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草原使用費和承包費

草原使用費和承包費

發布時間:2022-08-15 22:38:59

⑴ 四川省草原承包辦法(2003修改)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穩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經營責任制,維護草原生態平衡,促進畜牧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全民所有的草原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草原(以下簡稱草原),按照本辦法規定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
已劃歸部隊、學校、寺院使用的草原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有林場、國有森工企業的草原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草原承包經營責任制長期不變。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草原承包工作的領導。縣級以上牧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承包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本轄區的草原承包合同。第五條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地表、地下資源和其他地下埋藏物,不因草原承包而改變其國家所有權。第二章草原承包的一般規定第六條草原承包應當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合理規劃、以草定畜,促進草原的建設、保護和合理利用。第七條草原承包應當有利於實行定居放牧和開展畜牧業綜合建設,方便農牧民的生產、生活。各戶承包的草原應相對集中成片,並留出牧道、飲水點、配種點等公用場地。第八條草原承包實行以戶承包為主,以聯戶或自然村承包為輔。草原的割草基地、冬春草場可以承包到戶;夏秋草場可以承包到戶或聯戶,也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承包到自然村。第九條實行草原承包時,發包方可以為鄉級事業單位和鄉村寄宿制學校劃出適當數量的草原供其經營管理,也可以留出1—3%的草原由發包方統一經營或者作為調劑使用。第十條劃定承包戶承包草原面積的原則,應當以人口為主,牲畜為輔;以牲畜折價歸戶時的人口和牲畜數量為主,現有人口和牲畜數量為輔。現役軍人中的義務兵、各類在校學生、勞改勞教羈押人員、寺廟宗教人員等,均應計入承包草原的人口。第十一條實行草原承包時,應當確定縣、鄉(鎮)、村、社(組)的草原使用范圍,逐戶劃定草原使用界線,並勾繪上圖,登記造冊。第十二條對沙化、退化、鹼化、鼠荒、灘塗草原,未開發的草原,盆周山區的遠山草原,鼓勵進行開發性承包或者以拍賣使用權等形式招標承包。牧民承包時,不扣減對其他草原的承包基數。第三章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第十三條實行草原承包時,鄉(鎮)人民政府為發包方,單位或個人為承包方。第十四條發包方應當按照草原承包合同的規定,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指導,對承包方進行草原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情況進行監督,為承包方提供必要的生產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第十五條承包方享有依法使用草原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的自主權和對生產成果、經濟收益的自主支配權,享有接受國家和集體資助進行草原建設的權利,在承包經營權受到侵害時可以要求受到保護並向侵害方索賠。第十六條承包方必須按照草原承包合同的規定合理利用和保護草原,接受草原監理機構的監督檢查,保護公共設施和其他國家建設設施、標志,依法繳納稅、費。第十七條承包方應當向發包方繳納草原使用費,由發包方在每年年底收取。草原使用費納入縣、鄉人民政府的育草基金,由財政專戶儲存,按照草原建設規劃專項用於草原基本建設,重點用於冬春草場建設,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平調和挪用。第十八條承包沙化、退化、鹼化、鼠荒、灘塗草原和未開發的草原以及盆周山區的遠山草原的,在5年內免繳草原使用費。軍烈屬、傷殘軍人、特困戶和其他繳納草原使用費確有困難的,經發包方同意,可適當減免草原使用費。第十九條草原使用費根據草原質量每標准畝每年按0.05—0.20元計收,具體收取標准由市、州人民政府確定。草原使用費的使用管理辦法,由省牧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制定。第二十條草原使用費的收支情況必須定期向群眾張榜公布,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四章草原承包合同第二十一條承包經營草原,發包方與承包方必須依法簽訂草原承包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二十二條草原承包合同必須具備以下內容:
(一)發包方的名稱,發包方代表人和承包方代表人姓名;
(二)承包草原的座落、面積、質量;
(三)發包方應當提供的生產經營條件和服務項目;
(四)草原的使用、保護建設和載畜量;
(五)承包方應當繳納的草原使用費;
(六)承包合同的有效期限和終止草原承包合同的條件;
(七)違約責任;
(八)當事人雙方協商約定的其他內容。

