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製品評估的成本法下可以具體採用哪些方法
《資產評估》作業三(第六、七、八章)
一、
單項選擇題
1
.下列各項中屬於不可確指無形資產的有
(
)
。
A
.公共關系
B
.購銷合同
C
.稅收優惠
D
.商譽
2
.以無形資產攤銷為目的的評估適用的評估標準是(
)。
A
.市場價格標准
B
.收益現值標准
C
.重置成本標准
D
.原始成本標准
3
.當自創無形資產在創建過程中的各項費用無帳面價值時,可採用的評估方法是
(
)
。
A
.市價類比法
B
.市價調整法
C
.直線折余法
D
.加價法
4
.專利的成本費與專利可以帶來的額外收益之間(
)。
A
.有必然聯系
B
.沒有多大聯系
C
.沒有必然聯系
D
.有一些聯系
5
.以下哪一項不屬於長期投資評估的特點(
)
A
.長期投資評估的特點取決於長期投資的特點
B
.長期投資評估可以採用歷史成本作為評估值
C
.長期投資評估是對資本的評估
D
.長期投資評估是對被投資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的評估
6
.股權投資的評估方法一般都應選用(
)
A
.收益法
B
.市場法
C
.成本法
D
.整體評估法
7
.下列哪些屬於遞延資產(
)
A
.待攤費用
B
.公司新股發行費
C
.固定資產更新的支出
D
.低值易耗品
8
.
流動資產根據形態的不同,
可分為貨幣形態的流動資產、
可在短期內出售的存貨和近期
可變現的債權性資產、
生產加工過程種的在製品及准備耗用的物資。
根據其變現快慢的排序是
(
)
A
.可在短期內出售的存貨和近期可變現的債權性資產、貨幣形態的流動資產、生產加工過
程中的在製品及准備好用的物資。
B
.貨幣形態的流動資產、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在製品及准備好用的物資、可在短期內出售的
存貨和近期可變現的債權性資產。
C
.貨幣形態的流動資產、可在短期內出售的存貨和近期可變現的債權性資產、生產加工過
程中的在製品及准備好用的物資。
D
.生產加工過程種的在製品及准備好用的物資、貨幣形態的流動資產、可在短期內出售的
存貨和近期可變現的債權性資產。
9
.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流動資產的評估只適用於按(
)進行評估。
A
.賬面價值
B
.市場價值
C
.重置價值
D
.可變現價值
10
.貨幣資金按其(
)進行評估。
A
.重置價值
B
.市場價格
C
.清算價格
D
.賬面價值
11
.某企業對應收賬款進行評估,評估基準日應收賬款余額為
36
萬元,根據前五年的有關
數據可知,前五年應收賬款總額為
50
萬元,壞賬發生總額為
2.5
萬元,並預計企業應收賬款的
變現成本為
0.3
萬元,則企業應收賬款評估值為(
)。
A
.
180000
元
B
.
352800
元
C
.
339000
元
D
.
342000
元
12
.對外幣存款折算為人民幣時,一般應按下列牌價折算(
)。
A
.月平均外匯牌價
B
.年平均外匯牌價
C
.當日外匯牌價
D
.當年最低外匯牌價
13
.某項在用低值易耗品,原價
750
元,預計使用一年,現已使用
9
月,該低值易耗品現行
市價為
1200
元,由此確定在用低值易耗品評估值為(
)。
A
.
300
元
B
.
900
元
C
.
750
元
D
.
1200
元
14
.
某企業產成品實有數量
80
台,
每台實際成本
94
元,
該產品的材料費與工資、
其他費用
的比例為
70:30
,根據目前有關資料,材料費用綜合調整系數為
1.20
,工資、其他費用綜合調整
系數為
1.08
。該產品的評估值應接近於(
)。
A
.
9745
元
B
.
8753
元
C
.
7520
元
D
.
8800
元
15
.
某企業三月初預付
6
個月的房屋租金
90
萬元,
當年
5
月
1
日對該企業評估時,
該預付
費用評估值為(
)。
A
.
35
萬元
B
.
60
萬元
C
.
45
萬元
D
.
