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用凈利潤+折舊+攤銷償還本金而不是償還本息呢
不確切了解題目的意思。但償還本金是因為凈利潤+折舊+攤銷為企業的凈現金流,可以用於償還本金,而利息已經在凈利潤前扣除,不需要重復扣,否則就可以表達為凈利潤+折舊+攤銷+利息償還本息了。
Ⅱ 折舊和攤銷在利潤表中怎麼反映
一、折舊費用在復利潤表制中體現方式如下:
計入製造成本費用的折舊費, 經過製造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再到利潤表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反映計入管理費用等,在利潤表管理等費用科目反映。
折舊費用也稱折舊額,是指企業所擁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資產按照使用情況計提的折舊費用。
二、折舊費用在利潤表中體現方式如下:
待攤費用指已經發生或支付,但需要逐步分批攤入產品成本的各項費用,比如固定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都要計算管理費用等科目的
Ⅲ 為什麼未分配利潤=本年應償還本金額-折舊費-攤銷費 說清楚為什麼才是關鍵啊
你可以嘗試著這么理解。
先用折舊+攤銷 償還本年應還本金(因為 折舊、攤銷是以前購專置的長期資產在本期分攤的費用,以前購置期間長期資產時已經流出現金。本金實際並沒有現金流出,但是折舊攤屬銷導致本金利潤減少,相當於留存了一部分利潤之外的現金,用於投資長期資產、償還貸款、利息等等。)
兩種情況:1、當這兩項夠償還本年應還本金時,即折舊加攤銷大於本年應還本金,就不需要用於還款利潤。
2、當這兩項不夠償還本年應還本金時, 就要用於還款利潤償還這個差值。
此時還有2種情況:1、用於還款利潤大於差值,不用臨時借款;2、用於還款利潤小於差值,需要臨時借款。
希望能啟發你的思路!!!
未分配利潤是應付投資者各方股利後剩餘的利潤,2017版造價案例第一章第七題解析很清楚的。
Ⅳ 書上案例5,第三年利潤總額為負數,臨時借款為應還本金減折舊和攤銷,得131.24萬元,實際用營業收入減經營
1040萬在「連 鎖 銷 售」行業里基本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那麼高級業務員大概可以賺多少錢?
每個高級業務員可以賺到的錢是不一樣的,按照一條單線上有4名高級業務員存在的原則,下面上去一個後面就出局離開一個,前面的3名高級業務員按照下面體系每購買一份都分別拿到500元,最後一名快離開的高級業務員拿分配剩下的錢以及對下面扣除的10%的個人所得稅,這名高級業務員拿的錢是不多的。 按照這樣的分配規律,你很簡單就可以計算出你上面的老總每個月都賺了多少錢,他上去以後一共賺了多少錢。這個每個人是不一樣的,賺錢的多少要看下面的發展情況,發展好賺錢就多,發展快賺錢就快。
在「連 鎖 銷 售」行業中,能發展3名直接下線,並且這3名直接下線都發展得很好的情況非常少,一般人都是只有一條線在發展,最多也就是兩條線在發展。這種情況其實很難賺錢,他發展的這一條線很快就會上去高級業務員,也就是說他很快就會按照規律出局離開。剛上去的老總下面的體系一個月能發展的份額是有限的,能發展到100份以上算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況,也就是說一個月能賺到5 萬就非常理想了,但是大多數人都發展不到這個水平,有的人下面一個月就發展幾分,他也就只能拿到幾千塊錢,甚至有些體系一個月一份都沒有,那麼你的老總這個月的收入也為0。 這還需要一個前提,就是上去的老總傘下健康發展,不出現問題。有些人剛上老總,因為管理不善,下面的人全被別人弄走,這種情況是最危險的,下面連人都沒有,還談什麼賺錢,上去也就等於零,沒有錢賺。
一般情況下,一個老總也就能賺幾十萬不等,出去前期投資的錢,當初上老總的時候買線的錢,也就所剩無幾。上去以後在前面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實都處於虧損狀態,不要把老總想那麼神聖,他們自己也是苦不堪言,尤其是一些帶著全家老小的人,這種人要收回全家人的投資是相對困難的。
當然,也有賺到錢的老總,但都不可能太多,不會像大家所傳揚的那樣幾百、幾千萬。
Ⅳ 07年報。本期利潤為負,問表十三中的「允許稅前扣除的折舊或攤銷額」可以全額抵扣么
可以,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
Ⅵ 為何凈利潤+折舊+攤銷只能還本金,不還貸款利息
沒有凈利潤+折舊+攤銷只能還本金,不能還貨款利息的說法,有錢就什麼都能還。
Ⅶ 利潤總額為負數-28.08萬元,折舊攤銷合計353.57。前期無盈利,無負債。計算償債能力
你的企業的償債能力不根據利潤總額來算的吧。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根據資產與所回有者權益來算的。
破產清答算時,資產與所有者權益都可以變現來優先償還債務。都屬於企業的償債能力。
如果說當期的償債能力應該與盈利能力與資金回籠能力有關。
比如說,企業當期虧損5000萬,但是往期的應收款回籠了1億,你能說沒有償債能力嗎?
要很清楚狀況。
你的提問里,折舊攤銷在破產時停止是可以算作償債能力的,但是你試想一下,這個企業的折舊攤銷都停止了,就說明企業已經破產,實際還是拿資產的殘值去償債了。硬要我回答,應該是353.57-28.08。但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未知,資產未知,並不能說這個353.57就是他的償債能力!
回答完畢!
Ⅷ 折舊攤銷前利潤總額為正怎麼理解
折舊攤銷前利潤就是你的經營現金流,說明你的現金流是正的,公司經營情況較好,經營風險較低。如果是負的說明你公司經營困難,持續經營需要借款融資。
Ⅸ 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提多了,已經是負數了,怎麼沖回
用紅字更正法沖銷多計的金額。
借:管理費用(負數)
貸:累計折舊 (負數)
紅字沖銷法適用范圍較廣,一般情況下,錯誤都可以用紅字沖銷法進行更正。典型的是記賬後發現錯誤,而賬簿記錄的錯誤源於記賬憑證的錯誤,記賬憑證的錯誤在於賬戶名稱或記賬方向有錯或者方向、金額都錯等嚴重的錯誤。
紅字更正法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①根據記賬憑證所記錄的內容記賬以後, 發現記賬憑證中的應借,應貸會計科目或記賬方向有錯誤,應採用紅字更正法。
進行更正時,先用紅字金額填制一張與原內容一致的記賬憑證,據以用紅字金額登記 入賬,在摘要欄註明"沖減×月×日×號憑證錯誤",沖銷原錯誤記錄.然後用藍字填寫一張正確的憑證,重新登記入賬。
②科目正確,實記金額大於應記金額進行更正時,將多記金額填制記賬憑證,據以紅字金額入賬,沖銷其大於應記金額的差額改正錯賬。
(9)應付利潤減折舊攤銷為負擴展閱讀:
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房屋建築物;
(2)在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
(3)季節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設備;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前年度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
(3)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特殊情況
一、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如果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應當按照估計價值暫估入帳,並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再按照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當期計提的折舊作為當期的成本、費用處理。
二、處於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不再計提折舊。更新改造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為固定資產後,再按照重新確定的折舊方法和該項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計提折舊。
三、因進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資產,應當照提折舊,計提的折舊額應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Ⅹ 未分配利潤等於本金減折舊 我還不是很明白 希望再解釋一下 謝謝
就是這個未分配利潤=本年應償還本金額-折舊費-攤銷費
這個公式就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