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轉讓案例分析

無形資產轉讓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2-12-19 07:20:16

A. 審計學案例分析

(一)案例線索及分析

案例一:注冊會計師張剛審計新興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時,了解到該公司2001年3月1日購買某項專有技術,支付價款240萬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該項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為10年。2001年12月31日,公司與轉讓該技術的單位發生合同糾紛,專有技術的使用范圍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可能造成減值。審計中未發現新興公司進行賬務處理。

案例一分析:《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六條、《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十五條規定: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

如果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較短者。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
不應超過10年。

《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九條規定:無形資產應當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對於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據此,注冊會計師張剛應進行如下審計處理:

1.提請新興公司在規定預計使用年限內平均攤銷該項無形資產:

當年應攤銷額=(240÷10)÷12×10=20(萬元)

會計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 200000
貸:無形資產 200000

2.提請新興公司對該專有技術發生減值准備後可能收回的金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經有關專業技術人員估計,預計可收回金額為50萬元,為此,應進行如下會計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500000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500000

3.應將審驗情況及被審計單位的調整情況詳細記錄於審計工作底稿中。

4.如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審計人員應考慮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案例二:注冊會計師李文審計大華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時,了解到大華公司從當年初開始研究開發一項新技術,至2001年9月10日研究成功,共發生開發費用150萬元及律師費50萬元。為使該項新技術運用到生產中,大華公司發生相關費用30萬元。

2001年11月,大華公司與可可公司簽訂協議,將開發的該項新技術出售給可可公司,雙方協議價格400萬元,可可公司於12月5日預付了300萬元價款。協議中規定,該項新技術出售給可可公司後,大華公司需繼續提供售後服務,以保證可可公司使用該項技術所生產的產品必須達到大華公司規定的質量標准,如果1年內未能達到規定的質量標准,可可公司有權原價返回大華公司。

案例二分析:《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第十三條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第十四條規定:無形資產在確認後發生的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斯費用。

第十九條規定:企業出租無形資產時,所取得租金應按《企業會計准則--收入》的規定予以確認;同時,還應確認相關的費用。

據此,注冊會計師李文應進行如下審計處理:

1.提請大華公司就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轉讓收入的確定等進行調整。

在確認無形資產專有技術時,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2000000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2000000

支付確認無形資產後續支出時:

借:管理費用 300000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300000

2.根據協議規定,在大華公司對可可公司使用該項新技術後能否達到規定的質量標準的可能性不可確定時,大華公司轉讓新技術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並未轉移,不能確認2001年度的該項無形資產的轉讓收入。為此,提請大華公司作如下調整處理:

借:其他業務收入 3000000
貸:預收賬款 3000000

同時,調整已計算的應交稅金。

(二)案例評價

無形資產是公司為了生產、經營由股東投入、自行創造、購入等到方式而持有沒有實物形態,但在一定期間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非貨幣性的長期資產。在會計和審計實務中,無形資產的確認應符合以下特性:

一是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二是無形資產屬於非貨幣性長期資產;三是無形資產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出售;四是無形資產在創造經濟利益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五是無形資產取得具有有償性。

由於無形資產的價值具有相對的不確定性,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必須對其存在性、歸屬性和會計處理的合法性給予一定的關注。無形資產的審計可採用以下特殊審計程序:

1.索取並審閱被審計單位無形資產明細賬,逐一檢查與無形資產相關的文件、資料,了解其內容和計價依據、所有權等。

2.審查無形資產當年增加,關注入賬價值中資本化支出和費用的劃分是否合理。

3.審查無形資產攤銷期間估計的合理性及其本期攤銷是否正確、會計處理是否合規。

4.檢查無形資產的減值准備計提情況。

5.審核本期無形資產轉讓、出租等處置的合法性及其會計處理。

6.檢查無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是否適當披露。

二、土地及土地使用權的審計案例

(一)案例線索及分析

案例一:注冊會計師吳生審計富達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中固定資產項目時,發現土地資產價值1000萬元,但未見公司建立相關的固定資產卡片。經向公司有關人員詢問,初步確認系1997年全國「清產核資」對土地的重估價值,並按照財政部財工字[1995]108號文件進行了會計處理。

案例一分析:財政部《關於國有企業清產核資中土地估價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5)108號]規定:企業土地估價應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在弄清權屬、界線和面積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依據國家統一的土地估價技術標准進行,並按規定程序予以確認、批復;對於企業過去已作為固定資產單獨入賬的土地,估價後,應按確認、批復的價值調整賬面價值,並按調整後的賬面價值單獨入賬,不計提折舊,調整後的土地賬面價值高於原賬面價值部分,經清產核資機構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後,作為國家投資,在資本公積中單獨反映對於通過行政劃撥方式依法取得的土地,企業應按確認、批復的價值,經清產核資機構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批准後,作增加固定資產處理,同時增加國家資本公積金。企業佔用的行政劃撥土地在估價入賬後,應在固定資產中單獨反映,不計提折舊。

據此,注冊會計師吳生應進行以下審計處理:

1.取得並查閱富達公司1997年「清產核資」有關部門對土地估價結果的批復文件。

2.取得並查閱當地土地管理部門頒發的「土地使用證」。

3.根據上述查閱的資料記錄的土地面積及價款等,與實際佔用土地數量核對看是否一致;入賬價值是否與財政部門文件規定一致。

4.提取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土地佔用面積和土地使用證的相應的備查記錄。

5.應將審驗情況及被審計單位的調整情況詳細記錄於審計工作底稿中。

6.注冊會計師還應提請被審計單位注意土地資產不能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案例二:注冊會計師吳生在審計富達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中的無形資產項目時,發現該公司無形資產中的土地使用權價值計3000萬元,其中原列「無形資產--西廣場土地使用權」1500萬元已於當年7月1日進行綜合大樓的建設。富達公司2001年度每月按80萬元攤銷無形資產。

案例二分析:《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並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據此,注冊會計師吳生應對富達公司的上述經濟事項向被審計單位提出以下調整意見:

1.2001年7至12月已攤銷的「無形資產--西廣場土地使用權」480萬元應沖回:

借:無形資產 4800000
貸:管理費用 4800000

2.將用於綜合大樓建設的西廣場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一綜合大樓」相應的工程成本中。

3.應將審驗情況及被審計單位的調整情況詳細記錄於審計工作底稿中。

4.如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審計人員應考慮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案例三:注冊會計師吳生審計富達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固定資產項目時,了解到富達公司當年報廢第二生產車間廠房一棟,公司已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通過固定資產清理進行了處理。在查閱該項目固定資產清理資料時,注意到該廠房的原值中包括了所佔用土地使用權100萬元,按當時支付土地出讓金購買土地使用權的協議規定使用年限為50年計算,該土地剩餘使用年限為20年。

案例三分析:財政部《實施<企業會計制度>及其相關准則問題解答》(財會〔2001〕43號)文規定:土地使用權轉入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後,其價值攤銷年限如何確定?

