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評估存在問題

無形資產評估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2020-12-11 12:54:17

A. 目前無形資產所存在的問題

(1)無形資產評估中所存在的問題

①法律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進行的,是以國家的政策規范為依據的,無論什麼性質的企業,無論何種形式的無形資產的評估都不能違背國家的法律規范。但是某些評估機構卻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做出了許多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事情來,使無形資產的評估工作出現了失范現象。有些企業在沒有產權變動的情況下,聘請或者委託資產評估其「商譽」,有的還通過新聞媒介公布其價值。這就嚴重地違背了國家有關嚴格禁止沒有產權交易目的的商譽評估公布的規定。企業和廣告部門向公眾公布沒有法律效力的信息,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的競爭法和廣告法,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某些評估機構不服從國家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評估目的,不實事求是地做出評估結論。有些評估機構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時不是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甚至應企業的要求,動輒就把企業的無形資產評估為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如果這種現象任其自然,則勢必有搞亂評估行業秩序的現實危險。有些評估機構未取得合法的評估資格,或者聘用了沒有評估資格的人擔任評估人員。

②方法失范。無形資產評估應該建立在科學的評估體繫上,其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是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的。可是某些評估機構對企業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評估方法和價值參數的選取存在著許多不科學、不嚴謹之處。主要表現在:評估方法選擇不當,圖簡單、貪省事,只選擇比較容易的評估方法,不願做認真的、細致的、全面的評估工作;評估的價值參數和技術參數不當,或是由於業務水平不高,或是由於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從而導致評估的結論缺乏科學依據:評估的分析調查方法和計算公式選擇不準確,或計算出現嚴重失誤,從而導致評估的失范。

③倫理失范。無形資產的評估同有形資產的評估相比要復雜得多,在評估過程中,經辦人的主觀因素所佔比重也要大得多。評估的結論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估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好壞和職業道德修養水平的高低。評估行業的職業倫理要求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客戶負責的態度,盡一切努力使評估工作做到嚴肅、認真、細致,使評估結論客觀、公正,而不能為了迎合某種需要或追求某種轟動效應,使評估工作出現隨意性。但是某些評估機構不是由於具體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的問題而導致結論失真,而是因為主觀上的原因或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導致出現假數據或假結論,這就不是一個業務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典型的倫理問題。近幾年資產評估業務需求的激增,資產評估機構的數量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增加,資產評估從業人員也隨之增加,這種增加既有必然性又帶有盲目性,其不利的一面就是評估人員的整體素質下降,一些評估機構的人員素質、結構、數量都不符合規定要求,影響了無形資產評估質量。

(2)對策和建議

①盡快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使無形資產評估業有法可依。無形資產評估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為了適應市場需要,一些地方己相繼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或法規,如河南、深圳等地頒布的「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等,有力地推動了地方或行業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評估方法、標准等方面存在差異,勢必影響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和國內外市場的銜接。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無形資產評估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來調整政府主管部門、中介機構以及佔有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種種關系,界定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規范各種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性質、功能、種類、形式、標准和職業道德。保障無形資產的佔有者、使有者的各種權益。促使無形資產資源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下,實現合理流動,達到優化配置提高全社會無形資產的效益。這些政策法規應該包括:「無形資產評估管理條例」,明確評估的范圍、程序、評估方法、評估結構及其管理、法律責任等:「技術評估師管理條例」,技術評估師作為一種職業資格,應明確其資格考試,認定登記業務范圍,評估規則,管理方法以及法律責任等;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其他行規行法和職業道德等。

全國無形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或條例,應成為我國知識產權法規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並科學地規范全國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也應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地方性無形資產評估法規,使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促進無形資產評估業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國務院已經建立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協調全國知識產權工作,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領導。無形資產評估機構除對其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和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外,還應結合無形資產權利化特徵和無形資產保密性極強的特點,規定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無形資產評估機構與委託方串通作弊,使被評估的無形資產構成侵權的,應負連帶責任;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在評估過程中,由於泄密或竊密,給有關單位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並賠償其經濟損失。

②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規范評估行為。全國各地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可以是綜合性的無形資產評估機構,也可以是專門性的技術、商標、版權、計算機軟體等評估機構,並應逐步設立,進行試點,決不可以一哄而上,盲目設立,還應確實加強對無形資產評估隊伍的培訓工作。有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盡快按照科學、統一、效能的原則,扶持和建立一批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的無形資產專職評估機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武裝起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脫離任何行政主體,遵循真實性、公正性、科學性的原則,維護委託方的合法權益,成為依法執業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建立應經省級以上的國資、科技等部門的資格認證,業務上受上述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另外,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應利用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技術等各種手段,收集和處理各種市場信息,建立資料庫,面向社會提供各種形式的信息服務。

