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本人要寫一篇關於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思路的探討的論文
無形資產的認知、經營與提升
企業的資產可以從廣義上分為兩類:有形資產----包括建築、機器設備、金融資產和基礎設施和無形資產----從人力資本和創意的決竅,品牌、設計和其他由公司的創造和創新能力產生的無形成果。
傳統意義上,有形資產體現著一家公司的價值大小,而且它還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家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企業經營者也習慣於有形資產的生產和經營。但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上述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傳統的規模經濟,企業發展核心能力的基石,也已轉換為無形資產的創立,並貫穿於企業知識經濟的創造、傳播與應用的整個過程。企業家們越來越意識到無形資產的巨大潛力和威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學習如何「從有形資產的經營提升到無形資產的經營」。
首先,品牌的創立已經成為企業進入並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已被企業普遍接受,這是不爭的事實。總括而言,品牌是企業無形資產的濃縮與概括,是一個企業整體素質實力佐證,也是企業知名度、美譽度的象徵,在企業開拓市場、資本擴張、隊伍凝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總裁曾說過一句經典名言:「如果一場大火把可口可樂燒光,第二天我就可以再造一個可口可樂!」,這就是品牌的價值,這就是無形資產的力量!
其次,做品牌不是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之外的行為,它從一開始就是經營活動的一部分。與客戶、供應商、合作夥伴、政府和社會打交道的過程,本身就是做品牌的過程。品牌沒有「有與無」、「做與不做」的問題,只有價值高低和資產多少的問題。品牌是整個公司的戰略資產,而不是營銷和品牌主管可以自行打造、支配和使用的促銷工具。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要想完成從單純製造產品到創造品牌轉變,必須完成對品牌的世界觀(品牌不是營銷工具而是戰略資產)和方法論(品牌是無形資產,但也是可以通過特定的方法進行量度和管理的資產)的轉變。
最後,沒有擴散和傳播,品牌就不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也就難以得到消費者的理解、認同和支持。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進行無形資產評估的必要性
就目前我國企業所處的環境而言,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有以下三個層面的意義:
(一)資產管理的需要
1、摸清家底,完善企業資產管理。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無形資產評估成為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對有形資產的評估、管理與應用,多年來企業自身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有效的制度,其資產量在相關財務報告中已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但是一個企業到底有哪些無形資產,其價值量如何,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並不清楚,形成了資產管理的盲點。只有充分揭示這部分資產的真實價值,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而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使之規范化,以保證企業資產的完整性。
2、為經營者提供管理信息、決策依據。無形資產價值其本質是無形資產的培育、發展情況,企業的創新能力和贏利能力,企業資源的利用狀況和利用效率、效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等等。評估的過程是資產清查的過程,重點在於發現企業在資產管理、經營過程、資本結構、企業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解決或為企業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有利於經營者對無形資產投資做出明智的決策,合理分配資源,減少投資的浪費。
(二)品牌建設的需要
3、激勵和教育員工,增強企業凝聚力。在品牌營銷時代,企業不但要向公司外的人傳達品牌的健康狀態和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向公司內所有階層的員工傳達品牌信息,培養員工對本企業的忠誠度,以達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4、無形資產價值傳播是擴大、提高企業影響,展示企業發展實力的有效手段。隨著企業形象問題逐漸受到企業界的重視,名牌商標的宣傳,已經成為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所以對商標、品牌等資產的評估及宣傳是強化企業形象、展示發展實力的重要手段。
5、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有利於銷售渠道的拓展和特許經營體系的擴張。在發展加盟商的過程中,了解無形資產價值可以使盟主企業在介紹自己的品牌時有據可依,從而使潛在加盟商對本企業有比較准確的判斷依據,還可以讓潛在加盟商看到本企業的發展潛力,增強加盟信心,所以進行無形資產評估對於特許經營盟主企業顯得尤為重要。
6、為無形資產侵權賠償提供價值依據。在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特別是侵權訴訟中,商標權、專利權評估後有利於對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進行量化、認定賠償額度,為權利人打假維權提供索賠依據,有利於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7、對企業開展省著名商標、中國名牌、加強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❷ 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若干問題探討的選題背景及意義~~~~國外和國內研究
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若干問題探討
[關鍵詞]知識經濟;無形資產會計;無形資產計量;成本特徵;無形資產信息披露
[摘要]本文從知識經濟特徵出發,對無形資產概念和計量范疇的拓展,對無形資產的地位及其確認條件進行有益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無形資產計量的成本特徵與假設前提;最後建議按照充分、公開、真實、科學原則披露無形資產各種相關信息。
一、知識經濟特點與無形資產概念的拓展
