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水電站土地使用費

水電站土地使用費

發布時間:2021-02-28 19:21:51

⑴ 關於土地使用稅和土地使用費的區別。另外,這兩項稅費在政策上是否可以減免

現在這二個統一了,就是土地使用稅了。

1.法定項目免稅。下列土地,免徵土地使用稅:(條例第6條)

(1)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

(2)由國家財政部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

(3)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

(4)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

(5)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

(6)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用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徵土地使用稅5年~10年;

(7)由財政部另行規定免稅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2.困難減免。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需要定期減免的,由省級地稅局審核,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條例第7條)

3.耕地徵用免稅。新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1年內,免徵土地使用稅。(條例第9條)

4.貧困地區減稅。經濟落後地區土地使用稅的適用稅額標准,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適當降低,但降低額不得超過稅法規定最低稅額的30%. (條例第5條)

5.企業免稅用地。企業辦的學校、醫院、托兒所、幼兒園,其用地能與企業其他用地明確區分的,可比照財政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免徵土地使用稅。(國稅地字〔1988〕15號)

6.土地改造減免期限。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由各省級地稅局在稅法規定的免稅期內確定具體的免稅期限。(國稅地字〔1988〕15號)

7.特定土地減免。下列土地的征免,由各省級地稅局確定:(國稅地字〔1988〕15號)

(1)個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2)房產管理部門在房租調整改革前征租的居民住房用地;

(3)免稅單位職工家屬的宿舍用地;

(4)民政部門舉辦的安置殘疾人佔一定比例的福利工廠用地;

(5)集體和個人舉辦的各類學校、醫院、托兒所、幼兒園用地。

8.倉庫冷庫減免。經營倉庫、冷庫用地,納稅有困難的,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減征或免徵土地使用稅。(國稅地字〔1988〕32號)

9.電力用地免稅。電力行業管線用地、水源用地;水電站除發電廠房用地,工附業生產用地,辦公、生活用地外的其他用地;供電部門輸電線路用地、變電站用地;熱電廠的供熱管道用地;免徵土地使用稅。電力項目建設期間,納稅有困難的,由省級地稅局審核,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減征或免徵土地使用稅。(國稅地字〔1989〕13號、44號)

具體請到國稅總局網站搜索法規條文,還有各地的土地使用稅優惠不盡相同,再到本省地稅局網站搜索相關規定.

⑵ 為什麼水電站的發電廠房用地要繳納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是指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內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容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減去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

⑶ 土地使用費怎麼計算

有關土地使用費的具體標准,沒有全國統一的規定,應根據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原則上沿海地區高於內地,大中城市高於中小城市,城市中心、繁華地段高於其他地段和郊區,在原有工業區設廠高於新開辟的工業區,利用原有企業改造高於新建工廠等。土地使用費的計算包括徵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原有建築物的拆遷費、人員安置費用以及公共設施費用。

土地使用費計算公式:

1、在各樓層面積相同的情況下:

100平方米(房屋租賃面積)╳40元(查土地劃分:三級、四類)/8層(地上總樓層數)=500元

該企業全年應繳土地使用費500元。

2、在各樓層面積不相同的情況下:

應納費=[(使用的建築面積/該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該建築物的總佔地面積]*適用的標准。


土地使用費相關政策

一、關於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繳納房產稅問題

土地使用費繳納流程對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由實際經營(包括自營和出租)的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房產稅。其中自營的,依照房產原值減除10%至30%後的余值計征,沒有房產原值或不能將業主共有房產與其他房產的原值准確劃分開的,由房產所在地地方稅務機關參照同類房產核定房產原值;出租的,依照租金收入計征。

二、關於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問題

以出讓或轉讓方式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由受讓方從合同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同未約定交付土地時間的,由受讓方從合同簽訂的次月起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政策規定的通知》(國稅發〔2003〕89號)第二條第四款中有關房地產開發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規定同時廢止。

三、關於經營採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征免城鎮土地使用稅問題

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范圍內經營採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其直接用於採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六條中「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的規定,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四、關於林場中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征免城鎮土地使用稅問題

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范圍內,利用林場土地興建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的,其經營、辦公和生活用地,應按規定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



