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

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20-12-10 21:42:28

A. 能不能詳細解釋一下,新企業會計制度下的研發支出怎樣會計核算及處理

無形資產核算新增加"研發支出"一級科目,科目代碼是5301

"研發支出"用法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研究開發項目,分別「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三、研發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研究開發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一)規定進行處理。
(三)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本科目(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
期末,企業應將本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所謂研發支出,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是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是指為獲得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新准則規定,對於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項目(包括企業取得的已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當期歸集後計入損益(管理費用);開發階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條件時則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即資本化。由於不同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差異巨大,正確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就成為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關鍵研究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研究階段具有計劃性和探索性,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由於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該階段的支出,新准則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

B. 2、根據公司《財務管理制度》規定,無形無合同或法律規定年限的,按年進行攤銷

無形資產攤銷年限

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受益年限與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1.攤銷期限的比較。2001年的舊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日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或規定的有限年限,該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按如下原則確定:第一,合同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收益年限;第二,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第三,合同規定了收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收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第四,如果合同沒有規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這遵循了謹慎性原則,但也限制了無形資產的穩定性。這些規定過於籠統,難以適應無形資產日益復雜的現狀。
2006年的新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對於不同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規定:第一,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採用直線法攤銷。第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C. 國有資產如何處置

一、為了促進國有資產的有效使用和合理流動,維護所有者和經營者的正當權益,適應商品經濟規律要求,國有資產處置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依法處置原則。國有資產處置是國家的一種經濟權力,必須依據國家法律行使。

2、等價有償原則。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國有資產處置的實物運動和價值運動是同一的。為了維護國家權益,國有資產處置必須是等價而有償的。

3、經濟效益原則。國有資產處置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服從價值規律的要求。

二、國有資產處理辦法:

第四條資產處置范圍

(一)已停用一年以上,且不能證明確需繼續使用或已被新購置具有同類用途資產替代的資產以及其他閑置資產。

(二)已超過規定使用年限且不適合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沒有規定使用年限或未達到規定使用年限,經技術鑒定確需報廢(淘汰)的固定資產。

(四)單位因撤銷、合並、分立、改制、隸屬關系改變等原因發生產權或佔有、使用權轉移的資產。

(五)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處置的其他情形。

(3)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擴展閱讀:

一、國有資產處置收入是在等價有償的資產處置過程中所取得的國有資產變價收入。包括:

①企業兼並價款;

②破產企業清理收入扣除清償債務後的余額;

③資產拍賣所取得的變價收入;

④無形資產轉讓收入;

⑤出租資產收取的租金;

⑥出售股票的收入;

⑦產權變動中發生的其他收入,如土地使用權、采礦權有償出讓和轉讓收入等。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實際上是國有資產存量的轉化形態,一般應上交國家,用於國有資產的再投入。

二、報損核銷

國有資產的報損、報廢與核銷是對國有資產處置過程中的價值變動的財務處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國有資產損失,需要進行財務處理的工作包括:

①被兼並企業的資產核銷;

②破產企業的資產核銷;

③因閑置、不需用而被拍賣的國有資產,其帳面價值的調整;

④因自然災害而毀壞的國有資產報損;

⑤資產清查、清理中進行的資產盤虧。

D.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第七章 資產管理

第四十二條 資產是指體育事業單位佔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第四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
第四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和規范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管理,維護資產安全完整,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第四十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科學規范、從嚴控制、保障事業發展需要的原則合理配置資產。根據單位資產存量狀況、人員編制和有關資產配置標准,編制資產購置計劃,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的有關要求列入年度部門預算,並履行相關政府采購規定。
第四十六條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各種存款、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第四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現金及各種存款的有關規定,並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第四十八條 體育事業單位對應收及預付款項要按時清理結算,加強管理。
第四十九條 存貨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包括材料、燃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收發手續,完善存貨驗收、出入庫和保管制度,防止丟失、損壞和變質。
(二)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存貨明細賬,定期與財務部門的存貨總賬進行核對,並對存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對存貨盤盈、盤虧應當及時處理。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制定消耗性存貨儲備定額和主要存貨消耗定額。
第五十條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體育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目錄由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五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維護和保養,制定操作規程,建立技術檔案和使用情況報告制度。
(二)購建、調入、捐贈、贊助的固定資產,由單位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驗收,財務部門參與驗收,專業儀器設備和新建的房屋及構築物應當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驗收。經驗收後的固定資產要及時入賬並交付使用。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年度終了前應當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
第五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實物包括固定資產和消耗性物品兩類。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者有關憑證記賬,接受捐贈、贊助固定資產時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服裝、器材、食品、飲料等消耗性物品,按照實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物資台賬,嚴格出入庫管理。
第五十三條 在建工程是指已經發生必要支出,但尚未達到交付使用狀態的建設工程。
在建工程達到交付使用狀態時,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
第五十四條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財產權利。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無形資產的評估確認、開發、保護、使用和轉讓的管理。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體育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第五十五條 對外投資是指體育事業單位依法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對外投資。在保證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對外投資的,應當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並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二)體育事業單位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含彩票公益金)及其結余進行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體育事業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確定資產價值。
(四)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對所辦企業的管理制度,認真履行相關管理職責,對企業經營者任免、重大決策和收益分配等事項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十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體育事業單位出租、出借資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第五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資產共享、共用。

