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及納稅調整

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及納稅調整

發布時間:2022-09-04 16:02:49

⑴ 暫時性差異財稅解讀

關於暫時性差異財稅解讀

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對於所得稅的會計核算採用了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與原有企業會計制度中的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其中包括收益表債務法)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時由於2007年我國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的頒布,會計准則與企業所得稅法的差異事項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會計准則與企業所得稅法的新變化給會計人員日常的所得稅會計核算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特別是由於對暫時性差異的理解不足,造成了實際工作中對於暫時性差異的核算不完整、不準確,甚至不正確,嚴重導致了會計報表的失實。

一、資產減值准備事項

會計准則要求對於各項資產根據其市場的風險狀況及未來的收益能力計提減值准備。會計准則中規定的資產減值項目包括:壞賬准備、貸款損失准備、存貨跌價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工程物資減值准備、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等。減值准備的計提會導致會計賬面價值的減少。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即各項資產減值在發生實質性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除非是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存在特殊規定的行業(如金融、證券、保險等),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金融企業貸款損失准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4號)規定,金融企業准予當年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本年末准予提取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資產余額×1%-截至上年末已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余額。對於沒有特殊規定的一般企業,由於減值准備計提後,各項資產的會計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將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二、折舊、攤銷事項

會計准則中計提折舊的資產主要有固定資產、按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攤銷的資產主要有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企業所得稅法中沒有投資性房地產的概念。從稅法上區分,投資性房地產可以區分為房屋、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其中,房屋、建築物歸入固定資產,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算固定資產折舊並扣除;土地使用權應歸入無形資產,計算無形資產攤銷費用並扣除。

會計准則要求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並且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企業應當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屬於稅收優惠政策,須報經稅務機關批准。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並對固定資產的最短折舊年限作了一定的調整。可見,會計准則與稅法對於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差異主要在於折舊方法、年限的不一致,可能導致會計的賬面價值與稅法計稅基礎的不同,進而可能產生應納稅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會計准則規定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進行攤銷,與稅法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處理不同,會導致會計的賬面價值大於稅法的計稅基礎,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三、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負債事項

會計准則中以公允價值進行期末計量的資產、負債項目主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按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期末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一般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人資本公積。

企業所得稅法對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沒有給予明確說明,但由於該項收益是未實現的收益,稅法出於可靠性的考慮,仍恪守收入實現原則。並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80號)中明確指出,企業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在實際處置或結算時,處置取得的價款扣除其歷史成本後的差額應計入處置或結算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所以隨著期末資產、負債項目公允價值的高低變動,會計的賬面價值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稅法的計稅基礎,因而可能形成應納稅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四、以現值計量的資產事項

會計准則規定:

(1)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

(2)確定固定資產成本時,應當考慮預計棄置費用因素。會計核算中,棄置費用一般折現計人固定資產的成本。

(3)融資租人的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於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融資租人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同時,除稅法對特殊行業另有規定外,一般企業不允許預計棄置費用因素在稅前扣除。

存在上述情況的固定資產,會計的初始賬面價值一般小於稅法的計稅基礎,在固定資產形成的當期不會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一旦計提折舊,即使會計與稅法選擇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以及凈殘值率保持一致,會計計提的折舊也會小於稅法計提的折舊,同時各期還要納稅調增會計核算產生的利息費用,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稅法的賬面價值必然會出現差異,由於這種差異是可以轉回的,因此屬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五、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會計准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在權益法核算之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要隨著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份額的變化而變化。具體規定如下: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3)對於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並計入所有者權益。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

(1)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只有企業在轉讓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才准予扣除。

(2)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

可見,企業所得稅法中對於長期股權投資並無權益法的概念,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以及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其他權益的變化對於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稅法並不要求調整,即計稅基礎不會發生變化,這將導致應納稅或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但在企業擬長期持有該項投資時,這些暫時性差異在可以預計的未來期間並不會轉回,所以盡管存在差異,並不確認該項暫時性差異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除非投資企業改變意圖由長期持有轉為近期出售,才應確認相關的暫時性差異影響。另外,對於投資收益的確認,盡管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隨著投資收益確認而變化,但計稅基礎保持不變。同時,由於企業間直接投資的投資收益免稅,在未來期問自被投資單位分得有關現金股利或利潤時,該部分現金股利或利潤免稅,在持續持有的情況下,會計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並不會對未來期間的所得稅產生影響,所以也不應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六、收入確認時點與稅法不一致導致的應收、預收款項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會計准則改變了原會計制度中的分期收款銷售的處理,強調“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認為如果商品發出時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應立即確認收入,不應以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另外,在收入的計量上,會計准則規定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採用遞延方式,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的收入金額。對於利息收入、租金收入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等,會計准則要求按權責發生制分期確認收入。