30
萬元
二、
多項選擇題
1
.下列屬於無形資產功能特性的有(
)。
A
.共益性
B
.附著性
C
.替代性
D
.公平性
F
.遞增性
2
.無形資產轉讓中,定額收費的評估方法有(
)。
A
.收入比價法
B
.加價法
C
.利潤比價法
D
.比價法
E
.成本加價法
㈡ 「無形資產」一般指什麼「遞延資產」是什麼意思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版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權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費用支出。
㈢ 無形資產評估收益法中存在的問題
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1.確定無形資產有效期限的理論依據
(1)無形資產收益期限或稱有效期限,是指無形資產發揮作用,並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時間。
無形資產具有獲得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才是真正的無形資產有效期限。
(2)無形資產損耗的價值量,是確定無形資產有效期限的前提。
(3)無形資產沒有物質實體,因為它沒有有形損耗,從而沒有實體性貶值。
(4)無形資產價值降低是由於無形損耗形成的,即由於社會科學技術進步而引起價值減少。
具體來說,主要由下列三種情況決定產生:
①一種新的,更為先進、更經濟的無形資產出現這種新的無形資產可以替代舊的無形資產,使採用原無形資產無利可圖時,原有無形資產價值就喪失了。(被替代) 伴你同行
②因為無形資產傳播面擴大,其他企業普遍掌握這種無形資產,獲得這項無形資產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擁有這種無形資產的企業不再具有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時,它的價值也就大幅度貶低或喪失。(共益面太大)
③企業擁有的某項無形資產所決定的產品銷售量驟減,需求大幅度下降時,這種無形資產價值就會減少,以至完全喪失。(依託的產品產量驟減)
(6)無形損耗隻影響無形資產價值,而不影響其使用價值
2.資產評估實踐中,預計和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可依照下列方法進行:
(1)法律或合同、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法律無規定有效期,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確定。
(3)法律和企業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採用統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
3.一般而言,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要比它們的法定保護期短得多
因為它們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廢棄不用、人們愛好的轉變以及經濟形勢變化等。特別是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無形資產更新周期加快,使其有效期限越來越短,評估時都應給予應有的重視。
㈣ 無形資產的功能特性有() 多選 求解 A虛擬性 B附著性 C共益性 D替代性
是BCD才對,無形資產的功能特性有 附著性,共益性,積累性,替代性
㈤ 資產評估題:論述無形資產評估的特點及原則
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擁有或控制,不具有實物形態,能持續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1非實體性2控制性3效益性。功能特性1共益性2積累性3替代性
㈥ 無形資產的特徵有哪些一般無形資產包括哪幾種
定義:特定的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無形資產功能特性 :
1.共益性
是無形資產區別於有形資產很重要的一個功能特徵。無形資產的共益性就是說它可以同時為多個主體同時使用。
注意:共益性受到市場有限性和競爭性的制約。
共益性越大,該無形資產價值越低。
2.積累性:
(1)無形資產的形成是基於其他無形資產的發展。
(2)無形資產自身的發展也有一個不斷積累和演進的過程。
3.替代性
一種無形資產可能被更新的無形資產所取代。
替代性指導確定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有重要意義,替代的速度取決於該領域內的技術進步速度,取決於無形資產帶來的競爭
無形資產的分類
1.按無形資產的取得方式分為
⑴自創的無形資產和⑵外購的無形資產。
2.按無形資產能否獨立存在分為
⑴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和⑵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商譽)。
3.國際評估准則委員會頒布的《國際評估准則》評估指南4中,將無形資產分為:
⑴權利型無形資產(如租賃權);
⑵關系型無形資產(如顧客關系、客戶名單等);
⑶組合型無形資產(如商譽);
⑷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等)。
㈦ 政府回收公益性的機構,支付給事業單位的回購款,這個單位需要交納增值稅嗎
不需要,因為該事項不是增值稅應稅行為。
具體:
《中華人民共和內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容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問題中的事項屬於將機構整體轉移給政府,不適用上述任何一個定義。同時,這項行為也不是「銷售」,是配合政府回收的指令而收到的補償。銷售是買賣雙方均有選擇的餘地,政府回收該機構,你可以拒絕嗎?
