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會計准則下廣告費的會計處理
一、從稅法的角度分析: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二章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由此亦肯定了凡是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支出均可以據實予以扣除。對原企業所得稅制度下內外資企業不同的扣除辦法,新企業所得稅法亦予以統一的規范;另外《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二、從企業會計准則的角度分析:
1、根據2006年10月30日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廣告費」作為期間費用歸入「銷售費用」科目核算(舊制度在「營業費用」科目中核算),在稅前全部列支,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方,作為會計利潤的抵減額。
2、新准則指南中取消了「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兩個科目,對於廣告費用不得預提和待攤。
3、廣告創造的品牌,相當於企業自創的商輿,類似於企業的無形資產。而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第二章第十二條明文規定:「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二)自創商譽……」。但為了體現收入配比原則,稅法上允許在以後年度攤銷。
4、稅法規定與會計准則規定財差異,屬於《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的暫時性差異,所得稅會計應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並採用了一些的新的會計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交稅費」(代替「應交稅金」)、「所得稅費用」(代替「所得稅」)。
『貳』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稅前扣除做出了哪些規定為什麼
第四十四條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本條對原扣除政策作了相應調整,首先是統一了內資、外資企業在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方面的扣除規定,使內資、外資企業享受公平待遇,同時規定了一個統一、較高的扣除比例,並允許超過扣除比例的部分,往以後納稅年度結轉,這主要是考慮到:
一是,提高稅前扣除比例,有效解決廣告費支出稅前扣除問題。許多行業反映,內資企業廣告費支出稅前扣除普遍不足,內資、外資企業處理不一致,稅負不公平。在充分調查基礎上,規定可扣除的廣告費用支出限制在銷售(營業)收入的15%以內,從企業長期經營角度分析是適當的。
二是,近年來,我國的廣告市場出現一些較為混亂的情況。有些企業不重視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而是通過巨額廣告支出進行惡性競爭,有的甚至以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允許巨額廣告支出直接扣除,實際上是拿部分國家稅款或國家無息貸款做廣告,而且許多企業越來越不考慮產品未來到底能否取得與巨額廣告相對稱的收益。有的所謂「明星」為企業做個廣告,收入動輒幾百萬甚至更多,雖然通過徵收個人所得稅可以起到一定調節作用,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難以得到根本扭轉,造成負面社會影響。廣告支出的均衡攤銷是基於廣告費用性質確定的正確的政策,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三是,由於企業發生的廣告費用可能絕對數額或相對數都較大,特別是在企業創立初期,或者新產品開拓市場初期和產品市場佔有率出現下降趨勢時,可能需要加大廣告宣傳支出。但在市場佔有率相對穩定後廣告費用占銷售(營業)收入的比重會相對固定甚至出現下降趨勢。企業長期的廣告宣傳可能為企業帶來品牌效應,甚至形成著名商標。這樣的品牌、商標甚至商譽會使企業終生受益,而不是僅僅對某一個或幾個經營年度發生作用。因此,企業在某些納稅年度發生的數額較大的廣告支出具有資本性支出性質,不應該在發生的納稅年度全部直接扣除,而應在受益期內均衡攤銷。實施條例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可扣除的廣告費用支出限制在銷售(營業)收入的15%以內,但超過部分可以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實際上就是這一政策精神的體現。
在條例的起草過程中,有不少人建議具體明確「符合條件」的具體內容;有一種建議則主張刪除「符合條件」,因為這類表述對納稅人來講存在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期性,對稅務機關來講則存在不可操作性、不可執行性,不符合依法治稅的要求;也有意見主張將當年扣除比例提高到20%,同時明確只能在以後5個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不得無限期往後結轉。本條之所以保留「符合條件」的限制,主要是考慮到目前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的形式和種類繁多,很難控制,若允許所有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將嚴重侵蝕企業所得稅的稅基,國家的稅收利益無法得以保障。所以條例堅持了「符合條件」的限制條件,但又沒有在條例中予以具體明確「符合條件」的內容,主要是考慮到條例整體框架和結構的協調性,且這是具體的實踐操作問題,宜由相應的規章去規范。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後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將從廣告的制定主體、播放渠道、相應票據依據等多方面予以明確,以便基層稅務部門和企業把握政策。
另外,與原內資、外資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此類費用的扣除政策相比,本條增加了授權性內容,即授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規定不同於本條所規定的扣除方法、標准等的權力。之所以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授權,作出不同於本條規定的扣除標准、方法的規定,主要是考慮到不同類型的企業的特殊性,使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扣除規定,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即便是對本條規定的內容作出調整,也無需修改條例,以保證條例的穩定性。