由於收入確認時點不同,分期收款銷售、利息收入、租金收入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等產生的長期應收款、應收利息以及其他應收款等項目,會計的賬面價值與稅法的計稅基礎可能不同,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例如,分期收款銷售如果符合會計收入的確認條件,會計上按應收金額借記“長期應收款”,按商品的公允價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收益”的貸方,以後各期轉銷未確認融資收益並確認利息收入,各期的長期應收款的賬而價值等於原應收金額減去未確認融資收益的貸方余額,與稅法的應收金額存在差異,會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會計與稅法對預收款項的收入確認時間通常是一致的,都以商品發出時作為收入確認的時點。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的事項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房地產預售收入,會計准則要求作為預收賬款,不確認收入。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按預計利潤率交納所得稅,待項目收入實現後交納所得稅時扣除,這將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七、預計負債事項

預計負債事項,如產品質量保證、未決訴訟、承諾、待執行合同轉為虧損合同等事項,會計准則要求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符合條件的預計負債,並計入銷售費用或營業外支出等科目。因或有事項符合相應的條件所確認的預計負債,是納稅人根據有關情況預計的,尚未實際發生的,金額也是預計的,這與稅前扣除的真實發生原則和金額確定原則不符,稅法規定在實際損失沒有發生之前,不得扣除。對於會計期末形成的預計負債,稅法的計稅基礎為零,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對於或有事項可能獲得的補償,會計准則要求在“基本確定能夠收到”時,按照“基本確定能夠收到的金額”確認其他應收款,而稅法要求在實際收到時確認所得。因此,如果在計提預計負債的同時,確認了一筆補償的金額,除對該補償金額進行相應的納稅調減外,還應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核算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八、未作為資產、負債確認的特殊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某些交易或事項發生以後,因不符合資產、負債確認條件而未體現為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或負債,但按稅法規定能夠確定其計稅基礎的,其賬面價值零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會構成暫時性差異。如:職工教育經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會計上按國家規定比例計提的職工教育經費和實際發生的廣告費、業務宣傳費計人成本費用,不再確認相應的資產或負債。但按稅法規定可沖減未來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會形成實質上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可抵扣虧損以及稅款抵減等事項上也會產生該類差異。如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在延續五年內用稅前利潤彌補;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這些事項都會形成實質上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滿足條件時應確認該項差異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

;

⑵ 無形資產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問題

由於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內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容納稅所得額,所以按照所得稅准則的規定,不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在確認無形資產時的分錄是:借:無形資產,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在此分錄中既沒有影響會計利潤,也沒有影響應納稅所得;而不是說在無形資產使用過程中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⑶ 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所行成的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因為如果該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所得稅會計准則的規定,不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行成的是永久性差異,而不是暫時性差異。
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於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的,經濟實質是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可以少繳的所得稅額。
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企業應該進行攤銷,而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會計期末進行資產減值測試。

⑷ 計算應納稅所額額的時候無形資產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否需要從利潤總額中減去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因無形資產產生的時間性差異,需要依法做納稅調整。但無需做會計分錄調整會計利潤。
時間性差異是指由於有些收入和支出項目計入稅前會計利潤的時間和計入納稅所得的時間不一致而產生的差異,時間性差異發生於某一時期,但在以後時期內可以轉回。 

⑸ 會計處理與稅法上有暫時性差異時調整遞延所得稅嗎什麼時候調整應交所得稅

當會計處理與稅法上有暫時性差異時一般情況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除非:
存在暫時性差異也不確認遞延所得稅影響的情況一般是只涉及以下幾種情況:
1.自行研發的屬於三新范疇的無形資產確認時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由於無形資產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所以是不確認的;理由:對於無形資產的加計攤銷雖然形成暫時性差異,但是屬於初始確認時產生的,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所以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2.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確認時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由於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所以也是不確認的;
3.企業合並產生的商譽,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也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的;

如果以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則需要對會計利潤進行調整,比如存在永久性差異(罰沒支出),會計利潤中已經扣除,但是稅法是不認可的,因此是需要進行調整。

