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的成本核算、材料攤銷有哪幾種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材料的攤銷方法
(一)一次攤銷法
「一次攤銷法」是指在領用周轉材料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成本、費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易腐、易糟的周轉材料,如安全網等。
(二)分期攤銷法
「分期攤銷法」是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期限分期攤入成本、費用。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經常使用或使用次數較多的周轉材料,如腳手架、跳板、塔吊軌及枕木等。
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每期攤銷銷額=周轉材料計劃成本×(1-殘值占計劃成本%)/預計使用期限
(三)分次攤銷法
「分次攤銷法」是根據周轉材料的預計使用次數將其價值分次攤入成本、費用。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使用次數較少或不經常使用的周轉材料,
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周轉材料計劃成本×(1-殘值占計劃成本%)/預計使用次數
周轉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使用次數×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使用次數×周轉材料平均每次攤銷額
(四)定額攤銷法
「定額攤銷法」是根據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和預算定額規定的周轉材料消耗定額,計算確認本期攤入成本、費用的金額。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模板的周轉材料。
其計算公式如下:
周轉材料本期攤銷額=本期實際完成的單位工程量×單位工程量周轉材料的消耗定額
②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有哪些
知識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比工業經濟時代要多得多,而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一律按直線法對其進行攤銷就失去了合理性。在進行實務操作時,企業可以參照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對無形資產的攤銷採用直線法、產量法和加速攤銷法。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計期間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掌握。缺點是就符合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而言,不夠理想。對穩定性強的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適合採用這種攤銷方法。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
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如果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工作量可以採用產品的生產產量或工作時數等進行確定,則適合使用這種攤銷方法。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余額遞減法
余額遞減法是在前期不考慮無形資產預計殘值的前提下,根據每期期初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後的金額和若干倍的直線法攤銷率計算無形資產攤銷額的一種方法。下面以雙倍余額遞減法為例予以說明,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其中,無形資產賬面凈值=無形資產成本-累計攤銷額。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無形資產在後期的賬面凈值可能會低於其殘值,因此,應在攤銷轉自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無形資產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再扣除預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金額乘以逐年遞減的攤銷率計算每年攤銷額的一種方法。攤銷率的分子代表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已使用年數和×100%
或者表示為:
年攤銷率=年攤銷額×100%
年攤銷額=(無形資產成本-預計殘值)×年攤銷率
對於與知識、技術、產品更新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採用加速攤銷法較之採用直線攤銷法有更多的優點。具體表現在:首先,加速攤銷法更符合配比原則,這類無形資產使用前期,由於明顯處於壟斷和獨佔地位,可以給企業帶來較高的收益。但是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模擬、仿製技術水平的提高,壟斷地位會逐漸喪失,所帶來的收益也會逐年減少。根據配比原則,對此類無形資產宜採用加速攤銷方法。其次,加速攤銷法更符合穩健性原則。採用加速攤銷法,使得無形資產的前期攤銷得多,後期攤銷得少,如果無形資產被提前淘汰,剩餘無形資產的成本也較少,因而風險較小。
③ 成本會計分攤方法有哪幾種
成本會計分攤方法包括一般有按生產工人工資、按生產工人工時、按機器工時、按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動力、生產工人工資及應提取的福利費之和)、按產品產量等進行分配。
④ 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有哪幾種,方法各是怎麼的
大致有三種:一次攤銷、分期攤銷、五五攤銷。
一次攤銷是領用時一次記入成本費用;
分期攤銷是分幾次平均攤銷記入成本費用;
五五攤銷是領用時記成本費用一半,報廢時再攤銷另一半。
