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年個人所得稅條款
2018年8月31日《個人所得稅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最新修改頒布,由於近年來稅務法治以及稅收征管政策體系的完善化,社會各界普遍感受到征管形勢嚴峻,納稅人稅收成本壓力增大。為幫助更多收入多元化的自然人納稅人理解個稅計算方式,我們從針對顧問客戶的新法解讀課程中簡摘出本文內容,以最新個稅法和國家政策趨勢為依據,分享給大家。
通常情況下,單一工作和收入來源的納稅人,個人所得稅會由所在單位即支付工資的法律主體進行代扣代繳,納稅人在獲取收入時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已經由單位代理完成(這也是長期以來大家並不真正熟悉個稅的一個原因),這種情況下,納稅人個人通常只需重視稅基和稅率問題,這兩個稅收要素關乎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數額,直接決定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通常情況之外,如果納稅人有多項工作或收入來源多於一項的,納稅人同時需要重視所有收入是否已經被納入征稅范圍並被扣繳,如果存在部分收入未被納入的,則需要進行主動申報。
如果涉及自我申報,或者納稅人需要理清自己個稅情況時,就需要知曉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
《個人所得稅法》根據不同的收入類型,確定了不同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目前新法律規定的收入類型有:(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
針對以上收入類型,分為三大類計算方式。
第一大類,對於收入類型為(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情形,按照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基本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居民年度收入額-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其中,工資、薪金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工資、薪金所得
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所得額×(1-20%)
其中,稿酬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所得額×(1-20%)×70%
居民年度收入額,年度是指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該四類收入類型收入合計,需要注意的是非居民個人的計算方式與以上有區別,本文未列舉。
費用,現行新標准為六萬元/年(5000元/月),即通常我們理解的扣除額數,也是這次法律修訂修改的內容。
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該類計算方式下總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按超額累進稅率結果
適用的稅率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36000元的 3
2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 45
舉例案例:
假設:
某編劇取得一筆稿酬所得,合同金額為700000元,且為一個公歷年度的全部收入
則:
其居民年度收入額=700000×(1-20%)×70%=392000元
另:
按照法律規定,扣除費用為60000元/年
假設專項扣除為30000元/年
假設專項附加扣除為60000元/年
假設其他扣除為0元/年
則:
其應納稅所得額=392000-60000-30000-60000-0=242000元
根據稅率表,適用第3級
該編劇年度
個人所得稅額=36000×3%+(144000-36000)×10%+(242000-144000)×20%=31480元
第二大類,對於收入類型為(五)經營所得的情形,按照分別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基本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經營年度收入額-成本-費用-損失
該類計算方式下總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按超額累進稅率結果
適用的稅率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30000元的 5
2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 35
第三大類:對於收入類型為(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的情形,按照分別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基本計算方式為:
收入為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租賃收入額-800元
收入為財產租賃所得,四千元以上的: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租賃收入額×(1-20%)
收入為財產轉讓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轉讓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收入為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
該類計算方式下總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
以上是最新法律規定下,對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的一個簡要概括,由於計稅涉及要素界定復雜,加上本次修改的新法律尚未進入生效實施階段,計稅要素可能的潛在異議以及執行標准尚無法在稅務征管中得到統一解釋,因此,最終稅務成本輕重尚無法確定。由於稅務法律及征管體系愈加完善,建議遇到稅務問題難度比較大的,咨詢稅務機關或稅務師、律師等專業人士解決,以避免產生進一步的責任追究。
『貳』 2018年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怎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為了准確計算自己納稅額,可以下載個稅管家app,在手機上就可以計算,無門檻無費用,放心使用,方便快捷!
『叄』 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2019年1月1日起,抄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肆』 特許權使用費個人所得稅稅率
特許復權使用費所得適用制比例稅率,稅率為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4 000元以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800)×20%
應納稅額(4 000元以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1-20%)×2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魏先生2009年度取得兩項專利,其中一項專利許可給甲公司使用,獲得特許權使用費3 000元,另外一項專利許可給乙公司使用,獲得特許權使用費8 000元。魏先生上述兩項所得應當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解答:魏先生獲得的第一筆特許權使用費所得3 000元低於4 000元,應納稅額為:(3 000-800)×20%=440(元)。魏先生獲得的第二筆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高於4 000元,應納稅額為:8 000×(1-20%)×20%=1 280(元)。所以,魏先生上述兩項所得共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440+1280-1720(元)。
『伍』 2019年新個稅實施後,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費用減除標準是什麼
新個稅法對於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納稅內申報分兩步,首先容每次發放的時候預扣申報,可以減除相應的費用後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在按適用稅率計算申報預交
三項綜合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減除費用: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預扣稅率,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是20%,勞務報酬:
所以你說的扣除費用只是預交的時候使用,匯算清繳的時候又要綜合重新計算了
『陸』 19年 不是出新稅法么,勞務報酬個人稅是不是可以清繳退稅錢
新個人所得稅實行預繳制度,也就是說,個人所得稅不是等一年完了再累計交一次專,而屬是每次取得收入都要預交個人所得稅,最後再全年算總賬,多退少補。而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稅預扣率最低為20%。
個稅改革中的預扣政策,本來就應當考慮到實際情況,勞務報酬的預扣如此之高,將嚴重限制勞務報酬的支付與取得,未來期待各地稅務機關對於勞務報酬代開發票政策進行重新界定,比如對於某些常見而又額度不大的勞務報酬是否可以考慮進行較低稅率的核定徵收,避免勞務報酬政策形同虛設。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
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基於此稅法規定,支付個人勞務報酬的單位或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柒』 2019年後個人多個單位的勞務報酬是否合並計稅
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酬所得全部合並為綜合所得,統一按年計稅。
『捌』 2019年賺的錢還要到2020年來扣個人所得稅嗎
如果達到納稅條件需要扣稅。
比如個人綜合所得方面,目前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實行平時預繳,年度匯算清繳。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
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94號)有關規定,納稅人在2019年度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經國務院批准,依據《財政部
(一)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
(二)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三)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
依據稅法規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一)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包括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率高於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預繳稅款時,未申報扣除或未足額扣除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或捐贈,以及未申報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等情形。
(二)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包括取得兩處及以上綜合所得,合並後適用稅率提高導致已預繳稅額小於年度應納稅額等情形。
本回答由無錫大為稅務師事務所提供,供您參考!如已為您解惑,望採納;如有不明白問題可以繼續提問或關注我私信留言。無錫大為稅務師事務所專注財稅領域,提供稅務鑒證(含企業所得稅匯算鑒證)、稅務代理(含個人所得稅匯算代理)、稅務咨詢、財稅培訓服務!
『玖』 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在修正的復個人所得稅稅法中,工制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作為綜合所得,在計稅時予以合並,綜合計稅(適用於居民個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作為綜合所得,在計稅時予以合並綜合計稅。
所以,如果您有日常的工資性收入的話,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應與工資性收入合並計算,可以按月計算扣除5000的基數以及房貸利息等附加的支出,也可以按年進行綜合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