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成本攤銷避稅

成本攤銷避稅

發布時間:2020-12-11 14:02:23

㈠ 稅前可以扣除不計稅的項目有哪些怎樣能最大限度地合理避稅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條例」、「細則」)的規定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條例第四條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准予扣除項目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

第三條 納稅人申報的扣除要真實、合法。真實是指能提供證明有關支出確屬已經實際發生的適當憑據;合法是指符合國家稅收規定,其他法規規定與稅收法規規定不一致的,以稅收法規規定為准。

第四條 除稅收法規另有規定者外,稅前扣除的確認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

(二)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

(三)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

(四)確定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不論何時支付,其金額必須是確定的。

(五)合理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費用的計算和分配方法應符合一般的經營常規和會計慣例。

第五條 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支出必須嚴格區分經營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必須按稅收法規規定分期折舊、攤銷或計入有關投資的成本。

第六條 除條例第七條的規定以外,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賄賂等非法支出;

(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罰金、滯納金;

(三)存貨跌價准備金、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金、長期投資減值限備金、風險准備基金(包括投資風險准備基金),以及國家稅收法規規定可提取的准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備金;

(四)稅收法規有具體扣除范圍和標准(比例或金額),實際發生的費用超過或高於法定范圍和標準的部分。

第七條 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納稅人發生合並、分立和資本結構調整等改組活動,有關資產隱含的增值或損失在稅收上巳確認實現的,可按經評估確認後的價值確定有關資產』的成本。

第二章 成本和費用

第八條 成本是納稅人銷售商品(產品、材料、下腳料、廢料、廢舊物資等)、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包括技術轉讓)的成本。

第九條 納稅人必須將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成本合理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或勞務的經營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間接成本是指多個部門為同一成本對象提供服務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種投入可以製造、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或勞務的聯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據有關會計憑證、記錄直接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或勞務的經營成本中。間接成本必須根據與成本計算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成本計算對象的產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中。

第十條 納稅人的各種存貨應以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納稅人外購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貨價格、購貨費用和稅金。

計入存貨成本的稅金是指購買、自製或委託加工存貨發生的消費稅、關稅、資源稅和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納稅人自製存貨的成本包括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

第十一條 納稅人各項存貨的發出或領用的成本計價方法,可以採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價法等。如果納稅人正在使用的存貨實物流程與後進先出法相一致,也可採用後進先出法確定發出或領用存貨的成本。納稅人採用計劃成本法或零售價法確定存貨成本或銷售成本,必須在年終申報納稅時及時結轉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第十二條 納稅人的成本計算方法、間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貨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如確需改變的,應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否則,對應納稅所得額造成影響的,稅務機關有權調整。

第十三條 費用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可扣除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第十四條 銷售費用是應由納稅人負擔的為銷售商品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廣告費、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展覽費、保險費、銷售傭金(能直接認定的進口傭金調整商品進價成本)、代銷手續費、經營性租賃費及銷售部門發生的差旅費、工資、福利費等費用。

從事商品流通業務的納稅人購入存貨抵達倉庫前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運輸存儲過程中的保險費、裝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購貨費用可直接計入銷售費用。如果納稅人根據會計核算的需要已將上述購貨費用計入存貨成本的,不得再以銷售費用的名義重復申報扣除。

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納稅人的銷售費用還包括開發產品銷售之前的改裝修復費、看護費、採暖費等。

從事郵電等其他業務的納稅人發生的銷售費用已計入營運成本的不得再計入銷售費用重復扣除。

第十五條 管理費用是納稅人的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組織經營活動提供各項支援性服務而發生的費用。管理費用包括由納稅人統一負擔的總部(公司)經費、研究開發費(技術開發費)、社會保障性繳款、勞動保護費、業務招待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股東大會或董事會費、開辦費攤銷、無形資產攤銷(含土地使用費、土地損失補償費)、礦產資源補償費、壞賬損失、印花稅等稅金、消防費、排污費、綠化費、外事費和法律、財務、資料處理及會計事務方面的成本(咨詢費、訴訟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商標注冊費等),以及向總機構(指同一法人的總公司性質的總機構)支付的與本身營利活動有關的合理的管理費等。除經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的稅務機關批准外,納稅人不得列支向其關聯企業支付的管理費。

總部經費,又稱公司經費,包括總部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薪金、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等。

第十六條 財務費用是納稅人籌集經營性資金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金額機構手續費以及其他非資本化支出。

第三章 工資薪金支出

第十七條 工資薪金支出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律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地區補貼、物價補貼和誤餐補貼均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

第十八條 納稅人發生的下列支出,不作為工資薪金支出:

(一)雇員向納稅人投資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

(二)根據國家或省級政府的規定為雇員支付的社會保障性繳款;