⑤ 會計的攤銷方法的種類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攤銷方法有「一次攤銷法」和「分次攤銷法」。這里的「分次攤銷法」包括「五五攤銷法」、「分期平均攤銷法」和「降等攤銷法」。
其次是攤銷核算的操作問題:
「分次攤銷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帳戶下設置「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攤銷」三個二級帳戶,分別核算庫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歷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攤銷額。
再次是低值易耗品控制問題:
在「一次攤銷法」下,由於在低值易耗品初次投入使用時就一次性將其全部價值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帳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內,已用而尚未報廢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帳外資產,這無疑增加了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難度。同時,「一次攤銷法」也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尤其是對大額、耐用低值易耗品。而「分次攤銷法」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最後是「五五攤銷法」問題:
在三種分次攤銷法中,「五五攤銷法」的會計核算操作最簡便,它既不需要象「分期平均攤銷法」那樣要求確定攤銷期限,也不需要象「降等攤銷法」那樣要求確定低值易耗品等級及各等級單位價值標准,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報廢時各攤銷其價值的50%就行了。此外,與「一次攤銷法」相比,「五五攤銷法」下,不會形成帳外資產。
但,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的後半程,「五五攤銷法」會導致「資產負債表」中虛列資產。因為,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的後半程,其實際價值已低於其帳面價值(即:其實際價值已低於其原取得成本的50%),會導致這段時間少計成本、費用,以致在「資產負債表」中虛列「存貨」金額以及在「損益表」中虛列利潤。這顯然不符合謹慎性原則要求。或許這也正是新的《企業會計制度》下多數人不願採用「五五攤銷法」的真正原因。
⑥ 新制度下低值易耗品地攤銷方法有幾種
新制度下低值耗品和包裝物都合並為一個叫周轉材料的科目了。不過也差不多吧。版也沒多大變化,權就採用一次性攤銷和五五分攤兩種方法。把分次攤銷去掉了。推薦採用一次性攤銷,省事兒。嘿嘿領用時就直接攤了。。我就是用的這種方法。
⑦ 小企業會計制度的低值易耗攤銷方法有幾種
小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對低值易耗品採用一次或分次攤銷的方法版。一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在權領用時將其全部價值攤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報廢時,將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殘料價值作為當月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減少,沖減有關成本費用,借記「材料」等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分次攤銷的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借記「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分次攤入有關成本費用時,借記有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如果低值易耗品已經發生毀損、遺失等,不能再繼續使用的,應將其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分次推銷法中"五五攤銷"最常用,就是領用時攤50%,報廢時再攤50%.分的次數太多了也麻煩.
⑧ 低值易耗品的三種攤銷方法都可以用嗎
是的。
低值易耗品的三種攤銷方法:
1、在「一次攤銷法」下,低值易耗品在初次投入使用時就一次性將其全部價值計入有關成本、費用,賬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內,已用而尚未報廢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賬外資產
2、「分次攤銷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賬戶下設置「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攤銷」三個二級賬戶,分別核算庫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歷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攤銷額。
3、「五五攤銷法」的會計核算操作最簡便,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報廢時各攤銷其價值的50%就行了。此外,與「一次攤銷法」相比,「五五攤銷法」下,不會形成賬外資產。
(8)新的攤銷方法有幾種擴展閱讀:
低值易耗品是指單項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滿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低值易耗品與固定資產都是企業中的勞動資料,所不同的是固定資產是主要勞動資料。
低值易耗品是指勞動資料中單位價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內,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
它跟固定資產有相似的地方,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時也需維修,報廢時可能也有殘值。由於它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採用簡便的方法,將其價值攤入產品成本。
