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地使用權如何做會計分錄
1、如果來是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源資產,則會計分錄如下;
(1)購入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2)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土地使用權
2、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3、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1)盤盈土地無形資產怎麼記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參考資料:無形資產-網路
㈡ 攤銷無形資產土地會計分錄怎麼做
首先明確返還土地款的性質,是屬於補貼收入的返還,還是屬於退款性質(回票據摘要中注答明土地款)如果是補貼收入的話,那就土地的攤銷不用調整,按原先攤銷方法處理如果是退款,也就是說土地取得成本發生變化,那就重新確定成本後,按新的成本重新計算調整攤銷數
㈢ 土地費用進無形資產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貸:銀行存款(支付的出讓金、手續費) 資本公積-評估增值(如果是評估的)
㈣ 關於土地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購入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土地使用權
㈤ 土地使用權計入無形資產,現項目完工,請問如何分攤,會計分錄如何處理,
共同探來討,我認為可以這樣做會計源分錄:用10年時間在管理費用中分攤。
借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N/(10*12)
貸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N/(10*12)
㈥ 關於土地無形資產的帳務處理
要將廠房所佔用的土地計入固定資產科目(但要單獨記帳)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這是會計處理,稅法規定還是直線攤銷。之間的差異要進行納稅調整。
㈦ 土地按照無形資產核算應該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前一帳務做固定資產購入,如果因後來改變了,稅已交,則應紅字沖正,改記版租賃帳務處理,權同時在日後報稅時,將已報繳的稅沖抵回來,但首先要與稅管員商量,由他出拒退稅證明或簽發可退稅文書方可處理。租憑的帳務處理可以列支到當月損益,也可以做為待攤費用處理,逐月列入損益中。
㈧ 無形資產(土地出讓金 )攤銷的會計分錄
1、如果單位執行了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
2、如果單位還沒執行新會計准則,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㈨ 土地使用權在「無形資產」里科目核算的,應怎麼做會計分錄,有具體例子嗎
購入時,按取得時的價值計入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按你們土地使用權證書上的年限來進行攤銷。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