(三)從已提取職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項福利支出(包括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探親路費等);

(四)各項勞動保護支出;

(五)雇員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六)雇員離退休、退職待遇的各項支出;

(七)獨生子女補貼;

(八)納稅人負擔的住房公積金;

(九)國家稅務總局認定的其他不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項目。

第十九條 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包括固定職工、合同工、臨時工,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應從提取的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的醫務室、職工浴室、理發室、幼兒園、托兒所人員;

(二)已領取養老保險金、失業救濟金的離退休職工、下崗職工、待崗職工;

(三)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計入住房周轉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務人員;

第二十條 除另有規定外,工資薪金支出實行計稅工資扣除辦法,計稅工資扣除標准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經批准實行工效掛鉤辦法的納稅人向雇員支付的工資薪金支出,飲食服務行業按國家規定提取並發放的提成工資,可據實扣除。

第四章 資產折舊或攤銷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

第二十三條 納稅人的固定資產計價按細則第三十條的規定執行。固定資產的價值確定後,除下列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得調整:

(一)國家統一規定的清產核資;

(二)將固定資產的一部分拆除;

(三)固定資產發生永久性損害,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調整至該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並確認損失;

(四)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暫估價值或發現原計價有錯誤。

第二十四條 納稅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細則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執行。除另有規定者外,下列資產不得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

(一)已出售給職工個人的住房和出租給職工個人且租金收入未計入收入總額而納入住房周轉金的住房;

(二)自創或外購的商譽;

(三)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第二十五條 除另有規定者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第二十六條 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於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鹼等強烈腐蝕狀態的機器設備,確需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逐級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可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採取直線折舊法。

第二十八條 納稅人外購無形資產的價值,包括買價和購買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

納稅人自行研製開發無形資產,應對研究開發費用進行准確歸集,凡在發生時已作為研究開發費直接扣除的,該項無形資產使用時,不得再分期攤銷。

第二十九條 納稅人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討給國家或其他納稅人的土地出讓價款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並在不短於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間內平均攤銷。

第三十條 納銳人購買計算機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未單獨計價的,應並入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嚴管理;單獨計價的軟體,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將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一)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二)經過修理後有關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延長二年以上;

(三)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對外投資的成本不得折舊或攤銷,也不得作為投資當期費用直接扣除,但可以在轉讓、處置有關投資資產時,從取得的財產轉讓收人中減除,據以計算財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第五章 借款費用和租金支出

第三十三條 借款費用是納稅人為經營活動的需要承擔的、與借入資金相關的利息費用,包括:

(一)長期、短期借款的利息;

(二)與債券相關的折價或溢價的攤銷;

(三)安排借款時發生的輔助費用的攤銷;

(四)與借入資金有關,作為利息費用調整額的外幣借款產生的差額。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發生的經營性借款費用,符合條例對利息水平限定條件的,可以直接扣除。為購置、建造和生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建期間發生的借款費用,應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有關資產交付使用後發生的借款費用,可在發生當期扣除。納稅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費用應按經營性活動和資本性支出佔用資金的比例,合理計算應計入有關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費用。

第三十五條 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納稅人為開發房地產而借入資金所發生的借款費用,在房地產完工之前發生的,應計入有關房地產的開發成本。

第三十六條 納稅人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第三十七條 納稅人為對外投資而借入的資金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有關投資的成本,不得作為納稅人的經營性費用在稅前扣除。

第三十八條 納稅人以經營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符合獨立納稅人交易原則的租金可根據受益時間,均勻扣除。

第三十九條 納稅人以融資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規定提取折舊費用。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一)在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二)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款額大於或基本等於租賃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

第六章 廣告費和業務招待費

第四十條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納稅人因行業特點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提高廣告費扣除比例的,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第四十一條 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應與贊助支出嚴格區分。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廣告是通過經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製作的;

(二)已實際支付費用,並已取得相應發票;

(三)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第四十二條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5‰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第四十三條 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在下列規定比例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人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

第四十四條 納稅人申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提供能證明真實性的足夠的有效憑證或資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稅前扣除。

第七章 壞賬損失

第四十五條 納稅人發生的壞賬損失,原則上應按實際發生額據實扣除。經報稅務機關批准,也可提取壞賬准備金。提取壞賬准備金的納稅人發生的壞賬損失,應沖減壞賬准備金;實際發生的環賬損失,超過已提取的壞賬准備的部分,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已核銷的壞賬收回時,應相應增加當期的應納稅所得。

第四十六條 經批准可提取壞賬准備金的納稅人,除另有規定者外,壞賬准備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過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5‰。計提壞賬准備的年末應收賬款是納稅人因銷售商品、產品須提供勞務等原因,應向購貨客戶或接受勞務的客戶收取的款項,包括代墊的運雜費。年末應收賬款包括應收票據的金額。