答:公司以購入或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轉入開發商品房成本,或轉入在建工程成本後,其賬面價值構成房屋、建築物實際成本。如果土地使用權的預計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的預計使用年限的,在預計該項房屋、建築物的凈殘值時,應當考慮土地使用權的預計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預計使用年限因素,並作為凈殘值預留,待該項房屋、建築物報廢時,將凈殘值中相當於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築物的,則將其價值轉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如公司將土地連同地上房屋、建築物一並出售的,按其賬面價值結轉固定資產清理。

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前土地使用權價值作為無形資產核算而未轉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築物成本的公司,可不作調整,其土地使用權價值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期限平均攤銷。

據此,注冊會計師吳生應進行如下審計處理:

1.提請被審計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報廢時,將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部分轉入無形資產,其調整的價值為:100÷50×20=40(萬元),為此,建議富達公司作如下會計調整: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4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400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400000
貸:營業外支出 400000

2.應將審驗情況及被審計單位的調整情況詳細記錄於審計工作底稿中。

3.如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審計人員應考慮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二)案例評價

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由於土地的所有權為國家所有,按目前有關法規規定,除國有企業可以經過批准無償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外,其他企業和單位的土地使用權可以通過「評估作價入股」、繳納「土地出讓金」、繳納「場地使用費」或簽訂租賃合同支付租全的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因此,企業對土地取得和使用、權利和義務就構成了土地資產會計核算的重要內容。根據上述土地資產會計核算的特殊性,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實務中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實施土地資產審計程序:

一是審計「固定資產--土地」的特殊考慮。注冊會計師審計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土地」項目時,必須通過獲取審計證據確認其確實屬於國有企業歷史形成,或1997年「清產核資」過程中根據有關規定按評估價值50%入賬確認的數額;同時,還應向被審計單位獲取有關土地管理部門頒發的「土地使用證」,並驗證其實際佔用情況。

二是審計「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特殊考慮。注冊會計師審計「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時,應實施以下審計程序:

第一,索取並查閱被審計單位所在土地管理部門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土地使用權證」,並應查驗其一致性;

第二,對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除索取雙方簽訂的轉讓合同外,還應查驗有關辦理土地過戶手續,並確認土地剩餘使用年限是否明確;

第三,查驗入賬的土地使用權數額,在徵用土地過程中向原土地使用者支付的各種補償費用有無屬於應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

第四,查驗賬面所列土地使用權期間是否已開工建造自用項目,如已開始建造,是否按《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將其相應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第五,查驗攤銷的數額,是否將原取得的價值扣除已轉入在建工程部分數額在土地使用權規定的使用年限內計算;

第六,查驗核對是否有應辦理繳納土地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應辦理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而未辦理的事項;

第七,對國有企業以外的公司、企業,注冊會計師還應查驗實際佔用的土地是否全部取得土地管理部門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或「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如被審計單位存在不具備上述審計證據的土地資產,應向被審計單位索取相關說明,必要時,應在審計報告中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審計意見。

