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若無形資產形成時間

若無形資產形成時間

發布時間:2023-07-01 01:33:15

無形資產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步伐的加快,我國國民經濟越來越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無形資產在經濟資源中的比重、作用將越來越提高到重要位置,無形資產產權市場必將成為國內重要的資本市場。本文結合作者工作實踐,總結上海的實踐經驗,就我國無形資產(著重知識資產)產權與產權市場的法律問題發表淺見,求教專家與同仁。

無形資產內涵的法學表述、發展趨勢與產權市場

不同學科對無形資產有不同表述。就會計學、評估學對無形資產表述可概括為以下三種方法:

比較法:無形資產相對有形資產,其內涵以比較法揭示。「無形資產指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獨立實體,而對生產經營較長期持續發揮作用並具有獲利能力的資產」(《資產評估概論》)

列舉法:以無形資產的外延來表述內涵。「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企業財務通則》)。這種列舉法也是傳統的工業產權與版權兩部分構成的分類法。而國外列舉法則把商業秘密、技術秘密KNOW-HOW權等也列為無形資產。

本質揭示法:比較傳統的說法是使企業獲得利潤特別是超額利潤的經濟資源。以會計學、評估學下定義:無形資產是智力創造成果形成的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經濟資源。

以經濟學下定義:無形資產是智力創造成果的資本。

以法學下定義:無形資產是知識產權。即智力創造成果所有者擁有的使用、經營、收益和處置權。無形資產的本質是「智力創造」,即有新技術創意、創新,這是知識經濟時代,或稱新技術革命、信息產權理論的核心所在。

國內外對無形資產表述的差異:除了表述方法學科不同外,差異主要源於知識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經濟制度不同,知識產權理念不同,涉及的無形資產外延不盡相同。如土地使用權,我國劃入無形資產范疇,可以用來轉讓、投資、抵押的一種很特殊的無形資產。在土地私有制的國家,無形資產不包含土地使用權,企業擁有的土地所有權劃入固定資產。又如西方國家把固定資產的租賃劃入無形資產等等。

無形資產隨著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以知識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新階段、新格局,其必然趨勢是在經濟資源中越來越佔主要地位,如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吳文俊院士運用計算機進行數學定理證明和非線性方程組求解,為信息時代數學發展開辟了新途徑;袁隆平院士的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平均增產20%,已累計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產生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踐證明,國民經濟增長方式、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依託科技創新的第一生產力,並由此成為決定國內外市場競爭勝負的決定性資源--技術類型的無形資產。世界貿易組織已把知識產權列為世界貿易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美國依靠科技提高綜合國力,以及國內產業結構中技術類型無形資產產業化的迅速崛起,信息產業對美國經濟(GNP)增長的貢獻率(60%以上)位居世界前茅,美國所有工作中的80%以上工作屬知識型的腦力工作,知識財富富豪在全球富豪中排位迅速飄升,以美國微軟公司蓋茨為典型佐證,個人凈資產達510億美元,位居全球200位富豪的首富。又據世界銀行報道,世界上64%財富由人力資本構成。從目前看,無形資產外延不斷擴大,無形資產產權涉及的基本內容為:發明專利權、專有技術權、集成電路權、工業外觀設計機、著作權(版權)及鄰接的傳播權、軟體權、商標權、商譽權、廠商字型大小權、專營權、許可證枚、土地使用權、租賃權、銷售網路權等。上海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已明確,跨世紀的上海經濟發展進入了主要依靠知識創新推動的新階段,發展專利、商標與版權的知識產權三大支柱,2002年上海的專利、商標申請與計算機軟體登錄跨入全國前三名,尤其是高技術含量的發明專利名列前茅。

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市場,隨著以高科技創業板塊為主的高新技術無形資產的資本進入市場,在上海率先於1994年4月創建上海產權交易機構五年後,又於1999年率先建立了以技術產權交易所為載體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上海這兩個產權交易所2000 年交易額已突破600對億元,2001年預計達800億元左右,已成為上海重要的資本市場。

目前,這兩個產權交易所都形成了無形資產產權交易客體上市、交易、鑒證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規范,上海無形資產的產權市場已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無形資產產權市場主體與法律地位