第四十七條 納稅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收賬款,應作為壞賬處理:

(—)債務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撤銷,其剩餘財產確實不足清償的應收賬款;

(二)債務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蹤.其財產或遺產確實不足清償的應收賬款;

(三)債務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以其財產(包括保險賠償等)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賬款;

(四)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經法院裁決,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賬款;

(五)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

(六)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核銷的應收賬款。

第四十八條 納稅人發生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以及關聯方之間的任何往來賬款,不得提取壞賬准備金。關聯方之間往來賬款也不得確認為壞賬。

第八章 其他扣除項目

第四十九條 納稅人為全體雇員按國家規定向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其指定機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本失業保險費,按經省級稅務機關確認的標准交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國家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可以扣除。

第五十條 納稅人為其投資者或雇員個人向商業保險機構投保的人壽保險或財產保險,以及在基本保障以外為雇員投保的補充保險,不得扣除。

第五十一條 納稅人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關稅和城市維護建設費、教育費附加等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以及發生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可以扣除。

第五十二條 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差旅費、會議費、董事會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能夠提供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憑證,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

差旅費的證明材料應包括:出差人員姓名、地點、時間、任務、支付憑證等。

會議費證明材料應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出席人員、內容、目的、費用標准、支付憑證等。

第五十三條 納稅人發生的傭金符合下列條件的,可計入銷售費用:

(一)有合法真實憑證;

(二)支付的對象必須是獨立的有權從事中介服務的納稅人或個人(支付對象不含本企業雇員);

(三)支付給個人的傭金,除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超過服務金額的5%。

第五十四條 納稅人實際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可以扣除。勞動保護支出是指確因工作需要為雇員配備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等所發生的支出。

第五十五條 納稅人發生的資產盤虧、報廢凈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後的余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以扣除。納稅人出售職工住房發生的財產損失不得扣除。

第五十六條 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

第九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根據本辦法和有關稅收規定,需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後在稅前扣除的事項,省級稅務機關可以作出規定,要求納稅人在上報稅務機關審核批准時,附送中國注冊稅務師或注冊會計師的審核證明。