B. 內部價格轉移的內部轉移價格案例分析

案例一:我國跨國公司的內部轉移價格運用隨著跨國公司經營范圍的不斷拓展,跨國公司的內部轉移價格策略的影響也日益為人詬病。目前,我國已批准成立了40多萬家外企,相當數量的外企通過各種避稅手段轉移利潤,造成從賬面上看,外企大面積虧損,虧損面達60%以上,年虧損金額達1200多億元。按照稅法的規定,以後的盈利是可以彌補前年度的虧損,因此,我國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稅約300億元。由此可以看出,跨國公司利用內部轉移價格為自身帶來的利益是相當大的,這也是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積極引進外資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國內現有的理論研究往往側重於如何防範外資企業通過內部轉移價格進行避稅的問題,但實際上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鼓勵我國的跨國公司走出去,充分利用內部轉移價格為自身謀取更多的利益。
一、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的概念、特點與形式
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Transfer Price),又稱調撥定價或轉移定價,是跨國公司內部,包括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進行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所實行的價格,通常稱為轉移價格,包括轉移高價和轉移低價兩種。
跨國公司採用轉移價格的目的是通過轉移價格來控制其設在國外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使它們服從該跨國公司集團的全球戰略目標,實現整個公司的利潤最大化。
這樣足可以表明轉移價格具有破壞性(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狀態)、隱蔽性(國際避稅和調節集團內部利潤分配)、壟斷性(高新技術或產品的轉移尤為明顯)和不完全競爭性(偏離市場正常交易價格和規避風險)等特點。轉移價格的運用形式也是花樣百出,主要有:。
①通過控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交易價格來影響產品的成本;
②通過對子公司固定資產的出售價格或使用年限的控制來影響子公司的產品成本,實現母、子公司間利潤的轉移;
③通過對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轉讓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轉移利潤;
④通過管理、咨詢、廣告等勞務費用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轉移利潤;
⑤通過給予子公司的銷售機構以較高或較低的傭金、回扣來影響子公司的銷售收入;
⑥通過提供貸款和利息來影響子公司產品的成本費用,達到轉移利潤的目的;
⑦通過對研發(R&D)費用的分攤,影響子公司收入。
二、我國跨國公司運用內部轉移價格的依據
跨國公司運用內部轉移價格,其結果是雙重的。一方面,跨國公司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實現了利潤的轉移和稅收的減少。
國別政策和市場差異的存在為跨國公司獲取超額利潤提供的機遇。另一方面,相應的有關國家的利益卻遭受了損失。在總產出的既定的情況下跨國公司運用轉移價格獲得的額外利益,必定是某些國家的額外損失。這種雙重性的根本原因在於跨國公司與國家是不同的利益主體,它們追求的是不同的利益。
跨國公司內部價格的產生和運用,有著客觀的社會必然性。首先,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形成是轉移價格產生與發展的前提與基礎。作為一個由母公司及眾多海外子公司組成的統一經營實體,母公司與子公司及各子公司之間都存在著經常性的資金、商品、技術、勞務等往來,而交換總依賴於一定的價格作為核算的依據,由此轉移價格得以產生。伴隨著跨國公司經營業務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在國際市場存在結構缺陷(如貿易保護、知識產權等)和交易缺陷(如額外風險、市場差異等)情況下,必然導致公司內部分工細化,並相應帶來公司內部各項要素和產品流通規模的擴大。很明顯,僅僅依賴國際市場無疑會影響跨國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為此,最大限度地藉助於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成為其必然選擇。
其次,國際間的稅率差異使轉移價格成為可能。世界各國的稅率不統一,母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設在國外的子公司所在國的稅率差異,有效採用內部轉移價格,即提高或降低交易價格,調節公司內部利潤分配,對整個公司實現全球總稅負最小。同時,很多國家的稅制還不完善,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對於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及零部件,各國稅務當局越來越難於准確地確定跨國公司其集團內部間的這類交易的轉移價格,這些都使轉移價格轉移利潤成為可能。可以說,正是通過轉移價格這種方式,跨國公司具備了全球統一調配資源的能力,能最有效地使用人、財、物及技術,以達到全球經營一體化的效果。
最後,轉移價格是跨國公司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由於轉移價格是一種公司內部價格,可以不受國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它可以從貿易雙方共同利益出發和全球經營考慮,充分發揮其在許多國家設有子公司的優勢,利用轉移價格,把成本降至最低,取得最大利潤。
三、我國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的運用
1.減輕稅負
主要指減輕所得稅與關稅。目前世界上有許多「避稅天堂」,如巴哈馬、百慕大、中國香港、開曼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因其所得稅極低而得名。跨國公司可通過其設在其避稅地的子公司低價收購,高價賣出,盡管貨物和款項均不經過避稅地,但賬面上的這次周轉就使銷售該批貨物的子公司因為「低價」出售而無盈利,而購買該批貨物的子公司則因「高價」購買亦無盈利,而設在避稅地的子公司則取得了雙方收益,從而實現了減輕整體稅負的目的。例如,甲國的子公司A欲將其產品銷售給其在乙國的子公司B,它可以先將貨物以低價銷售給設在某避稅地的子公司C,如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再由英屬維爾京群島的這一子公司C以高價賣給設在乙國的子公司B。盡管貨物實際上還是由甲國直接運往乙國的,但通過這一賬面周轉,便使甲國子公司A因低價銷售無盈利,乙國子公司B因高價購買無盈利,逃避了母國和東道國的公司所得稅,這一賤買貴賣,使其全球總稅負減少。在關稅方面,雖然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擺脫繳納關稅的義務,但如果運用得當,賣方對買方實行低價,則可以減輕稅負。例如,一件通常賣100英鎊的產品,由於關稅稅率為60%,他將要繳納60英鎊的關稅。如果發票價格變為80英鎊,則只要交48英鎊,從而可少納關稅12英鎊。
2.避開風險
跨國公司面臨的風險主要有:
(1)匯率風險——匯率的頻繁波動,致使跨國公司面臨貿易中的交易風險,也面臨資產的外匯風險,利用轉移價格可以使之降低;
(2)政治風險——其中被沒收或國有化是跨國公司最為擔心的,盡管它可以採取一系列方法將部分風險預先轉嫁,但在具體投資中,跨國公司常常採用轉移價格對子公司實行更高的銷售價格、索取高額技術轉讓費、壓低子公司出口商品價格等將投資利潤從東道國轉移出去,將風險降至最低;
(3)價格管制風險棗為維護本國市場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民族工業,東道國制定市場價格控制政策。為避免東道國傾銷等指控,跨國公司利用轉移價格提高成本以提高該產品價格,同時,為避開東道國的最終產品價格管制,跨國公司將產品或生產該產品的中間產品以高價轉嫁給子公司,形成高成本,提高產品售價,賺取高額利潤。在我國有不少外商雖然看好中國巨大的市場,但他們投資時總是非常謹慎,並總是設法將利潤早日轉移出去,希望通過轉移價格來降低可能存在的風險。
3.調撥資金
在國內資金和外匯相對短缺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都會採取一些外匯和利潤匯出的限制措施,特別是對外資企業的紅利匯出、股息支付等都有較嚴格的規定。此時,跨國公司往往通過轉移價格以高價向處於該國的子公司提供產品或勞務、低價從該國購進產品或勞務的方法實現資金的轉移。
4.控制市場
跨國公司母公司以較低的轉移價格向其子公司提供原材料等資源,可以降低子公司的成本,增強競爭力,有利於子公司打入並控制東道國市場。轉移價格是跨國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致勝法寶。
跨國公司在海外新建子公司時,可以憑借整個公司體系的資金等實力,運用轉移「低價」為新設立的子公司供應價格低廉的原料、產品和勞務,還可以高價買進子公司產品,幫助子公司迅速打開局面,樹立良好信譽,站穩腳跟;當跨國公司的某個海外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時,總公司以轉移低價,不惜血本,維持低價傾銷,集中財力、物力支持在那裡開拓市場的子公司,直至把對手擠垮,最終獨占市場。
5.調節利潤
跨國公司進入某個新市場,必然引起同行關注,它的失敗是前車之鑒,但成功卻是一個無聲的「指南針」:指引其競爭對手紛紛「搶灘登陸」,參加對市場的重新劃分。此時,運用轉移價格,使得東道國的利潤降低(甚至在賬面上做成虧損),這樣就可以引開潛在競爭者對該市場的注意。同時,子公司的高利潤還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導致東道國政府重新談判跨國公司進入條件並制定更加苛刻的政策,分享利潤;合作夥伴可能會要求更多的分紅;可能會面臨工會的壓力,要求「成果共享」,增加工資福利開支。對此,跨國公司可能利用掌握的采購權和(或)銷售權,通過轉移價格降低子公司的賬面利潤,掩蓋實際經營業績,侵吞東道國的應得利益。
6.減輕配額限制
作為非關稅壁壘,配額在國際市場上是普遍執行的國際貿易限制。如果配額是針對產品數量的,利用轉移價格可以改變產品進口成本;如果配額是針對產品價值的,那麼配額一定時,跨國公司降低轉移價格,則可以增加產品出口量,進口子公司就可以加大產品實物的進口量,達到擴大生產,提高銷售額的目的。
四、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在我國運用的現狀及對策
在實踐中,我國跨國公司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匯率的變動,以及東道國對跨國公司採取的種種限制,卻很少利用轉移價格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為跨國公司的經營目標服務。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未能充分認識內部轉移價格的作用。
目前,我國部分跨國公司已在避稅地設立子公司,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下,將利潤轉移到避稅地,但這僅是轉移價格策略的一個方面。我國跨國公司對轉移價格的使用僅僅還處於避稅層次上,很多公司並不了解更不會發揮轉移價格的其他作用。
2.未形成有效的跨國經營管理體制
一般來說,跨國公司內部各生產、銷售單位之間的產品劃撥和協作越緊密,業務往來越頻繁,內部轉移價格的運用也就越有效。而我國目前大多數跨國公司主要還是國內母公司的補充,只進行單一的分割式的經營,母公司對子公司不能實施有效的控制,其業務往來也較少,跨國公司未能形成國際化經營網路,也就是說,跨國公司內部幾乎不存在內部交易,公司的內部分工和合作體系尚未形成,嚴格來說還不具備成熟地運用轉移價格的條件。
3.缺乏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統及有效的指導
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統是促進內部轉移價格有效實施的條件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跨國公司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有關人員對東道國的政策、法律不夠了解或了解得不夠透徹,加上沒有高水平的會計、稅務、法律等專家的協作,我國跨國公司很難得到外國投資環境的全面、詳細的信息資料,也就不能有效地運用轉移價格策略。
有鑒於此,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加強學習與實踐,充分認識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的作用。我們要努力學習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強公司)的經驗,合理、巧妙地利用各國家、各地區稅制不同,稅率差異,選擇稅收優惠地區進行投資,並通過內部轉移價格調整利潤,增加企業積累。根據美國學者對164家美國跨國公司的調查表明,在內部交易中採取正常交易價格的只佔35%,而採用非市場價格的內部轉移價格是跨國公司普遍運用的方法。
2.加強一體化管理,構建跨國公司經營網路。國內母公司應對海外子公司實行有效控制,加強跨國公司內部調撥和專業化協作,促進內部貿易市場的發展,這樣能夠充分利用內部化優勢,減少海外投資的經營成本,從而使總公司的海外經營一體化,形成集團優勢。跨國公司為了實現全球戰略和協調公司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必須實行內部定價策略。在一個跨國公司各單位間的內部轉讓,表現出跨國公司的一項整體功能,反映了內部分工與合作的要求,只要有內部轉讓就有轉讓定價。例如,我國跨國公司可以同時利用甲國的廉價勞動力資源,設立加工企業;利用乙國的資源優勢,設立原材料基地;利用丙國的市場優勢,設立配售企業,由此形成一條首尾銜接的跨國生產線,為內部轉移價格策略的實施創造條件。
3.建立適應內部轉移價格需要的信息系統,加快培養一批高級跨國經營人才。為了有效地利用內部轉移價格謀求全球利益,母公司必然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來進行決策管理,為此,建立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統,隨時掌握世界各地金融網及經營狀況是實施轉移價格策略成敗的關鍵。
實施轉移價格合理規避管制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它需要有一定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而且熟悉當地法律和財會制度的人員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為母公司恰當運用轉移價格策略提供准確的信息。我國母公司向國外子公司輸出產品時,應當參照外部市場價格制定內部轉移價格,以免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反傾銷對象。