無形資產產權所有者(法人與自然人)是產權市場的主體。這是「科教興國」戰略實施後逐步明確的。過去傳統的主體是企業法人,又都是國有或集體所有的公有制企業法人,即主體單一化,無形資產的智力成果創造者個人即自然人排斥在市場主體之外。從1999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法律法規,明令取消了所有制限制,不僅企業法人,自然人(個人)也可申報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自然人申辦項目公司時,其成果可作為無形資產投資。於是大批民營科技企業拔地崛起,迅猛發展。與此同步,對在上海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鼓勵開發二次創新產品。這樣無形資產產權主體多樣性、所有制多元化,空前拓展、活躍了無形資產產權市場,為與國際市場接軌創造了市場環境。

圍繞無形資產產權市場主體,上海無形資產的技術產權市場形成了高新技術成果項目「認定製度」--設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風險資金」--設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如心」的運作體系,並為市場主體進入市場提供了確認交易客體技術等級、市場前景、項目風險以及交易立項、工商登記、稅務登記、政策法律咨詢等提供配套服務。

無形資產產權市場客體與法律保護

無形資產產權客體進入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起步,土地使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商標權等可確指的和商譽等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進入資本市場流動、組合;九十年代隨著「科教興國」、「科教興市」戰略實施,世紀之交加入「WTO」在即的技術革命浪潮挑戰與機遇,加快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的無形資產成果轉化機制,加快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程,實現以高新技術的無形資產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上海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O00年最大科技項目(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投資突破億元。作為當代技術革命龍頭的信息產業,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1998年為7-8%,1999年驟增到11.1%,2000年上海信息產業成為年產值超1000億元的龍頭企業。

隨著高科技的深度廣度發展,對無形資產客體,越來越很難用傳統的「創作」與「標示」兩大類進行概括。如商業秘密,在巴黎公約中列為「標示性」,而在東京大會中列為「創作性」。又如《資料庫保護指令》也陷入了兩難境地。因為這兩大類概括不可能含蓋由無形資產本質的「智力創造」多樣性決定了無形資產類別多元性與知識學科的交叉性。同時,這也給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帶來了保護范圍擴大的新問題。其客體的法律保護以其可確指和不可確指的分類受到確定與非確定的兩種形式的法律保護。為加入「WTO」後國內外高科技無形資產資源的市場優化組合創造了法律保護環境。

無形資產產權市場的評估機構法律地位與法律責任

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在保護公有資產產權主體權益,規范產權市場的交易運作,具有重要的經濟法律地位與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是以資產評估客觀、公正確定無形資產價值量。這是企業基礎性的管理工作,是確定企業技術產權交易的參考價,也是企業對資產經營者的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考核依據。

二是以資產評估明晰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產權。這就保護了無形資產產權合法權益,以利加速科技企業的孵化,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

三是以資產評估防範公有資產流失。實踐表明,公有資產在權益主體變動中無形資產的不評、漏評、低評、錯評是公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渠道。目前突出反映在三個方面:其一,以協議方式代替評估,與評估實際價懸殊很大,潛伏著產權界定、資產分割以及公有資產暗中流失等諸多矛盾;其二,公有制企業改制中,經營者、生產者受入股的利益驅動,不評、漏評、低評的情況屢有發生;其三,國有與集體所有企業之間不評、低評或協議確認,屢禁不止,還振振有詞地辯說國有與國有、集體與集體,無形資產流失與流進相平衡,不存在什麼資產流失,何必多此資產評估一舉。

四是以資產評估有效遏制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這也是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無形資產的不評、漏評、低評現象的發生,除了認識偏差外,還有不可忽視的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存在。從這個角度說,這也是現代企業制度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舉措。

明確無形資產評估作用與法律責任,還必須充分認識無形資產評估的特殊性,這對規范無形資產評估操作程序、正確選定評估方法,從而對正確發揮評估機構作用,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都是很有益處的。無形資產評估的特殊性有三:

一是界定、鑒定無形資產的真實性。與有形資產不同,對無形資產評估首先以取得的無形資產產權的合法性和無形資產產權的效益兩大依據來判定權屬,即基礎工作要比有形資產評估做得更細致、更扎實,相應的法律責任十分明確。