第五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0年1月1日起執行。

第五十九條 以前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本辦法未規定的事項按有關規定執行。

㈡ 財務之如何減少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企業所得稅的避稅著眼點,一般在收入、成本、費用及損失的認定以及納稅人對於稅收優惠措施的運用方面。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刻意膨脹「成本、費用和損失」,利用各種虛假支出及列支項目,盡可能地擴大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縮小凈收入,少納所得稅。
(2)膨脹「利息、工資和捐贈」,縮小計稅依據。由於新企業所得稅明確規范了准予扣除的項目及標准,在這一點上的避稅將會有所收斂。
(3)說服稅務人員,在工資標準的調整上施加有利於企業的影響。
(4)在聯營企業和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轉讓定價等方式,轉移利潤,使利潤在稅負最輕的地方沉澱起來。
(5)掛靠所得稅各種優惠等等。
由於所得稅是對企業的所得征稅,即純收入征稅,直接涉及各種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企業為自身的利潤必須要尋求各種減輕稅收負擔的途徑。其主要方法是少做收入,多列成本,縮小利潤總額,由於少做銷售收入的避稅方法已述,其內容基本相同,故略。
(一)提高耗用材料單價避稅
實行實際價核算材料的企業,材料發出時,會計制度規定可採用先進先出方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計算其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材料的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但一些企業為了少納所得稅,有意加大材料耗用成本,要麼通過變換材料計價方法加大材料發生成本,要麼乾脆不按規定的計價方法計算材料發生成本,而隨意提高材料發出單價,多轉材料成本,造成當期利潤的減少,從而避交所得稅。
按計劃價核算材料成本的企業,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在計算產品成本時,必須將材料的計劃成本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和結轉將其調整為實際成本。但一些企業為了減少本期利潤,減少所得稅應納稅額,在計算材料成本時,將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作為企業調節利潤的「調節閥」,在差異額和差異率上做手腳。如在核算差異額時,將材料盤損、無主賬款等直接調增本期利潤的業務記人差異賬戶推遲實現利潤。在計算差異率時不按正確的差異率計算方法計算差異率,而是人為地確定一個差異率,超支差(藍字)按高於正常差異率的比例結轉差異,節約差(紅字)按低於正常差異率比例結轉差異。也有的企業當材料成本差異為節約差時,乾脆長期掛賬,不調整差異賬戶,從而擴大生產成本,擠占利潤,達到減少本期應納所得稅的目的。
(二)在工資問題上的避稅
1.做假工資表,虛報冒領工資,多提福利費個別企業為了加大成本,減少利潤,減少所得稅的繳納,同時建立自己的小金庫,多提福利費,弄虛作假以做工資表的手段,用空額工資加大成本,並使提取出來的空額工資形成小金庫,用於一些不合理開支,同時加大了計提福利費的基數,多提福利費進一步增加了成本,截留了利潤,逃避了一部分所得稅的繳納。
2.濫發加班津貼,加大成本費用開支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對節假日加班的人員,可按實際加班人數、天數及國家規定的標准發給職工加班津貼。津貼標準是:計時工人節日加班發給日標准工資20%,假日加班發100%;計件工人節日加班發給標准工資100%,假日加班不發津貼。沒有月標准工資的計件職工,按加班前12個月實際所得的平均日工資計算。一些企業在發放加班工資時,弄虛作假,不按實際加班人數、標准發放,擴大發放范圍、發放標准,甚至無加班也虛發加班津貼。這樣,加大了成本,相應沖減了利潤,減少了所得稅的繳納。
(三)人為縮短攤銷期限避稅
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待攤費用賬戶應核算企業已經支出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應由銷售產品分攤的中間產品稅金、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
然而,一些企業往往利用待攤費用賬戶,調節企業的產品成本高低,不按規定將攤銷期限、攤銷額轉入「製造費用」、「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等賬戶,而是根據產品成本的高低,人為地縮短攤銷期。特別是在年終月份,往往將應分期攤銷的費用,集中攤入產品成本、加大攤銷額,截留利潤。
(四)虛列預提費用避稅
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預提費用賬戶核算企業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各項費用,如預提的租金、保險費、借款利息、修理費用等。
由於預算費用是預先從各有關費用賬戶中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提取時直接加大「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卻不需以正式支付憑證為依據人賬,待實際支付費用後再從預提費用中列支。一些企業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為了減少本期應納的所得稅,在使用預提費用賬戶時,人為地擴大預提費用的計提范圍,提高計提標准,甚至有的企業巧立名目,如提取模具費等,虛列預提費用,實際上提而不用長期掛賬,或用於其他不合理的開支。其結果是企業利用預提費用提取,或通過加大「製造費用」,加大本期的產品成本;或通過加大「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直接截留利潤,總之直接減少本期應納的所得稅。
(五)高轉成本避稅
高轉成本避稅,指兩種情況:一是高轉完工產品成本;二是高轉產品銷售成本。
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既包括完工產品成本,也包括在產品成本,企業應於月末將匯集到「生產成本——基本生產」中的總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在總成本一定的條件下,期末在產品成本保留的多與少,直接影響完工產品成本的高低,從而影響銷售成本的高低,影響企業計稅利潤的多少。
由於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技術性、專業性較強,一般不十分熟悉會計核算的人很難從中發現問題。因此,一些企業利用這一點,在期末在產品的計算中玩弄技巧,少留期末庫存產品成本,多轉完工產品成本,以隱蔽的方式截留利潤,減少應納所得稅。
在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諸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產品銷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銷售利潤的多少。
產成品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的企業,產品銷售成本的計價一般採用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只能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中途不能改變計價方法,也不能兼用幾種計價方法。然而,納稅人為加大產品銷售成本,減少本期已實現的利潤,要麼在同一納稅年度內,反復變換銷售成本的計價方法,要麼不按規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產品銷售成本,以達到多轉產品銷售成本,減少實現利潤,少納所得稅的目的。
產成品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在結轉產品成本時,應同時結轉產品成本應負擔的產品成本差異。但企業會通過不轉或少轉成本差異的方法,隱匿應實現的利潤。

㈢ 企業如何合理避稅,哪些費用可以走管理費用、財務、營業、製造費用啊請高人指教

兄弟,你好好研究吧: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條例」、「細則」)的規定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條例第四條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准予扣除項目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取得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所有必要和正常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

第三條 納稅人申報的扣除要真實、合法。真實是指能提供證明有關支出確屬已經實際發生的適當憑據;合法是指符合國家稅收規定,其他法規規定與稅收法規規定不一致的,以稅收法規規定為准。

第四條 除稅收法規另有規定者外,稅前扣除的確認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

(二)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

(三)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

(四)確定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不論何時支付,其金額必須是確定的。

(五)合理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費用的計算和分配方法應符合一般的經營常規和會計慣例。

第五條 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支出必須嚴格區分經營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必須按稅收法規規定分期折舊、攤銷或計入有關投資的成本。

第六條 除條例第七條的規定以外,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也不得扣除:

(一)賄賂等非法支出;

(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罰金、滯納金;

(三)存貨跌價准備金、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金、長期投資減值限備金、風險准備基金(包括投資風險准備基金),以及國家稅收法規規定可提取的准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備金;