⑹ 無形資產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稅收調減

首先要先區分所得稅費用的構成。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在無形資產的調整中,由於稅收優惠,即加計扣除,企業需要調整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以你上面的數字為例。本期的會計上利潤總額為10000,無形資產每年攤銷500,由於加計扣除50%的稅收優惠政策。所以在10000的基礎上,調減。所以應納稅所得額是10000-500*50%。

而在遞延所得稅方面,盡管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和賬面價值存在差異,但是這樣的差異,不是由於企業合並行程,也不影響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所以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

(6)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及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⑺ 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應該計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應該是可抵扣差異的,不是應納稅差異。

無形資產是個特列他是國家政策允許其攤銷可以超過50%,期形成期研發費用也可按15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但是多扣了就多扣了以後不會說再找回來。

來固定資產提折舊不一樣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法而稅法認直線折舊那麼這就產生了暫性差異了在其前期由於折舊提的多所以使的帳面利潤會少交所得稅所以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但在未來越往後加速折舊會放慢速度逐漸達到小於直線法計提的折舊這時以前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就可以沖回了,

發現沒有折舊無論怎麼提他最後是大不過固定資產的原值的,稅法是一條線的提而加速會在之前高然後會低平均了也就是直線法的折舊。

所以說暫時性差異的確定就是在未來能補回的或是要支出的。總之無形資產的攤銷是政策優惠對未來是不會有影響的。

(7)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及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無形資產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企業才能加以確認:該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可以可靠計量。

會計的核算是以歷史成本法為依據。但是,從投入價值看,有些無形資產可能根本沒有投入價值;有些雖可能有原始投入價值,隨著時間推移或維護發展而使實際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入遠遠不同於投入價值,不再適用。

因此,歷史成本法無法適應新經濟形態需要,它已不能反映無形資產的實際經濟價值和其所能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使企業價值被大大低估。而按歷史成本編制的財務報表,也僅僅反映的是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不能向報表使用者提供現時的和未來的真實信息。

同時,在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具有不確定性。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無形資產因新技術的出現會發生貶值;若企業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也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改進現有技術,又使得無形資產發生增值。

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對企業獲利能力有著巨大影響。然而,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所反映的無形資產是一種待攤費用,不能表明其價值變化的情況,從而也不能體現企業收益能力的變動。會計信息使用者根據按歷史成本計量的無形資產和企業獲利能力等信息,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決策。

產出價值是以產品或勞務通過交換而最終脫離企業時可以獲得的現金或其等價物為基礎的。按產出價值來反映則適應反映無形資產的要求。但是,無形資產不具有物質實體,是一種隱形存在的資產,但這種資產往往依託於一定的實體才能得以體現。

⑻ 在所得稅會計裡面,無形資產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是什麼

遞延所得稅的確認是由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產生的,當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時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當賬面價值小於計稅基礎時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企業自創形成的無形資產,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時稅法上允許150%加計扣除,此時雖然產生暫時性差異,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2、差異不產生於企業合並,且不影響應納稅所得和所得稅費用,也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通常情況下,無形資產的減值產生遞延所得稅。

(8)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及納稅調整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應予說明的是,企業因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一般應當記入所得稅費用,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一是某項交易或事項按照會計准則規定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由該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化亦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例如,某企業持有一項可供出售金額資產,成本為1000萬元,會計期末,其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如計稅基礎仍維持1000萬元不變,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500萬元即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該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假設除該事項外,該企業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收之間的差異,且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

會計期末在確認500萬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500萬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0萬

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5萬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

二是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資產、負債,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的,該遞延所得稅的確認影響合並中產生的商譽或是記入合並當期損益的金額,不影響所得稅費用。