二是無形資產的單一、非重復性帶來的無形資產評估較差的可比性。這是由無形資產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的特殊性決定的。同一項無形資產的生產成本,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差異較大,加之技術主體多元化、技術共享化,無形資產在轉移過程中實現的成交價的多層化,都證明缺少可比性,用現行市價法的選擇四、五個參照物評估無形資產的適用性就很小。技術類型的無形資產,以高科技創新企業為代表,其無形資產評估主要運用收益法。正確選用無形資產評估方法,評出市場公允價,以此承擔客觀、公正的法律責任。

三是科技快速發展與市場激烈競爭帶來的無形資產評估的動態性。這也是無形資產評估承擔公正、客觀法律責任的又一重要問題。由於技術更新周期加快(一般已縮短為5年左右),可替代增加,無形資產甚至可能在短期內喪失商業價值,而社會、經濟、法律諸環境變化也要求從動態角度去進行評估。

無形資產產權權益認定的法定原則與方法

與有形資產產權權益相比,在把握無形資產產權權益認定的法定原則與方法時,特別注意其以下五個方面的因素:

--成本。涉及獨創的開發成本與機會成本。無形資產系智力創作活動成果(產品),形成過程是單一獨創的差異極大的個別生產,其物化勞動可比又易計量,活勞動就無法用統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衡量其價值,成本與價值之間不存在絕對的正相關與負相關的關系,鑒於無形資產開發成本的活勞動特殊性,必須綜合考慮開發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風險性、積累性、創造性勞動的補償等相關費用分攤。而機會成本問題主要是購進無形資產的企業應考慮的技術壟斷率與市場佔有率的兩率影響的投入產出收益率。

--效益。涉及經濟、社會、生態三效益的統一。無形資產如環保行業的某些高技術成果,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具有明顯社會與生態效益。決定評估值高低時,應以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作為標准。尤其必須要 注意經濟獲利低而社會、生態獲利高的無形資產評估,應把環境問題的社會、生態效益擺在重要位置,擴大權數,成為評估值高低的主要的正相關因素,反之作為負相關因素考慮。

--周期。涉及無形資產壽命周期中的技術的市場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衰退期四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四個期,其先進性、收益能力各不相同,與之相應評估值高低應明顯區分。評估時關鍵在於牢牢把握住以下兩點:一是正確判斷該項技術的壽命周期,周期長短與評估值高低成正相關;二是正確判斷該項技術評估時處於什麼階段以及與之相應的風險。

--期限。涉及使用該項無形資產技術的法律環境的法律保護期與技術壽命周期。這兩個周期越長,評估值就越高,反之亦然。

--程序。涉及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過程,可概括「五定」:即權屬類型鑒定;剩餘經濟壽命(可使用年限)認定;成本和獲利能力測定;評估方法(成本法、市價法、收益法)的選定。

無形資產的產權交易政策與法律環境

世紀之交,國家陸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等鼓勵發展高技術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北京市的《中關村條例》、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後發布了《上海市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上海市產權交易管理辦法》,以及產權轉讓、交易、管理、監督等地方性的法規、規章,營造了技術、資本與市場三位一體的環境,促使無形資產產權成果轉化的產業化、市場運作資本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一是政策扶持的環境。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產品給予特別扶持,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注冊資本可分步到位,高新技術無形資產參與投資,其成果價值占注冊資本比例可突破20%,最高可達35%(協議還可提高到51%)。

二是主體多元化的環境。鼓勵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支持科技人員可兼職,也可離崗稿科技轉化,形成無形資產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權益主體多元化。

三是優化促進無形資產成果轉化的人才環境。設立人才發展資金,資助優秀人才;對外省市無形資產成果轉化的科技人員,可入上海戶籍、免交城建費等予以支持;對優秀的無形資產項目轉化人員可評定專業技術職業任職資格。