⑷ 土地使用費包括哪些內容

目前土地使用費主要包括農用土地徵用費和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兩種:
.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城市建設配套費、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等。
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指建設項目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規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城市土地的出讓和轉讓可採用協議、招標、公開拍賣等方式。
1協議方式適用於市政工程、公益事業用地及機關部隊和需要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產業用地;
2招標方式適用於一般工程建設用地;
3公開拍賣適用於盈利高的行業用地。
⑵城市建設配套費是指因進行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而分攤的費用。
⑶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此項費用由拆遷補償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搬遷補助費)兩部分構成。
2.農用土地徵用費。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土地投資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地上建築物補償費、耕地佔用稅、征地和土地管理費以及土地開發費等組成,並按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⑴土地補償費。徵用耕地的補償標准,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⑵青苗補償費和徵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樹木等附著物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⑶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徵用耕地、菜地的,每個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為該地每畝平均年產值的4~6倍,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其年產值的15倍。
⑷繳納的耕地佔用稅或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登記費及征地管理費等。在1%~4%幅度內提取。
⑸征地動遷費。包括徵用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構築物、城市公共設施等拆除、遷建補償費,搬遷運輸費,企業單位因搬遷造成的減產、停工損失補貼費,拆遷管理費等。
⑹徵用城市郊區的草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草地開發建設基金。

⑸ 土地使用費收費標准

具體收費標准每個地方不一樣,你到當地稅務局網站查一下才能確認.我這里屬二類鎮2.5元不分土地用途.

⑹ 什麼叫土地使用費

土地使用費,是土來地使用自者因使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費用,是土地使用者獲得用地應付出的代價。

土地使用費是指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土地(出讓、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者除外),國家向其收取得的有償使用土地的費用,是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交納的費用,它是調節使用土地資源的手段之一,是國家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土地使用費與土地使用稅不同,土地使用稅是國家對使用土地的國內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

(6)水電站土地使用費擴展閱讀

繳納方式:

外商投資企業經依法批准使用土地的,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土地管理機關的職責分工,與土地管理機關或房地產管理機構簽訂使用土地合同;市、區、縣財政局根據使用土地合同確定的用地面積、土地等級徵收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自核定之日起五年內不變;五年期滿後,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

外商投資企業從批准成立之日起,按公歷日歷年度繳納土地使用費。土地使用費按半年徵收,年終清算。第一日歷年度用地時間超過半年的,按半年計征,不足半年的,免徵土地使用費。

⑺ 水電站修建,移民庫區里的土地補償費歸誰

水電站水庫移民安置方式
農業安置。開發性移民,要以一份基本土地為依託。移民沒有土地作依託,就沒有比較可靠的經濟收入,沒有基本口糧的保證。由於中國水庫移民大多處於偏遠山村,移民文化素質低,信息閉塞,離開土地從事其他經營風險較大,一旦經營失敗,勢必留下遺留問題。因此,不論是後靠安置、遠遷安置還是分散插遷安置,一定要保證移民一份基本口糧。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是目前農村移民經濟開發的重點。種養業投資少,見效快,且是農民的本行。有的庫區把這種開發方式概括為:解決「金飯碗」(指興修農田,提高產量),栽下「搖錢樹」(指發展林果業),養出「聚寶盆」(指發展養殖業)。從目前我國開發性移民的實踐來看,以大農業的方式來安置移民是農村移民安置的主要途徑。非農業安置。由於我國土地資源嚴重稀缺,採用單一農業安置方式,已無法保證移民經濟收人的恢復和提高。採取非農業安置方式,意味著給移民增加了一條就業門路,對部分移民而言意味著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對於那些年輕又有一技之長的移民及工業化程度較高地區的移民,可以多採用這種形式。兼業安置。兼業安置即採取農業和非農業兼顧的安置方式。這種方式即避免了單純非農安置(農轉非)風險大的弊端,又避免了單純農業安置收入低的不足。這種安置方式往往適用於城郊結合部、集鎮等市場經濟較發達、交通便利地區的移民。自謀職業。就是將移民應該得的各類補償補助經費清算給移民,移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選擇安置的方式和安置的地方。

⑻ 修水電站佔用農民河土應得多少賠償

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維護被征地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征地工作順利進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重慶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徵用集體所有土地的補償、人員安置和住房安置,適用本辦法的原則規定。
第三條 市和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領導,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實施。
計劃、勞動、民政、信訪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協助土地等行政管理部門完成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第二章 補 償