(四)稅收法規有具體扣除范圍和標准(比例或金額),實際發生的費用超過或高於法定范圍和標準的部分。

第七條 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納稅人發生合並、分立和資本結構調整等改組活動,有關資產隱含的增值或損失在稅收上巳確認實現的,可按經評估確認後的價值確定有關資產』的成本。

第二章 成本和費用

第八條 成本是納稅人銷售商品(產品、材料、下腳料、廢料、廢舊物資等)、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包括技術轉讓)的成本。

第九條 納稅人必須將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成本合理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或勞務的經營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間接成本是指多個部門為同一成本對象提供服務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種投入可以製造、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或勞務的聯合成本。

直接成本可根據有關會計憑證、記錄直接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或勞務的經營成本中。間接成本必須根據與成本計算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成本計算對象的產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成本計算對象中。

第十條 納稅人的各種存貨應以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納稅人外購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貨價格、購貨費用和稅金。

計入存貨成本的稅金是指購買、自製或委託加工存貨發生的消費稅、關稅、資源稅和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納稅人自製存貨的成本包括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

第十一條 納稅人各項存貨的發出或領用的成本計價方法,可以採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價法等。如果納稅人正在使用的存貨實物流程與後進先出法相一致,也可採用後進先出法確定發出或領用存貨的成本。納稅人採用計劃成本法或零售價法確定存貨成本或銷售成本,必須在年終申報納稅時及時結轉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第十二條 納稅人的成本計算方法、間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貨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如確需改變的,應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否則,對應納稅所得額造成影響的,稅務機關有權調整。

第十三條 費用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可扣除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第十四條 銷售費用是應由納稅人負擔的為銷售商品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廣告費、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展覽費、保險費、銷售傭金(能直接認定的進口傭金調整商品進價成本)、代銷手續費、經營性租賃費及銷售部門發生的差旅費、工資、福利費等費用。

從事商品流通業務的納稅人購入存貨抵達倉庫前發生的包裝費、運雜費、運輸存儲過程中的保險費、裝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購貨費用可直接計入銷售費用。如果納稅人根據會計核算的需要已將上述購貨費用計入存貨成本的,不得再以銷售費用的名義重復申報扣除。

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納稅人的銷售費用還包括開發產品銷售之前的改裝修復費、看護費、採暖費等。

從事郵電等其他業務的納稅人發生的銷售費用已計入營運成本的不得再計入銷售費用重復扣除。

第十五條 管理費用是納稅人的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組織經營活動提供各項支援性服務而發生的費用。管理費用包括由納稅人統一負擔的總部(公司)經費、研究開發費(技術開發費)、社會保障性繳款、勞動保護費、業務招待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股東大會或董事會費、開辦費攤銷、無形資產攤銷(含土地使用費、土地損失補償費)、礦產資源補償費、壞賬損失、印花稅等稅金、消防費、排污費、綠化費、外事費和法律、財務、資料處理及會計事務方面的成本(咨詢費、訴訟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商標注冊費等),以及向總機構(指同一法人的總公司性質的總機構)支付的與本身營利活動有關的合理的管理費等。除經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的稅務機關批准外,納稅人不得列支向其關聯企業支付的管理費。

總部經費,又稱公司經費,包括總部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薪金、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等。

第十六條 財務費用是納稅人籌集經營性資金而發生的費用,包括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金額機構手續費以及其他非資本化支出。

第三章 工資薪金支出

第十七條 工資薪金支出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律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地區補貼、物價補貼和誤餐補貼均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

第十八條 納稅人發生的下列支出,不作為工資薪金支出:

(一)雇員向納稅人投資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

(二)根據國家或省級政府的規定為雇員支付的社會保障性繳款;

(三)從已提取職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項福利支出(包括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探親路費等);

(四)各項勞動保護支出;

(五)雇員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六)雇員離退休、退職待遇的各項支出;

(七)獨生子女補貼;

(八)納稅人負擔的住房公積金;

(九)國家稅務總局認定的其他不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項目。

第十九條 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包括固定職工、合同工、臨時工,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應從提取的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的醫務室、職工浴室、理發室、幼兒園、托兒所人員;

(二)已領取養老保險金、失業救濟金的離退休職工、下崗職工、待崗職工;

(三)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計入住房周轉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務人員;

第二十條 除另有規定外,工資薪金支出實行計稅工資扣除辦法,計稅工資扣除標准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經批准實行工效掛鉤辦法的納稅人向雇員支付的工資薪金支出,飲食服務行業按國家規定提取並發放的提成工資,可據實扣除。

第四章 資產折舊或攤銷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

第二十三條 納稅人的固定資產計價按細則第三十條的規定執行。固定資產的價值確定後,除下列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得調整:

(一)國家統一規定的清產核資;

(二)將固定資產的一部分拆除;

(三)固定資產發生永久性損害,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調整至該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並確認損失;