無形資產的產權市場交易法律關系的共性與特殊性

與有形資產產權交易一樣,無形資產產權交易以資產評估價作為參考價,即作為成交價的「中軸線」,轉讓方與受讓方根據市場供需的成交價在「中軸線」上下浮動,並以拍賣方式為主競價形式的市場價成交。這是轉讓與受讓雙方在交易合同文本中權利義務的標的物價值的主要條款。這是共性。無形資產的產權交易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即需要注意把握兩個環節:一是被評估的無形資產成果的技術含量和壟斷程度。即該項技術含量多少、壽命周期的長短以及周期中處於哪一個階段,與此相關決定評估的高低與轉讓的條件及其相應的交易方式。2000年6月上海首場無形資產(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拍賣,6個標的起標總價1.2億元,其中僅一個以10萬元被拍走,其餘兩個期權「留標」,三個未成交而「流標」。槌聲如此稀落,充分說明無形資產產權交易的高風險與難度來自對技術成果的含量、技術周期壽命與市場佔有的難以確定。與此相適應的拍賣方式應區別於實物形態,如預展期要長,競拍方對科技成果的特殊商品一定要有基本了解,競拍方式也應該創新多樣。二是價格支付方式選擇。技術類型的無形資產轉讓,採取一次性買斷支付方式的不多,多數採取提成計價方式,或以產量或以價格、利潤提成,轉讓、受讓雙方既共享利益,又共擔風險。這兩個環節涉及雙方在交易合同文本中權利義務的標的物價值量與支付方式等主要條款。

無形資產產權、產權市場保護法的調整與法律框架 無形資產產權(知識產權)法的調整:一是保護范圍的延伸。隨著知識經濟發展,不斷涌現如生物技術、互聯網、計算機軟體、衛星轉播、轉基因工程等高新技術。這不僅屬於知識產權保護范圍的擴大,對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提出新的領域及其相應的保護方法;而且還涉及調整和協調新的沖突,如生物技術的「性別」鑒定技術,「克隆」的動物復制技術,引發了道德領域的爭議,網路發展對現行版權觀念挑戰(如音樂共享服務的網路公司網上進行樂曲交換,對傳統版權法沖擊),以至網路域名注冊與現行商標權的沖撞,如此等等。二是保護期限變動。這是由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特點決定的。技術生命周期縮短,專利、版權的保護期要按不同產業作動態性的調整。三是加大懲治知識產權犯罪力度。由於知識產權無形的特點,對打擊知識產權犯罪的諸如犯罪概念、犯罪客體、犯罪形式、犯罪構成要件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探討的問題,與此相應完善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更准確地加大懲治知識產權犯罪的力度。

產權市場立法的法律框架:作為我國的產權資本市場,上海已有7年多無形資產產權市場與有形資產產權市場的實踐經驗,廣州、深圳等地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作為產權資本市場,我國應在規范股市資本市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後,亟需制定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權交易法》,順應產權市場的呼喚,規范產權市場,把包括無形資產產權在內的產權市場納入法制軌道。同時,還應把創業板、借殼買殼、並購託管、租賃嫁接、合夥分拆、合資合作等諸多形式資本市場納入全國統一的產權市場體系。尤其是創業板塊(中國第二板市場)與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產業化有著內在的關系,應列入產權市場。

產權市場的法律框架:

其一:產權市場宏觀調控法規范

其二:產權市場管理與市場體系法規范

其三:產權市場規則與程序法規范

其四:產權市場主體與主體行為法規范

其五:產權市場中介機構法規范

其六:產權市場資產評估法規范

其七:產權市場外商購銷企業法規范

其八:產權市場信息產業管理法規范

其九:產權市場會員管理法規范

其十:產權市場經濟人管理法規范

其十一:產權市場交易合同管理法規范

其十二:產權市場其它法規范

保護和促進無形資產產權市場交易的立法,可以說隨著我國參加WTO後是勢在必行的。與此相適應,無形資產產權機構的調整(指專利、商標、版權等機構合並)、無形資產產權的公檢法系統內機構的設置、無形資產產權與法的教育、宣傳、普及等一系列工作,急需加大推進的廣度與深度,為無形資產產權立法,扎扎實實做好基礎性工作。

⑵ 無形資產開始折舊的時間

無形資產的成本,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無形資產的攤回銷年限:
1.合同規答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⑶ 什麼時候將研發支出轉成「無形資產」

3月份,三月份就申請到專利,此時可以借記無形資產——專利技術貸記研發支出相關部分支出

⑷ 什麼時候將研發支出轉成「無形資產」

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僅包括在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回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答和。
企業申請到相關專利權,已經達到預定用途,所以,三月份應該轉入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⑸ 研發費用、無形資產加計扣除的規定

