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大神教我SPSS做描述性分析、pearson分析和二項Logistic分析,
菜單分析——抄描述統計——描述,選入你想做描述性分析的變數,打開選項,全選,繼續,確定。然後你就可以再結果里邊看你的描述性統計結果了。
Pearson分析是在菜單分析——相關——雙變數,在主面板里選入你的變數,打開選項,全部勾選,繼續,相關系數勾選Pearson,確定。
二項logistic回歸的做法是在菜單分析——回歸——二元logistic里邊,打開主面板,因變數選信息披露質量,協變數選你的因素,單擊分類,把你的因素里邊的分類變數選過去,繼續,保存里邊選擇概率,組成員,包含協方差矩陣,繼續,選項,勾選分類圖,估計值的相關性,迭代歷史記錄,exp的CI,在模型中包括常數。繼續,確定。就可以看結果了。
希望能幫到你呦~ppv課視頻學習網站,免費的spss視頻。
❷ 因為不怎麼會用SPSS,原假設H1與VDI正相關,結果出來負相關,不知道哪裡出錯。求大神幫助.
在統計學上,原假設 為β1=0,不會是「H1與VDI正相關」。
你給的是圖片,不是數據,無法具體操作。
假定你是對的,可解釋為: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越高,自願性信息披露分值越差。
❸ 國內外財務造假研究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以高速度發展,人們進行經濟決策就需要更多更為准確的數據和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所提供的各項財務指標是衡量企業發展狀況的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信息使用人的行為方向與資源配置動態都直接被財報的准確性所影響。如若較多上市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或許會導致投資者作出錯誤決策而導致投資失敗,如此一來便會嚴重消磨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在財務舞弊更復雜、隱蔽性更強的新情況下,財務舞弊的識別和治理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系統深入探索企業舞弊的共性特徵,防止企業舞弊以及降低審計失敗率刻不容緩。
1.1.2 研究意義
本文研究以我國醫葯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特徵與防治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建設性的意義。一是有助於保障資本市場各種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二是資本市場的穩定與完善程度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資本市場疲軟會造成經濟頹勢的惡性循環,證券投資者作為市場交易中的活躍分子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保護在投資市場中處於信息弱勢的中小投資者,三是有助於營造公平的投資環境。有助於增強中小投資者投資信心,此外,還有助於審計監督水平的提高。財務舞弊特徵給審計人員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將審計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細節總結出來,並且將企業顯示的各種特徵信號聯系起來,給注冊會計師審計提供了便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內文獻綜述
閻達五、王建英(2001)採用「十分法」將取得的 1996 至 1998 年統計樣本中的資產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質量指標按數值大小進行排序,通過均值差異檢驗,得出財務舞弊企業所呈現的具體特徵[1]。
章美珍(2002)將銀廣夏舞弊案例貫穿全文,從關聯方、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量、內部控制等幾個方面闡述了企業舞弊的端倪,該案例分析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 可參考性[2]。
耿建新、肖澤忠等(2002)運用案例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分析了億安科技與銀廣夏的財務數據指標特徵,隨後又對 36 家盈餘操縱公司進行實證檢驗,發現財務舞弊公司在舞弊前每股現金流量顯著小於非舞弊公司[3]。
毛志宏、李荷和張星明(2006)通過選取上交所 2001 年-2004 被證監會處罰並披露57家 A 股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詳細論證出了獨立董事比例、獨立董事年薪以及會議次數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可能性是負相關的[4]。
羅秀珍(2012)從董事會治理角度對董事會構成、董事薪酬、審計委員會三方面進行展開論述,並輔以回歸分析,驗證了高層人事變動與董事會治理與財務舞弊相關性[5]。
方軍雄(2003)選取1993至2004年十年間被證監會處罰的48家公司作為樣本,將應收賬款周轉率、董事會專業人員數量、資產負債率、每股收益作為變數,採用二項 Logistic 回歸方法發現舞弊公司與非舞弊公司在上述四個指標方面存在顯著差異[6]。
阮錦勤(2003)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論證了股權結構、股權集中度以及董事會特徵與財務報告舞弊的關系,提出並證明監事會人員數量與企業財務舞弊的正向關系[7]。
岳殿民(2008)以 1997 至 2006 年被監督部門依法查處並曝光的 53 家公司並剔除數據不全、剔除證券行業種類公司得到 36 個舞弊樣本,再選取沒有舞弊行為的公司作為對照,綜合運用邏輯分析模型得出了盈利能力特徵與舞弊的關系[8]。
萬東敏(2012)將 2003 至 2010 年製造行業的舞弊樣本與經過 5 原則篩選的 27個參照樣本納入 Logistic 分析模型以及 T 檢驗,從企業內部結構、財務指標、審計意見等角度展開分析其與舞弊的相關性,具有較准確的識別率[9]。