E. 無形資產管理環節的關鍵控制點及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制定來分類管理辦法;
●加強無形資產權源益的保護;
●制定定期評估制度,加大研發投入;
●注重品牌建設,加強聲譽管理
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
企業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一般程序為:
●設置內部控制評價部門;(獨立;勝任;權威)
●制定評價工作方案;
●組成評價工作組;
●實施現場測試;
●匯總評價結果;
●編報評價報告。
(一)設置內部控制評價部門
●被授權的內部審計部門或其他專門機構。
●具備條件:
權威(經董事會授權);獨立;專業勝任;職業道德;溝通與有效。
(二)制定評價工作方案
●評價工作方案應當明確評價主體范圍、工作任務、人員組織、進度安排和費用預算等相關內容。
●評價工作方案既可以全面評價為主,也可以根據需要採用重點評價的方式。
(三)組成評價工作組
●評價工作組在內部控制評價部門領導下,具體承擔內部控制檢查評價任務。
●挑選具備獨立性、業務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的評價人員,組成評價工作組,具體實施評價工作。

F. 運動員無形資產歸屬探究。怎麼去寫

論我國「運動員產權」的歸屬與管理

繼悉尼、雅典、北京三屆奧運會之後,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已經是不可迴避的事實,舉國打造的金牌之師應成為回報社會回報國民的巨大財富。而我國體育界的一些觀念,一些做法,乃至一些規定,正在凸顯其滯後、落伍的一面。譬如,游泳管理中心處罰田亮的有關規定,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制訂的一個規定,這個規定中關於運動員從事廣告活動應遵循的紀律和上繳的比例是否合理已經引起了一定的爭議,而因此產生的關於運動員「產權」歸屬和管理問題更是學界、業界探討的一個新課題。

一、運動員產權問題的緣起

我國運動員產權問題的產生,原因十分復雜。從產權經濟學來看,產權的界定,一般按照「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進行。歐美發達國家對運動員的培養是運動員一開始就作為勞動主體進入體育市場,走職業化道路,運動員從小到大的整個成長過程基本上都是個人和家庭的投入,其成名後的所有商業收益及權益以及未成名的風險都由運動員本人自己承擔,在這種培養模式下,自然地其產權就全部歸屬於運動員本人。而目前我國實行的是舉國體制,我們的運動員幾乎全部是國家培養的。一個運動員,從接受啟蒙訓練到奧運成就輝煌,各級政府、各地體育部門給予了幾乎包辦一切的培養。幾乎均由國家培養。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有關官員的估計,國家在一個奧運選手上投入的費用大概為四五百萬元,有報道甚至得出了每枚奧運金牌耗資7億元的驚人結論。因此,國家有理由認為,由國家培養出來的運動員的產權是屬於國家的,運動員的商業開發和個人的推廣宣傳都要由相關部門負責管理,國家理應分享運動員取得的商業收入。但運動員也有理由認為,產權是屬於自己的,因為他也有投入,包括運動天賦、機會成本、高風險性、高支付性、原始積累。

首先,根據產權理論,體育明星作為特殊的人力資本是一種「主動產權」,其載體具有主觀能動性,這決定了體育明星產權具有「只可激勵不可壓榨」的特徵。其次,從經濟學角度分析解讀人力資本,人的健康、容貌、體力、技能、知識、才能,包括一切具有經濟含義的精神能量,天然歸屬於自然的個人。也就是說體育明星商業開發權與其載體天然不可分離,是一種個人私產,只能不可分割的屬於其載體。這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系決定了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只限於體現它的人」。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說:「人力資本所有者可以壟斷其擁有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天然不可分,作為自然人運動員的肖像權、商務開發權等權利是不可侵犯的。」最後,根據上面提到的「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體育明星作為人力資本承載者,也付出了全部的體力、精力、青春以及機會成本,同時也要面臨因「人力資本專用性」可能出現的未來生存危機,再加上人力資本產權的排他性,我們可以認定,體育明星商業開發權理應歸屬於體育明星本人。