⑵ 木里藏族自治縣實施《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實施細則》的補充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確保草原資源永續利用,促進自治縣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結合木里藏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草原畜牧業的特點,制定本補充規定。第二條本補充規定適用於自治縣境內的一切草原,包括草地、草山、草坡、人工草場。第三條自治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草原的資源普查,制定草原建設和畜牧業發展規劃,加強草原的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
自治縣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草原管理。自治縣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設立草原監理機構,鄉(鎮)配備專(兼)職草原監理員,負責草原監理工作。
自治縣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配合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搞好草原管理工作。第四條自治縣境內的草原屬於國家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草原除外)。地表、地下資源和森林不因草原承包而改變其國家所有權。草原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並確定單位或者個人的草原使用范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行佔用。
由鄉(鎮)或牧場、村長期固定使用的草原,可以依法承包給牧戶、牧民聯戶、自然村或其他社會組織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並落實草原保護、建設、管理和使用責任制。
其他社會組織承包草原,必須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在指定范圍內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並接受畜牧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第五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落實草原承包責任制,草原承包責任制堅持七十年不變,允許依法繼承、轉讓、轉包,實行有償使用制度。使用者應依法繳納草原使用費。
承包經營草原,發包方與承包方必須依法簽訂草原承包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草原承包合同依法簽訂後,由自治縣人民政府發放草原使用證。
草原承包後,承包方應加強草原的保護和建設。承包者無力經營、管理,又不轉讓、轉包,造成草原嚴重退化的,發包方有權解除承包合同。第六條依法取得草原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的單位和個人,有合理利用草原、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的權利,有保護、管理、建設草原,繳納草原使用補償費,提供生產經營狀況的義務。
合理利用草原,明確劃分夏秋和冬春草場,實行劃區輪牧。共同承包使用的草場,必須統一確定放牧路線和搬場時間,並簽訂協議共同遵守,由鄉(鎮)人民政府和畜牧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搬場。第七條草原使用權發生爭議時,由爭議的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共同遵守:未達成一致意見的,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協調處理。爭議尚未處理前,維持爭議前的狀況;爭議處理後,應當在所在地區公布,有關當事人應當嚴格執行。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自治縣人民政府申請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八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注重增草提質,調整畜群結構,實行以草定畜,控制載畜數量,嚴禁超載過牧。對超載過牧或進行掠奪性經營的責令限期調減。並按每個羊單位收取草原過牧補償費。超載10%至20%的,每個羊單位每年收取1元至3元;超載20%以上的,每個羊單位每年收取3元至5元。第九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退化草原的綜合治理。鼓勵草原經營者對嚴重退化、沙化、鼠蟲害嚴重的草原進行封育禁牧,補種牧草。引導承包經營者積極開展草原鼠蟲害的測報和防治工作,保護草原捕食鼠蟲的益鳥益獸。第十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草原防火工作,建立預防、撲救體系,制定防火制度和公約,嚴格落實責任制,違反草原防火規定,造成災害的,按國務院《草原防火條例》處理。第十一條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擅自開墾、破壞草原。確需開墾的,須經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國土管理部門審核,報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實行先報批後開墾。因建設需要徵用佔用草原時,應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第十二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在草原上挖沙石、取泥土。確需挖沙取土的,應當經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在指定地點進行,並向畜牧行政主管部門繳納草原植被恢復補償費。
禁止擅自在草原上集中成片採集野生植物。確需採集的,按草原管轄權屬,先報批後採集。並按植被損壞程度繳納補償費。
在承包草原上通行的馬幫和食草畜群,駐扎放牧三天以上的,須經草原承包者同意,並可由承包者收取補償費。