③按照國際慣例,建立技術評估師制度。無形資產評估業是依託科學技術和其他知識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新興行業。無形資產評估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創造性及復雜性等行業特徵。這就要求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廣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等。然而,目前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從業人員中大多是科技人員或財會人員,對干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方法和技巧,學習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新的專業及財會知識等。這就使得處於起步階段的無形資產評估業遠遠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更不用說與國際市場接軌。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對無形資產評估的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擇優選拔、嚴格錄用,建立起規范、科學的技術評估師資格認證制度,盡快建立一支富有獻身精神,熟悉評估業務,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無形資產評估專業隊伍,為我國無形資產評估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支撐,為無形資產評估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債權人敢於接受知識產權擔保除了首先要確定知識產權的價值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夠有順暢的渠道實現知識產權的變現,因為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其本身並不需要抵押的知識產權。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和平台。

首先,加強無形資產交易立法,制定專門的無形財產交易法規,依法規范無形財產交易行為;

其次,應當搭建知識產權信息平台。對各類知識產權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在統一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台上構建製造業、海洋、農業、中醫葯、食品等不同專業和領域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料庫,形成大規模、高質量、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庫群,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

再次,整合現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專利交易市場和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統一建立包括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同時開通網上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B. 國有企業無形資產評估中存在哪些問題

在涉及國家出資企業的資產流轉、交易等過程中,合理評估相關資產的價值,是國有資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促進公平交易、防止國有資產損失的重要手段。然而,當前國企改制評估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不根據資產類別,只籠統委託一傢具有資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所有資產的評估工作
我國評估機構分為資產評估機構、土地估價機構、礦業權評估機構和房地產估價機構等四類。
土地使用權必須經具備土地估價資格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並按國家有關規定備案。
探礦權、采礦權必須經具有礦業權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作價,采礦權評估結果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確認。
按相關部門規定,需過戶的房地產評估仍需要具有房地產估價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
因此,應根據資產的不同類別分別委託不同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並將不同資產的評估結果納入改制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報告中。
(二)忽視了評估基準日的選擇
上級公司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往往只重視對評估程序的審查,忽視了評估基準日的選擇,由改制企業自行決定評估基準日,容易出現改制企業惡意選擇評估基準日,操縱評估結果的現象。
例1:A國企改制立項後,企業負責人擅自將某商業網點低價對外租賃並製造房產陳舊的假象,故意將評估基準日推後,要求評估機構參照該租賃價格進行評估,評估機構進行估算時參照了該租賃價格,評估價格只是市場價格的50%。如果從評估報告來看,上述評估是符合有關程序的,但確實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幸虧發現該問題並予以糾正,避免了國有資產流失。
(三)資產評估范圍不完整
資產評估的范圍包括改制企業的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但是在評估過程往往存在如下幾種情況:
1對關閉、停業等難以持續經營的企業沒有進行資產評估。根據規定,原則上也應將關閉、停業企業納入資產評估范圍。
例2:B國企在資產評估過程中,沒有對其已停業多年的子公司C企業進行資產評估。國資委聘淆專家評審B國企的評估項目時發現此問題,要求該企業補充進行了C企業的資產評估,B國企評估項目才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國資委對該公司的評估項目進行了備案。
2對未入賬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未納入資產評估的范圍。
例3:D國企在資產評估過程中,沒有對應入賬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評估。幸虧上級公司審核資產評估報告時發現此問題並予以及時糾正,避免了國有資產流失。
3對專利權、非專用技術、商標權、特許經營權和商譽等極具價值和增值潛力的無形資產按極低的價格評估或不評估也不說明理由。按規定涉及企業的專利權、非專用技術、商標權、特許經營權和商譽等無形資產也必須納入評估范圍,但評估機構卻沒有進行評估,也不說明不評估理由。
(四)評估方法的運用欠妥當
1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單一
部分評估機構僅運用重置成本法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往往只評估資產負債表上現有的資產,不評估資產負債表上沒有的資產,漏評商譽等無形資產,導致評估價值往往低於企業的實際價值。
收益現值法是企業價值評估中最科學的且在國外普遍運用的評估方法。收益現值法在合理預計資產能夠創造的未來收益的過程中,已將上述無形資產考慮在內,真正體現了企業的整體價值。按規定涉及企業價值的資產評估項目,以持續經營為前提進行評估時,原則上要求運用兩種以上方法進行評估,並在評估報告中列示,依據實際狀況充分、全面分析後,確定其中一個評估結果作為評估報告使用結果。
2單項資產和負債評估方法不恰當
一些評估師在對某些資產進行評估時方法選擇不恰當,引用的評估假設不妥,扭曲了資產價值。(1)不適當地對債權作了巨額的評估減值,甚至擅自對債權評估為零。(2)對於長期股權投資的評估,部分評估機構按照母子公司合並會計報表進行評估,不符合《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第四十九條和第五十條規定,應以子公司單獨進行評估後的凈資產計到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下反映。(3)房屋、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僅運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只考慮了重置成本和成新率,而忽視了固定資產的性、地域、市場狀況、使用效益等,很難真實地反映評估對象的公允價值,條件允許時應運用現行市價法或收益現值法對固定資產進行評估。
錯誤地高估了負債。對債務作了大幅度的清查增值,但沒有對無法支付的債務進行處理,按清查後賬面值確認債務的評估值,從而高估了債務。
上述評估方法導致嚴重低估了改制企業的凈資產,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五)改制企業提供資料不齊備
改制企業提供評估資料時,存在資料不完備、不齊全,資料前後矛盾的現象,甚至故意提供了虛假情況和資料,難以真實地反映改制企業的全貌,容易漏評資產或虛增負債,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C. 無形資產評估的問題