綜上所述,運動員成績的產出,既有運動員投入的稟賦、健康、時間、精力,為運動員這個職業選擇而放棄的其他選擇的機會成本,以及承擔的較高的投資風險;同時也有國家投入的巨額經費。由於難以區分出兩者的貢獻孰大孰小,也就無法在事前作一個清晰的法律界定,從而造成產權的模糊。運動員產權的模糊必然會引發對運動員產權歸屬的困惑與爭執。

二、構建現代產權制度,化解運動員產權問題

以往體育經濟學研究者在研究產權問題時,往往將產權理論的內容看得過於狹窄,其突出的表現就是將產權問題僅僅歸結於產權明晰。盡管產權明晰是產權問題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唯一內容,除此之外還有產權的流動問題、產權結構的多元化問題等。本文將從產權明晰、產權流動、產權多元化三個層面來對運動員的產權問題做進一步的探究。
本文發表於博銳管理在線|www.boraid.com|45
(一)運動員產權問題的核心內容:產權明晰

從產業經濟學的經典論述中可以知道,產權清晰是產權得以存在和發揮作用的基礎。離開了產權清晰,產權主體就必然缺位,因而產權在社會經濟社會生活中就既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維護,從而產權就會失去其社會、經濟及法律的意義。在研究運動員產權問題時,首要問題就是運動員產權的清晰問題,要盡力保證產權在體育產業運行過程中真正實現清晰。可見,產權明晰是運動員產權問題的核心問題。要解決運動員產權問題,關鍵是使其明晰化,一是要明確它的最終所有者,即明確最終隸屬關系;二是要明確在具體運作中各行為的主體,即明確它的運作關系。明晰運動員產權,實際上是在它的歸宿和運作過程中,明晰各行為主體的權利。本文試圖從產權明晰的角度,對解決運動員的產權問題的路徑進行探討。並強調兩點:第一,運動員產權體制改革和現有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因為運動員產權的不清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現有體育管理體製造成的。第二,應把運動員產權明晰的重點放在其具體的運行過程中,仍需完善相關的活動法規及體育經濟政策,但不僅僅體現在法律意義上。

1.改革現有的運動員管理體制,導入運動員產權市場機制,以確立出資者產權和運動員產權的邊界。在實際運行中,可嘗試構建以國家和運動員為產權主體,以「國家」、「運動員」與「中介公司或經紀人」為委託代理關系的新型市場運作模式,並代理其無形資產的市場開發與運營。同時,以「產權」作價入股,實行「股份制」方式運營,收益按「股權比例」分配,進行合作開發,實現三贏。還可採用市場化原則下的契約化管理,即通過類似於私法的模式將體育主管部門與運動員聯結起來,在體育部門與運動員之間搭建一個雙向制約、民主平等、公開透明的平台,將各項事務,特別是與雙方利益密切相關、容易引發矛盾的糾紛、產生不穩定因素的事項,以合同、協議、紀要的形式書面固定下來,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軌道。明確雙方的責、權、利。運動員的商業開發到底怎樣進行;收益怎樣分成才合理;如果出了問題,運動員和主管部門分別應該承擔什麼責任等。今後雙方嚴格按契約內容進行,不論契約主體哪一方違反契約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其都要對自己的違約行為負責。

2.改革全國各單項運動協會的產權制度,內部建立科學的治理結構。我國的單項運動協會大多是由體育行政部門發起組建的,往往隸屬於政府,其產權很不清晰。改革運動協會的產權制度,就是要繼續推進運動協會的實體化進程,使其真正成為產權獨立、權責分明的法人實體。在上述提到的實行「股份制」方式運營後,接著就是要在運動協會內部建立科學的治理結構,建議實行代表大會制,代表大會是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協會要對會員負責並接受來自上面的監督。代表大會、會員(在這里主要指的是運動員)、國家體育行政部門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科學治理結構,從而使產權制度得以優化和產權歸屬愈加明晰。

3.重視對運動員的產權界定。運動員產權界定具有特殊性,因為運動員作為特殊的人力資本是一種「主動產權」,其載體具有主觀能動性,並與其載體天然的不可分離,是一種個人私產,其所有權只能不可分割的屬於其載體,這決定了運動員是其合法的產權主體。因此要嚴格遵循「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將運動員產權劃分為對運動員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依法分層次逐一界定。可以考慮將國家和運動員的各自投入折算入股,劃分合理的運動員產權,明確運動員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置權四種權能的具體內容,通過契約來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爭取使各方對培養運動員的投入達到最優均衡水平,從而促進體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運動員產權問題的內在要求:產權順暢流動