知識經濟是以智能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的佔有、配置,以科技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創新和使用的一種經濟。知識經濟的繁榮是直接取決於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與利用。知識經濟的基本特點主要有:(1)知識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其他生產要素都必須靠知識來更新。(2)投資方向由有形資產轉向無形資產。(3)生產方式由集中化、大型化轉變為分散化和類性化。(4)國民經濟可持續性發展。(5)經濟文明的標志發生根本性變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標志是高速、互動、傳遞信息、共享知識的網路化。
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概念呈現日漸拓展之勢。雖然有關無形資產,世界上目前尚無統一定義,各國眾說紛紜,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無形資產的概念也將沿著無形的固定資產——無形的長期資產——非貨幣性固定資產——非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經濟資源等這樣的一個軌跡向前發展,不斷拓展。無形資產概念包含「權」、「密」、「名」、「譽」四部分,具有無形性、長期性、非貨幣性、獨占性、超額收益性、不確定性和可轉讓性。
二、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的地位及其確認條件
西方發達國家,無形資產所佔比重20世紀70年代為20%左右,而90年代為30%以上[1];依靠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比重,已從20世紀初的5%-20%增到目前的70%-90%[2].近年來國際貿易中,以技術貿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貿易迅速增長,年平均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其它商品貿易增長速度。各國技術貿易總額1964年為27億美元,1974年為110億美元,80年代中期為400億美元,1993年為1500億美元,就是明顯的例子[3].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顯得無比重要。無形資產既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是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和增強企業技術經濟實力的重要途徑。
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如何確認並記入有關賬戶呢?這里就產生一個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問題,即滿足什麼條件的無形資產項目才能作為企業無形資產人賬。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發布的「無形資產原則公告」(草案)認為,只有滿足與該資產項目相聯系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流入企業且已被證實有充足的資源,並能夠可靠地計量該資產項目的成本。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與之相近。據此,一般地認為只有外購或接受投資取得的無形資產才可以被確認為無形資產,而自創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開發研究成本則不予確認。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應予確認,因為根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有關要求,如不確認這些無形資產,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權責發生制要求,像商譽等作為反映企業具有較高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時提供,勢必不能滿足經營者正確報告受託責任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各方決策的需要。
三
、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計量范圍的擴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與無形資產概念的拓展同時,無形資產計量范圍也自然隨之擴大。在我國傳統會計中,無形資產雖有所反映,但一般只有7項-8項,而經濟學中涉及的無形資產卻有近30項,美國評估公司所涉及的無形資產有20多項,我國實務中運用單項評估和整體評估的也只有十幾項。許多無形資產價值十分巨大,例如服務品牌,企業品牌等,卻不能納入會計核算范圍,足見傳統會計無形資產計量范圍之狹窄。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依靠知識資本的營運與管理實現目標利潤。這個知識資本的范圍大體可概括為以下四類:與市場相關聯的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公司品牌、服務品牌、長期客戶、業務夥伴、特許經營權協定、專利使用權協定等;精神產品的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專利技術等;人力優勢的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員工教育狀況、業務能力、心理素質、相關知識等;組織管理優勢的無形資產,主要包括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哲學與管理方法、網路工程系統、融資關系等。企業之間競爭主要是無形資產的競爭,無形資產的豐富程度和質量高低事關企業的存亡興衰,因此無形資產的概念必須十分明確,計量范圍必須擴大。只有更廣泛、更客觀、更准確地計量無形資產,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才能有利於企業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及政府管理部門等的科學決策。
四、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計量的成本特徵與假設前提
(一)無形資產計量的成本特徵與計量基礎
無形資產計量,在理論上應包括其開發研究、取得和持有期間的全部物況勞動和活勞動的費用支出,但在實際計量操作過程中形成了與有形資產不同的幾個特徵:
首先,無形資產成本的弱配比性。知識性無形資產的取得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存在復雜的智力支付過程。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帶有隨機性、偶然性和關聯性。由其成果負擔全部研究開發試驗等費用不甚合理,但要分別歸類分配,也是十分困難的,故而其成果價值與其對應的成本缺乏配比性。
其次,無形資產成本的缺項性。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取得無形資產所支付的各項費用只有予以資本化後,方能計入無形資產,因而在一些知識性無形資產取得的前期開發、培訓、試驗等費用因無法資本化,無法進行成本計量,不能計入無形資產,使得無形資產反映支離破碎,不少的無形資產被排除在外。
再次,無形資產成本的象徵性。由上述的弱配比性、缺項性所決定,無形資產成本的外在形式只具有象徵意義,例如商標權,其成本占含有其注冊登記等相關費用,並非其全部費用。這樣就使得無形資產價值缺位,企業遭受重大損失。正因為如此,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無形資產計量基礎逐漸由會計學家的投入價值轉變為經濟學家的產出價值。