(四)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暫估價值或發現原計價有錯誤。

第二十四條 納稅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細則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執行。除另有規定者外,下列資產不得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

(一)已出售給職工個人的住房和出租給職工個人且租金收入未計入收入總額而納入住房周轉金的住房;

(二)自創或外購的商譽;

(三)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第二十五條 除另有規定者外,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第二十六條 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於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鹼等強烈腐蝕狀態的機器設備,確需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逐級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可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採取直線折舊法。

第二十八條 納稅人外購無形資產的價值,包括買價和購買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

納稅人自行研製開發無形資產,應對研究開發費用進行准確歸集,凡在發生時已作為研究開發費直接扣除的,該項無形資產使用時,不得再分期攤銷。

第二十九條 納稅人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討給國家或其他納稅人的土地出讓價款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並在不短於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間內平均攤銷。

第三十條 納銳人購買計算機硬體所附帶的軟體,未單獨計價的,應並入計算機硬體作為固定資嚴管理;單獨計價的軟體,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將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一)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二)經過修理後有關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延長二年以上;

(三)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對外投資的成本不得折舊或攤銷,也不得作為投資當期費用直接扣除,但可以在轉讓、處置有關投資資產時,從取得的財產轉讓收人中減除,據以計算財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第五章 借款費用和租金支出

第三十三條 借款費用是納稅人為經營活動的需要承擔的、與借入資金相關的利息費用,包括:

(一)長期、短期借款的利息;

(二)與債券相關的折價或溢價的攤銷;

(三)安排借款時發生的輔助費用的攤銷;

(四)與借入資金有關,作為利息費用調整額的外幣借款產生的差額。

第三十四條 納稅人發生的經營性借款費用,符合條例對利息水平限定條件的,可以直接扣除。為購置、建造和生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建期間發生的借款費用,應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有關資產交付使用後發生的借款費用,可在發生當期扣除。納稅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費用應按經營性活動和資本性支出佔用資金的比例,合理計算應計入有關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費用。

第三十五條 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納稅人為開發房地產而借入資金所發生的借款費用,在房地產完工之前發生的,應計入有關房地產的開發成本。

第三十六條 納稅人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第三十七條 納稅人為對外投資而借入的資金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有關投資的成本,不得作為納稅人的經營性費用在稅前扣除。

第三十八條 納稅人以經營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符合獨立納稅人交易原則的租金可根據受益時間,均勻扣除。

第三十九條 納稅人以融資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規定提取折舊費用。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一)在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二)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三)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款額大於或基本等於租賃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

第六章 廣告費和業務招待費

第四十條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納稅人因行業特點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提高廣告費扣除比例的,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第四十一條 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應與贊助支出嚴格區分。納稅人申報扣除的廣告費支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廣告是通過經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製作的;

(二)已實際支付費用,並已取得相應發票;

(三)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第四十二條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5‰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第四十三條 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在下列規定比例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營業)收人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3‰。

第四十四條 納稅人申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提供能證明真實性的足夠的有效憑證或資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稅前扣除。

第七章 壞賬損失

第四十五條 納稅人發生的壞賬損失,原則上應按實際發生額據實扣除。經報稅務機關批准,也可提取壞賬准備金。提取壞賬准備金的納稅人發生的壞賬損失,應沖減壞賬准備金;實際發生的環賬損失,超過已提取的壞賬准備的部分,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已核銷的壞賬收回時,應相應增加當期的應納稅所得。

第四十六條 經批准可提取壞賬准備金的納稅人,除另有規定者外,壞賬准備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過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5‰。計提壞賬准備的年末應收賬款是納稅人因銷售商品、產品須提供勞務等原因,應向購貨客戶或接受勞務的客戶收取的款項,包括代墊的運雜費。年末應收賬款包括應收票據的金額。

第四十七條 納稅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收賬款,應作為壞賬處理:

(—)債務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撤銷,其剩餘財產確實不足清償的應收賬款;

(二)債務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蹤.其財產或遺產確實不足清償的應收賬款;

(三)債務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以其財產(包括保險賠償等)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賬款;

(四)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經法院裁決,確實無法清償的應收賬款;

(五)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應收賬款;

(六)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核銷的應收賬款。

第四十八條 納稅人發生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以及關聯方之間的任何往來賬款,不得提取壞賬准備金。關聯方之間往來賬款也不得確認為壞賬。

第八章 其他扣除項目

第四十九條 納稅人為全體雇員按國家規定向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其指定機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本失業保險費,按經省級稅務機關確認的標准交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國家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可以扣除。

第五十條 納稅人為其投資者或雇員個人向商業保險機構投保的人壽保險或財產保險,以及在基本保障以外為雇員投保的補充保險,不得扣除。

第五十一條 納稅人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關稅和城市維護建設費、教育費附加等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以及發生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可以扣除。