僅僅明晰了產權,卻使產權難以流動,則會使體育產業缺乏活動,其資源的有效配置也會受到極大的阻礙,更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現代體育產權制度。因此,在研究和構建現代體育產權制度的過程中,必須努力在制度上保證產權的流動性,必須盡快建立健全能夠實現產權順暢流動的產權流動性機制。

轉會是運動員的產權流動的主要方式。在職業體育比較成熟的歐美國家,運動員轉會是十分活躍的體育要素市場,也是最能發掘職業體育商業價值的所在。盡管當前我國職業體育市場還不完善,體育經紀人的業務范圍相比歐美國家還比較窄,但以體育經紀人為中介的自由轉會將是下階段改革轉會管理辦法的必然選擇。其前提是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相應的產權保護措施或法規,統一有序地進行,盡快推進「摘牌制」向自由轉會制過渡。體育經紀人參與運動員轉會市場,是加強轉會市場規范化、並與國際轉會市場接軌的重要途徑。盡管在我國當前「舉國體制」下的體育產業向職業體育市場邁進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運動員的產權順暢流動需要我國職業體育市場的發展與完善,也需要體育經紀人行業的發展,但轉會制將是在職業體育市場化下的一種必然選擇,是運動員產權順暢流動的制度保障。運動員自由轉會有利於發掘體育產業的商業價值、充分肯定運動員的「人力資本」、弱化運動員的商業價值糾紛,關鍵是可以使運動員產權得以順暢流動,為構建現代體育產權制度帶來活力和源泉。

(三)運動員產權問題的組織架構:產權結構多元化

對運動員產權改革方向的定位,離不開現代產權制度對產權結構安排的要求。現代產權制度應當是產權結構多元化、權責有限性和治理法人性的產權制度,這種產權制度在管理層次上表現為出資人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相分離的產權清晰的產權制度。在上述關於產權明晰部分已經提到法人治理、權責明確,在這里將重點討論產權結構的多元化,並得出結論,認為運動員產權改革僅僅定位在管理層次上的產權清晰上,解決不了我國體育產業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也難以帶來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的高效率,應將其定位在產權結構的多元化上。

產權的社會化和運動員的市場化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大量的國際經驗表明,職業體育俱樂部制度下,運動員產權結構可以實現多元化。因此,我國應按照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組建並大力發展職業體育俱樂部。當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還處於初級階段,與國外相比還很缺乏競爭力,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職業體育俱樂部經營模式,要結合本國的體育產業市場的特點,可考慮按照股份制方式來經營,運動員、體育經紀人、俱樂部法人以各自投資入股,組建職業體育俱樂部經營管理班子,按照股份公司經營管理模式運作,在其內部設置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等相關組織機構,三者相互合作與監督,剩餘收益按股分紅或按照三方認可的契約來執行,國家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從宏觀上對全國的職業體育俱樂部進行規范指導,但不能妨礙其自主經營,社會大眾和媒體對職業體育俱樂部進行監督,以保證在職業俱樂部內部和外部都形成良性的監督與制衡機制,進而保證運動員產權結構的多元化運行。

三、結語

運動員的產權問題,既與我國現行的體育管理體制有關,也與產權市場的不完善有關,構建現代化的產權制度已成為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但不能僅僅將產權問題歸結於產權明晰,它是核心內容但不是唯一內容,產權的順暢流動與產權的多元化也不可缺少,這三者可謂是構建現代化的產權制度的三輛馬車,在化解運動員的產權問題時,首先要肯定運動員的「人力資本」,其次考慮進行股份制經營職業體育俱樂部和協會、按照契約化方式來分配相關收益未嘗不是一種合理選擇。

G. 小企業會計制度 沒有設置「累計攤銷」科目,無形資產攤銷怎樣處理

小企業應設置「累計攤銷」科目,核算小企業對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該科目回應按照無形資產項目進行明答細核算。
小企業按月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的無形資產攤銷,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受益對象,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累計攤銷」科目,處置無形資產時還應同時結轉累計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512號)
第六十七條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H.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的這個資產 是指國有資產么 其中包括固定資產 流動資產 無形資產 不理解這個概念