C. 某公司無形資產的案例分析

1)C 2)A 3)A 4)C 5)C
1)無形資產一般計入管理費用,用於生產則計入生產成本。
無形資產的攤銷通過「回累計攤答銷科目」計提,固定資產則通過「累計折舊」。
2)無形資產自取得當月計提攤銷,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共攤銷了12月,攤銷金額=600÷10÷12×12=60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600-60=540
3)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可回收金額為公允價減去相關處置費後凈額和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孰高。
可回收金額=450
4)賬面價值低於可回收金額,應計提減值准備90萬(=540-450)
5)計提減值准備後的賬面價值=540-90=450(萬)
無形資產總使用年限為10年,已經使用了1年,剩餘使用年限為9年,年攤銷金額為50萬(450÷9)
2009年年末賬面余額為400萬(450-50)
轉讓收入為350元,低於賬面余額400萬,應計入營業外支出50萬。

D. 怎樣去評判利潤的倍率是多少

一、倍率法及其應用公式
倍率法是一種國外應用較多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由英國老牌商標評估機構「Interbrand Group」經多年實踐探索得出。該機構每年評估「可口可樂」、「萬寶路」等世界最有價值的商標,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其基本公式如下:無形資產評估價值一無形資產歷史加權平均收益x倍率。
1.無形資產歷史加權平均收益的確定。採用企業會計賬薄中反映或整理出的無形資產歷史收益,並對該歷史收益進行加權平均處理,作為無形資產收益的基礎。採用歷史收益,是為了避免對無形資產未來收益預測帶來的誤差。一般選取評估基準日前三年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到該三年的收益值,按「1、2、3」權重(評估日前三年為1,前二年為2,前一年為3)作加權平均處理,最後算出無形資產的歷史加權平均收益。僅重的選取,體現了收益的發展趨勢。
2.倍率的確定。具體分兩個步驟:①建立無形資產(主要是商標)評分體系,由資產評估專家進行打分。如「Interbrangd Group」無形資產實力評分體系考慮了以下評價因素:無形資產的領導力、無形資產的穩定性、無形資產的市場環境、無形資產的國際性、無形資產的發展趨勢、無形資產的持續投資、無形資產的法律支持,其最高得分(權重%)分別為25、15、10、25、10、10、5,合計100分。②建立無形資產實力評分體系與無形資產收益倍率的對應關系。通過大量的無形資產轉讓實例的統計分析,得出兩者的對應關系,由以上實力評分的得分得出對應的倩率。
二、倍率法的優點
由於倍率法適用的無形資產需已在企業運用,且有大量的無形資產轉讓案例的統計結果作為支撐,因此在我國應用尚有一定的困難,但無疑這種方法極具啟發性:
1.採用歷史加權平均收益,力求體現數據的可靠性、趨勢性。雖說這使未在企業應用的無形資產被排除在該方法的適用范圍之外,但這種思路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例如對收益法中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確定,我們可以進行概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首先預測未來各種宏、微觀經濟環境的發生概率(概率之和為1);然後,在各種情況下,確定產品的產量、價格、成本、主要原材料與能源價格、稅率、匯率、投資等敏感因素的狀況,並進一步推斷出此種情況下企業的未來收益;再將各種情況下的未來收益乘以對應概率並相加,得出未來的加權平均收益。這樣可使無形資產評估的結果更加切合實際。
2.評分體系與倍率掛鉤,是通過大量無形資產轉讓案例統計分析得出的,量化系統的支撐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主觀性。我國也可建立無形資產轉讓資料庫,為今後對無形資產評估進行系統的研究、統計創造條件,為確定更實用、更准確的評估價格提供依據。

E. 2022審計碩士暑期備考|案例分析(26)

其他業務收入的審查

[資料]

審計人員王軍審查海河公司20X2年9月份“銀行存款”日記賬時,發現9月10日25#摘要中註明轉讓專有技術60 000元,但對方賬戶是“應付賬款”,決定進一步調查。

經查閱9月10日25#記賬憑證,憑證的內容如下:

借:銀行存款 60 000

貸:應付賬款 60 000

該記賬憑證後面附的原始憑證是一張“送款單”回單和雙方的專有技術轉讓協議,經詢問有關人員,確定該公司的無形資產轉讓收入記入了“應付賬款”賬戶。

[要求]

指出海河公司存在的問題並做出調賬分錄(假定上述問題在當期被發現)。

參考分析:

海河公司為了達到少交稅,少計當期利潤的目的,將應反映在“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的無形資產轉讓收入反映在“應付賬款”賬戶,造成當月利潤虛減並達到了少交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及所得稅的目的。海河公司應編制調賬分錄如下:

借:應付賬款 60 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60 000

F. 資產評估學無形資產案例分析

無形資產用收益法評估是合理的,折現率採取風險累加法確定也是合理的,目前一應該是通用的方法吧

G. 我想要關於無形資產評估的案例,寫論文用的,最好是不同方法評估的,灰常感謝~~

無形資產評估及案例分析
季珉

目錄
一、無形資產評估的有關問題
二、三種評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一、無形資產評估的有關問題
無形資產評估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很多,這里列舉在實踐中經常面臨的最重要的5個問題,展開分析。
1、無形資產的確認
什麼樣的經濟現象或財產權利才算是無形資產?
什麼樣的經濟現象或財產權利能顯示或表明無形資產的價值?
(1)可作為無形資產的經濟現象
需經專門確認並做可辨識的描述。
應具備合法的存在條件並受法律的保護。
必須具有所有權並能夠合法的轉讓。
必須有無形資產存在的有形證據或證明。
必須在可確認的時間內或作為可確認事件的結果而產生或存在的。
必須是在可確認的時間內或作為可確認事件的結果而被破壞或終止的。
客戶關系類:客戶名單、以往的購貨訂單資料、往來函件;
契約權:合同或某種書面協議;
商標、專利、版權:書面注冊文件;
集合勞動力:雇員清單、人事檔案、與就業有關的納稅申報單;
專利技術:圖紙、流程圖、示意圖、程序手冊、備記錄等;
商譽:財產報表、所得稅申報、公司記錄和文件、經營和財務預算。
(2)不可作為無形資產的經濟現象
無形因素或無形影響力
1、市場份額
2、高盈利能力
3、受保護狀態;
4、壟斷地位;
5、市場潛力;
6、神秘性;
7、可以繼承或長期使用;
8、競爭優勢;
9、獨一無二性;
10、折扣價格;
11、變現性;
12、所有權控制。
(3)表明無形資產價值的經濟現象
能為其所有者帶來可以計量的經濟利益。