輔助參考政策:國稅總局公告2013年66號,以及財稅(2016)36號文附件2第一條第(二)項第5點,明確:「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經多次轉讓後,最終的受讓方與勞動力接收方為同一單位和個人的,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和貨物的轉讓行為均不徵收增值稅」
㈧ 無形資產產生無形損耗的三種情況
無形資產損來耗是由自於無形損耗形成的,即由於社會科學技術進步而引起價值減少。
具體來說,主要由下列三種情況決定產生:
①一種新的,更為先進、更經濟的無形資產出現這種新的無形資產可以替代舊的無形資產,使採用原無形資產無利可圖時,原有無形資產價值就喪失了。(被替代)
②因為無形資產傳播面擴大,其他企業普遍掌握這種無形資產,獲得這項無形資產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擁有這種無形資產的企業不再具有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時,它的價值也就大幅度貶低或喪失。(共益面太大)
③企業擁有的某項無形資產所決定的產品銷售量驟減,需求大幅度下降時,這種無形資產價值就會減少,以至完全喪失。(依託的產品產量驟減)
㈨ 在評估無形資產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僅供參考:
評估專利技術價值應考慮的因素
目前知識產權評估大多採用收益法,收益法計算的預測是建立在眾多因素影響下的知識產權實施效果基礎上的。就專利而言,主要涉及到的影響因素有法律因素,技術因素,產業因素,特殊因素等。
1.法律因素
主要包括:(1)權屬的完整性,即該專利人或委託人所擁有的專利權權屬的完備程度。權屬越完整,則其體現的價值就越大。(2)法律的保護程度,包括兩個方面,專利所處的狀態以及權利要求的完整性。專利所處的狀態指技術在專利申請中所處的狀態,是處於初審階段還是實質性審查階段或是獲得專利證書階段,越是在後面的階段其價值越大。專利的類型不同,保護程度也不一樣,發明專利由於通過實質性審查,因此剽竊他人專利或者在獲得專利證書後被宣告撤銷的可能性較小。相對於其他兩類專利而言,其技術含量較高,申請的周期較長,權利人承擔的風險也較大,因此價值相對較高。權利要求的完整性是指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書所提出的需要保護的專利的范圍,也體現了權利要求書的質量問題,有的權利要求完整,較好的保護專利權人的權利。有的權利要求不完整,僅僅保護專利權人的一部分的權利。(3)剩餘使用年限,一般要採取專利技術的經濟壽命與法定使用年限孰短的辦法來確定剩餘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越長其價值越大。
2.技術因素
技術因素主要包括專利的創新程度也即是技術的先進程度;技術的發展階段;技術競爭優勢,即技術實施過程中存在關鍵的技術訣竅,技術復雜程度高,而該技術訣竅不易被分析、試驗、模擬。因為技術超額收益主要體現在其壟斷的收益上,技術越具有競爭優勢,其壟斷程度也越高,技術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會相應較高,技術產品較難替代。
3.產業因素
主要包括(1)產業化程度,即該技術可進行產業化的難易程度,實施的條件要求是否苛刻,進行產業化越容易,實施專利技術越容易進行,專利的實施的可能性就越大。(2)國家政策適應性,也即是該技術實施所在的產業與國家產業政策一致性。只有專利與國家產業政策一致起來,才會得到國家及地方的支持,該項專利才會迅速形成產業,越是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技術實施的價值越能夠較快的發揮出來。(3)產業應用范圍,主要是指專利技術的現在和未來可能應用領域的大小,應用的范圍越廣,其價值發揮的程度越大。(4)技術產品被市場所接受的程度,市場越需要的產品,其中的技術所體現的價值就越大。
4、特殊因素
部分行業的特殊因素如醫葯行業的葯證,臨床試驗,網路安全技術的有關批准證書,對專利權價值的影響也較為重大,因為這些特殊因素是專利技術產業化實施的必備要件。
以上這些因素是進行知識產權評估時所要注重考慮的,也是知識產權的未來價值體現的關鍵。
影響商標評估價值的主要因素
1.商標產品歷史收益狀況;
2.商標產品未來收益能力;
3.商標狀況:商標狀況必須詳細了解它的影響力、所處市場的狀況、競爭狀況、過去的表現、未來計劃及風險程度等。具體講,分析以下七個影響因素:
(1) 領導力。即影響行業市場的能力。如某一商標為其所處市場的龍頭產品的商標,其價值就比其他普通價值要高。
(2) 生存力。即商標的穩定性。那些歷史悠久、消費者信任度高的商標的價值要高。
(3) 市場力。指商標的市場經濟狀況。食品、飲料的商標比高科技產業的商標取值要高。
(4) 輻射力。指商標超過地理文化邊界的能力。符合國際慣例和口味的商標比某一區域和地區性商標的價值要大。
(5) 趨勢力。指商標對行業發展方向的導向及影響力。商標的長期發展趨勢能夠很好地反映其與消費者的聯系和同步性。
(6) 支持力。指能夠獲得投資及重點支持的商標其價值要大一些。
(7) 保護力。指商標擁有者的合法權利,即為注冊商標的保護能力。商標受法律保護的深度及廣度在評估商標時很重要。
評估商標中,要對企業定性、定量資料充分加以整理、分析、測算,對企業進行綜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