⑶ 土地使用費和土地承包費的區別含義各是什麼

簡單說,土地使用費是向鄉鎮一級及以上政府部門繳納的,土地承包費是向村級繳納的。

⑷ 草原被徵用,根據草原法怎麼補償承包者。

第十四條 承包經營草原,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草原承包合同的內容應當包括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草原四至界限、面積和等級、承包期和起止日期、承包草原用途和違約責任等。承包期屆滿,原承包經營者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承包權。 承包經營草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保護、建設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草原的義務。

第十五條 草原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可以按照自願、有償的原則依法轉讓。 草原承包經營權轉讓的受讓方必須具有從事畜牧業生產的能力,並應當履行保護、建設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草原的義務。 草原承包經營權轉讓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與受讓方在轉讓合同中約定的轉讓期限,不得超過原承包合同剩餘的期限。

第十六條 草原所有權、使用權的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有關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草原利用現狀,不得破壞草原和草原上的設施。

⑸ 青海省草原承包辦法(2010修改)

第一條為了調動單位、集體和牧民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積極性,促進畜牧業生產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及《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辦法》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全省全民所有的及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一切草原、草山、草坡,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均應確認草原使用權,落實草原承包經營權,並頒發草原使用證。第三條草原地表、地下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的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第四條依法確認的草原使用權,承包經營權長期不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五條實行草原有償使用制度,草原使用者必須依法繳納草原使用費。其具體辦法另行規定。第六條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依法固定給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全民所有制單位長期使用。

確認全民所有制單位草原使用范圍的依據是建場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界線以及有關協議,在明確界線的基礎上,按隸屬關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認使用權。

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先由縣人民政府確認鄉(鎮)草原使用范圍,再由鄉(鎮)人民政府確定所屬村(牧)民委員會草原使用范圍,報請縣人民政府審核,確認草原使用權。

機關,企業、部隊、學校、寺院所使用的草原也應固定草原使用權。第七條草原界限未定或有爭議的,在定界或爭議解決前,暫不進行承包。第八條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使用的草原可以由單位統一經營,也可以通過合同形式由職工(戶或聯戶)承包經營。單位為發包方,職工為承包方。

村(牧)民委員會使用的冬春草原必須承包到戶,夏秋草原原則上承包到戶,條件不成熟的,可承包到組或聯戶。鄉或村為發包方,牧民為承包方。

農區的草山、草坡可由村統一經營,也可劃分承包到合作社、聯戶,個人經營。第九條承包經營草原,發包方必須與承包方簽訂承包經營合同。承包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撤銷。第十條發包方有權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檢查、監督。

發包方應當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維護承包方的合法權益,在其職責范圍內為承包方提供各項服務,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並負責進行生產協作和遇到災害時統一使用草場的組織協調工作。第十一條承包經營的期限一般不得少於五十年。第十二條承包經營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使用草原、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經營自主權;

(二)對生產成果和經濟收益的自主支配權;

(三)接受國愛資助、按規定建設草原的權利;

(四)在承包經營權受到侵犯時,請求處理及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五)依法轉讓、子女繼承草原承包使用權的權利。第十三條承包經營者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全面履行承包合同,接受國家指導,服從鄉、村草原建設統一規劃,依法納稅;

(二)以草定畜,合理利用和保護草原;

(三)接受國家草原監理部門的監督;

(四)保護國家建設設施和公共設施;

(五)依照承包合同和國家規定繳納草原使用費,集體提留。第十四條草原承包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踏查現場,明確鄉村集體單位的草場界限、面積和草場等級,並在1:50000-1:100000的地形圖上標出。