1、專利權的評估。專利權是指經政府依法批準的發明人對其發明成果的創造、使用和銷售等方面,在一定年限內享有獨占權或專有權。對專利權的評估,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專利本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包括:(1)專利的類型是屬於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還是外觀設計專利。發明專利是指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即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被我國專利法確認為「發明」的有三種:產品發明、方法發明和改進發明。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他的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適合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從法律地位和重要性來講,後兩項專利遠不如發明專利,在評估時應密切注意。(2)專利權的殘存有效期限。根據《專利法》第45條的規定,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期為10年,均自申請之日起計算,不能續展。由此可見,這一因素就顯得非常重要。(3)專利權人是否按規定繳納年費。因為依照我國專利法規定,未按規定繳納專利費用可能導致專利權在保護期限屆滿前終止。(4)該專利有無涉及侵權訴訟、無效訴訟。如捲入這類訴訟,尤其是該訴訟尚未終審裁決,那麼專利權的價值就應大打折扣。
2、商標權的評估。商標權是指注冊商標權人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專用權,包括專有的使用權、禁用權、續展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等。取得信譽卓著的商標權的產品或商品往往能使企業贏得大量顧客,因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對企業進行商標權評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經商標權人許可的注冊的商標。因為商標權是由注冊而產生,且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在有效期內受法律保護。未經注冊的商標容易發生侵權行為,使用意義甚微。特別是國家規定必須用注冊商標的人用葯品、煙草製品以及其他商品,不得使用未注冊的商標。
②該注冊商標的有效期限是否已接近續展期。對已接近續展的商標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該商標的合法性。因為商標在續展時,可能因違法而被撤銷。二是在注冊商標轉讓許可使用合同中應明確由何方負責辦理續展,續展費用由誰來承擔。
③該注冊商標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是否是在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注冊的馳名商標。判斷注冊商標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應從使用該注冊商標的時間、商品質量、銷售區域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3、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土地使用權是國家准許某一單位或個人在一定期間內享有國有土地進行開發經營的權利,經營管理者依法可將土地的使用權進行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這種無形資產得到充分的體現和重視。對土地使用權的評估,財政部曾於1995年下發有關文件,明確規定:國有企業使用通過行政劃撥方式無償取得的土地,企業應按確認、批復後的價值,經財政部門批准後作增加固定資產處理,同時增加國家資本公積金,並單獨立賬反映。對以出讓方式等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受讓價格低於所在土地基準價的土地,估價後在備查簿上進行反映,其土地使用權賬面原值不作調整。
4、商譽。商譽一般是指某一企業由於技術先進、產品質量優越、歷史悠久等原因而形成的無形價值。對商譽進行評估一般採用兩種方法:直接法和殘值法。
第一,直接法。此種方法認為商譽與超額收益密切相關,由於為商譽所支付的代價,實際是對預期的、超額的未來收益的付款,所以有必要把超額的未來收益變成它們的現值。這種計算商譽的基本公式是:商譽=(預期的未來年收益該行業典型性的不變年所得率×企業的資本額)÷商譽的本金化率。
第二,殘值法。這種方法是先把一切個別的有形資產和負債項目及可辨認的無形資產項目,用現行價值計算,各項凈資產的現行價值與購價相比的差額,即為商譽。

