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下月開始折舊,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呢
這個 我給你講 先佔樓 在打字
固定資產折舊啊,這純屬做賬習慣的延續。
因為之前,企回業計提折答舊一般是在月初計提,這樣一來,你看,月初的時候,固定資產是2000,月中又買了個桌子,則桌子開始的第一個月就沒提到折舊。或者,月初的時候,固定資產是2000,已經根據這個計提了折舊,但是月中處置了一個資產,你看,月初已近提過折舊了,所以這一做法延續下來,准則對其加以規范,就構成了現在看到的,固定資產當月增加不提折舊,當月減少照提折舊。
至於無形資產,這個就是採用了咱們一個慣常的思維了,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類似於走路時中國人靠右行而英國人靠左行,純屬習慣問題了。沒有必要上升到理論層次。對於那些講大道理的,我服氣了。
㈡ 請問固定資產一般分幾年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按年攤銷還是按月攤銷
低值易耗品按領用時一次攤銷和五五攤銷(領用時攤銷50%,報廢時攤銷50%)。
長期待攤費內用一般是按3年以上攤銷。容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㈢ 固定資產一次攤銷和分次攤銷的目的是什麼呢
固定資產抄是按照規定提取折襲舊費用的,不是採取攤銷方式。一次攤銷和分次攤銷適用於低值易耗品。固定資產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要素,在使用過程中其實物形態會逐步磨損,最終因磨損到一定程度或者因為技術進步等原因而報廢。但固定資產的價值形態(或稱為貨幣形態)會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轉移到成本費用中去,並通過一定的價值形式得到補償
。只有這樣,社會再生產才能夠維持下去。 固定資產的價值補償通常是採用折舊的形式進行。因為固定資產是在一定單位價值和使用期限以上的有形資產,其實物形態可以在比較長的一個期限內發揮作用,相應地其價值形態也可以在這個比較長的期限內得到補償。或者通俗地講,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是採取逐年收回的方式進行補償的,這個收回的方式就是折舊。固定資產折舊的,就是保證在一定的期限內固定資產在實物形態上得到更新;在價值(貨幣)形態上得到補償。
㈣ 固定資產的攤銷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固定資產沒有灘源銷,只有折舊!
本月增加的固定資產,本月不提折舊,次月開始計提。
本月減少的固定資產,本月照提折舊,次月停止計提。
灘銷是針對無形資產、低植易耗品、待灘費用而言的。
㈤ 固定資產怎麼攤銷
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中規定,對於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專
時,屬應當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即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和已計提的減值准
備)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的價
值又得以恢復,該項固定資產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確定方法,按照固定資產價值恢復後的賬
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就是說,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以後,直接影響到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或稱折舊基數,若某個會計期末,一旦固定資產開始
計提減值准備以後,不再適用原來按原價(如年限平均法)或賬面凈值(如雙倍余額遞減
法)為基數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這也意味著計提減值准備的當期期末變更了固定資產的計價
政策,由固定資產凈值計價改為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價,根據會計政策變更的會
計處理辦法,還應採用追溯調整法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及相關項目的金額。
㈥ 為什麼固定資產次月折舊,無形資產本月折舊~~
因為因定資產是實物,在使用過程中有損耗
無形資產也應是具有一定使用期限
「折舊」和「攤銷」
這兩個詞只是規定的。用來區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
㈦ 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是從當月還是次月開始
從有營業收入的月份開始攤銷。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條規定:
「除購建固回定資產以外,所有籌建答期間所發生的費用,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如果企業長期待攤的費用項目不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的,應當將尚未攤銷的該項目的攤余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也就是說從有營業收入的月份開始攤銷。
新准則的規定是開辦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不用再採用攤銷的方式,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就可以了。從確認收入的那個月份直接計入損益即可,沒有什麼次月攤銷。
㈧ 無形資產攤銷是當月還是次月
無形資產從取得當月開始攤銷,處置當月不再攤銷。
固定資產是從取得次月開始折舊,處置當月正常計提折舊。
㈨ 請問:當月購買的固定資產當月需要計提攤銷不
當月購入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處置的固定資產,當月要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