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稅法下,外籍個人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怎麼征稅
如果其已經屬於居民來個人了,就源按照國內針對居民個人的規定來征稅,不適用於協定優惠稅率了。
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後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
因此如果一個外籍個人一開始適用非居民個人申報稅個稅的,當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達到居民個人的條件後,年度終了之後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雙邊稅收協定一般適用非居民個人,在其為非居民個人的情況下,再以協定所約為先。
② 稅收,特許權使用費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個人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專次收人不超過4000元的,屬可以扣除費用800元;每次收人4000元以上的,可以扣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稅率。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20%。
在這里,關鍵是要看「每次收入」總額是否超過4000元。也就是說:
(1)每次收入小於等於4000元的,按扣除費用800元的公式計算;(2)每次收入大於4000元的,按扣除20%費用的公式計算。
在你提供的資料中,由於只有單個使用費標准,而不是「每次收入」,所以不能確定使用哪個公式計算。
③ 個人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內特許權的使用容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個人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可以扣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以扣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稅率。
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例如:葉某發明一項自動化專利技術,2004年8月轉讓給A公司,轉讓價15萬元,A公司8月支付使用費6000元,9月支付使用費9000元;9月,葉某將該項使用權轉讓給D公司,獲得轉讓費收入8000元,葉某轉讓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繳的個人所得稅為:
葉某此項專利技術轉讓了兩次,應分兩次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
轉讓給A公司應繳個人所得稅稅額=(6000
9000)×(1-20%)×20%=2400元
轉讓給D公司應繳個人所得稅稅額=8000×(1-20%)×20%=1280元
葉某轉讓此項專利技術共需繳納個人所得稅=2400
1280=3680元
④ 進口方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必需計入完稅價格交稅嗎
補分是需要納入完稅價格的
實付或應付價格調整規定如下:
(一)需要計入完稅價格的項目
下列費用或者價值未包括在進口貨物的實付或者應付價格中,應當計入完稅價格:
1.由買方負擔的下列費用:
(1)由買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紀費;
購貨傭金:指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支付的勞務費用。
經紀費:指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代表買賣雙方利益的經紀人支付的勞務費用,計入完稅價格(如賣方傭金)。
(2)由買方負擔的與該貨物視為一體的容器費用;
(3)由買方負擔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勞務費用。
2.與進口貨物的生產和向我國境內銷售有關的,由買方以免費或者以低於成本的方式提供,並可以按適當比例分攤的下列貨物或者服務的價值:
(1)進口貨物包含的材料、部件、零件和類似貨物;
(2)在生產進口貨物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模具和類似貨物;
(3)在生產進口貨物過程中消耗的材料;
(4)在境外進行的為生產進口貨物所需的工程設計、技術研發、工藝及制圖等相關服務。
3.買方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但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特許權使用費與該貨物無關;
(2)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不構成該貨物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條件。
4.賣方直接或間接從買方對該貨物進口後銷售、處置或使用所得中獲得的收益。
5.與進口貨物有關的特許權使用費的確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視為與進口貨物有關。
⑤ 關於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稅前扣除問題
已經預提,但沒有支付。是要調增本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
必須要實際支付後才能稅前扣除
回答是那麼完美 那麼准確
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如何征稅
一、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專利權,是由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專利申請人或其權利繼承人在一定期間內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對於專利權,許多國家只將提供他人使用。取得的所得,列入特許權使用費,而將轉讓專利權所得列為資本利得稅的征稅對象。我國沒有開征資本利得稅,故將個人提供和轉讓專利權取得的所得,都列入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享有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即版權,是作者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專有權。個人提供或轉讓商標權、著作權、專有技術或技術秘密、技術訣竅取得的所得,應當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營業稅的徵收
對於個人獲得的特許權使用費,要徵收營業稅,按5%徵收營業稅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免稅規定:
(一)個人轉讓著作權,免徵營業稅。
(二)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
為了支持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自1999年10月1日起,對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開發中心、外國企業的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除了這些免稅規定外,還有對個人應稅收入未達到起征點的免稅。
所謂技術轉讓是指轉讓者將其擁有的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有償轉讓他人的行為;技術開發是指開發者接受他人委託,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進行研究開發的行為;技術咨詢是指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是指轉讓方(受託方)根據技術轉讓或技術開發合同的規定,為幫助受讓方(或委託方)掌握所轉讓(或委託開發)的技術,而提供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且這部分技術咨詢、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或開發)價款是在同一張發票上體現。
以圖紙、資料等為載體提供已有技術或開發成果的,可對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免徵營業稅;以樣品、樣機、設備等貨物為載體提供已有技術或開發成果的,可對其除貨物以外的部分免徵營業稅,貨物(樣品、樣機、設備等),則應按規定徵收增值稅;提供生物技術時附帶提供的微生物菌種母本和動、植物新品種,可對其包括這些母本等樣品價值的全部收入免徵營業稅,但批量銷售的微生物菌種母本和動、植物新品種的,應當徵收增值稅。、
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扣除營業稅後,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一)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五、每次收入確認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某項使用權的一次轉讓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一個納稅義務人,可能不僅擁有一項特許權利,每一項特許權的使用權也可能不止一次地向他人提供。因此,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次」的界定,明確為每一項使用權的每次轉讓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如果該次轉讓取得的收入是分筆支付的,則應將各筆收入相加為一次的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⑦ 稅法中特許權費與特許權使用費有什麼區別
特許權費就是資產的使用者在使用過程當中向提供資產者(提供資內產者要提供相應容的服務)所支付的使用費(由於設備或其它有形資產在一段時間內只能由單一使用者來使用,所以叫做特許權費);比如說A公司提供給B公司一台機器設備,並且承諾在兩年之內負責該設備修理,同時B公司要支付相應的價款,那麼A公司在實際進行修理時收到的價款就是特許權費,應當在其提供修理服務時予以確認。
特許權使用費:專利權或專有技術使用費;商標權使用費;著作權使用費;分銷權、銷售權或其他類似權利費。個人用於中國境內公益、救濟性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特許權使用費的應稅條件: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有關;許權使用費的支付構成進口貨物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條件。
⑧ 如何避免特許權使用費雙重納稅
作為企業來,如何在「營改增」之後自盡可能避免雙重納稅呢就上述企業情形,該企業可以考慮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 財稅字〔1999〕273號),適用增值稅稅收減免的優惠規定申請享受特許權使用費減免政策。如果不能減免,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的增值稅與海關代征的增值稅,企業如果可以抵扣,則只是影響其資金時間成本,但通常不能減免對方企業所得稅的義務。企業所得稅暫不考慮對方抵免的情形,在單次交易中,表現為稅收成本的組成部分。當然,上述交易能否將特許權使用費並入貨物的進口價格統籌考慮,從而減少重復征稅也值得思考。
⑨ 沒有稅收協定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按什麼交稅
「營改增」以後,境內企業對非居民企業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時,除了需要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以外,屬於「營改增」范圍的服務費支出,還要代扣代繳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其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五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對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稅款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
如果非居民企業提供的服務是屬於「營改增」范圍的現代服務業的,對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稅款的增值稅稅率為6%。
境內企業對非居民企業支付特許權使用費,與支付對象所在國家或地區簽訂有稅收協定的,按照稅收協定相關條款執行,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按照上述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