一個例子:
1)一個新注冊的商標—保持經濟存在形式;
2)不使用狀態—沒有經濟價值;
3)注冊是為了防止被競爭對手獲得,商標正被保護性使用—具有經濟價值。
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新舊會計准則對比
原准則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新准則對研究開發費用的費用化進行了修訂:研究費用依然是費用化處理,進入開發程序後,對開發過程中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以資本化。
2、實施無形資產評估的原因—評估目的
1)投資--《公司法》
2)為財務會計對企業整體購買價格進行分分配
3)收購前企業價值的評估
4)購買特定的無形資產
5)其他為管理目的而進行的無形資產評估
1)為什麼實施評估
2)評估的預期用途
3)誰將依賴於該項評估

《公司法》對出資范圍的相關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其中,「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是新增的,包括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與股權等。對於股權的進入公司法沒有明確載明,而只有在司法解釋中加以規定。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工業產權只包括商標權和專利權。現公司法已將出資形式由「工業產權」修改為「知識產權」,將著作權也納入出資形式的范疇,擴大了無形資產的出資范圍。
知識產權區別於其他無形資產的屬性:享有特殊的法律確認和法律保護權利。
常見的五種類型:
1)與市場營銷相關的:商標和服務標識;
2)與技術相關的:專利;
3)與藝術相關的:文學和音樂版權;
4)與數據處理相關的:軟體;
5)與工程相關的:工業設計和商業秘密。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05修訂)》 第十四條股東的出資方式應當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股東以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以外的其他財產出資的,其登記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
3、需明確的評估事項
1)評估目標—被評估的具體無形資產及其權益
2)價值類型—市場價值、投資價值、使用價值、所有者價值
3)前提與假設—最大最佳效用、持續使用、強制清算
4)基準日—歷史日期、當前日期、未來日期
4、資料收集
1)行業及經濟環境
2)具體公司資料
3)具體無形資產市場資料
1)所有者內部的資料來源:公司整體情況、無形資產成本收益等財務信息、無形資產壽命期限;
2)前期交易或報價:是否附帶條件、是否公平、是否涉及或有付款;
3)無形資產所有者外部資料來源:行業情況、技術發展趨勢、經濟及人口統計資料、經驗交易定價資料;
4)訪談。
5、評估程序
評估問題的確認:
無形資產確認、最大最佳效用分析、 價值類型;
所有者權益及財產權利、 評估基準日。

資料收集與分析:
無形資產特徵、歷史與前景、財務信息;
外部經濟因素、供應與需求、先前銷售及許可交易;
三種方法評估。
價值結論:各種評估方法評估結論的綜合;或有條件和限制條件的影響;(合法權利、抵押權、隱含條件和環境阻礙、合法性);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一、專有技術的概念和特徵
(一)概念
專有技術,又稱為技術秘密,「Know-How」,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的,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
兩種觀點。
(二)特徵
1.實用性 2.新穎性
3.價值性 4.保密性
二、和專利技術的區別
1.是否具有保密性
2.對象不同
3.保護方式和期限不同
三、專有技術的法律保護依據及認定
(一)依據:
1.合同法
2.反不正當競爭法
(二)評估師的審查要點:
1. 審查技術擁有方是否採取了保密措施
2. 委託方必須出具承諾函
3. 科技成果登記證書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無形資產評估成本法及案例
1、成本構成
成本的構成要素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間接成本、開發商利潤
材料成本構成--磁碟、集成電路模板、電影或錄音帶母帶、工程圖紙、有版權的模型或樣品、手冊或手稿復印件等。
人工成本構成--員工全部薪金踏給合同商的所有貨幣報酬。
間接成本構成--與就業有關的稅收和福利、管理和監督工作、支持和秘書工作以及公用工程和經營費用。
開發商利潤--外部籌資成本(建設期利息)、自有資金成本、機會成本。
2、數據收集與驗證
資料清單
1)總體描述:注冊號、協議方式;
2)數量:該組中無形資產的數量;
3)規模標准:各種軟體編碼的數量;
4)使用年限:開發日期、投入使用日期;
5)原始成本:開發成本和改進成本;
6)退廢數據:剩餘時間、歷史更新率等
數據驗證
1)無形資產存在性:現場盤點
2)無形資產完整性:現場盤點
3)數據准確性:核對數據原始文件、會計憑證
4)數據完整性:重建和調整數據集合,確保沒有遺漏
5)數據與成本要素的對應關系
3、現行成本趨勢系數
一般的方法:估計開發時間和工作量為基礎,以現行價格標准計算復原或更新重置成本。
較少的情況下採用系數調整時應注意:
1)證明歷史成本數據完整、精確而可信;
2)選擇最適用於目標類型無形資產、最適用於無形資產所在企業,以及最適用於從無形資產開發到現行評估日的相關期間的成本趨勢系數。
4、貶值的確認和量化
剩餘使用壽命—不分割三種貶值
功能性貶值:超額開發成本或超額經營成本;
經濟性貶值:實際銷售利潤率低於歷史或預期;
5、成本法案例

無形資產評估市場法及案例
1、市場法重點關注事項
(l)確實具有合理比較基礎的類似的無形資產;
(2)收集類似的無形資產交易的市場信息和被評估無形資產以往的交易信息;
(3)依據的價格信息具有代表性,且在評估基準日是有效的;
(4)根據宏觀經濟、行業和無形資產情況的變化,考慮時間因素,對被評估無形資產以往交易信息進行必要調整。
2、市場法調整因素及價值估算指標
(l)所有權的一攬子合法權利;
(2)特別融資條款或安排;
(3)公平市場交易或非市場交易;
(4)將被應用的行業;
(5)交易的區域;
(6)交易的時間和期間特徵;
(7)使用、開發或貶值特徵;
(8)交易中包括的其他資產。

(l)平均售價;
(2)平均銷售量;
(3)凈銷售額;
(4)凈收益;
(5)凈現金流量;
(6)原始成本;
(7)帳面價值。
3、市場法評估步驟
收集和選擇數據 --對已選擇數據進行分類--驗證已選擇數據--選擇比較單位--量化定價倍數--調整定價倍數--應用定價倍數--調整評估值
4、市場法案例