第五十二條 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差旅費、會議費、董事會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能夠提供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憑證,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

差旅費的證明材料應包括:出差人員姓名、地點、時間、任務、支付憑證等。

會議費證明材料應包括:會議時間、地點、出席人員、內容、目的、費用標准、支付憑證等。

第五十三條 納稅人發生的傭金符合下列條件的,可計入銷售費用:

(一)有合法真實憑證;

(二)支付的對象必須是獨立的有權從事中介服務的納稅人或個人(支付對象不含本企業雇員);

(三)支付給個人的傭金,除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超過服務金額的5%。

第五十四條 納稅人實際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可以扣除。勞動保護支出是指確因工作需要為雇員配備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等所發生的支出。

第五十五條 納稅人發生的資產盤虧、報廢凈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後的余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以扣除。納稅人出售職工住房發生的財產損失不得扣除。

第五十六條 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

第九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根據本辦法和有關稅收規定,需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後在稅前扣除的事項,省級稅務機關可以作出規定,要求納稅人在上報稅務機關審核批准時,附送中國注冊稅務師或注冊會計師的審核證明。

第五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0年1月1日起執行。

第五十九條 以前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

㈣ 小公司如何將利潤作成0或者虧損財務/稅務高手來!

可合理避稅,萬勿偷逃漏稅。以下參考
企業所得稅的避稅著眼點,一般在收入、成本、費用及損失的認定以及納稅人對於稅收優惠措施的運用方面。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刻意膨脹「成本、費用和損失」,利用各種虛假支出及列支項目,盡可能地擴大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縮小凈收入,少納所得稅。
(2)膨脹「利息、工資和捐贈」,縮小計稅依據。由於新企業所得稅明確規范了准予扣除的項目及標准,在這一點上的避稅將會有所收斂。
(3)說服稅務人員,在工資標準的調整上施加有利於企業的影響。
(4)在聯營企業和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轉讓定價等方式,轉移利潤,使利潤在稅負最輕的地方沉澱起來。
(5)掛靠所得稅各種優惠等等。
由於所得稅是對企業的所得征稅,即純收入征稅,直接涉及各種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企業為自身的利潤必須要尋求各種減輕稅收負擔的途徑。其主要方法是少做收入,多列成本,縮小利潤總額,由於少做銷售收入的避稅方法已述,其內容基本相同,故略。

(一) 提高耗用材料單價避稅

實行實際價核算材料的企業,材料發出時,會計制度規定可採用先進先出方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計算其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材料的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但一些企業為了少納所得稅,有意加大材料耗用成本,要麼通過變換材料計價方法加大材料發生成本,要麼乾脆不按規定的計價方法計算材料發生成本,而隨意提高材料發出單價,多轉材料成本,造成當期利潤的減少,從而避交所得稅。
按計劃價核算材料成本的企業,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在計算產品成本時,必須將材料的計劃成本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和結轉將其調整為實際成本。但一些企業為了減少本期利潤,減少所得稅應納稅額,在計算材料成本時,將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作為企業調節利潤的「調節閥」,在差異額和差異率上做手腳。如在核算差異額時,將材料盤損、無主賬款等直接調增本期利潤的業務記人差異賬戶推遲實現利潤。在計算差異率時不按正確的差異率計算方法計算差異率,而是人為地確定一個差異率,超支差(藍字)按高於正常差異率的比例結轉差異,節約差(紅字)按低於正常差異率比例結轉差異。也有的企業當材料成本差異為節約差時,乾脆長期掛賬,不調整差異賬戶,從而擴大生產成本,擠占利潤,達到減少本期應納所得稅的目的。

(二)在工資問題上的避稅

1.做假工資表,虛報冒領工資,多提福利費個別企業為了加大成本,減少利潤,減少所得稅的繳納,同時建立自己的小金庫,多提福利費,弄虛作假以做工資表的手段,用空額工資加大成本,並使提取出來的空額工資形成小金庫,用於一些不合理開支,同時加大了計提福利費的基數,多提福利費進一步增加了成本,截留了利潤,逃避了一部分所得稅的繳納。
2.濫發加班津貼,加大成本費用開支按照現行制度規定,對節假日加班的人員,可按實際加班人數、天數及國家規定的標准發給職工加班津貼。津貼標準是:計時工人節日加班發給日標准工資20%,假日加班發100%;計件工人節日加班發給標准工資100%,假日加班不發津貼。沒有月標准工資的計件職工,按加班前12個月實際所得的平均日工資計算。一些企業在發放加班工資時,弄虛作假,不按實際加班人數、標准發放,擴大發放范圍、發放標准,甚至無加班也虛發加班津貼。這樣,加大了成本,相應沖減了利潤,減少了所得稅的繳納。