D. 資產評估中關於無形資產評估的問題

32萬的利潤是後5年的,先將後5年的總和摺合到第5年末,然後乘以1/(1+10%)^5就摺合到第1年了

E. 無形資產評估中需關注哪幾個問題

一、關於無形資產評估方法中成本法的運用
《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第13條規定:「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的有關情況進行選擇。」按照已有的無形資產評估的理論與實踐,運用成本法的前提條件之一是應當具備可以利用的相關歷史資料,尤其是會計核算資料。因此,這就涉及到與無形資產有關的會計核算問題。
《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3條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這項規定,使企業自創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在會計核算中僅包括注冊費和律師費這兩項費用。這兩項費用與無形資產本身的研製與開發費用相比,所佔比例很小。這項准則的實施,必然導致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大大降低,使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與無形資產的實際價值不具有相關性。如果要對已經計入各期費用的被評估無形資產的研究與開發費用等資料進行搜集,這不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也是十分困難或極不準確的。這樣,在進行無形資產評估時,採用成本法就比較困難了。
解決問題的思路:目前我國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資產評估准則體系。根據其他國家或我國其他相關行業(如注冊會計師行業)制定的准則體系來看,資產評估准則體系至少應包括三個層次:即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執業規范指南。基本准則是資產評估准則的總綱,是對注冊資產評估師專業勝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執業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制定資產評估具體准則和執業規范指南的基本依據;具體准則是依據基本准則制定的,是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資產評估業務和出具資產評估報告的具體規范;執業規范指南是依據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制定的,為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具體准則提供可操作的指導意見。目前已頒布的《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屬於具體准則,因此,在適當時候,還需要出台與之配套的執業規范指南。
二、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

二、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在該項規定中,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主要採用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個別情況下(首次發行股票)是以賬面價值確定。該項規定並沒有要求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價值。
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修訂後的《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1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又規定:「以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應當驗證其產權歸屬,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的基礎上審驗其價值。」按現行的企業登記注冊的有關規定,組建企業時需要由有資格的驗資機構對投資人的投入資本進行驗證。在上述驗資規定中,明確說明了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有兩種方式:由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或由出資者共同商定並確認。由此可見,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方法,不同的法規,有不同的規定。此是問題之一。
問題之二是,驗資規定中的確定無形資產價值的兩種方式(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會造成這樣一種後果,即:作為出資人,通常希望通過自行商定的方式確認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既能滿足出資人在無形資產價值確定方面的要求,又能節省評估費用;作為驗資機構,則總是希望有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這樣,驗資依據充分,可以降低驗資風險。因而,從驗資機構的角度出發,往往就需要投資人提供資產評估報告書。這樣,就涉及到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問題。可以想像,由於出資人和驗資機構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在具體的驗資實踐中,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在驗資的相關規定方面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性說明。在我國,凡是企業接受投資並涉及到股本變化的,都要委託中介機構先進行驗資,然後履行相應的工商注冊登記或變更登記等程序。因此,只要在驗資這個環節對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方式做出相應的規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只要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一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中的「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刪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就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為資產評估包攬市場,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從目前會計准則制定的總的出發點來看,是遵循謹慎性原則,防止通過無形資產投資虛增企業資產的行為發生。如果由各出資者自行商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那麼,就很難控制這種行為。此外,「各出資者商定」這個規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驗資是一項非常具體的工作。驗資規則也應非常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各出資者商定」是什麼概念?是指各出資人共同簽訂的協議書呢?還是需要公證機關對該協議書進行公證呢?還是需要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鑒證呢?在驗資規則中沒有說明。關於這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在實際的驗資工作中,已經使當事人感到疑惑。鑒於此,在驗資規定中刪去「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三、關於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立足的靈魂,獨立自主地評估資產的價值,不受他人的干擾和影響,是資產評估人員十分重要的職業道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比實物資產的價值