張海燕將(2013)以2004年至2012年間被依法查處披露的44家舞弊上市公司與 44 家報表沒有作假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 SPSS 軟體分析 27 個自變數並進行 T 檢驗,採用逐步向後的方式進行剔除,避免多重共線情況,得出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流動比率是區別財務報告舞弊的有效指標[10]。
謝曉燕、程富(2009)通過分析評價的性質和內容,指出我國現階段對內部控制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准,通過國際比較,找出我國與國際發達國家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中的差距[11]。
戴文濤、王茜、譚有超(2013)研究了影響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外部環境、主客體、設立目標、評價方法、規范等內容,並且提出一個完整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概念框架[12]。
1.2.2 國外文獻綜述
國外早期將企業財務舞弊的特徵研究稱為「企業舞弊紅旗」研究,通過對舞弊企業進行歸類分析,得出財務報告舞弊企業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特徵,將這些共性特徵定義為會計舞弊「紅旗」,一旦發現一個企業具有「紅旗」中的近似現象,便可以對其進行舞弊風險防控檢查[13]。Albrecht 和 Romney(1986)採用問卷調查與歸納研究方法,發現公司管理人員個人能力、文化素質高低與公司報表是否作假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14]。
Beasley(1996)通過對舞弊公司的分析發現獨立董事比重、董事會審計人員比例、會議次數可以納入舞弊公司預警信號中來[15-16]。
Summers 與 Sweeney(1998)從舞弊三因素理論入手,採用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對上市公司舞弊手段進行分析,發現大型上市集團公司大多採用關聯方關系弄虛作假的方式,通過偽造、變造虛假買賣合同等手段作高收入,利潤自然也增加。研究還指出隱藏內部關聯方交易事項,也是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常見現象[17]。
Abbott Parker 與 Peters(2002)運用案例剖析,通過正反例子對比說明治理層結構設置對預防財務舞弊的重要性,再一次強調了建立審計委員會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也指出內部機構審計專業性較弱也容易滋生財務舞弊,應合理安排董事會人員,增加財務或審計相關專業人才,面對公司重大財務決策可以著重聽取其有益建議[18]。
Doumpos(2005)在對公司財務舞弊研究時把本國 57 家公司作為取樣對象,從這 57 個樣本中分別獲得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等數據計算負債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將得到的指標帶入回歸模型,經過檢驗分析得出總資產周轉率在辨別企業是否存在舞弊行為方面具有顯著性[19]。
1.2.3 文獻評述
財務舞弊自企業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從最初單業務造假到各個報表聯動造假愈演愈烈,因此關於財務舞弊的手段、特徵以及對策的國內外文獻研究也較多。已有文獻中,實證過程中只將能夠量化的財務比率作為研究變數,研究變數類別較為單一,因此得出的研究結果的准確性有待商榷。在分析財務舞弊的具體特徵方面,對於企業發生財務舞弊時宏觀環境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特徵並沒有論證,本文將財務舞弊的宏觀環境特徵與微觀特徵相結合,全面分析財務舞弊特徵。研究領域偏窄。現存的文獻研究大多是財務舞弊特徵與識別,如若能將財務舞弊的特徵識別與計算技術結合,不僅能夠彌補研究上的不足,而且也能極大的提高該研究的實用性以及操作性。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框架
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緒論部分首先闡述了該課題研究背景和意義,回顧關於財務舞弊案例的文獻,說明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闡述財有關務財務舞弊的定義及中醫葯企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第三章從醫葯行業角度出發分析了行業的財務舞弊成因、特徵以及影響。第四章以新華制葯為例,利用新華制葯財務舞弊案例資料探討新華制葯財務舞弊的成因。第五章提出抑制財務舞弊的措施。第六章概括全文,得出結論。
❹ 新會計准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有利,非常有利。簡單的說是資產搞活,幾十年改革的目標終於輕松實現了,以前是把國企搞死,現在是把死的搞活。
財政部發布了39項會計准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新規則,新會計准則體系於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並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新會計准則體系的建立是中國會計改革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新會計准則與舊會計准則相比有許多重要變革,將對上市公司產生重要影響。
一、新會計准則中的變革
(一)基本准則的變革