減稅降費政策操作指南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一、適用對象
除煙草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以外的其他企業可以享受。
上述企業應為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徵收並能夠准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
二、政策內容
1.除製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以外的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2.除煙草製造業以外的製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製造業企業是以製造業業務為主營業務,享受優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
製造業的范圍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確定,如國家有關部門更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從其規定。
收入總額是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3.企業委託境內的外部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研發費用並按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委託境外(不包括境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的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4.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實際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5.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需要集中研發的項目,其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以按照權利和義務相一致、費用支出和收益分享相配比的原則,合理確定研發費用的分攤方法,在受益成員企業間進行分攤,由相關成員企業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三、操作流程
1.享受方式
企業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採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留存資料如下:
(1)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企業有權部門關於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
(2)自主、委託、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研發人員名單;
(3)經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委託、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
(4)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包括外聘人員)和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的費用分配說明(包括工作使用情況記錄及費用分配計算證據材料);
(5)集中研發項目研發費決算表、集中研發項目費用分攤明細情況表和實際分享收益比例等資料;
(6)「研發支出」輔助賬及匯總表;
(7)企業如果已取得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應作為資料留存備查;
(8)《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選擇預繳享受的企業留存備查)。
2.辦理渠道
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電子稅務局辦理,具體地點和網址可從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網站「納稅服務」欄目查詢。
3.申報要求
企業可以選擇在10月份預繳申報當年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就當年上半年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也可以統一在次年辦理匯算清繳時享受。
選擇預繳享受的,可以自行計算加計扣除金額,企業只需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有關欄次即可享受。同時應根據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費用情況(上半年)填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但該表在預繳時不需報送稅務機關,只需與相關政策規定的其他資料一並留存備查。
匯算清繳享受時,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A 類,2017 年版)》、《免稅、減計收入及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0)、《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有關欄次。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如下:
(1)人員人工費用。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員;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技工。外聘研發人員是指與本企業或勞務派遣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和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a.接受勞務派遣的企業按照協議(合同)約定支付給勞務派遣企業,且由勞務派遣企業實際支付給外聘研發人員的工資薪金等費用,屬於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b.工資薪金包括按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對研發人員股權激勵的支出。
c.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外聘研發人員同時從事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人員活動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2)直接投入費用。指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a.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租賃費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b.企業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或作為組成部分形成的產品對外銷售的,研發費用中對應的材料費用不得加計扣除。
產品銷售與對應的材料費用發生在不同納稅年度且材料費用已計入研發費用的,可在銷售當年以對應的材料費用發生額直接沖減當年的研發費用,不足沖減的,結轉以後年度繼續沖減。
(3)折舊費用。指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a.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折舊費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b.企業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符合稅法規定且選擇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在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時,就稅前扣除的折舊部分計算加計扣除。
(4)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指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a.用於研發活動的無形資產,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無形資產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攤銷費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b.用於研發活動的無形資產,符合稅法規定且選擇縮短攤銷年限的,在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時,就稅前扣除的攤銷部分計算加計扣除。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指企業在新產品設計、新工藝規程制定、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過程中發生的與開展該項活動有關的各類費用。
(6)其他相關費用。指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職工福利費、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