但願能幫到你,希望採納!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三章 評估程序

第四章 評估方法

第五章 中外合資、合作資產評估

第六章 股份制企業資產評估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制定本施行細則。
第二條 《辦法》第二條所說的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發布的有關資產評估的法律和國務院發布的有關資產評估的行政法規。
第三條 《辦法》所說的國有資產是指國家依據法律取得的,國家以各種形式的投資和投資收益形成的或接受捐贈而取得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形態的資產。
第四條 《辦法》第三條所說的國有資產佔有單位包括:
(一)國家機關、軍隊、社會團體及其他佔有國有資產的社會組織;
(二)國營企業、事業單位;
(三)各種形式的國內聯營和股份經營單位;
(四)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
(五)佔有國有資產的集體所有制單位;
(六)其他佔有國有資產的單位。
第五條 《辦法》第三條規定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是指發生該條款所說的經濟情形時,除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不予評估外,都必須進行資產評估。
第六條 《辦法》第三條所說的情形中:
(一)資產轉讓是指國有資產佔有單位有償轉讓超過百萬元或佔全部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的非整體性資產的經濟行為。
(二)企業兼並是指一個企業以承擔債務、購買、股份化和控股等形式有償接收其他企業的產權,使被兼並方喪失法人資格或改變法人實體。
(三)企業出售是指獨立核算的企業或企業內部的分廠、車間及其他整體性資產的出售。
(四)企業聯營是指國內企業、單位之間以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投入組成的各種形式的聯合經營。
(五)股份經營是指企業實行股份制,包括法人持股企業、內部職工持股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不上市)企業和股票上市交易的企業。
聯營、股份經營的企業進行資產評估時,應對聯營及合股各方投入的資產進行全面評估。
(六)企業清算是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宣告企業破產,並進行清算;或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改組、合並、撤銷法人資格的企業資產進行的清算;或企業按照合同、契約、協議規定終止經濟活動的結業清算。
第七條 《辦法》第四條中所說的情形中:
(一)抵押是指國有資產佔有單位以本單位的資產作為物質保證進行抵押而獲得貸款的經濟行為。
(二)擔保是指國有資產佔有單位以本單位的資產為其他單位的經濟行為擔保,並承擔連帶責任的行為。
(三)企業租賃是指資產佔有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在一定期限內,以收取租金的形式,將企業全部或部分資產的經營使用權轉讓給其他經營使用者的行為。
第八條 《辦法》第四條規定可以進行資產評估,是指發生該條款所說的情形時,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對資產進行評估或者不評估。但屬於以下行為必須進行資產評估:
(一)企業整體資產的租賃;
(二)國有資產租賃給外商或非國營單位;
(三)國家行政事業單位佔有的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
(四)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認為應當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九條 《辦法》第四條所說的當事人是指與上述經濟情形有關的國有資產佔有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單位。
第十條 對於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情形沒有進行評估,或者沒有按照《辦法》及本細則的規定立項、確認,該經濟行為無效。
第十一條 依照《辦法》第五條規定對全國或者特定行業的國有資產進行評估,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十二條 《辦法》第七條所說的國家規定的標準是指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及中央各部門頒布的有關技術、經濟標准。

返 回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十三條 《辦法》第八條所說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是指各級政府專門負責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中央是指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地方是指各級國有資產管理局或國有資產管理專門機構。
第十四條 國家對資產評估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組織、管理、指導和監督全國的資產評估工作。
地方各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和上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負責管理本級的資產評估工作。
上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對下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在資產評估管理工作中不符合《辦法》和本細則規定的做法,有權進行糾正。
《辦法》第八條第二款所說的國有資產評估組織工作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是指各級政府的行業主管部門對所屬單位的資產評估立項和評估結果進行初審、簽署意見,並對本行業的資產評估工作負責督促和指導。
第十五條 《辦法》第九條所說的資產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等資產評估機構,必須是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並持有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含計劃單列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單位。只有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單位才能從事國有資產評估業務。
在發生《辦法》第三條、第四條和本細則規定的應進行資產評估情形時,必須委託上述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當事人自行評估佔有的國有資產或者評估對方佔有資產的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六條 凡需從事資產評估業務的單位,必須按隸屬關系向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資產評估資格,經審查批准,取得資產評估資格或臨時評估資格後方能從事國有資產評估業務,也可以從事非國有資產的評估業務。
計劃單列市從事資產評估業務的單位,由省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計劃單列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其資產評估資格並頒發資格證書。
(一)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統一印製、蓋章、編號。
(二)中央管理的資產評估機構(包括在各地的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資格證書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審核頒發。
(三)地方管理的資產評估機構(包括駐外地的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資格證書,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審核頒發,並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備案。由計劃單列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資產評估資格證書,除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備案外,還要報省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四)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已取得資產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每年進行一次年檢(具體辦法另定)。
第十七條 委託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的委託方,一般是國有資產佔有單位,也可以是經佔有單位同意、與被評估資產有關的其他當事人,原則上由申請立項的一方委託。特殊情況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委託。
委託方被委託方應簽訂資產評估協議書,協議書的主要內容包括:被評估項目名稱、評估內容、評估期限、收費辦法和金額、違約責任等。
第十八條 經濟行為有關各方對委託資產評估機構有爭議時,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指定雙方可以接受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凡屬重大的億元以上資產評估項目和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的中外合資、合作項目的資產評估(含地方),必要時,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可以直接組織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第十九條 取得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資產評估機構,承擔評估業務不受地區和行業限制,既可以承接本地和本行業的資產評估業務,也可以承接外地、境外和其他行業的資產評估業務。資產評估機構與被評估單位有直接經濟利益關系的,不得委託該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第二十條 凡經批准進行資產評估,資產佔有單位必須如實提供評估所需的各種資料。資產評估機構應對所提供的資料保守秘密,不得向外泄露。
對資產評估中涉及的國家機密,有關各方均應嚴格按照國家保密法規的各項規定執行,必要時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直接組織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第二十一條 國有土地使用權價值的評估和國有房產價值的評估,都應納入《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的管理范圍。
從事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國有房產價值評估的專業性資產評估機構,要依照《辦法》和本細則的規定,向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並取得資產評估資格證書後,才能從事資產評估業務。
第二十二條 按照《辦法》第十一條規定,資產評估實行有償服務。資產評估機構接受委託進行評估時,應依照國家規定的收費辦法向委託單位收費,並與委託單位在評估合同中明確具體收費方法。
第二十三條 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收費辦法,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會同國家物價局另行制定。