在基本准則當中,最引人注意的變化是關於公允價值(fair value)的引入,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公允價值法是資產評估的方式之一,其他幾種方式為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變現現值法和現值法等等。按照公允價值法,對資產的評估「是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所以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利潤操縱空間。另外,國內評估機構對於公允價值的經驗也比較欠缺,在實際操作當中可能會有一定困難。
在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公允價值已經運用的較為普遍,所以,此次國內引入公允價值,是國內會計准則和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為了防止公允價值被濫用而出現利潤操縱,准則規定了公允價值的使用前提,也就是公允價值應當能夠「可靠計量」。
(二)跌價准備計提變革
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跌價准備」、「在建工程跌價准備」、「無形資產跌價准備」,從2007年開始計提後不能沖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
盈利上升時,多計提跌價准備;盈利下滑時,再將跌價准備沖回。這是上市公司調節盈利的手段之一。會計准則變動後,上市公司不能沖回上述准備。
(三)債務重組方法變革
在新的會計准則中,債務重組將規定:由於債權人讓步,債務人獲得的利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利潤表。而原來是計入資本公積;並且引入公允價值,以實物抵債,將以公允價值計量。於是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極大地提高每股收益(EPS)。
(四)股權激勵
新會計准則下,激勵機制對當期利潤有負面影響。
在近期發布《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准則的徵求意見稿,財政部採納了國際會計准則與美國的會計處理方法,採用公允價值法計算期權成本費用,對實行股權激勵的公司的業績影響偏負面。
例如: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如果A公司總股本1萬股,市價2元,向管理層發行100份認購期權,認購價格為1元。按照期權定價模型,其認購期權價格為1.5元。於是,公司必須在利潤表中列示100×1.5=150元的費用,相應降低EPS幅度0.015元。而且上述費用不能抵稅。
(五)存貨管理變革
新會計准則下,存貨管理辦法變革,可能對於採用「後進先出」法公司,對於生產周期較長的公司產生一定影響。
新的存貨記賬方法,取消「後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記賬。對於原先採用「後進先出」,存貨較大,周轉率較低的公司,會造成毛利率和利潤的不正常波動。
例如:採用「後進先出」法的電器設備公司,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下跌過程中,一旦變革為「先進先出」法,成本將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當期利潤下降。
二、新會計准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一)多項新准則影響企業利潤
現行准則規定,債務重組中獲得豁免或少償還的負債只能計入資本公積,而新准則規定,以現金或非現金資產及債轉股等方式償還債務,其原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
對於存貨的計賬方法,新准則中也做了調整。「後進先出法」被取消,企業一律應採用先進先出法。對於原本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而言,轉換計賬方法,至少會引起毛利率的波動。而具體的影響,則還取決於其存貨周轉情況、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
(二)壓縮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
新會計准則較多地壓縮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項目、限定了企業利潤調節的空間范圍,規范和控制企業對利潤的人為操縱、粉飾經營業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第一,存貨發出計價,取消「後進先出法」,一律採用「先進先出法」。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選擇會對當期利潤產生明顯的影響。當存貨的價格上漲時,採用後進先出法,將使得當期的成本費用上升,當期利潤減少;而採用先進先出法,企業當期的成本費用下降,利潤增加。當存貨的價格下降時,則作用相反。以往企業通過變更對存貨的計價方法就可以達到調節當期利潤水平的目的。由於後進先出法不能真實的反映存貨的流轉,新准則與國際准則保持一致,取消了後進先出的存貨計價方法。這項准則變動將使得企業無法再將變更存貨計價方法作為利潤調節手段,促使企業的存貨真實的反映實際的歷史成本,減少人為操縱的因素。
第二,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通過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回是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的慣用手段。企業在虧損會計期間通過轉回前期所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可以達到減少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的目的;在盈利會計期間,進行反向操縱,大幅計提減值准備,增加當期費用,降低當期利潤,以便以後期間利潤下降時再予以轉回。
(三)抑制關聯方操縱
