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遞延收益攤銷不用管預計凈殘值嗎

遞延收益攤銷不用管預計凈殘值嗎

發布時間:2021-02-20 17:50:01

Ⅰ 固定資產一定要預計凈殘值嗎

固定資產不一定要有殘值。

固定資產的價值是根據它本身的磨損程度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它的磨損分有形磨損和無形磨損兩種情況;有形磨損又稱物質磨損,是設備或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上的損失。按其損耗的發生分為兩類。Ⅰ類有形磨損是指設備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蝕、振動、疲勞等原因造成的設備的損壞和變形。

(1)遞延收益攤銷不用管預計凈殘值嗎擴展閱讀

固定資金作為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也有以下特點:

1.固定資金的循環期比較長,它不是取決於產品的生產周期,而是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金的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是分別進行的,前者是隨著固定資產折舊逐步完成的,後者是在固定資產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時,用平時積累的折舊基金來實現的。

3.在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支付相當數量的貨幣資金,這種投資是一次性的,但投資的回收是通過固定資產折舊分期進行的。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叫做折舊,折舊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年限總和法等;固定資產在物質形式上進行替換,在價值形式上進行補償,就是更新;此外,還有固定資產的維持和修理等。

Ⅱ 固定資產哪種折舊方法不用考慮凈殘值

除了折舊期限最後兩年,其餘期限固定資產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不用考慮凈殘值。

雙倍余額遞減法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情況,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於其預計凈殘值以下。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2)遞延收益攤銷不用管預計凈殘值嗎擴展閱讀

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注意事項

1、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要注意在最後兩年計提折舊時,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2、由於雙倍余額遞減法不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帳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當下述條件成立時,應改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基本規則是:以固定資產使用年數倒數的2倍作為它的年折舊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資產帳面余額作為每年折舊的計算基數。

但由於在固定資產折舊的初期和中期時不考慮凈殘值對折舊的影響,為了防止凈殘值被提前一起折舊,因此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最後兩年中,折舊計算方法改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的帳面余額減去凈殘值後的金額除以2作為最後兩年的應計提的折舊。

Ⅲ 遞延收益金額怎麼算

固定資產480萬,10年期,每年提48萬,到出售時為止,剛好提了8年折舊,回即48萬*8年=384萬。
後面的一百答萬,因為政府補助是500萬,這500萬的收益要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限內平均分攤。

即500萬/10年,每年應該分攤50萬的遞延收益。資產在出售時,只用了8年,那剩下的2年收益,在出售固定資產時要結轉。

取得遞延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在收益分攤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3)遞延收益攤銷不用管預計凈殘值嗎擴展閱讀: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首先確認一項資產和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收益的分攤的起點是「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遞延收益分攤的終點是「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報廢、轉讓等),尚未攤銷的遞延收益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Ⅳ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在何種情況下要扣除凈殘值在何種情況下不用扣除凈殘值

1、固定資產從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的下月開始計提折舊,不過一般實務中均回以使用的下月開始計提。

2、殘答值率
會計上是靠管理層判斷的,沒有具體規定的(參考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

稅務上:

內資企業統一為5%(文件號忘記了),外資企業不低於10%(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 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應當不低於原價的百分之十;需要少留或者不留殘值的,須經當地稅務機關批准)。

兩稅合一後,新稅法沒有規定比例,據悉,新的實施細則討論稿也未提及固定的比例,只是講「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 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 不得變更。」

每月計提折舊=原值×(1-殘值率)/折舊年限/12

Ⅳ 自己想問一下固定資產可以不做預計凈殘值嗎

新稅法下,對固定資產預計殘值是5%以內,由企業我確定,沒有規定一定要有殘值,也就是說可以不留殘值

Ⅵ 估價入賬產生遞延收益,之後遞延收益每月分攤,等資產按實際入賬時,之前已攤銷的遞延收益怎麼處理

之了解釋:

1、已攤銷的遞延收益不用處理

2、剩餘未攤銷的遞延收益需要重新調整確認金額後進行分攤


望採納,謝謝。

Ⅶ 遞延收益最後轉銷的金額問題

你說的是現實中客觀存在的,但題目中的答案是可以講出道理來的。

遞延收專益的分攤是屬自長期資產可供使用時起,按照長期資產的預計使用期限,將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也就是說遞延收益的分攤應當與固定資產的折舊同期進行,所以你說月底才做賬實務中沒問題,但與要求是不符的。