第四條 徵用土地應依法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使用、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 徵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按照《重慶市土地管理規定》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執行。
第六條 地上建築物補償以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和農村房屋所有權證登記的合法面積為准計算,構築物按實計算。青苗補償按征地時實際種植面積計算。
第七條 未經批准佔用耕地成片栽種的一般樹木,按糧食類青苗補償標准計算補償費。
零星栽種的一般樹木按實補償。
果園、茶園、桑園、苗圃、花園按當地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2至1.5倍計算補償費。
對珍稀名貴樹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八條 下列地上建(構)築物、青苗不予補償:
(一)不具有土地使用權屬證書和農村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和其他建(構)築物;
(二)政府征地批文下達之日後栽插的花草、林木、青苗及搭建的建(構)築物;
(三)超過批准使用期限或雖未確定使用期限但已使用2年以上的臨時用地上的建(構)築物;
(四)非法佔用集體上地修建的建(構)築物;
(五)大然野生雜叢。
第九條 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屬於住房安置對象的,其拆遷房屋參照農房造價給予適當補償。
按照本辦法的規定,不屬於住房安置對象的,其拆遷房屋,按照前款規定的標准上浮50%予以補償。
第十條 征地農轉非人員的住房在征地拆遷范圍以外的,不拆遷、不補償、不安置。但應根據集體土地使用權屬證書確定的宅基地面積,按所在地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至2倍,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次性支付征地農轉非人員佔用宅基地綜合補償費。補償後,農轉非人員在公共設施使用、公益事業等方面與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受同等待遇。因國家建設需要徵用該宅基地時,房屋的補償、安置按征地時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被征地單位(不含被征地的村民住戶)的水、電設施按實際安裝費用補償。水利工程補償,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有線廣播線路、閉路電視線路,天然氣安裝按實際安裝費用補償。電話移裝按電信部門規定的移機費標准補償。被拆除房屋的裝飾物,由所有人自行拆除,不予補償;不能自行拆除的,給予適當補償。
村民的住房改作其他用途的,按住房補償。
第十二條 征地拆遷具有土地使用權屬證書和其他合法權證的企業建(構)築物,按重置價格計算補償費後,原建(構)築物歸國家所有,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處置。被拆遷企業的搬遷損失費(含設備搬遷損耗、停工損失及搬遷費)按所搬遷設備折舊後凈值的15%至20%計算。

第三章 人員安置

第十三條 被征地單位的下列入員按有關規定農轉非或以調整承包地方式予以安置:
(一)農業人口;
(二)在校大中專學生;
(三)現役義務兵;
(四)勞改勞教人員。
第十四條 被征地單位的下列入員不予安置:
(一)無法定婚姻關系或撫養(贍養)關系遷入且無承包地的農轉非人員;
(二)農村中輪換回鄉落戶的離退休人員。
第十五條 對征地農轉非人員的安置,可以採取貨幣安置、保險安置、以地安置或民政部門安置等方式。
第十六條 征地農轉非人員選擇貨幣安置方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轉非人員在規定時間內領取或者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直接支付給農轉非人員。
第十七條 男滿50周歲、女滿40周歲的農轉非人員,經本人書面申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將該農轉非人員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全額或者半額交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慶市分公司辦理儲蓄式養老保險,具體辦法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慶市分公司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十八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被全部徵用後,有條件興辦經濟實體且安置農轉非人員在10人以上的,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一次性支付給該經濟實體,作為被安置的農轉非人員投入的資本金。同時按每個農轉非人員20至30平方米的標准向該經濟實體劃撥土地,用於發展生產,安置農轉非人員。該經濟實體應按規定繳納征地成本費。
第十九條 下列農轉非人員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一次性撥給民政部門,由民政部門按規定安置或逐月發放生活費:
(一)未滿18周歲的孤兒;
(二)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的孤寡人員;
(三)持有殘疾證明、喪失勞動能力且無監護人的人員;
(四)經縣級以上人民醫院證明患有精神病且無監護人的人員。
第二十條 對農轉非人員安置實行征地統籌費調劑使用辦法。統籌費由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按市區每畝3000元,其他區縣(自治縣、市)每畝2000元的標准向建設用地單位收取,專項用於征地農轉非人員安置的統籌調劑。