『叄』 大額廣告費攤銷是否有明確的會計制度規定
攤銷要看廣告抄合同規定的受益期。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納稅人因行業特點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提高廣告費扣除比例的,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應與贊助支出嚴格區分。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廣告是通過經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製作的;(二)已實際支付費用,並已取得相應發票;(三)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5‰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肆』 一次性的廣告費可以攤銷嗎金額6000元,分錄怎樣做,謝謝
按照現在新的會計准則下,廣告費不計提同時也不攤銷,收到廣告費發票可以一次性列支,在匯算所得稅時按照所得稅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伍』 廣告費可以做為遞延資產攤銷嗎
所得稅法來規定:
第四十四條自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按此規定,可以做遞延資產攤銷。
如果企業老闆要求全額作為當年的費用,那麼也可以先在帳上做費用,年末再按上面規定進行稅前調整。
『陸』 廣告費是怎樣分攤
稅法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的15%,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48號)規定:
對於化妝品製造銷售、醫葯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下同)企業發生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30%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對於已簽訂廣告費用和業務推廣費用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稅前扣除限額的廣告費用和業務推廣費用可由企業扣除。
根據分配協議,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收集到另一方進行扣減。另一方計算本單位廣告及業務推廣費用稅前扣除限額時,可以不計算向本單位廣告及業務推廣費用收取上述方法。
煙草類、糧食類、白酒類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
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執行。
(6)廣告費可以攤銷稅法擴展閱讀:
廣告費稅前扣除標准:
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除特殊行業另有規定以外,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
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廣告費。納稅人每一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5‰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納稅人因行業特點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提高廣告費扣除比例的,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同時還規定,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應與贊助支出嚴格區分。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廣告是通過經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製作的;已實際支付費用,並已取得相應發票;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柒』 全年廣告費在會計處理上是否需要分期攤銷
不跨年度的廣告費,在會計處理上不需要分期攤銷。
跨年度的廣告費,在專會計處理上需要屬分期攤銷。應在以後年度攤銷的廣告費,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不跨年度的廣告費,一次性攤銷,不影響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
新會計准則中取消了「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兩個科目,對於廣告費用不得預提和待攤。
根據2006年10月30日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廣告費」作為期間費用歸入「銷售費用」科目核算(舊制度在「營業費用」科目中核算),在稅前全部列支,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方,作為會計利潤的抵減額。
『捌』 新會計准則下的一年內廣告費攤銷怎麼處理
一、《企業會計准則》下,廣告費在發生時可一次性計入「銷售費用」科目,不需要通版過攤銷處理。
二、說明:權
1、《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設置了「銷售費用」科目核算企業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運輸費、裝卸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後服務網點等)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
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2、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運輸費、裝卸費等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3、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可按實際發生額計入企業籌辦費,並按有關規定在稅前扣除。
『玖』 企業所得稅調整時: 1:業務招待費,廣告費,折舊與攤銷:以上三項的稅前扣除限額按什麼比例來計算
業務招待費:按入賬額的60%,但最高不能超過收入的千分之五。
廣告費:按收入的15%扣除,超額部分可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折舊與攤銷:折舊根據稅法規定的年限提取,要加速折舊的需稅務機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