隨著企業間技術競爭的加劇,企業研究與開發的項目是否很可能成功,是否將來很可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往往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會計制度明確要求企業在自行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當時確認為當期費用;而依法申請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則應作為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並依此入賬。
比如,某企業自行開發成功一套計算機管理軟體,並依法申請了專利。為此發生了注冊費和律師費等4萬元。在這個例子中,企業應將申請取得的專利按4萬元入賬。
需要說明的是:(1)無形資產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成功前已計入發生當期的費用,在申請成功後不能轉增無形資產的成本。(2)我國會計制度對研究與開發費用規定的處理原則,與相關國際會計准則有所不同。國際會計准則認為,研究與開發應予區分;相應地,研究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開發費用則應在符合一定條件時予以資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