(二)無形資產計量的假設前提
要正確計量無形資產,必須確定持續使用和公開市場兩個假設前提。前者系指假設無形資產將按現行用途或轉換用途後持續使用,並能夠使經營者獲得期望的收益;無形資產仍有明顯的剩餘經濟壽命;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明確且保持其技術上經濟上的先進性和有效性;從經濟上、法律上允許轉讓使用以及充分考慮其使用的潛能。後者指無形資產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其價格隨行就市。
五、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
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地位急劇上升,生產經營以消耗知識資本為主,無..........
❸ 耕地佔用稅是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 CPA業務探討 - 中國會計視野論壇 —專...
X公司在某開發區征了300畝地建造廠房,總計支出14,410萬元,其中土地出讓價款4,500萬元,另外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耕地佔用稅、耕地復墾費、契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等630萬元,廠房建造工程9,000萬元,道路60工程萬元,圍牆工程20萬元,噴泉假山景觀工程100萬元,樹木綠化工程100萬元;廠房有效佔地160畝,其它為廠區道路、綠化帶、圍牆和露天廣場佔地。對這些支出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公司財務人員發生了爭議。 1、張會計認為,應當將上述支出全部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14,410萬元,按照房屋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2、王會計認為,應當將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讓價款4,50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權年限進行攤銷;剩餘9,910萬元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按照房屋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3、李會計認為,應當將上述支出中的土地出讓價款4,500萬元和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耕地佔用稅、耕地復墾費、契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等630萬元,合計513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按照土地使用權年限進行攤銷;剩餘9280萬元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按照房屋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4、趙會計認為,贊同李會計對土地使用權的會計處理,但建議應當將剩餘9280萬元在程完工後轉入「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9,000萬元、「道路」60萬元、「圍牆」20萬元、「噴泉假山」100萬元、「樹木」100萬元。對房屋、道路、圍牆、噴泉假山、樹木按照不同的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 5、田會計認為,同意趙會計對土地使用權及房屋、道路、圍牆、噴泉假山等工程的會計處理,但認為趙會計將樹木綠化成本100萬元單列為「固定資產-樹木」科目並按照預計使用年限計提折舊費的做法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規定,鑒於該企業系工業加工企業,雖然響應政府號召為創建園林式工廠植樹綠化支出100萬元,但該支出也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的規定,建議按照現行通行的做法將該樹木綠化工程支出100萬元在工程完工後列入或通過長期待攤列入「管理費用」科目。 二、相關思考 1、《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與新《企業會計准則》關於房產價值構成的差異: 《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小企業會計制度》在「無形資產」會計科目使用說明中亦明確規定「購入的土地使用權,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實際成本,並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待該項目開發時再將其賬面價值轉入相關在建工程。」 《<企業會計准則第6 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在「六、土地使用權的處理」中規定:「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築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外購土地及建築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企業(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用於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築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 由此可見,非房地產開發企業其房屋建築物的賬面價值在《企業會計制度》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中包含了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而在新《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中不包含土地使用權的價值,由此會導致實施從價計征的房產稅稅額前者高於後者,如採納張會計的觀點比王會計的觀點導致企業每年多交納房產稅:(原值14,410萬元-原值9,910萬元)×80%×1.2%=43.2萬元。顯然,如因執行會計標準的不同而導致企業房產稅稅負的不同有失稅法的公平原則,需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實行從價計征的房產稅的原值構成做出統一明確的新規定,以確保稅法的公平原則。當然,目前非上市公司只能按照相關規定選擇其適應的一種會計標准執行。 