關聯方操縱是企業進行盈餘管理的途徑之一,新會計准則對其的抑製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大對關聯交易的披露。企業在利潤操縱中往往傾向於利用確乏公允性的關聯交易,將利潤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新准則對關聯方的定義做出了明確的擴展,包括了一系列對企業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三大類。且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存在控制關系的關聯方企業都應當在報表附註中披露母子公司的關系,明確指出需要披露的層次具體包括母公司、最終控制方、對外公開提供財務報表的最低中間控股公司。此外,關聯方發生交易,取消金額或比例的披露選擇,要求企業必須披露交易金額,重大交易須同時披露交易金額和交易額占該類總交易額的比例;對未結算項目要求披露詳細信息及金額;強調只有在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企業才能披露關聯方交易採用了與公平交易相同的條款。新准則一方面加大了關聯交易披露的范圍和內容;另一方面將以往較為概括的要求明確化和具體化,增強了關聯交易的透明度。
第二,擴大了合並報表范圍。新准則規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並報表范圍,而不以股權比例作為衡量標准。此外,新准則中規定,合並財務報表的種類不僅包括舊准則中規定的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利潤表和合並利潤分配表,而且還包括合並現金流量表、合並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和附註三個部分,其中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編制的規范及時有效地填補了現行實務當中的理論空白。 這一規則的變革遵循了實質性會計原則,使得合並報表是對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構成的企業集團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信息的真實反映,阻斷了一些企業利用分離若乾子公司,縮小持股比例,將經營狀況不好的業務從合並范圍中剔除,從而粉飾企業集團整體業績的慣用伎倆。
綜上所述,與現行17項會計准則相比,新會計准則體系由一項基本准則和38項具體准則組成,其規范的交易和事項的內容比較全面。新會計准則先在上市公司中實行,這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適用范圍還存在差異。除極少數事項外,新會計准則體系已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實現了趨同。顯然、新會計准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對上市公司將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幫助。
❺ 求大神告知這種數學問題的建模方法,就是自變數和因變數都是一串數據,並且它們還一一對應,最好SPSS能做
根據公式計算,要用genr命令
可以做回歸分析,spss可以實現
如果是面板數據,spss實現不了
❻ 張彥的科研項目
縱向項目:
2003.12-2005.12,華工社科基金項目「中小企業財務診斷指標體系研究」, 主持
2005.03-2005.12,廣東省05年度審計科研項目「無形資產經濟效益評價標准研究」 , 主持
2001.01-200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觀經濟杠桿與企業風險的關系研究」,參加
2003.03-2004.06,華南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支持項目「廣東中小企業財務診斷研究」,參加
2005.02-2006.2,廣東省第五批科技三項經費計劃項目「我省高科技企業研發的融資結構與提高融資效率的對策研究」,參加
2006.05-2008.06,國家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問題研究」,參加
橫向項目:
2005.02—2005.06,企業委託項目「中小企業業績評價指標體系」,主持
著作論文(Major Publications)
專著:
教材及譯著:
主編, 財政與金融概論,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期刊論文:
[1] 再議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廣西會計. 2001,08
[2] 在統計軟體SPSS中如何進行成數估計和檢驗. 統計與預測. 2002,05
[3] 主成分分析法在公司價值評價中的運用. 統計與決策. 2004,02
[4] 最優資本結構區間的確定方法. 統計與決策. 2004,03
[5] 微觀經濟杠桿合理值域的確定及其實證分析.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4,02
[6] 對應分析在Eviews中的實現. 計算機與現代化. 2005,03
[7] 微觀經濟杠桿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統計與決策. 2005,02
[8] 資本結構與財務目標實現程度的相關性.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5,09
[9] 論實證會計研究的基本規范. 社科研究. 2006,12
[10] 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統計分析. 現代會計與審計. 2007年1期
[11] 上市公司並購和戰略聯盟方式下R&D溢出效應差異檢驗. 統計與咨詢.2008,02
[12]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會計之友,08年11期中
[13] 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與其市場價值的相關性研究,會計之友,09年11期中
[14] 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09年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