(三)人為縮短攤銷期限避稅

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待攤費用賬戶應核算企業已經支出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應由銷售產品分攤的中間產品稅金、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
然而,一些企業往往利用待攤費用賬戶,調節企業的產品成本高低,不按規定將攤銷期限、攤銷額轉入「製造費用」、「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等賬戶,而是根據產品成本的高低,人為地縮短攤銷期。特別是在年終月份,往往將應分期攤銷的費用,集中攤入產品成本、加大攤銷額,截留利潤。

(四)虛列預提費用避稅

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定,預提費用賬戶核算企業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各項費用,如預提的租金、保險費、借款利息、修理費用等。
由於預算費用是預先從各有關費用賬戶中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提取時直接加大「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卻不需以正式支付憑證為依據人賬,待實際支付費用後再從預提費用中列支。一些企業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為了減少本期應納的所得稅,在使用預提費用賬戶時,人為地擴大預提費用的計提范圍,提高計提標准,甚至有的企業巧立名目,如提取模具費等,虛列預提費用,實際上提而不用長期掛賬,或用於其他不合理的開支。其結果是企業利用預提費用提取,或通過加大「製造費用」,加大本期的產品成本;或通過加大「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直接截留利潤,總之直接減少本期應納的所得稅。

(五)高轉成本避稅

高轉成本避稅,指兩種情況:一是高轉完工產品成本;二是高轉產品銷售成本。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既包括完工產品成本,也包括在產品成本,企業應於月末將匯集到「生產成本——基本生產」中的總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在總成本一定的條件下,期末在產品成本保留的多與少,直接影響完工產品成本的高低,從而影響銷售成本的高低,影響企業計稅利潤的多少。
由於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技術性、專業性較強,一般不十分熟悉會計核算的人很難從中發現問題。因此,一些企業利用這一點,在期末在產品的計算中玩弄技巧,少留期末庫存產品成本,多轉完工產品成本,以隱蔽的方式截留利潤,減少應納所得稅。
在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諸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產品銷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銷售利潤的多少。
產成品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的企業,產品銷售成本的計價一般採用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只能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中途不能改變計價方法,也不能兼用幾種計價方法。然而,納稅人為加大產品銷售成本,減少本期已實現的利潤,要麼在同一納稅年度內,反復變換銷售成本的計價方法,要麼不按規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產品銷售成本,以達到多轉產品銷售成本,減少實現利潤,少納所得稅的目的。
產成品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在結轉產品成本時,應同時結轉產品成本應負擔的產品成本差異。但企業會通過不轉或少轉成本差異的方法,隱匿應實現的利潤。

㈤ 國家對一般納稅人有哪些優惠政策

1、進一步放寬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准,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至10萬元,而且針對部分小規模納稅人可能有些月份銷售額超過10萬元,但按季計算可能未超過30萬元的情況,還允許納稅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根據自身實際在選擇按月或按季申報納稅方式上變更一次。

2、一般納稅人還可以享受免、抵、退稅;

3、一般納稅人有的商品還可以享受免稅:出口免稅,免徵增值稅。

4、一般納稅人可以讓客戶感到信任,信譽強。

(5)成本攤銷避稅擴展閱讀:

申請人須提供以下資料

一、工業企業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需報送以下資料:

1、書面申請報告1份;

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一式三份;

3、《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貨物存放場所稅務登記表》一式四份;

4、《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檔案資料》一式二份;

5、經營場所的所有權證明、租賃合同或協議書復印件1份(非經營者所有的應提供出租者的經營場所所有權證明復印件);

6、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員、會計人員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和會計人員資格證書復印件各1份;

7、營業執照復印件1份;

8、銀行存款證明(即注資憑證)復印件1份;

9、有關機構的驗資報告1份;

10、公司章程復印件份;

11、若為企業分支機構則另需提供總機構稅務登記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效證件、董事會決議復印件各1份。

二、新辦商貿企業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需報送以下資料:

1、書面申請報告1份;

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認定表》一式三份;

3、《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貨物存放場所稅務登記表》一式四份;

4、《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檔案資料》一式二份;

5、經營場所的所有權證明、租賃合同或協議書復印件1份(非經營者所有的應提供出租者的經營場所所有權證明復印件);

6、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員、會計人員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和會計人員資格證書復印件各1份;

7、營業執照復印件1份;

8、銀行存款證明(即注資憑證)復印件1份;

9、有關機構的驗資報告1份;

10、公司章程復印件1份;

11、能證明可以達到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的資料如已簽訂的購銷合同、協議或書面意向復印件各1份;

12、若為企業分支機構則另需提供總機構稅務登記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效證件、董事會決議復印件各1份。

閱讀全文

與成本攤銷避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