無形資產評估收益法及案例
1、收益法重點關注事項
(1)合理確定無形資產帶來的預期收益,分析與之有關的預期變動、受益期限,與收益有關的成本費用、配套資產、現金流量、風險因素及貨幣時間價值;
(2)確信分配到包括無形資產在內的單項資產的收益之和不超過企業資產總和帶來的收益;
(3)預期收益口徑與折現率口徑保持一致;
(4)折現期限一般選擇經濟壽命和法定壽命的較短者;
(5)當預測趨勢與現實情況明顯不符時,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2、收益法具體方法
(l)超額經濟收益量化法;
(2)經濟經濟成本節約額量化法;
(3)許可使用費或特許使用費減免法;
(4)量化擁有目標無形資產與不擁有無目標無形資產所引起的企業或相似經濟單位的整體價值差異法。
3、收益法案例

技術類資產評估案例
一、委估資產內容
委估無形資產為某公司擁有的ABC無線終端核心技術及其與ABC無線終端有關的其他技術和基於這些技術的知識產權,這些技術包括ABC無線終端基帶晶元技術、ABC無線終端物理層技術、ABC無線終端高層協議棧技術、ABC手機硬體參考設計方案、ABC無線上網卡硬體參考設計方案等。
該技術為基帶晶元(基頻)的製造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在大部分手機中,基頻都是最昂貴的半導體元件,隨著TFT-LCD顯示屏價格的下降,基頻正在成為手機中占成本比例最高的元件。不僅如此,基頻還決定了手機平台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手機的功能和性能。
二、無形資產性質及權屬
委估無形資產均為專利申請技術和專有技術。公司分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提出的發明專利申請,並及時繳納了申請費及相關費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對某公司提出的專利申請已出具《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予受理。部分技術正在處在專利申請准備過程中,其餘技術採用自我保護,某公司對ABC晶元核心技術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委估技術尚處於研發階段,根據財務核算制度,公司將與該技術相關的研發成本均在當期損益列支,因此評估基準日該技術賬面價值為零。根據公司提供的成本費用資料統計,委估技術歷史成本約***萬元。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無賬面值,明細如下:
專利明細表

序號 專利名稱 受理號/專利號 受理時間 授權時間 備注
1
2
3

三、委估技術存在性的確認
本次委估技術的存在形式通過評估人員現場考察和市場調研從以下幾種方式進行了確認。
1.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技術授權通知書及相關文件的檢索,驗證了委估申請專利技術的有效性;
2.通過對委估技術的生產設備的實地考察,考察內容包含了研發實驗室、生產廠房、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等技術產業化的,驗證本次評估技術實現的物資條件和生產工藝流程完善程度;
3.通過樣機外場測試報告、權威部門的測試報告及內部實驗報告驗證該技術製造產品的性能;
4.通過對委估技術生產的產品的實質性考察和用戶使用信息,進一步驗證了委估技術的技術成熟度。
通過上述幾種方式,我們驗證了委估技術的真實存在性。
四、技術的壟斷與競爭
國內ABC手機晶元研發公司主要有5家:某公司、A、B、C、D。
某公司是晶元研發的先行者,**。
A的優勢在於綜合解決方案,整體性能優良;
B的集成度比較高,具備GSM經驗;
C的技術比較強,演算法比較好;
D的物理層、協議棧自主開發,獨立性強。
五、技術的保護措施及有效程度
從目前的情況看,委估技術採用申請專利進行技術保護,而且某公司與每一位研發人員簽訂了技術保密協議,總體說來,某公司技術保護措施是比較有效的,但會承擔由於研發人員的流失產生的「泄密」的風險。
六、委估技術產品簡介
本次委估技術用於生產基帶晶元,改產品專用於製造手機、無線上網卡等無線通信終端領域。
某公司是ABC產業鏈上基帶晶元研發的高科技企業之一,ABC是世界主要三種3G標准之一,通過多年來的開發經驗積累和技術沉澱,某公司在ABC標准、手機晶元、協議棧軟體、物理層軟體、手機解決方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優勢。
七、市場需求分析
八、評估方法
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一般採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
(一)成本法
鑒於本次採用成本法評估某公司ABC無線終端技術的價值。則假設:所申報待評估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要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由其開發研製過程中投入的相關活勞動費用,如研發人員的勞務、工資福利和獎金等人工費用;物化勞動,如佔用的相關計算機硬體設備、場所和耗費的水電能源等費用;及其相應的管理、文檔資料的編制、評審等其他間接費用所構成。此外,還應考慮到因投入該軟體產品的研發而佔用了資本獲取它項投資收益的機會報酬,或資本因投入該軟體產品的研發而失掉獲取它項投資收益報酬的機會損失或增加的投資機會成本,則應按社會或行業的平均報酬予以補償。
假設開發成本在研製開發過程中均勻投入,本次評估採用基本模型如下:
重置成本=直接費用+間接費用+資金成本+合理利潤
評估價值=重置成本-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確定各項重置成本時,採用財務核演算法。基本方法是,將研製該資產所消耗的各項支出(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費用),按實際情況扣除其中不必要和不合理項目後計算消耗量,按現行價格和費用標准計算重置成本
(二)收益法
由於技術資產必須與其他有形資產有機結合才能創造收益,在評估過程中,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利潤一般無法單獨評估測算,通常採用從技術運作後企業的銷售收入分成的辦法進行評估測算,即無形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測通過採用整體性資產收益的預測途徑得到。具體評估辦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企業整體資產在未來的預期收益,即把企業未來經營中預計的主營業務收入還原為基準日的資本額,再通過技術分成方式得到無形資產的超額收益,並採用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折現成基準日的現值,然後累加求和,得出被評估無形資產的評估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P——評估價值;
α——技術分成率;
Pt——第t期的收益額,本次評估採用的收益口徑為銷售收入;
r——折現率;
n——折現年限(收益期限)。

成本法評估技術說明
一、評估的假設及前提條件
1.委估專利申請技術在申請期滿後可獲得《專利證書》;
2.委估技術的開發費用在開發過程中均勻投入;
3.計入委估技術開發成本的勞務費用為社會平均水平,勞務人員不享有股權、期權等特殊權利;
4.中國的社會經濟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所遵循的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制度及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與現時無重大變化;
5.有關信貸利率、匯率、賦稅基準及稅率,政策性徵收費用等不發生重大變化;
6.無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及不可預見因素對委估專利技術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二、評估依據
1.《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繳納申請費通知書》及繳費收據;
2.資產佔有方提供的資產評估申報表、無形資產開發成本費用明細表及依據的原始憑證;
3.**市社會保障相關標准;
4.評估基準日2007年7月31日銀行存貸款利率;
5.其他依據。
三、評估過程
四、評估估算過程說明
(一) 評估模型
(二) 評估技術說明
根據某公司提供的研製開發成本內容,我們將整個研製過程中必要而且合理的成本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種。直接費用針對每一研製階段,分為研製人員勞務費、設備和房屋舊費用、材料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等,並將以上各項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分解,使費用具體化、明確化,其中無形資產的攤銷是對公司成立時技術作價的攤銷,我們把其單列出計算。間接費用針對整個研製過程,分為辦公用品費用、招待費、公務費和其它費用等。