返 回

第三章 評估程序

第二十四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發生《辦法》第三條、第四條所說的經濟情形時,應於該經濟行為發生之前,按隸屬關系申請評估立項。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中央管轄的國有資產的評估立項審批,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辦理;地方各級管轄的國有資產的評估立項審批,原則上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辦理;尚不具備立項審批條件的地、縣,可由上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辦法》和本細則作出具體規定。
重大的億元以上資產評估項目和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的中外合資、合作項目的評估(含中央、地方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佔有的國有資產),除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立項審批外,還須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備案,必要時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直接審批。
第二十五條 資產評估立項原則上應由被評估國有資產佔有單位申報。
第二十六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資產評估立項申請書,應經其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和地方計劃單列的單位以及沒有上級主管部門的單位,資產評估立項申請書直接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
評估立項申請書包括以下內容:
(一)資產佔有單位名稱、隸屬關系、所在地址;
(二)評估目的;
(三)評估資產的范圍;
(四)申報日期;
(五)其他內容。
資產評估立項申請書,應由申報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蓋章,並附該項經濟行為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和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產權證明文件。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收到立項申請書後,應在十日內下達是否准予評估立項的通知書,超過十日不批復自動生效,並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補辦批准手續。
第二十七條 資產評估機構依據批準的評估立項通知書,接受評估委託,按其規定的范圍進行評估。對佔有單位整體資產評估時,應在資產佔有單位全面進行資產和債權、債務清查的基礎上,對其資產、財務和經營狀況進行核實。
第二十八條 資產評估機構對委託評估的資產,在核實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評估目的和對象,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考慮影響資產價值的各種因素,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選擇適當的評估參數,獨立、公正、合理地評估出資產的價值。
第二十九條 資產評估機構在評估後應向委託單位提交資產評估結果報告書,其內容包括:正文和附件兩部分。
正文的主要內容:
(一)評估機構名稱;
(二)委託單位名稱;
(三)評估資產的范圍、名稱和簡單說明;
(四)評估基準日期;
(五)評估原則;
(六)評估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七)評估方法和計價標准;
(八)對具體資產評估的說明;
(九)評估結論:包括評估價值和有關文字說明;
(十)附件名稱;
(十一)評估起止日期和評估報告提出日期;
(十二)評估機構負責人、評估項目負責人簽名,並加蓋評估機構公章;
(十三)其他。
附件:
(一)資產評估匯總表、明細表;
(二)評估方法說明和計算過程;
(三)與評估基準日有關的會計報表;
(四)資產評估機構評估資格證明文件復印件;
(五)被評估單位佔有資產的證明文件復印件;
(六)其他與評估有關的文件資料。
第三十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收到資產評估報告書後提出資產評估結果確認申請報告,連同評估報告書及有關資料,經上級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報批准立項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
第三十一條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對評估結果的確認工作,分為審核驗證和確認兩個步驟,先對資產評估是否獨立公正、科學合理進行審核驗證,然後提出審核意見,並下達資產評估結果確認通知書。
第三十二條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從以下方面審核驗證資產評估報告:
(一)資產評估工作過程是否符合政策規定;
(二)資產評估機構是否有評估資格;
(三)實際評估范圍與規定評估范圍是否一致,被評估資產有無漏評和重評;
(四)影響資產價值的因素是否考慮周全;
(五)引用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是否適當;
(六)引用的資料、數據是否真實、合理、可靠;
(七)運用的評估方法是否科學;
(八)評估價值是否合理;
(九)其他。
第三十三條 資產評估報告凡符合本細則第二十九、第三十和第三十二條要求的,應予以確認,由負責審批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確認通知書;不符合要求的,分別情況做出修改、重評或不予確認的決定。
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價值,作為資產經營和產權變動的底價或作價的依據。
第三十四條 資產佔有單位對確認通知書有異議,或與經濟情形有關的當事人以及資產評估有關各方因評估問題發生糾紛,經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協調無效,可以向上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議或仲裁。
第三十五條 資產評估的立項審批和評估結果確認一般應按本細則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三條規定辦理。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認為有必要時,也可以委託國有資產佔有單位的主管部門或下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被委託的部門應依照《辦法》和本細則的規定,辦理資產評估的立項審批和結果確認工作,並將辦理結果報委託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六條 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結果,除國家經濟政策發生重大變動或經濟行為當事人另有協議規定之外,自評估基準日起一年內有效。在有效期內,資產數量發生變化時,根據不同情況可由原評估機構或資產佔有單位,按原評估方法做相應調整。