2、《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因此李會計認為,企業為取得該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相關稅費630萬元應當計入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 而王會計認為,《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在「在建工程」科目的賬務處理中指出「三、企業在建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征地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監理費及應負擔的稅費等,借記本科目(待攤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在《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06)》(P68頁)指出「征地費是指企業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建設用地發生的青苗補償費、地上建築物、附著物補償費等。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通過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出讓金不計入在建工程成本,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那麼企業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除土地出讓金以外的其他稅費是否計入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在新《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及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的講解中並未提及。《企業會計制度》(P21頁)規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中,還應當包括企業為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契稅、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因此王會計認為,企業支付的除土地出讓金以外的其他稅費計入在建工程成本,不計入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 由此可見,上述王會計的觀點比李會計的觀點會導致企業「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少計列630萬元,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多計列630萬元。當然,由此會導致企業在房屋使用期內每年交納房產稅的差異:630萬元×80%×1.2%=6.048萬元。 3、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會計將廠房與道路、圍牆、樹木綠化等工程成本統一計入了「固定資產」科目下的「房屋類」明細科目,加大了房屋的原值,造成企業多計算交納房產稅,如按上述李會計的觀點比趙會計的觀點造成企業每年多交納房產稅:(原值9280萬元-原值9,000萬元)×80%×1.2%=2.688萬元。 4、工業企業在建造廠房的過程中須按照園林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一定的植樹、植草等綠化工程,以凈化和美化環境。該植物不能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和企業建造的噴泉假山景觀的作用類似,雖系公益性生物資產,但《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指出其規范的是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林業和水產業企業的生物資產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並不規范工業企業的植樹綠化工程支出。在現實中一般工商企業的植樹綠化工程支出在企業建造廠房中發生時多數企業計入了在「建工程」即廠房的價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那麼,您認為,田會計的觀點如何呢? 總之,目前企業會計人員處在新舊會計標準的並存、更替、變化期。上述三種會計標准在現實中並存,雖某一企業只能按照相關規定擇一執行,但一些會計人員既未完全忘記老標准,又未吃透新准則,在實際處理中職業判斷發生了混亂,導致房屋價值構成存在差異,不僅影響企業交納的房產稅稅額,而且影響企業的房屋折舊費計提額,進而影響企業的其他相關經濟指標的正確反映。那麼,您認為企業在征地、建造廠房的過程中發生的上述支出,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既合規又有利呢?國家財稅部門是否有必要進一步統一規范房屋價值的構成?
❹ 財務管理和會計哪個比較好
一、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區別
(一)會計學:說白了,就是做賬,把企業的發票等票據做成會計憑證,再登記入賬,然後編制報表!其實質是,把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系統的核算一遍,以便報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各項資產的金額,已經本期實現的收益!
(二)財務管理:相比較與會計,傾向於對資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當然也包括使用後的管理!說白了就是,學習如何使用企業的資金,如何籌集企業的資金(錢不夠花的時候),用完以後,反思下這么用是否合理!
二、兩者的聯系
(一)會計做的帳以及報表,是財務管理者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財務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報表的數據!
(二)學會計的必須得懂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的必須要懂會計。因為,兩者很多時候是互補的!
三、關於兩個專業的其他問題
(一)會計專業的學生必定會設置財務管理課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定也會設置會計課程。
(二)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他們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找的工作,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也可以找;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找的工作,會計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選擇這兩個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核算每一筆業務,那麼去學會計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思考如何使用一筆錢,如果湊集一筆錢,如何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讓企業少花一點錢,那麼去學財務管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❺ 現本人要寫一篇關於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思路的探討的本科畢業論文
你這篇中國知網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網路文專庫都有!
直接搜索:【企業價屬值評估方法】!
希望能幫助到你!