1. ABC無線通信終端技術的研發經費投入
根據提供的歷史財務資料,其對ABC無線通信終端技術的研發經費投入共計約**萬元,投入詳細情況見下表:
表1 ABC無線通信終端技術的研發費用明細表
單位:元
項 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1-7月 合 計
公司經費
人員工資及附加
差旅交通費
固定資產折舊
低值易耗品攤銷
辦公費
車輛使用費
其他費用
工會經費
業務招待費
職工保險費
咨詢費
董事會費
訴訟費
廣告宣傳費
稅金
無形資產攤銷
開辦費攤銷
職工教育費
提取壞賬准備
研究開發費
人員工資及附加
差旅費
業務招待費
折舊費
無形資產攤銷
辦公費
材料等費用
其他
其他費用
合 計
2.直接費用
①研發人員及管理人員勞務費
② 設備及房屋折舊費用
③材料費用
3.間接費用
間接費用包括業務費、公務費、招待費及其他費用等等,是項目研發過程中所必須支出的差旅、交通、辦公、會務、評審等費用。評估人員根據原始的費用構成情況,扣除了不必要及不合理的支出部分,並考慮現行物價水平合理估算間接費用,根據實際發生的間接費用,乘以物價調整系數,取得間接費用的重置價值。
該項目的間接費用=**(元)
4.資金成本
5.合理預期利潤
6.功能性貶值及經濟性貶值
7.評估價值的確定

收益法評估說明

一、評估基本假設
收益預測是無形資產評估的基礎,而任何預測都是在一定假設條件下進行的,對企業未來收益預測建立在下列條件下:
1.假設委託評估之資產在2007年7月31日後不改變用途仍持續使用;
2.假設未來該項技術項目的經營者是負責的,且其管理層有能力擔當其職務;
3.除非另有說明,假設該項技術項目未來公司完全遵守所有有關的法律和法規;
4.資產佔有方在客觀上有能力、主觀上有願望實現該技術產品所能達到預期質量和銷量;
5.項目相關的地區及中國的社會經濟環境不產生大的變更,所遵循的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制度及社會政治和經濟政策與現時無重大變化;
6.有關信貸利率、匯率、賦稅基準及稅率,政策性徵收費用等不發生重大變化;
7.假設折現年限內將不會遇到重大的銷售貨款回收方面的問題(即壞賬情況);
8.本次評估在進行收益預測時僅以國內市場份額為限進行估值,未考慮來來源於國際市場的收益,但作為3G通信標准之一,國際上已有國家為TDD分配了頻率空間,因此客觀上存在國際市場收益,但由於該部分收益預測不確定性較大,因此本次評估未予考慮;
9.本次評估對委估無形資產經濟壽命預測以有限年期計算,但作為3G通信技術平台,它為研發後續的通信技術提供一個切入點,因此,理論上在TD技術淘汰後其仍具有一定價值,但考慮到該剩餘價值估算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本次評估對其不予考慮;
10.無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及不可預見因素,造成對企業重大不利影響。
二、評估方法
1.評估模型
2.技術分成率的確定
3.折現率的確定
三、宏觀經濟環境發展趨勢分析
四、技術應用產品市場及競爭分析
(一)關於3G標准ABC的簡介
(二)3G全球發展狀況
(三)ABC的發展狀況
(四)ABC終端市場容量分析
(五)ABC制式基帶晶元的研發狀況及競爭分析
五、技術應用產品經營業績預測
(一)基帶晶元的銷售收入
(二)無線網卡的銷售收入
(三)協議棧銷售收入預測
(四)直放站模塊和路測儀的銷售收入

六、重要技術參數的確定
(一)技術經濟壽命
(二)技術分成率
(三)折現率
七、評估結論
經評估,委託評估的專有技術評估值為**萬元,收益預測及評估結果見下表:

某公司ABC技術資產收益預測及評估結果表
單位:萬元
收入類別 計量項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手機基帶晶元銷售 數量(萬部)
單價(元/部)
收入金額(萬)元)
協議棧軟體 數量(萬部)
單價(元/部)
收入金額(萬元)
路測儀表系列 數量(萬部)
單價(元/套)
收入金額(萬)元)
上網卡 數量(萬部)
單價(元/套)
收入金額(萬)元)
直放站模塊 數量(萬部)
單價(元/套)
收入金額(萬)元)
銷售收入合計(萬元)
後續研發支出
3G技術分成率
3G技術貢獻收入
現金流入
折現率(20.00%)
3G技術貢獻現值
評估價值

教師簡介

季珉,女,管理學博士,中國注冊資產評估師,中國注冊土地估價師,保險公估人,高級經濟師;岳華德威資產評估公司總裁;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執業責任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女評估師委員會委員;資產評估准則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財政部評估項目審核專家組成員;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項目審核專家組成員。
在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期間,負責完成資產評估項目百餘個,涉及資產總額數百億元;在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資產評估質量控制工作,具體包括制定資產評估質量管理文件及本所資產評估准則、資產評估內部及外部課題研究、報告的三級復核、集團所專業培訓、資產評估資料庫建設、資產評估外聘專家管理等。