低值易耗品攤銷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攤銷法;
一次攤銷法是指領用低值易耗品時,將其價值全部一次轉入產品成本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於破損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採用這種方法攤銷低值易耗品價值時,其最高單價和適用品種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各期產品成本負擔,以及影響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損失浪費。
2.分期攤銷法;
分期攤銷法是根據領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預計使用期限計算的每月平均攤銷額,將其價值分月攤入產品成本的方法。攤銷期一般不應超過一年。這種方法適用於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或一次領用數量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攤銷法;
五五攤銷法亦稱五成攤銷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先攤銷其價值的50%(五成),報廢時再攤銷其價值的50%(扣除殘值)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低值易耗品報廢以前在賬面上一直保留其價值的一半。
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佔用著一部分資金,有利於對實物的使用進行管理,防止出現大量的賬外物資。這一方法適用於每月領用數和報廢數比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數量很大,為了均衡產品成本負擔,也可將其攤銷額先列入待攤費用,而後分期攤入產品成本。
4.凈值攤銷法。
凈值攤銷法是根據使用部門、單位當期結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凈值和規定的月攤銷率(一般為10%),計算每月攤銷額而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凈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後的余額。
採用這種攤銷方法,從單項低值易耗品來看,其各期的攤銷額隨著使用期間的推移,攤余價值的遞減而逐期遞減。在它報廢前會保留一部分未攤銷的價值,這樣有利於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監督。對比五五攤銷法,其產品成本負擔比較合理。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種類復雜、數量多、難於按件計算攤銷額的低值易耗品。
易耗品的定義有很多種提法:
1、低值易耗品是價格低廉,使用時間短,易損易碎,更換頻繁那部分生產資料。其特點是:
(1)它能多次使用,在使用之後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它的價值逐漸地分次地轉入新的產品成本,報廢時一般還留有殘值,如:農具、工具、勞保用品等,所以從本質上說,是屬於固定資產的范疇。
(2)它的價格低廉或易耗損,經常需要維修和購置補充,種類繁多,更換頻繁,為了便於管理起見,習慣上不列作固定資產,而將它們劃為低價易耗品。對低值易耗品的會計處理一般都視同材料進行核算的。
2、易耗品是指不夠固定資產標準的各種教學、科研用物質,如:各種易損、易耗的材料;價值在200元以下,不成批量,較耐用的各種工具、教具、低值儀器儀表等。
3、易耗品指易損易耗的物品(有的單價可能超過固定資產最低價格標准),如玻璃器皿、元件、器件、零配件、實驗用小動物、勞動保護用品等。
4、易耗品是指經過幾次加工或一段時間使用後而消耗的物品,如元件、刀具(如金屬切削刀具、砂輪、油石、鋸條、絲錐、板牙等)、易損零配件等。
5、消耗品指:辦公耗材、窗簾、易損件、線材、價值低的電子元件等。
6、易耗品包括教學、科研、行政等各方面使用的不屬於固定資產的物資。低值易耗品是指易損、易耗的物品(低值耐用品是指單價在500元以下,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物品)。
7、易耗品:既不屬於材料,又不屬於低值品范圍,可以重復使用但又易損耗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元件、零配件、標本、片子等。
⑨ 待攤費用具體有哪幾種攤銷方法,什麼時候什麼費用算入待攤費用呢
1、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各項費用。待攤費用應按費專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屬分期平均攤銷。
例如:某企業於2002年1月1日支付全年財產保險費120000元其中:行政管理部門36000元, 生產部門84000元,分月份平均攤銷。會計分錄。
(1)支付財產保險費時
借: 待攤費用--財產保險費 120000
貸: 銀行存款 120000
(2) 分月份攤銷時 (36000÷12=3000, 84000÷12=7000)
借: 管理費用--財產保險費 3000
借:製造費用--財產保險費 7000
貸: 待攤費用--財產保險費 10000
2、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通常有:一次攤銷法(即一次轉銷法或一次計入法)、分次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
(1)一次攤銷法:
攤銷時,將其全部價值一次計入當月成本、期間費用中。
(2)五五攤銷法:
在領用低值易耗品時,攤銷其價值的一半,報廢時再攤銷其價值的另一半。
(3)分次攤銷法:
分次攤銷法指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根據其使用期限的長短或價值的大小,分月平均攤銷的方法。攤銷期限在一年以內的作為待攤費用處理;攤銷期限超過一年的作為遞延資產處理。
⑩ 成本會計分攤方法有哪幾種
1、一般有按生產抄工人襲工資、 2、按生產工人工時、 3、按機器工時、 4、按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動力、生產工人工資及應提取的福利費之和)、 6、按產品產量等進行分配。 具體採用哪種分配方法,由企業自行決定。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