==================論文寫作方法===========================
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的,與其花人民幣,還不如自己寫,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通讀一遍,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
參照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補充內容,實在不會,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❻ 畢業論文的選題意義怎麼寫
選題意義和目的一般作為開題報告裡面的第一塊內容,是闡述你所研究的這個選題有沒有版研究價值權或者說討論價值的, 寫開題報告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請導師來評判我們這個選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這個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 寫意義的時候根據你的選題來決定形式 可以分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也可以不細分,把目的和意義和在一起寫,總之突出你觀點的新穎和重要性即可 建議可以從這兩點來敘述,不過要根據自己的選題,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選題)是前人沒有研究過的,也就是說研究領域中一個新穎有意義的課題,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過,或者說闡述過但是沒有闡述論證的足夠全面,你加以豐滿,或者駁斥前人的觀點, 總之,意義和目的一定要敘述的清晰並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論,你是用什麼理論證明你的觀點 也要敘述清楚,否則難以有說服力 在做文獻綜述和國內外研究水平的評價等等也要有翔實的根據 這樣才能襯托出你的選題的意義所在
❼ 求《有關無形資產會計計量問題的探討》論文大綱
無形資產計量問題一般分為自行開發和外購,自行開發,就牽涉到開發中那些進費用化支出,那些要歸於資本化。(即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進無形資產成本,不符合的於當期直接進費用。) 外購的直接以外購時所付價款和各項稅費的累積之和作為購入的成本。攤銷一般分為已知攤銷期限的無形資產和未知攤銷期限的無形資產,對於這方面的論述,你可以從已知攤銷期限的無線資產是怎麼處理的(在法定和預測里選擇較短的期限進行合理攤銷。),對於未知攤銷期限的無行資產是如何處理的(不攤銷,但每年要進行減值測試,如果發現此無形資產已經可以預測其使用年限了,就要按照已知年限的無線資產進行處理啦)進行闡述。以上都是會計准則的規定,但稅法上與會計准則是有很大區別的,稅法對已知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一般都是直線法,如果公司採用的折舊方法不一致,就會產生暫時性差異;稅法對未知攤銷年限的無形資產按不少於10年的方法去攤銷,這種與公司的不攤銷就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也就是遞延所得稅負債。所以你還可以從所得稅的方向出發去論述無形資產的攤銷問題。對於減值方面,公司在年終了,都會對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測試結果和賬面價值去比較,如果發生減值,就提減值准備,並且要重新計提攤銷。同樣這種情況稅法上也是有規定的,稅法不承認資產減值一說,除非你吧該資產處理時,才會認可,所以你也可以從這發面論述。最後就是無形資產轉移使用權和轉移所有權的賬務處理,再去比較它們賬務處理上的不同的。一般轉移使用權就是出租,轉移所用去就是出售。它們處理上的不同可以從會計分錄上去找,比如對營業稅的處理不同等等。你好,這是我提供的無形資產行文思路,希望可以幫到你。建議如果你們還未學習稅法,可以在攤銷和減值方面不要論述關於稅法上的規定問題,直接按照會計准則就行了。不過如果你已經學過稅法,建議論述時涉及稅法,以確保論文的完整和深度。
❽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的探討
無形資產攤銷主抄要涉及襲無形資產成本、攤銷開始月份、攤銷方法、攤銷年限、殘值等因素。無形資產成本即入賬價值。至於攤銷開始月份、攤銷方法和攤銷年限可參考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攤銷。也就是說,無形資產的攤銷月份為取得當月;
攤銷方法為:直線法;
攤銷年限:為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
比如,某無形資產是2001年3月取得,預計使用年限3年(沒有超過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則其成本應從3月份開始在3年內平均攤銷。
❾ 無形資產准則的探討
一、新無形資產准則的相關規定
2006年《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財會[2006]3號)(本文簡稱為:新無形資產准則或新准則)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一)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三)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五)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而2001年1月1日實施的(財會[2001]7號)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由此可見,2006年新准則要求採用部分費用化會計處理,而2001年則要求實行全額費用化。與2001年舊准則要求實行全額費用化相比,2006年新准則要求採用部分費用化可以減弱企業因進行新技術開發而導致企業的利潤減少,從而有效的保證企業研發激情,這對於提升一個企業或者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新無形資產准則存在的問題剖析
盡管新准則克服了舊准則的諸多缺點,但新准則也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為:
1.自創無形資產資本化需進行所處階段和特徵屬性的兩次職業判斷,一方面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判斷結果的主觀人為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新無形資產下,