三、關於「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立足的靈魂,獨立自主地評估資產的價值,不受他人的干擾和影響,是資產評估人員十分重要的職業道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比實物資產的價值評估的難度更大的原因在於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主觀判斷分析的因素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在無形資產的評估准則中特別提出了「不得求證」這樣一個概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評估人員是否會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有意或無意地去進行「求證」呢?
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共同頒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企業驗資工作的通知》中第九條規定:「企業向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提交驗資報告時,可不再提交銀行出具的出資證明、實物轉讓清單、專利證書和專利登記簿副本、商標注冊證、土地使用權證明、資產評估報告及評估結果確認書或者股東、發起人認可證明等其他非貨幣出資的證明文件。但登記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上述內容中,規定了企業在登記注冊時需要履行的驗資手續中,原來登記主管機關要求企業必須提交的有關資料,現在不再要求必須提供了。這使企業向登記主管機關遞交的資料大為減少。由於涉及工商登記注冊和驗資的資產都是與投資行為有關的,而從上述規定來看,當事人又沒有被要求必須提交資產評估報告等資料。因此,在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時,當事人似乎沒有必要委託評估機構對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但規定中又有「登記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這句話,這又留下了一個疑問。什麼叫有「必要」?沒有一個標准。這里就涉及到如果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出資人到底需不需要對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的問題。由於無形資產的價值的不可確定性遠遠大於實物資產,因此,為防止注冊資本的虛化,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完全有可能要求企業提交無形資產的評估報告。企業為防止這個「必要」的發生,往往也需要事先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一個評估報告以備急需。同時,驗資的中介機構出於自身規避風險的考慮,往往也要求出資人提供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以此看來,對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似乎又成為必要。但是,按照上述《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可以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依據」或「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依據」(首次發行股票的公司),因此,關於無形資產的評估就會出現以下兩種可能。

F. 無形資產評估收益法中存在的問題

無形資產收益期限的確定
1.確定無形資產有效期限的理論依據

(1)無形資產收益期限或稱有效期限,是指無形資產發揮作用,並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時間。

無形資產具有獲得超額收益能力的時間才是真正的無形資產有效期限。

(2)無形資產損耗的價值量,是確定無形資產有效期限的前提。

(3)無形資產沒有物質實體,因為它沒有有形損耗,從而沒有實體性貶值。

(4)無形資產價值降低是由於無形損耗形成的,即由於社會科學技術進步而引起價值減少。

具體來說,主要由下列三種情況決定產生:

①一種新的,更為先進、更經濟的無形資產出現這種新的無形資產可以替代舊的無形資產,使採用原無形資產無利可圖時,原有無形資產價值就喪失了。(被替代) 伴你同行

②因為無形資產傳播面擴大,其他企業普遍掌握這種無形資產,獲得這項無形資產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擁有這種無形資產的企業不再具有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時,它的價值也就大幅度貶低或喪失。(共益面太大)

③企業擁有的某項無形資產所決定的產品銷售量驟減,需求大幅度下降時,這種無形資產價值就會減少,以至完全喪失。(依託的產品產量驟減)

(6)無形損耗隻影響無形資產價值,而不影響其使用價值

2.資產評估實踐中,預計和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可依照下列方法進行:

(1)法律或合同、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與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2)法律無規定有效期,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確定。

(3)法律和企業合同或申請書均未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預計受益期限確定。預計受益期限可以採用統計分析或與同類資產比較得出。

3.一般而言,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要比它們的法定保護期短得多

因為它們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廢棄不用、人們愛好的轉變以及經濟形勢變化等。特別是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無形資產更新周期加快,使其有效期限越來越短,評估時都應給予應有的重視。

G. 無形資產評估中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無形資產評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無形資產投資,二是無形資產轉讓。關於無形資產投資的價值確定,《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10條規定:「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價值;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在該項規定中,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主要採用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個別情況下(首次發行股票)是以賬面價值確定。該項規定並沒有要求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價值。

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修訂後的《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1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又規定:「以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應當驗證其產權歸屬,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的基礎上審驗其價值。」按現行的企業登記注冊的有關規定,組建企業時需要由有資格的驗資機構對投資人的投入資本進行驗證。在上述驗資規定中,明確說明了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有兩種方式:由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或由出資者共同商定並確認。由此可見,關於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方法,不同的法規,有不同的規定。此是問題之一。