此類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7)其他事項。
a.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會計處理時採用直接沖減研發費用方法且稅務處理時未將其確認為應稅收入的,應按沖減後的余額計算加計扣除金額。
b.企業取得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製品等特殊收入,在計算確認收入當年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時,應從已歸集研發費用中扣減該特殊收入,不足扣減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c.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其資本化的時點與會計處理保持一致。
4.失敗的研發活動所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5.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第三條所稱「研發活動發生費用」是指委託方實際支付給受託方的費用。無論委託方是否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受託方均不得加計扣除。
委託方委託關聯方開展研發活動的,受託方需向委託方提供研發過程中實際發生的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4.相關規定
(1)企業留存備查資料應從企業享受優惠事項當年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結束次日起保留10年。
(2)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對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研發項目設置輔助賬,准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項研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3)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准確、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4)委託方與受託方存在關聯關系的,受託方應向委託方提供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四、相關文件
1.《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3號);
2.《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2021年第6號);
3.《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
4.《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企業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
5.《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
6.《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的公告》(2021年第3號);
7.《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修訂後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2018年第23號);
8.《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樣式及填表說明的公告》(2018年第57號);
9.《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2017年第40號);
10.《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2015年第97號)。
五、有關問題
1.我們是一家紡織企業,原來享受75%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聽說今年國家對製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又給了新的優惠,新政策與老政策相比,有哪些變化?
答:按照原來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允許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再按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此次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進一步加大對製造業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我公司是一家製造業企業,假設2021年發生研發費用100萬元,具體應該如何計算加計扣除?
答:製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根據是否形成無形資產區分為費用化和資本化兩種情況分別計算加計扣除,具體為: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就你公司的情況而言,假設你公司2021年發生的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且全部符合加計扣除的條件,則在據實扣除100萬元的基礎上,允許在稅前再加計扣除100萬元,即可以稅前扣除200萬元;如果發生的研發費用全部資本化,100萬元將計入無形資產成本,可以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3.我公司是一家製造業企業,2020年形成了一項計稅基礎為100萬元的無形資產,能否適用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答:該項優惠政策對無形資產形成的時間沒有具體要求。對於製造業企業2021年以前形成的無形資產,在2020年12月31日以前可以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進行攤銷;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具體到該案例,假設該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均屬於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范圍,且分10年攤銷,則在2020年按照普惠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每年稅前攤銷萬元,2021年起按照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每年稅前攤銷20萬元,按25%稅率計算,每年多減稅6200多元。
4.這次新的研發費用優惠政策受益群體主要是製造業企業,我們想請問一下,製造業的范圍如何界定?
答: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3號)規定,製造業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574-2017)確定。如果未來國家有關部門更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從其規定。
5.我公司既生產服裝,同時也從事其他類型的業務,發生的研發費用可按100%的比例在稅前加計扣除嗎?
答:考慮到企業多業經營的情況,在確定企業是否屬於製造業企業時,按照收入指標來界定。具體是:享受按100%比例加計扣除的製造業企業是指以製造業業務為主營業務,享受優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如果2021年你公司生產服裝取得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則在2021年你公司的研發費用可按100%的比例計算加計扣除;如果你公司生產服裝收入佔比低於50%,則不能按100%加計扣除,但可以按75%的比例加計扣除,負面清單行業除外。
6.我公司從事多業經營,在判斷是否符合製造業條件時,收入總額的口徑如何掌握?
答:收入總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執行,具體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7.我公司是一家製造業企業,假設2021年研發形成了一項無形資產,但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不到50%,那該項無形資產還能按200%在稅前攤銷嗎?
答:按照現行政策規定,製造業企業是指以製造業業務為主營業務,享受優惠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
不論無形資產的形成年度企業是否屬於製造業企業,只要企業享受優惠當年製造業收入佔比超過50%,即可對無形資產按照200%在稅前攤銷。就上述情況,你公司2021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不到50%,2021年對該項無形資產只能按175%的比例在稅前攤銷;如果2022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達到50%以上,則在2022年可以按200%的比例在稅前攤銷。
8.原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都是在匯算清繳時才讓享受,聽說現在預繳時可以享受上半年的優惠,請問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⑹ 正確區分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的核算差異