准則規定,企業內部開發分為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時滿足五個條件時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這五個條件是: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這也就是說,無形資產資本化首先需要判斷是否處於開發階段,當處於開發階段時還需判斷是否滿足五個特徵屬性。實際工作中,無形資產研究與開發風險較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且項目十分復雜,要把研發活動清楚區分為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並非易事,需要較高的專業知識和職業判斷能力,開發階段是否滿足五個條件的判斷也存在較高的主觀人為性,自創無形資產資本化需要進行所處階段(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和特徵屬性(當處於開發階段時是否滿足五個條件)的兩次職業判斷,不僅耗時耗力,也加大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一方面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判斷結果的主觀人為性。
2.會計處理的單一性和現實中的企業多樣性不符,不利於激發企業的研究激情,也不利於國家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及低碳經濟建設。理論上講,無形資產會計處理方法有全額資本化、全額費用化和部分費用化三種。這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全額資本化和全額費用化的優點是會計處理簡單易行,但不滿足配比原則、真實原則、重要性原則,違背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等;全額費用化不利於激發企業研發熱情;全額資本化容易虛增資產並形成資產泡沫;部分費用化雖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兩種方法的某些缺點,但在實際中需要較高的職業判斷,也限制了其適用性。一般來講,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不僅要考慮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還應考慮國家的宏觀經濟(產業)政策。隨著會計從業人員整體水平的提升,我國政府不失時機的推行部分費用化會計處理,這既是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的需要,也有利於克服研發投資過程中的資產泡沫形成和研發積極性不高的短視行為。但這種單一部分費用化的會計處理既與現實中企業的多樣性不符,也未能同國家的產業政策聯系起來,如部分費用化給予處於淘汰產能的企業一線生機,不僅佔用大量的社會資源,也不利於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污染戰略性新興產業群,不利於國家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及低碳經濟建設。
3.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折舊不攤銷的會計處理方法過於輕率魯莽,缺乏理論支持,也不利於對企業操控利潤行為的監管。原無形資產准則(2001)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按直線法攤銷,攤銷年限按照法律規定年限和合同規定年限孰短原則或不超過10年原則確定。這也就是說,當使用壽命不確定時,原准則要求在10年內攤銷。而新無形資產准則(2006)規定,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攤銷,但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這里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將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折舊由10年內攤銷簡單機械的調整為不攤銷,會計處理方法調整過於輕率魯莽,缺乏理論支持;第二,使用壽命是否確定的判斷和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的不確定進行復核加入了過多的主觀成分,給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操控利潤空間,不利於國家對企業操控利潤行為的監管。
4.研發支出信息披露不規范、不詳實,不利於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盡管新准則(2006)要求披露的無形資產信息比原准則(2001)詳細很多,不僅要披露各類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期初和期末余額、變動情況及原因、當期確認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及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成本和取得方式等,還要披露: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估計情況、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攤銷方法、用於擔保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及攤銷金額等。可見新准則比原准則對無形資產的披露更加詳實和實用。但應該看到,按照新准則的要求進行披露,還至少存在如下問題:①披露范圍過於狹窄。僅披露了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和商譽,對於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興無形資產的披露未作規定;②披露信息部分失真。披露的是歷史信息而不是現實信息,如:2007年初,巴士股份披露的一項關於計程車營運權的無形資產價值是巴士股份組建時的價值40元,而2006年底,上海計程車營運權已經賣到了40萬一個的價格;③披露方式不規范,目前無形資產在年報中的管理費用、開發支出、其他應付款、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等多個項目中披露,披露方式不規范,也增加了相關數據的收集難度。④披露不充分。沒有披露企業無形資產的詳細項目,有些無形資產對企業及利益相關者的投資決策相當重要,但難以用貨幣計量,沒有披露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研發支出信息披露不規范、不詳實,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導致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合並所處階段和特徵屬性的兩次職業判斷,減少判斷次數,降低判斷結果的主觀人為性。