返 回

第四章 評估方法

第三十七條 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時,應根據不同的評估目的和對象,選用《辦法》第二十三條所規定的一種或幾種方法進行評定估算。選用幾種方法評估,應對各種方法評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和調整,得出合理的資產重估價值。
第三十八條 收益現值法是將評估對象剩餘壽命期間每年(或每月)的預期收益,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現,累加得出評估基準日的現值,以此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
第三十九條 重置成本法是現時條件下被評估資產全新狀態的重置成本減去該項資產的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估算資產價值的方法。
實體性貶值是由於使用磨損和自然損耗造成的貶值。功能性貶值是由於技術相對落後造成的貶值。經濟性貶值是由於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引起的貶值。
第四十條 現行市價法是通過市場調查,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資產作為比較對象,分析比較對象的成交價格和交易條件,進行對比調整,估算出資產價值的方法。
第四十一條 清算價格法適用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規定,經人民法院宣告破產的企業的資產評估。評估時應當根據企業清算時其資產可變現的價值,評定重估價值。
第四十二條 資產評估機構接受委託進行資產評估時,選用的價格標准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並維護經濟行為各方的正當權益。
在資產評估時,應根據不同的評估目的、對象,選用不同的價格標准。可以採用國家計劃價,也可以採用國家指導價、國內市場價和國際市場價。
匯率、利率應執行國家規定的牌價。自由外匯或以自由外匯購入的資產也可以用外匯調劑價格。
國內各種形式聯營(包括集團公司)、股份經營的資產評估,對聯營各方投入的同類資產應該採用同一價格標准評估。

返 回

第五章 中外合資、合作資產評估

第四十三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與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開辦中外合資、合作經營的企業,對中方投入的資產必須按規定進行評估,以確認的評估價值作為投資作價的基礎。對外方投入的資產,必要時經外方同意也可進行評估。
第四十四條 中外合資、合作的評估原則上應在項目建議書批准後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准前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項目建議書審批以前或正式簽訂合同、協議前進行。
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報告,作為計劃部門批准可行性研究報告、經貿部門審批合同的必備文件;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報告和出具的產權登記表(包括變更登記或開辦登記)作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的必備文件。
第四十五條 已開辦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中方投資比例佔50%以上(含50%),發生《辦法》第三條、第四條和本細則第八條的情形時,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資產評估。
第四十六條 開辦前的中外合資、合作項目,中方資產的評估,原則上應委託中國有評估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評估。特殊情況下,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也可以委託國外評估機構評估或中國評估機構和國外評估機構聯合評估,其評估報告,須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
第四十七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與香港、澳門、台灣地區進行合資、合作經營,其資產評估比照本細則本章有關規定辦理。