(一)確認范圍的差異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例特徵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這個規定取消了以前准則對單位固定資產的金額限定,從而使固定資產涵蓋的范圍更廣。

關於無形資產的認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無形資產必須具備如下特徵:

(1)不具有實物形態;

(2)具有可辨認性;

(3)屬於非貨幣性資產。

從這個規定來看,要認定是無形資產必須具備可辨認性,大大限制了無形資產的認定范圍。事實上,企業除了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以外,還有許多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的不可單獨辨認的無形資產,如管理者卓越的管理能力、企業文化、自創的商譽、報刊刊頭、市場份額等等。它們單獨來看,很難准確認定自身的價值,但它們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納遲仿揮著重大的作用,也是能為企業帶來巨大利益的經濟資源。因此,把這些不可單獨辨認的無形資產排除在外,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無形資產實際狀況。當然,不可單獨辨認的無形資產就目前而言,存在計量難的問題,但並不能因為未找到合適的計量方法就否認它們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事實,而將其排斥在無形資產之外。

(二)初始計量的差異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是固定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在具體運用時,無論是外購、自行建造還是投資投入的固定資產,基本上都能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投資價值。

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雖然准則提到「以取得無形資產並使之達到預定用途而發生的全部支出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但是,在具體到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是否資本化時,准則給予了嚴格的限制。首先是在研究階段所發生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記入當期損益,在開發階段,只有滿足五個條件才能將其支出資本化,否則仍是費用化計人當期損益。這些條件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實務操作中難於客觀地加於判斷。更為重要的是,按照準則的這一規定,研發費用能夠資本化的金額是很少的。

眾所周知,研究階段是無形資產形成的第一階段,該階段的投入相當巨大,而准則不考慮項目存在成功的可能性,統一將其費用化,這會使企業當期的損益受到較大影響。一旦項目研發成功,則導致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明顯低估,這不利於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因此,現行無形資產准則關於研發費用的規定會造成企業研發費用投入越多,利潤越低,旦枝賬面資產越少的局面,這無疑會挫傷企業進行研究開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跟創建創新型國家的政策不相符。另外,准則還為某些企業利用開發支出資本化會計政策進行盈餘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間,可以將支出在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合理」地放置,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三)後續計量的差異

固定資產的特徵是隨著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而使其價值不斷下降,最後只剩下凈殘值,越是用得久,其產生的效益就越少,因此通過計提折舊來反映其價值的遞減。目前准則規定可採用的折1日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總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

無形資產的特徵跟固定資產不完全相同,准則規定無形資產可分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後者不必進行攤銷。只需每年進行減值測試,而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應選用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相匹配的攤銷方法,無法確定的,採用直線法洞纖。這個規定比較科學,因為有些無形資產盡管法律或合同規定有使用年限,但其價值恰恰會因為使用的企業規模擴張、市場影響力的加大、使用時間的悠久而使其價值的減少是遞減的,如百年老字型大小、祖傳秘方、經典品牌,這些無形資產價值的減值是遞減的,有些甚至不會減少。如果像固定資產那樣,在財務報表上不斷均衡或加速遞減它的賬面價值,是不切實際的,只會虛減無形資產。因此,關於無形資產價值的攤銷,應按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不同的無形資產做不同的會計處理。

此外,關於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進行更新改造,符合資本化的部分,可以重新認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的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而對於無形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後續支出,是予以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准則沒有明確提及,一般理解為全部費用化,這不利於會計人員在實務中進行規范操作。

(四)披露的差異

固定資產在附註中披露的信息包括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分類、計量基礎、折舊方法等在內的六大方面。總的來說,固定資產信息的披露較充分,基本上能滿足信息使用者了解固定資產信息的需求。

無形資產是按類別在附註中披露有關其賬面余額、累計攤銷額及減值累計金額、使用壽命估計情況,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攤銷方法;用於擔保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當期攤銷額;計人當期損益和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金額等5項信息。顯然,我國會計准則對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要求比較簡單,提供給信息使用者的資料不夠詳實,只要求披露已入賬的無形資產價值,沒有披露前瞻性的、不確定性的信息以及風險信息,而這恰恰是信息使用者最關心的內容,因為無形資產的一大顯著特點就是不確定性。因此,現有的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大大降低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容易誤導決策者。

⑺ 無形資產確認的時間如何判斷

如果每個無形抄資產的攤銷年限都不一樣,也不能加權平均。按照每個無形資產各自使用年限或者企業受益年限進行攤銷。 一般有合同的按照合同年限確定無形資產的攤銷時間,如果有法律規定的,按照法律規定,如果既無法律規定又沒有合同的,使用年限又不能確定的,按照不確定年限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但是每年年末要進行減值測試。

⑻ 企業研發無形資產的過程中,如若大部分符合資本化,從開發時間開始到形成無形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的過程

1、沒有形成無來形資產,哪兒來自的收入?如果是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那您需要看下合同或協議,是否達到企業所得稅確認收入的時點。
2、如果是與該無形資產無關的收入,那麼與該收入匹配的成本費用與無形資產的攤銷無直接關系,不符合企業所得稅的真實性、合理性、相關性、配比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若無形資產形成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