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將自創無形資產資本化的兩次判斷,即是處於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的判斷以及當處於開發階段時是否滿足五個條件的判斷合二為一。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要准確分析並界定是處於研究階段還是開發階段以及當處於開發階段時是否滿足「五個條件」並非易事,需要有較好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同時兩次判斷,不僅耗費了企業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使得判斷結果更加隨意和主觀,存在較大的盈餘管理和利潤操控空間,合並所處階段和特徵屬性的兩次職業判斷,減少判斷次數,雖然不能徹底解決所有問題,但會使結果更加客觀,大大壓縮人為操控利潤的空間。具體來講,一是理論合並,即重新界定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內涵,將原滿足「五個條件」的開發階段,通過定義的重新界定從理論的高度將其劃為研究階段。二是實務操作合並,考慮到現實中會計人員的對研究和開發的思維慣性還沒有改變,實務操作中建議在沒有確鑿證據判斷「五個條件」滿足前,將所有的研究和開發支出都資本化,並設立相應的准備金,然後在期末進行判斷,對於多資本化的部分再重新「扣」出來費用化。
2.制定以部分費用化為主,全額費用化和全額資本化為輔的無形資產資本化攤銷方法,使准則為國家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及低碳經濟建設服務。由前分析可知,無形資產全額資本化容易虛增資產並形成資產泡沫,全額費用化不利於激發企業的研發熱情,部分費用化盡管能克服這些缺點,但在實際中需要較高的職業判斷,也限制了其的適用性。我國目前不加區分的一律實行部分費用化,不利於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及低碳經濟的建設。建議:對於歸屬於具有節能減排的新能源和高新技術等國家鼓勵和大力發展的產業的企業,可採用全額資本化的會計處理方法,以激發並鼓勵企業高管的研發激情,而對於那些歸屬於國家正在或者即將關停的污染較大、能耗較高的產業的企業,則可採用全額費用化的會計處理,提高費用化率,通過降低利潤來抑制高管的研發激情,以便其更好的被關停和淘汰。而其他絕大多數能夠市場市場競爭調節的行業,則採用部分費用化。
3.規范無形資產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選擇合適的攤銷年限。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將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簡單機械的從2001年的10年內攤銷調整為2006年的不攤銷,不僅沒有體現會計准則的連續性,也缺乏有效的理論支持,在判斷使用壽命是否確定上,准則也沒有給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建議:首先建立一套關於無形資產使用壽命及使用壽命是否確定的判斷方法或標准,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為了保持新舊准則的連續性,建議仍採用一個確定的年限攤銷,但攤銷年限可適度加長,比如增加到15年,並在每年年末根據新制定的判斷方法對使用壽命是否確定進行重新判定,對於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可根據該無形資產未攤銷部分與調整後的值,重新確定直線法下剩餘使用年限內的每期攤銷額。這既符合謹慎性原則,也符合配比原則,同時也堵住了企業利用使用壽命不確定無形資產進行人為調節利潤的漏洞。
4.在保守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將更多的信息,尤其是新增無形資產的信息以更加規范的形式在報表中進行披露。具體來講,建議:一是規范披露方式,改變現行研發支出在管理費用、開發支出、其他應付款、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等多個項目中披露,將分散的披露方式集中起來進行披露,具體來講,可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下分別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中各集中披露一次,並在明細表中提供無形資產的類別、種類、來源渠道、增減金額、結余、攤銷金額等信息,對於投資數額較大的無形資產,可單獨補充說明,同時需說明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含後續開發階段具體情況以及分階段處理的不同方法。二是擴大披露范圍,如增加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新興無形資產的披露,對於重要的無形資產,不僅披露其歷史成本,還應披露其現實價值,對於無法用貨幣計量的無形,如企業文化、產品品牌、員工素質等可在會計報告說明書中披露,並盡可能的披露無形資產對企業產期發展的影響。
總之,無形資產准則的制定,既要考慮准則的實用性,也要其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影響,並盡可能使准則的微觀操作和國家宏觀經濟(產業)政策結合,使准則既操作簡單,又有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
❿ 《無形資產核算探討》論文寫哪方面的內容
無形資產對互聯網企業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企業相比,無形資產對互聯網企版業的經營發展,甚權至存亡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企業管理者需要在經營中更加重視提升自身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而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與經營績效。
互聯網網企業管理者需要圍繞「如何增大網站瀏覽量」這一核心問題來制定經營策略。網路瀏覽量是決定互聯網企業經營績效的關鍵性因素,互聯網企業的經營管理戰略、營銷策略、產品創新方向、市場推廣手段等均應該圍繞提升以及維持網站瀏覽量這一核心問題展開。對於互聯網企業,即使暫時面臨虧損,但只要能夠保持自身網站瀏覽量的持續高速增長,企業也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一旦尋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企業經營績效將得到迅速改善。
來源:http://www.zzqklm.com/w/yl/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