返 回

第六章 股份制企業資產評估

第四十八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改組為股份制企業(包括法人持股、內部職工持股、向社會發行股票不上市交易和向社會發行股票並上市交易)前,應按《辦法》和本細則規定,委託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機構進行資產評估。
第四十九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改組為股份制企業的資產評估結果,須按規定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確認。未經資產評估或資產評估結果未經確認的單位,政府授權部門不辦理股份制企業設立審批手續。
第五十條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凈資產價值應作為國有資產折股和確定各方股權比例的依據。
注冊會計師對准備實行股份制企業的財務和財產狀況進行驗證後,其驗證結果與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結果不一致需要調整時,必須經原資產評估結果確認機關同意。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改組的股份公司發行B種股票,若由外方注冊會計師查驗帳目,其查驗結果與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資產評估結果不一致需要調整時,也要由原資產評估結果確認機關審核同意。
第五十一條 含有國家股權的股份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辦法》第三條、第四條和本細則第八條的情形時,應按規定要求進行資產評估。
國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的資產評估,應按規定向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資產評估立項和評估結果確認手續;非國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的資產評估,由董事會批准資產評估申報和對評估結果的確認。

返 回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辦法》第三條和本細則的規定,對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情形未進行評估的,應按《辦法》三十一條規定對有關當事人給予處罰,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應追究有關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第五十三條 國有資產佔有單位、資產評估機構違反《辦法》和本細則規定,弄虛作假,造成評估結果失實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宣布資產評估結果無效,並根據失實的程度,責令限期改正或重新進行評估。重新評估的費用由違法單位支付。
第五十四條 資產評估機構應對其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資產評估機構違反《辦法》及本細則規定,除按《辦法》三十二條規定處罰外,還應沒收違法收入,並視違法行為的情節輕重,對單位處以評估費用兩倍以內、對個人處以三個月基本工資以內的罰款。也可給予通報批評或建議有關單位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以上處罰可以並處。
第五十五條 被處以停業整頓的資產評估機構,在停業整頓期間不得承接資產評估業務。停業整頓期限不得少於三個月。停業整頓的資產評估機構經原頒發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後方可重新開展資產評估業務。
被吊銷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資產評估機構,兩年內不得重新發給資產評估資格證書。兩年期滿後,需按審批程序重新申請。
第五十六條 對國有資產佔有單位及其責任人的罰款,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執行。對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理門提出建議,提請有關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處理。
對資產評估機構的警告、停業整頓、吊銷資產評估資格證書以及罰款,由頒發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執行。對直接責任人的處分,由發證機關提出建議,提請有關部門處理。
第五十七條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及受委託的部門對所辦理的資產評估立項審批和結果確認負有行政責任。對違反《辦法》及本細則規定的工作人員,按《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處理。
第五十八條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收繳的罰款收入按國家有關規定上交國庫。單位支付的罰款在企業留利、預算包干結余和預算外資金中列支,個人支付的罰款由本人負擔。

返 回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九條 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價值評估,應在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管理下進行。其評估辦法及實施細則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執行。
第六十條 資產評估涉及到企業、單位資金增減變動帳務處理和評估費用的開支渠道,按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一條 各地可根據《辦法》和本細則制定具體實施辦法,過去發布的有關資產評估的規定與《辦法》和本細則相抵觸的,均以《辦法》和本細則的規定為准。
第六十二條 集體企業資產評估可參照《辦法》和本細則規定辦理。
第六十三條 本細則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六十四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I. 一個公司要上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達到上市的

上市的必要條件:

1.主體資格:A股發行主體應是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有限責任公司在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可以公開發行股票。

2.公司治理:發行人已經依法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制度,相關機構和人員能夠依法履行職責。

3.獨立性:應具有完整的業務體系和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資產應當完整;人員、財務、機構以及業務必須獨立。

4.同業競爭: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同業競爭;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也不會產生同業競爭。

5.關聯交易(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應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並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價格公允。

6.財務要求:發行前3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發行前3年累計凈經營性現金流超過5000萬或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無形資產與凈資產比例不超過20%;過去3年的財務報告中無虛假記載。

7.股本及公眾持股:發行前不少於3000萬股;上市股份公司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公眾持股至少為25%;如果發行時股份總數超過4億股,發行比例可以降低,但不得低於10%。

8.其他要求:發行人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9)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上市公司管理辦法——證監會

J. 急求商業銀行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1、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是商業銀行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業務之一,是商業銀行資產回業務和其他業務的基礎答。
2、我國的中國人民銀行具有創造信用(貨幣)的職能。
3、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設立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億元人民幣(設有分支機構的全國性銀行為20億元,區域性銀行為8億元),城市合作商業銀行為1億元,農村合作商業銀行為5000萬元。中國人民銀行根據經濟發展可以調整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但不得少於前述《商業銀行法》規定的限額。

4、銀行會計核算中,屬於無形資產的有土地使用權和軟體使用權、商標權。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