第四章 住房安置

第二十一條 征地批文下達之日前,持有房屋所有權證和集體上地使用權證的被拆迂房屋的征地農轉非人員為住房安置對象。
第二十二條 在征地拆遷范圍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住房安置對象:
(一)房屋被拆遷的未轉非的村民;
(二)房屋未被拆遷的人員;
(三)通過買賣、繼承、贈予等方式取得房屋產權的城鎮人員,但在城鎮確無住房的除外。
前款第(一)項規定的人員,其房屋被拆迂後,可以按照農村宅基地管理的規定申請宅基地。
第二十三條 住房安置可以採取統建優惠購房、貨幣安置住房、自建住房等方式,按每人17至20平方米建築面積標准予以安置。
第二十四條 住房安置對象選擇優惠購房方式並且確有統一修建安置房條件的,以戶為單位,按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依據本辦法確定的應安置房建築面積標准,以土地徵用時磚牆(條石)預制蓋價格向區縣(自治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優惠購買安置房。
因戶型設計限制,住房安置對象所購的安置房,超過規定標准5平方米以內的部分,按建安造價的50%購買;超過規定標准5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按綜合造價購買,但建設用地預辦通知書下達後離婚分戶的住房安置對象所購的安置房,超過當地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規定的住房安置標準的部分,按綜合造價購買。
因戶型設計限制,購買安置房未達到規定標準的,不足部分由住房安置方按建安造價補償給被安置人。
第二十五條 住房安置對象已婚未育的,優惠購房時,可申請增購1個自然間的住房,其價格按安置房建安造價的50%計算。
住房安置對象的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為城鎮戶口,經審核在他處確無住房並長期與配偶或父母居住在征地拆遷范圍內的,優惠購房時,可申請按建安造價的50%購買1個自然間的住房,與原戶主合並安置。
征地前無法定婚姻關系或撫養(贍養)關系遷入且無住房的被征地人員,可申請按本辦法規定的住房安置標准以綜合造價購買住房。
在政府批准徵用土地之日前,長期居住在征地拆遷范圍內的城鎮人員,具有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且城鎮確無住房的被拆遷人,經住房安置方審核同意後,可申請按本辦法規定的住房安置標准按建安造價的50%優惠購買住房。
第二十六條 住房安置對象選擇貨幣安置住房方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與安置對象簽訂貨幣安置住房合同,一次性結算貨幣安置款。
貨幣安置款額等於貨幣安置住房合同履行時,征地拆遷范圍相鄰經濟適用房平均售價與土地徵用時磚牆(條石)預制蓋房屋補償標准之差乘以當地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辦法確定的應安置房建築面積。
第二十七條 無條件集中統一修建安置房的,區縣(自治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按照同級人民政府依據本辦法確定的應安置房建築百積標准和當時當地城鎮居民住宅平均建安造價予以補助,並按照規劃管理要求和當地城鎮居民修建住宅用地標准劃給宅基地,由住房安置對象自建住房。
第二十八條 戶口分別在2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夫妻為同批住房安置對象的,合並為1戶安置住房。
住房安置對象在2個或2個以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有住房的,在征地拆遷時只安置1次住房。
第二十九條 安置房的建安造價包括基礎、主體、屋面工程、水電安裝等費用,由區縣(自治縣、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商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定並予公布。
統建安置房屋、自建房屋的,按經濟適用房(安居工程)的規定減免稅費,但天然氣安裝費、通氣費由住房安置對象自行承擔。
貨幣安置對象購買住房時,按每人17至20平方米建築面積標准免繳房屋交易費用。
第三十條 住房安置對象按規定辦結安置房的有關手續後,房屋產權歸該住房安置對象所有,領取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後可依法轉讓、出租、抵押。
對統建優惠購房,建設用地單位應按優惠購房建安總造價的2%-3%的比例提留該安置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基金,交由房產行政管理部門或由房產行政管理部門交付物業管理企業按國家和市的有關規定,專項用於該物業管理區域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後的大修、更新、改造。
第三十一條 征地拆遷范圍內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由其所有人按征地拆遷方案規定的時限自行拆遷。
在規定時限內搬遷的拆遷戶,其搬家補助費按戶一次性計發,3人以下(含3人)每戶不超過300元,3人以上每戶不超過500元。臨時過渡戶按2次計發。
因建設需要,被拆遷戶須提前搬遷過渡的,從過渡之日起以批准征地時的在籍戶口為准,發給搬遷過渡費或搬遷補助費。屬統建優惠購房安置的,按實際過渡時間計算,每人每月發給80至100元搬遷過渡費;屬貨幣安置住房,自建住房的,每人一次性發給300元至500元搬遷補助費。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大渡口區、渝北區、巴南區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按附表一所列標准執行;青苗和佔用耕地成片栽種的一般樹木及房屋、構築物、零星的一般樹木的具體補償標准,由所在區人民政府在附表二至附表五所列的標准范圍內制定。
其他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按照本辦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可參照附表一至附表五所列的標准,制定本地區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和青苗、佔用耕地成片栽種的一般樹木及房屋、構築物、零星的一般樹木的具體補償標准,報市人民政府備案。
征佔用林地的補償、安置,按國家和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長江三峽移民征地補償、安置,按國家和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原重慶市人民政府1994年發布的《重慶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64號)同時廢止。
本辦法實施前發生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事宜,按原有的規定辦理。

⑼ 國家對於大中型水電站徵用河灘土地有補償嗎

有補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9)水電站土地使用費擴展閱讀:

徵用河灘土地的相關要求規定:

1、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從事開發經營,興辦企業。

3、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⑽ 水電站的發電廠房用地是否徵收土地使用稅

答:國稅地[1989]13號文件規定,對水電站的發電廠房用地(包括壩內、壩外式廠房),生產、辦公、生活用地,照章徵收土地使用稅;對其他用地給予免稅照顧。

閱讀全文

與水電站土地使用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