問題之二是,驗資規定中的確定無形資產價值的兩種方式(資產評估或各出資者商定),會造成這樣一種後果,即:作為出資人,通常希望通過自行商定的方式確認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既能滿足出資人在無形資產價值確定方面的要求,又能節省評估費用;作為驗資機構,則總是希望有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這樣,驗資依據充分,可以降低驗資風險。因而,從驗資機構的角度出發,往往就需要投資人提供資產評估報告書。這樣,就涉及到對無形資產的評估問題。可以想像,由於出資人和驗資機構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在具體的驗資實踐中,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要害是在驗資的相關規定方面作一些修改或補充性說明。在我國,凡是企業接受投資並涉及到股本變化的,都要委託中介機構先進行驗資,然後履行相應的工商注冊登記或變更登記等程序。因此,只要在驗資這個環節對以投資為目的的無形資產的價值確定方式做出相應的規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只要將《獨立審計實務公告第一號——驗資》第十條第三款中的「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刪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就必須通過評估方式來確定。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為資產評估包攬市場,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從目前會計准則制定的總的出發點來看,是遵循謹慎性原則,防止通過無形資產投資虛增企業資產的行為發生。假如由各出資者自行商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那麼,就很難控制這種行為。此外,「各出資者商定」這個規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驗資是一項非常具體的工作。驗資規則也應非常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各出資者商定」是什麼概念?是指各出資人共同簽訂的協議書呢?還是需要公證機關對該協議書進行公證呢?還是需要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鑒證呢?在驗資規則中沒有說明。關於這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在實際的驗資工作中,已經使當事人感到迷惑。鑒於此,在驗資規定中刪去「各出資者商定」這幾個字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三、關於「不得求證客戶授意的評估價值」

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立足的靈魂,獨立自主地評估資產的價值,不受他人的干擾和 影響 ,是資產評估人員十分重要的職業道德。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比實物資產的價值評估的難度更大的原因在於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主觀判定 分析 的因素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在無形資產的評估准則中非凡提出了「不得求證」這樣一個概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評估人員是否會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有意或無意地去進行「求證」呢?

財政部、國家工商行政治理總局共同頒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 企業 驗資工作的通知》中第九條規定:「企業向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提交驗資報告時,可不再提交銀行出具的出資證實、實物轉讓清單、專利證書和專利登記簿副本、商標注冊證、土地使用權證實、資產評估報告及評估結果確認書或者股東、發起人認可證實等其他非貨幣出資的證實文件。但登記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上述 內容 中,規定了企業在登記注冊時需要履行的驗資手續中,原來登記主管機關要求企業必須提交的有關資料,現在不再要求必須提供了。這使企業向登記主管機關遞交的資料大為減少。由於涉及工商登記注冊和驗資的資產都是與投資行為有關的,而從上述規定來看,當事人又沒有被要求必須提交資產評估報告等資料。因此,在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時,當事人似乎沒有必要委託評估機構對無形資產價值進行評估,但規定中又有「登記機關認為必要時,企業應當提交」這句話,這又留下了一個疑問。什麼叫有「必要」?沒有一個標准。這里就涉及到假如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出資人到底需不需要對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的 問題 。由於無形資產的價值的不可確定性遠遠大於實物資產,因此,為防止注冊資本的虛化,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完全有可能要求企業提交無形資產的評估報告。企業為防止這個「必要」的發生,往往也需要事先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一個評估報告以備急需。同時,驗資的中介機構出於自身規避風險的考慮,往往也要求出資人提供無形資產評估報告書作為驗資的依據。以此看來,對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似乎又成為必要。但是,按照上述《企業 會計 准則——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可以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為入賬依據」或「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依據」(首次發行股票的公司),因此,關於無形資產的評估就會出現以下兩種可能。

一是評估機構評估的無形資產價值與投資各方確認的無形資產價值相差不大,那麼,無論是以評估機構的評估方式或以出資人共同確認的方式來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都是可行的,因為投資人對這兩個價值都不會有多大意見。這時,出資人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一個評估報告書,即可滿足其企業登記和會計核算的要求。二是評估機構評估的無形資產價值與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相差較大,而出資人與評估人員又不能通過協調達成共識,這時,出資人可能會放棄委託評估,而直接採用自行協商的方式來確定投入無形資產的價值。這樣,出資人向驗資中介機構和企業登記主管機關遞交的無形資產的價值依據是出資人各方認可的無形資產價值協議書,而不是評估報告書。

