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攤銷固定資產改良

攤銷固定資產改良

發布時間:2021-03-04 00:38:15

A.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何記提與攤銷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是在新的所得稅法出台前的概念。它的條件為:
1.支出金額在固定版資產原值的權20%以上;
2.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2年以上。

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出台後是這樣規定的:
實施細則第六十九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實施細則第七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B.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在賬務上的會計處理

1、結轉到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1143507.37

借:累計折舊856492.63

貸:固定資產2000000

2、改造費用

借:在建版工程1000000

貸:銀行存款(或權原材料)等科目1000000

3、完成後

借:固定資產2143507.37

貸:在建工程2143507.37

(2)攤銷固定資產改良擴展閱讀:

一、固定資產發生收益性後續支出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固定資產的收益性後續支出應當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直接列入「管理費用」,不再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進行核算。具體核算為:

發生收益性後續支出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或銀行存款等)

如領用了生產用原材料,則

借:管理費用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對於原來為固定資產大修理而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採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

計提折舊。

發生收益性後續支出的固定資產,因未轉入在建工程,其賬面價值未發生改變,應照提折舊。

C. 長期待攤費用里的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與固定資產的區別

1、歸屬不同:固定資產指的是一開始確認時計入的固定資產,比如你直接購入的,或者自行建造的,所有權是屬於你的。而改良支出則是對租入的固定資產,這項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你,而是別人的。

2、條件不同:該資產進行更新改造,按照規定,這種改良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就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分期攤銷。舉個例子:房產證上是自己公司的名字,哪就屬於你們公司的資產,計入固定資產;如果是租別人的房子,就屬於租入固定資產,這時候租入的房子裝修,這個裝修費就應該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按月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時

借:製造費用——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貸:長期待攤費用——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3)攤銷固定資產改良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可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完畢的長期待攤費用。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D. 固定資產改良後的攤銷也是現金流入嗎

是的。固定資產改良後的攤銷也是分攤原來及改良的資本支出,而相關現金流支出實際在購買及改良時已經發生,之後的攤銷折舊並未形成真正的現金支出,但卻增加了成本費用,所以要作為現金流入加入。

E.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何界定20%以上

一、新的企業所得稅較現行稅法更從實質的角度明確了固定資產大修理的范圍。

(一) 發生的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 50% 以上;

(二) 發生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2 年以上;

(三) 發生修理後的固定資產生產的產品性能得到實質性改進或市場售價明顯提高、生產成本顯著降低;

(四) 其他情況表明發生修理後的固定資產性能得到實質性改進, 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增加。

二、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必須資本化。尚未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可增加固定資產原值,並適當延長折舊年限,計提折舊;對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作為遞延資產,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三、《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規定下列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1)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2)經過修理後有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兩年以上;

(3)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5)攤銷固定資產改良擴展閱讀:

由於會計制度與稅法對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處理存在較大差異.在年終申報所得稅時應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企業當年度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大於稅法規定的提取數或攤銷數,則應當按照其差額部分進行納稅調整,即超過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

應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當年度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小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提取數或攤銷數.則應按實際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額在稅前扣除.不作任何納稅調整。

F. 什麼叫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是在新的所得稅法出台前的概念。它的條件為:
1.支出金額在固定資產原值內的20%以上容;
2.固定資產延長使用年限2年以上。

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出台後是這樣規定的:
實施細則第六十九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實施細則第七十條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明確了嗎?已經將提法改為固定資產大修理指出了。

G.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該怎麼處理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財務處理:
1、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2、企業發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按照合同約定的剩餘租賃期限分期攤銷,賬務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等

貸:長期待攤費用

《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予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合理進行攤銷。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1801 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可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完畢的長期待攤費用。

《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八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所稱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是指改變房屋或者建築物結構、延長使用年限等發生的支出。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第(二)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約定的剩餘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H. 固定資產改良的固定資產的更換與改良的區別

固定資產的更換與固定資產改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固定資產價值是否升值上:
如果舊部件更換後固定資產的運行能力沒有提高,稱為更換,比如更換性能相同的空調系統;如果舊部件更換後固定資產的運行能力得到提高,則稱為改良,比如更換性能列好更復雜的空調系統。固定資產更換與改良相當於我國會計中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或技術改造。
固定資產的更換與改良都能為企業帶來更我的未來的經濟利益,在會計中均作為本支出。在實踐中,更換為改良很難區分。
一、固定資產的修理
固定資產的修理可以分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中、小修理也可稱為經常性修理。
1、大修理
(1). 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如果數額較大或發生不夠均衡,應當採用預提或待攤方法。
(2). 若發生修理費用,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通過「遞延資產」科目分期攤銷。
2、經常性修理(中、小修理)
在支出發生時作為當期費用(收益性支出)入帳。
二、固定資產的改良
固定資產改建、擴建亦稱為固定資產改良。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一般數額較大,受益期較長(超過1年),而且使用固定資產的性能、質量等都有較大的改進。企業為固定資產發生的支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應確認為固定資產改良:
1、使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
2、使固定資產的生產能力提高;
3、使產品質量提高;
4、使生產成本降低;
5、使產品品種、性能、規格等發生良好的變化;
6、使企業經營環境或條件改善。
根據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原則,在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改建、擴建工程一般要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後再轉入「固定資產」。