⑼ 企業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財稅處理及納稅調整

一、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要求對企業進行的研究開發項目,應當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分別進行核算。對於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一)研究階段支出的確認與計量。研究,是指為了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的調查。研究階段是探索性的,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已經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考慮到研究階段的探索性及其成果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證明其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無形資產的存在,不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因此對於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有關支出應當在發生時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有關支出發生時,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將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究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二)開發階段支出的確認與計量。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相對於研究階段而言,開發階段應當是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考慮到開發階段的研發項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較大,對於自行研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特定條件的予以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否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開發支出發生時,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有關支出發生時,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期末,將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三)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列報
1、自行研發達到預定用途無形資產的列報。只有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才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金額轉入「無形資產」科目。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項目需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自行研發尚未形成達到預定用途無形資產的列報。由於「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在期末已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因此「研發支出」科目的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的研發項目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這也就是說,對於尚未形成達到預定用途無形資產的項目,仍然在「研發支出」科目中進行核算。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則需要根據「研發支出」科目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填列。
例: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該公司董事會認為,研發該項目具有可靠的技術和財務等資源的支持,並且一旦研發成功將降低該公司的生產成本。該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發生材料費用4273.5(進項稅726.5)萬元,人工工資1000萬元,其它費用4000萬元,總計發生研發支出10000萬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6000萬元。該公司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2010年10月20日達到預定用途。假設甲公司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
分析:首先,甲公司經董事會批准研發某項新產品專利技術,並認為完成該項新型技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財務等方面能夠得到可靠的資源支持,並且一旦研究成功將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因此,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可以資本化。其次,甲公司在開發該項新型技術時,累計發生10000萬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6000萬元,符合「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條件。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4000
——費用化支出 6000
貸:原材料 5000
應付職工薪酬 1000
銀行存款 4000
(2)2010年10月20日,該專利技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管理費用 4000
無形資產 6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0
——費用化支出 4000
(3)2010年12月末攤銷
攤銷金額的計算:6000÷10×3÷12=150(萬元)
借:管理費用——專利技術 150
貸:累計攤銷 150
二、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自行研發項目對當期所得稅的影響。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因此,在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對利潤總額進行納稅調減:調減的金額分別是「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支出金額50%,「累計攤銷」科目攤銷金額的50%,從而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繳所得稅。
(二)自行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
1、自行研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的確定。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於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與按照會計准則初始確認的成本是一致的。
對於享受稅收優惠的研發支出,在形成無形資產時,按照會計准則規定確定的成本和計稅基礎是不同的。會計准則確定的成本為研發過程中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而稅法確定的計稅基礎則是在會計入賬價值的基礎上加計50%.即享受稅收優惠的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為賬面價值的1.5倍。
2、自行研發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對於自行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後續計量中,如果是由於攤銷或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為暫時性差異的金額與適用稅率的乘積。
對於享受稅收優惠的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當達到預定用途時,即從「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轉入「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形成了差異。但由於此事項不是企業合並,並且事項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雖然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也不得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企業會計期末研發尚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在「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核算,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列入的項目為「開發支出」而不是「無形資產」。對於「開發支出」項目來說,其形成無形資產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開發支出」列入了資產負債表,在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時,應就「開發支出」項目來確定其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其賬面價值為「研發支出」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對於計稅基礎沒有明確規定。
承上例,假如甲企業對該新技術採用直線法,按10年攤銷。無殘值。2010年10月31日,該新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假設甲企業2010年的利潤總額為7000萬元,無其他的納稅調整事項。則甲企業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
(1)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凈=6000-6000÷10×3÷12=5850(萬元)。
因為2010年末可收回金額為9000萬元,可回收金額大於賬面凈值所以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所以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賬面凈值=5850(萬元)。
(2)2010年末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5850×150%=8775(萬元)。
(3)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8775-5850=2925(萬元)。
(4)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0。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由於自行研發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符合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條件,所以只能計算出自行研發的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的金額,但不能將2925×25%=731(萬元)計人遞延所得稅資產。也就是說雖然這項自行研發無形資產存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其應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為0.
2010年的應繳所得稅=(7000-4000×50%-6000÷10×3÷12×50%)×25%=1231(萬元)。
甲公司2010年的所得稅會計處理為(單位: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31
貸:應繳稅費——應繳所得稅 1231
三、納稅調整
(一)2010年專利技術攤銷納稅調整
2010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附表九《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第15行無形資產,本期會計攤銷金額150萬元,稅收攤銷金額225萬元,納稅調減額75(225-150)萬元,相應在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46行無形資產攤銷,調減應納稅所得額75萬元。
(二)2010年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納稅調整
2010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附表五《稅收優惠明細表》第10行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本期發生額4000萬元,稅法准予扣除額6000(4000×1.5)萬元,納稅調減額2000(6000-4000)萬元,相應在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39行加計扣除,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00萬元。

⑽ 無形資產資本化部分能不能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無形資產沒有達到預定用途的時候是不能加計扣除攤銷額的,是要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回用途的時候再攤銷的,答所以多出來的部分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無形資產資本化運營

在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經營比有形資產經營具有更大的運營空間。無形資產的升值比起其有形資產的擴張來說可以具有更快的速度,具有更大的空間。在我國,資金短缺是企業發展的長期障礙,有形資產的擴張受到了許多制約。這樣,以有限的資金,巧做無形資產經營。是企業快速成長的途徑。無形資產運營是企業資本運作的高級階段。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dectabletemporarydifference)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的暫時性差異及納稅調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