根據上述驗資的有關規定,驗資中介機構是可以根據出資人的價值協議書進行驗資的。但問題是出資人一旦通過驗資,而到企業登記主管機關登記注冊時,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又要求出資人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書時,這時,出資人會不得不委託評估機構對各出資人已經達成協議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這時,評估人員「求證」的心理便會出現了。因為從上述會計准則、評估准則和驗資規定等來看,無論是出資人自行協商的價值,還是評估機構評估的價值,驗資機構和企業登記主管機關都是認可的。在這種情況下,從出資人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既希望委託評估機構對擬投入的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同時又要盡力說服評估人員使被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基本接近自己的理想價值,或已達成協議的價值,而不要再增添更多麻煩。從評估機構來看,既然政府行政治理機關的有關規定對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可以以投資各方確認的方式來加以確定,那麼, 參考 投資各方的意見,並以此為基礎,選擇一種最適合達到投資者意見的評估 方法 ,進而評估出一個既令投資者滿足,又從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書中看不出什麼破綻的評估價值,這似乎是一個最佳選擇和皆大歡喜的結果。這樣,「求證」就在所難免了。評估人員的這種「求證」行為,雖然違規,但因為無形資產的投資價值本身就可以由投資各方自行確認,只不過出於驗資的要求或為了滿足企業登記主管機關可能的要求,當事人需要預備一份形式上的評估報告罷了。這樣看來,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求證」行為似乎很難避免了,而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實際上有可能成為一種形式上的東西。
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個問題出在資產評估的「估」字上。既然是「估」,必然有人為的因素。同樣的資產,由不同的評估人員來進行評估,評估結果會不相同。無形資產更是如此。因此,《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做出「不得求證「的規定,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如何檢驗評估人員是否有「求證」的行為,這卻是一件比較困難的工作。鑒於此,筆者認為,可以在今後完善《資產評估准則——無形資產》或制定具體的執業規范指南時,明確規定評估機構在出具評估報告時,應當附上評估技術報告,以利 社會 對評估人員進行監督。當然,評估技術報告也可以被視為是評估機構的一項無形資產,評估的思路、資料搜集的種類及方式、參數的 應用 等,都是評估人員經驗的結晶,有必要保密。但是,假如不能獲取評估技術報告,那麼,即使評估人員有「求證」的行為,他人也無法知道。這無形中就為某些評估人員大膽「求證」提供了方便。因此,為了公正評估行為,要求評估人員出具無形資產評估技術報告,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遏制評估人員「求證」的心理和行為,也是實施社會監督的一個辦法,同時也是對通過無形資產投資方式來虛增企業資產行為的一種限制。

H. 無形資產評估存在哪些難點

、市場價值來法。該法根據市場交自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I. 無形資產評估的幾個問題

首先,必須搞清楚企業中哪一些是無形資產。有的無形資產較容易識別,例如專利、商標、計算機軟體等;有的就較難識別,例如企業自身開發的一些專有技術,由於多項技術可同時在多個產品中使用,一些企業往往難以搞清哪一些是無形資產,有人甚至將企業的產品也當成是無形資產來委託評估。一些關系類無形資產就更難識別。當然,既然是資產就必須能在未來為企業產生收益,如果不能為企業產生收益也就不是資產。
其次,必須明確無形資產的權屬關系。由於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且一項資產可以同時由多個主體使用,所以其產權關系比有形資產要復雜。以專利為例,就有所有權和使用權之分,使用權又有獨家使用權、排他使用權、普通使用權等,而不同的權利其評估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必須搞清楚委託評估的無形資產的范圍和權屬關系,並且提供相應的法律文件。
第三,必須有明確的無形資產評估目的。是將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入股、質押或是企業轉制、聯合等需要。每個資產評估報告只能有一個評估目的。
第四,做好無形資產未來收益期內的收益預測。未來收益預測的客觀和真實性對無形資產價值評估的正確性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為了做好未來收益的預測,首先要確定好收益期,可以根據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期限(例如專利、商標)、簽協期限或預期的經濟受益期限來確定。在受益期內各年收益的預測,可以根據企業以前年份的收益情況,類似無形資產在本企業或其他企業的收益情況。
第五,其他。例如:在為企業保密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無形資產的詳細情況和資料;提供企業的情況介紹;提供委託無形資產評估需要的相關法律文件,如:委託評估的委託函、委託方的承諾函、無形資產轉讓投資入股等經濟行為的合同、協議或意向書等。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評估存在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