I. 固定資產改良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納稅調整

一、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
(一)兩者確定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條件不同
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三十一條規定,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1) 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2) 經過修理後有關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延長二年以上;
(3) 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按照原國稅發[2000]84號的規定,這里是否含本數沒有明確說明,通常情況下理解(僅限於理解)是含本數的。但是還應該注意「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不是唯一標准,如果達到(二)、(三)任何一條情形的修理費,稅法都要求進行資本化處理。
2008年以後的業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1)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3)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4)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2)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條例》第七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四)項所稱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劃分為資本化的後續支出和費用化的後續支出。劃分的原則是:如果支出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則應將該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否則.應將該後續支出予以費用化。具體標準是:通過改良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提高了固定資產的生產能力。實現了企業產品的更新換代,大大降低了產品的成本等,通常都表明後續支出提高了固定資產原定的創利能力。此時.應將後續支出予以資本化。
(二)兩者規定對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處理不同
稅法規定: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的.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
按照固定資產的原價.加上改擴建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後的余額確定新固定資產的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改良凈支出應增加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的賬務處理應當按照以上法律法規結合《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進行處理。
二、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納稅調整
由於會計制度與稅法對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處理存在較大差異.在年終申報所得稅時應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企業當年度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大於稅法規定的提取數或攤銷數.則應當按照其差額部分進行納稅調整,即超過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應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當年度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小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提取數或攤銷數.則應按實際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額在稅前扣除.不作任何納稅調整。
如何進行納稅調整.舉例如下:
(一)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的情況下假設:1995年12月31日.甲公司投入使用一條生產線,原價100000元,估計凈殘值4000元,預計使用1O年。2001年12月31日。由於產品適銷對路.現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已難以滿足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於是公司決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擴建。以提高其生產能力;2001年12月31日至3月31日。經過3個月的改擴建.完成了對這條生產線的改擴建工程。共發生支出200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改擴建後.預計其使用年限可延長2年。估計凈殘值不變。該固定資產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為簡化計算過程.整個過程不考慮其他稅費。
按會計制度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1 2001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1996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公司每年提取的折舊金額分別為:固定資產折舊= (100000—4000)門0=9600元.累計折舊金額為9600×6=57600元。
將固定資產的凈值轉入「在建工程」。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42400
累計折舊 576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
2.200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發生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3.2002年3月31日.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62400
貸:在建工程 62400
4.2002年4月1日起.每年應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62400—4000)/6=9733元。
2002年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9733×9/12=7300元。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 7300
貸:累計折舊 7300
按稅法的規定.處理如下:
2002年3月31日,計算的改擴建後的固定資產原價=100000+20000=120000元。
1996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累計提取折舊金額57600元。2002年4月1日起.每年應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1 20000—4000— 576OO)/6=9733元。2002年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9733×9/1 2=7300元。
結論: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的情況下.企業按會計制度規定實際計入費用的折舊金額與按稅法規定計入費用的折舊金額相等.年終計算所得稅時不作調整。(說明:為了重點闡明本文的觀點.所設計的例題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符合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即「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不得短於1O年」。估計的凈殘值也符合稅法的規定.即「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如果折舊年限與凈殘值和稅法規定的不同,則該結論不成立。企業按會計制度規定實際計入費用的折舊金額與按稅法規定計入費用的折舊金額將不相等。年終計算所得稅時應作調整。)
(二)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的情況下:
如上例,假設上述固定資產2001年12月31日已提足折舊.2001年12月31日至3月31日進行上述改造。
按會計制度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等於估計凈殘值4000元。將其轉入「在建工程」。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4000
累計折舊 96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
2.200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發生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3.2002年3月31日.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24000
貸:在建工程 24000
4.2002年4月1日起.每年應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24000—4000)/2=10000元。
2002年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10000×9/12=7500元。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 7500
貸:累計折舊 7500
按稅法的規定.處理如下:
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應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假設該公司按5年攤銷.則從2002年4月1 日起. 每年攤銷額= 2000~5=4000元。2002年攤銷額為4000×9/12=3000元。
結論: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的情況下.企業按會計制度規定實際計入費用的折舊金額與按稅法規定計入費用的遞延費用攤銷額不相等.年終計算所得稅時應作調整。
按會計制度規定實際計入費用的折舊金額.減去按稅法規定計入費用的遞延費用攤銷額. 即為應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本例甲公司本年應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為7500—3000=4500元。

J. 攤銷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會計分錄

改良時:借:在建工程 累計折舊貸:固定資產(原值)改良完工後:借:固定資產貸:在建工程按改良後的固定資產原值及預計使用年限進行攤銷:借: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貸:累計折舊

閱讀全文

與攤銷固定資產改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