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實體現金流量=營業現金毛流量-(凈經營長期資產增加+折舊與攤銷)
因為會計上每期都會對長期資產進行折舊或者攤銷,我們在財務報表上獲得的回關於長期資產的增加值是答已經抵減折舊或攤銷後的余額,而實際的資本支出是長期資產的原值,所以需要在已經抵扣折舊或攤銷的長期資產的增加值中加回已經抵扣折舊和攤銷的數值。
因為經營營運資本的增加=流動經營資產-流動經營負債=凈短期經營資產的增加,資本支出=長期資產的增加+累計折舊與攤銷=凈長期經營資產的增加。
所以實際上,所有這個過程計算的最終結果就是: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的增加。
(1)經營性流動資產加上折舊與攤銷擴展閱讀
1、如果實體現金流量是負數,企業需要籌集現金,其來源有:
①出售金融資產;
②借入新的負債;
③發行新的股份。
2、如果實體現金流量是正數,它有5種使用途徑:
①向債權人支付利息(注意,對企業而言,利息凈現金流出是稅後利息費用);
②向債權人償還負債本金,清償部分負債;
③向股東支付股利;
④從股東處回購股票;
⑤購買金融資產。
B. 經營性現金流包含折舊和攤銷嗎
用間接法計算經營性現金流量時
應用凈利潤+折舊攤銷
因為折舊等是無需付現的費用
C. 為什麼項目投資的題目在計算現金流量時加上折舊與攤銷
營業現金毛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折舊與攤銷
該指標假設在企業未來的持續經營中,既不需要內追加長短期資金投入的前容提下,企業可以提供給投資人的現金流量總和。
為什麼加上折舊。因為折舊是營業過程中,為將來更新固定資產而預留的資金,在計算凈利潤時按權責發生制,扣除了這部分成本費用,而實質上沒有流出資金,所以在計算收付實現制時現金流量表時候,要把折舊加回來。
相應地,在資本預算時候,折舊雖沒流出,但作為利潤的減項可以抵稅,折舊抵稅視為流入。如果租賃資產,損失了折舊抵稅,這項變成了流出。
「毛」字可以去掉。「營業」而不是「經營」,後者包括籌資業務。
D. 為什麼資本支出等於凈經營長期資產增加+折舊與攤銷
1.資本性支出是指企業單位發生、其效益及於兩個或兩個以上會計年度的各項支出,包括構成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支出。
2.凈長期資產增加額是資本性支出減除當期折舊和攤銷後的支出凈額.即:凈長期資產增加=資本性支出-當期折舊和攤銷
所以:資本支出=凈經營長期資產增加+本年折舊和攤銷
E. 營業現金毛流量為什麼要加上折舊與攤銷
營業現金毛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折舊與攤銷
該指標假設在企業未來的持續經營中,既專不需要追加長短期屬資金投入的前提下,企業可以提供給投資人的現金流量總和。
為什麼加上折舊。因為折舊是營業過程中,為將來更新固定資產而預留的資金,在計算凈利潤時按權責發生制,扣除了這部分成本費用,而實質上沒有流出資金,所以在計算收付實現制時現金流量表時候,要把折舊加回來。
相應地,在資本預算時候,折舊雖沒流出,但作為利潤的減項可以抵稅,折舊抵稅視為流入。如果租賃資產,損失了折舊抵稅,這項變成了流出。
「毛」字可以去掉。「營業」而不是「經營」,後者包括籌資業務。
F. 經營現金流為什麼包含折舊和折耗攤銷
那是因為你們所說的凈利潤已經把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減出去了,但是你要考慮回一個問題就答是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所形成的現金量並沒有真正的流出去,只是在內部消耗了,所以不能把它當做流出企業的一部分資金,所以最後要把它加回來。希望能幫助你!
G. 經營現金毛流量-經營資產凈增加-折舊與攤銷=實體現金流量 為什麼要減折舊與攤銷
經營長期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應收款+長期待攤費用+長期股權投資+遞延所得稅資產+其他非流動資產
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經營性長期資產-經營性長期負債
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增加=年末數-年初數
H. 計算運營期所得稅的凈現金流量時,為何要加上折舊和攤銷
這是因為:企業是按權責發生制的原則計算產品成本的。
如企業在今年1月購置了一台生產用設備,各種稅費安裝達到可使用狀態共計支出10萬元,當月已投入生產。那麼這10萬元是今年1月的資金流出,它與產品成本沒關系。
而2月份在計算產品成本時就要計提該設備的固定資產折舊按5%扣除殘值率後,再按照年限法計提出·每月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折舊費,那麼這筆折舊費當月並沒有資金流出,但在該產品實現銷售獲得收入時,其未流出的資金確得到資金流入的補償。
因此折舊費和其他攤入產品的各種費用,是在其實現銷售時抵補了其原來的流出。所以在計算運營所得稅的凈流量時,要加上折舊及其他攤銷費。
(8)經營性流動資產加上折舊與攤銷擴展閱讀:
在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中,經濟業務的發生和貨幣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著現金流動與經濟活動的分離。由此而產生兩個確認和記錄會計要素的標准,一個標準是根據貨幣收支是否來作為收入確認和費用確認和記錄的依據,稱為收付實現制;另一個標準是以取得收款權利付款責任作為記錄收入或費用的依據。
權責發生制在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時有其合理性,幾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實現制;但在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時卻有其局限性:一個在損益表上看來經營很好,效率很高的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卻可能沒有相應的變現資金而陷入財務困境。
而其在資產負債表上則部分反映為現金收支,部分反映為債權債務。為提示這種情況,應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彌補權責發生制的不足。權責發生制一般用於企業經營情況。
I. 凈經營資產長期總投資=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增加+折舊和攤銷 中 為什麼又要加折舊和攤銷呢
因為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折舊與攤銷-(凈經營性營運資本的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凈增加+折舊與攤銷)。
因為凈經營性營運資本=經營流動資產-經營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不存在折舊與攤銷。
而非流動資產原值=資產凈值+折舊與攤銷+殘值,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總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凈增加+折舊與攤銷。
所以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凈經營性營運資本的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凈增加=稅後經營凈利潤-經營資產凈投資(其中包括經營性流動資產和經營性長期資產)。
如果此處的長期資產是新購入的,未計提折舊,則折舊為0,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凈增加。
攤銷注意點:
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大型軟體、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和開辦費,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
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
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折舊注意問題:
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