尤其是考試中,涉及到類似情況的,都是做完計提折舊的分錄,立即做遞延收益分攤的分錄。所以考試中一定要注意,有些實務中的習慣不要帶到考試中。

Ⅷ 預計凈殘值可不可以是0

財政部門撥付的政府補助。
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第七專條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屬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
收到時
借:固定資產
貸:遞延收益

提取折舊時
借:相關費用
貸:累計折舊

同時分配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不能買是說的不能在使用壽命期間內處置,預計凈殘值沒有關系,要預計的。

Ⅸ 遞延收益的的處理

新准則下遞延收益的核算

根據新會計准則及其應用指南的有關規定,企業收到的政府補助,應區分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在核算時,應借記「其他應收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然後分期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科目。

例1:某糧食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和有關主管部門每6個月下達的輪換計劃出售陳糧,同時購入新糧,為彌補該企業發生的輪換費用,財政部門按照輪換計劃中規定的輪換量支付該企業0.06元/斤的輪換補貼。該企業根據下達的輪換計劃需要在20X8年10月至20X9年3月輪換儲備糧2億斤(每月轉換儲備糧量相同),款項於20X9年3月收到。

(1)20X8年10月份應根據輪換量2億斤和規定的補貼額0.06元/斤,確認其他應收款1200萬元

借:其他應收款 12,000,000.00

貸:遞延收益 12,000,000.00

(2)20X8年10月將補償10月份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2,000,0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利得 2,000,000.00

(3)以後每月份的分錄同(2),同時20X9年3月份收到政府補助金,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12000,000.00

貸:其他應收款12,000,000.00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未非貨幣性資產的,應首先確認一項資產和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收益的分攤的起點時「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遞延收益分攤的終點是「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報廢、轉讓等),尚未攤銷的遞延收益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例2:20X9年1月1日某企業收到政府450萬元財政撥款用於購買科研設備1台。企業於1月29日購入該無需安裝的設備並交付使用,實際成本480萬元,其中用自有資金30萬元支付。該設備使用壽命10年,直線法計提折舊,無殘值。8年後的2月1日出售該設備,收到價款120萬元。

(1)20X9年1月收到財政撥款

借:銀行存款 4,500,000.00

貸:遞延收益 4,500,000.00

(2)20X9年1月29日購入該設備

借:固定資產 4,800,000.00

貸:銀行存款 4,800,000.00

(3)自20X9年2月每個資產負債表日計提折舊,分攤遞延收益

借:研發支出 40,000.00

貸:累計折舊40,000.00

借:遞延收益 37,5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 37,500.00

(4)8年後的2月1日出售該設備,同時轉銷該遞延收益余額

借:固定資產清理960,000.00

累計折舊3,840,000.00

貸:固定資產 4,800,000.00

借:銀行存款 1,20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960,000.00

營業外收入 240,000.00

借:遞延收益900,0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 900,000.00

三、與遞延收益相關的所得稅處理

企業在進行遞延收益處理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與此相關的所得稅問題。根據《關於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081號)第一條: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並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根據該規定,按照新企業會計准則的核算要求,企業在以後期間收到政府補助金額,如例1,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條件時應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企業在當期收到該政府補助金額,如例2,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時需要確定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

四、遞延收益的列報

企業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將遞延收益科目余額正確地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有人認為根據《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的有關信息,應將遞延收益的科目余額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中,因為遞延收益的會計科目代碼為2401,在其後為長期借款,科目代碼為2501,這說明遞延收益不屬於長期負債。其實這種觀點時錯誤的,因為沒有認真分析遞延收益的核算內容。由例2我們知道,遞延收益的核算的期限比較長的,需要在以後的期限攤銷的,特別是因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而確認的遞延收益時,因而應區分對待,將遞延收益中1年內到期的部分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項目中,其他部分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其他非流動負債項目中。同時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有關政府補助的披露中,應列示尚需遞延的金額。

Ⅹ 計算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的時候要不要減去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000-45=955
應計提減值准備955-850=105
借:資產減值損失105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105. 預計凈殘值是折舊要減去

閱讀全文

與遞延收益攤銷不用管預計凈殘值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