H. 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論文,要真實案例

知識經濟具有許多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特點,隨著它的到來,如同一個國家經濟的增長愈來愈依賴於科技的進步一樣,企業的進步也愈來愈依賴於所擁有的無形資產,實物資產的作用已退居第二。無形資產的豐富程度和質量高低事關企業的存亡興衰,因此無形資產的概念必須明確,計量范圍必須擴大。只有更廣泛、更客觀、更准確地計量無形資產,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才能有利於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及政府管理部門等的科學決策。探討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問題進行一些粗淺分析。
一、無形資產的地位變化及其確認條件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貿易增長更為迅速,地位更加突出。與此同時,無形資產價值在企業中所佔比重,正在不斷上升,有的已佔絕大部分。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中企業無形資產所佔比重約為20%,90年代則上升到30%以上,依靠科技進步所提高的勞動生產率的比重,已從20世紀初的5%~20%增加到目前的70%~90%。 近幾年國際貿易中,以技術貿易為代表的無形資產貿易迅速增長,年平均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其它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各國技術貿易總額1964年為27億美元,1974年為110億美元,80年代中期為400億美元,1993年則高達1500億美元,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在我國,如北京愛特信互聯網技術公司(搜狐網頁)無形資產含量就佔80%以上。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無形資產既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是對外投資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強企業技術經濟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是,由於現有規范中缺乏對無形資產予以會計確認的具體標准,因此,各企業對無形資產的認定顯得比較混亂。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1993)第三章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從表面上看,這一主要以列舉方式定義的無形資產似乎一目瞭然,但目前公司的實際披露狀況卻似乎正好相反。一方面,在我國傳統會計中,無形資產雖有所反映,卻一般只有7~8項,許多無形資產價值十分巨大,例如服務品牌,企業品牌等,卻未能納入會計核算范圍,足見傳統會計無形資產確認范圍之狹窄;而另一方面,據有關統計,上市公司列示的無形資產具體名目累計已達百種之多,而且,很多無形資產名稱在一定程度上已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如「鄉村會員證」、「電話選號」、「DOT」等。
因此,如何加強無形資產具體類別名稱的規范,已成為無形資產規范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鑒於上述所指出的問題,無形資產核算的范圍應該得到明確限制,同時對無形資產具體構成項目的名稱應作出簡明而有效的統一規范。這里就產生一個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問題,即滿足什麼條件下的無形資產項目才能作為企業無形資產入賬。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發布的「無形資產原則公告」(草案)認為,只有滿足與該資產項目相聯系的未來經濟利益可能流入企業且已被證實有充足的資源,並能夠可靠地計量該資產項目的成本。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與之相似。據此,一般地認為只有外購或接受投資取得的無形資產才可以被確認為無形資產,而自創專利商譽等無形資產的開發研究成本則不予確認。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則應當根據實際適當予以確認,這是因為根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有關要求,如不確認這些無形資產,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權責發生制的要求,諸如商譽等作為反映企業具有較高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時提供,勢必不能滿足經營者正確報告受託責任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各方決策的需要。
二、關於無形資產計量方面的問題
技術進步所導致的企業生產函數中知識資本比重的不斷增加,因此,為了提供客觀、真實的無形資產價值,必須合理反映自創無形資產。自創無形資產計量,在理論上應包括在開發研究和持有期間的全部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費用支出,但在實際計量操作過程中形成了與有形資產不同的特徵:
首先,無形資產成本的弱配比性。知識性無形資產的取得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存在著復雜的智力支付過程,其成果的取得往往帶有隨機性、偶然性和關聯性。由其負擔全部研究開發試驗等費用不甚合理,但要分別歸類分配也十分困難,導致其成果價值與其對應的成本缺乏配比性。
其次,無形資產成本的缺項性。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取得無形資產所支付的各項費用只有予以資本化後,方能計入無形資產,而在一些知識性無形資產取得的前期開發、培訓、試驗等費用因無法資本化,難以進行成本計量,不能計入無形資產,導致不少無形資產被排除在外,這樣反映的無形資產就顯得支離破碎。
再次,無形資產成本的象徵性。由於上述的弱配比性、缺項性所決定了無形資產成本的外在形式只是具有象徵意義。例如商標權,其成本僅含有其注冊登記等相關費用,並非其全部費用。這樣就使得無形資產價值缺位,企業蒙受重大損失。正因為如此,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無形資產計量基礎逐漸由會計學家的投入價值轉變為經濟學家的產出價值。
正由於計量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導致有些被部分企業列為無形資產的項目在另外一些企業卻被當作了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從而導致企業間無形資產信息缺乏可比性;有些企業把本該資本化的無形資產項目列為當期費用處理,從而致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得不到恰當表達,帳外無形資產趨多。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投資者對投資決策的正確評價。
要正確計量無形資產,可以考慮設置「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該賬戶性質和用途同「生產成本」賬戶。自創無形資產時,先將無形資產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材料費用、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用、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借款費用等,直接計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待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功,將已計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的費用和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作為無形資產的實際成本。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失敗,將已計入「無形資產研究開發成本」賬戶的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進行追溯調整。
三、關於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
無形資產地位的急劇上升,使得無形資產信息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描述起著重要性的作用。因此無形資產信息的披露應該充分、公開、真實與科學,真實地反映無形資產的原始價值、攤銷價值和凈值的增減變化形態以及新創造價值的情況。但是目前的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都只規定對無形資產攤銷等採用直接沖減原始價值的處理方法,既不能完整反映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的增減變化,也不能真正反映成本費用中的無形資產攤銷份額。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信息應通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各種有關的附表及附註等形式予以披露。
1. 無形資產信息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披露。現行的資產負債表,在資產方設置「無形資產」項目,以價值形式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總存量。但這只是其凈值,從中看不出企業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和在成本費用中所佔的份額,其披露是殘缺不全的,不充分的,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及外界有關部門與人士對無形資產信息的要求,應該進行改進和採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能全面反映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累計攤銷價值和凈值。這可以通過增設「無形資產攤銷」科目並改革現行資產負債表有關無形資產的編制方法來實現。在報表中以三種價值形態分別列出,其關系如下:
無形資產原始價值-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凈值
2. 無形資產信息在損益表中的披露。目前通過損益表來反映無形資產所創造的效益,並不是直接而是間接反映的,故而不能從我國目前流行的多步式損益表中直接取得無形資產損益情況,例如對無形資產轉讓損益,只能通過其轉讓收入、支出,分別匯集到其它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支出科目中,通過損益表的其它業務利潤項目來反映。又如對於某些無形資產,如專有技術等,因為知識經濟時代高新尖技術的大量採用,技術革新而導致的提前廢止,在沖銷其凈值的同時增加營業外支出,在損益表中從營業外支出項目中加以反映。再如對應分攤的無形資產攤銷額,則通過損益表中的管理費用項目反映等等。這種間接反映無形資產損益情況的做法,顯然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無形資產經營管理的要求。其改革的出路有兩條,要麼改革現有損益表,使之能直接反映無形資產損益的情況;要麼通過設計無形資產收益計算表來進行直接披露。
3. 無形資產信息在有關附表中的披露。為了詳盡反映無形資產增減變化情況,可以設計編制「無形資產增減明細表」,主要項目應按類別反映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產;按項目反映全部無形資產增減變化的動態,即年初余額、本年增加額、本年減少額、年末余額等。
企業根據內部管理與外部需要,也可以編制「無形資產收益計算表」 、「開發研究成本明細表」等等,作為正式報表的附表,與報表同時報送。
4. 無形資產信息在會計報表附註中的披露。盡管以上正式報表與其附表已經基本上能夠比較詳細地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各類信息,但不同企業無形資產的業務千差萬別,且數量繁多、交易頻繁、變化無常,在知識經濟時代更是如此;加上正式報表及其附表等只能提供簡單的定量信息,不少有關無形資產定性及其它信息無法給予詳盡反映,因此必須在相關的會計報表中以附註的形式加以披露。如應該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列示有關R&D的詳細信息,至少也應該列明當年的管理費用中含有多少數額的R&D的詳細信息。
參考文獻:
1.於玉林.21世紀會計之光.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2.呂勁松.無形資產會計.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0.
3.蔡吉祥.無形資產.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I. 求案例分析 急求!!!!!!!!!!

(1)本案例中有三種出資形式:即實物,現金,無形資產.
其中A的出資為實物出資,符合我國《公司法》的規定;
B雖然是從銀行借的資金,當並不影響其出資能力,故屬貨幣出資,符合我國《公司法》的規定;
C的出資是無形資產,但我國《公司法》第27條只規定知識產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以管理能力作為出資我國《公司法》上沒有規定.
(2)甲公司可以成立。因為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金必須在3萬元以上(26條),C的出資雖然不符合公司法要求,A,B出資相加超過3萬元,達到法定最低資本額.股東人數也符合規定(24條:50個以下)

J. 新准則無形資產攤銷實例分析

新准則下,無形資產攤銷通過累計攤銷科目處理,分錄為
借 費用類科目
貸 累計攤銷

以前的准則下,攤銷分錄為
借 費用類科目
貸 無形資產

在無形資產攤銷的計算方面沒有變動,只是分錄發生變化。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轉讓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