(二)綜合人口、牲畜數量和草場等級等因素,提出合理的戶均承包面積,交村(牧)民委員會討論通過。

(三)現場劃定各戶草原使用界線,丈測草場面積,並在1:50000的地形圖上勾出草原界線,標明草原等級。

(四)登記造冊。登記內容應包括:承包草原總面積、各等級草原面積,現有牲畜、人口、勞力、各種草原建設設施數量,四至界線名稱及毗鄰牧戶姓名。

草原承包必須作到權屬明確,四至清楚,標志顯著,數據准確,圖冊相符。第十五條草原承包應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留出牧道、飲水點、配種點等公共草場。第十六條承包使用的草原內的圍欄、棚圈、住房等設施,要相應固定給承包者。由國家補助、牧戶自籌資金建設的草原設施,歸牧戶所有;由國家或集體投資建設的草原設施,所有權為全民、集體所有,由承包方管理、使用、維修,並按期交納使用費,也可折價歸牧戶所有。其使用費、折價費集中於村或鄉,列入草原建設費用。

對草原建設設施,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管護,誰使用,誰收益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平調和侵犯。

⑹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本實施細則適用於自治區內的一切草原,包括牧區、半農半牧區、農區、城市郊區和林區的草場,以及草場上的野生植物、野生動物資源。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加強對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利用,是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由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長負主要責任。第四條旗縣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第五條保護草原是一切單位和個人應盡的義務。對破壞草原的行為,一切單位和個人有權監督、檢舉和控告。第六條對在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利用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和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草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七條全民所有草原由旗縣人民政府確認草原使用權,核發《草原使用證》。集體所有草原由旗縣人民政府確認草原所有權,核發《草原所有證》。
嘎查村農牧民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原所有證》發給嘎查村農牧業集體經濟組織;已經屬於蘇木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草原所有證》發給蘇木鄉鎮農牧業集體經濟組織;已經分別屬於嘎查村內兩個以上農牧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草原所有證》分別發給各該農牧業集體經濟組織。第八條草原所有權、使用權爭議未解決之前,不得在有爭議的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
(一)遷入居民;
(二)興建草庫倫、棚圈、放牧點等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永久性建築;
(三)破壞原有的生產生活設施,干擾對方的生產生活;
(四)進行容易激化矛盾的其他活動。第九條全民所有草原和集體所有草原,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從事畜牧業生產。承包草原由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同承包者依法簽訂草原承包合同,確認草原承包經營權。第十條草原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轉包和轉讓。
草原承包經營權轉包或者轉讓給自治區以外的單位和個人的,必須經旗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簽訂、轉包和轉讓草原承包合同的,按照《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承包合同條例》的規定執行。第三章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使用第十二條自治區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應當全面勘測,制訂總體規劃,嚴格保護管理,合理利用,有計劃地進行建設,保障草原的生態平衡和永續利用。第十三條旗縣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應當根據不同類型和不同年份,分別規定適宜載畜量。
草原使用者應當定期進行草場查測,根據實際產草量,確定每年牲畜的飼養量和年末存欄量,實行以草定畜,做到草畜平衡。
旗縣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對超過規定載畜量放牧,出現退化、沙化的草原,應當責成草原使用者採取輪牧、封育、人工種草、建設草庫倫等措施,恢復植被。第十四條實行草原建設保證金儲備制度。超過規定載畜量的,草原使用者應當儲備草原建設保證金。草原使用者進行草原建設或者做到草畜平衡的,予以返還。具體管理辦法另行規定。第十五條草原建設成果受法律保護,可以依法繼承或者轉讓,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方式侵佔、破壞。第十六條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草原或者使用全民所有草原,在依法辦理用地手續時,必須經旗縣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第十七條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草原或者使用全民所有草原的,由徵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單位支付草原補償費。
徵用集體所有草原,按照該草原被徵用前五年平均年飼養牧畜價值和年產經濟植物價值之和的6至10倍支付草原補償費。
使用全民所有草原,原使用單位和個人受到損失的,參照徵用集體所有草原補償費標准給予適當補償。第十八條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公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徵用草原的,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降低草原補償費標准。第十九條國家建設徵用集體所有草原或者使用全民所有草原的,由徵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單位比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支付安置補助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第二十條蘇木鄉鎮、嘎查村建設使用集體所有草原的,在依法辦理用地手續時,必須經旗縣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
蘇木鄉鎮、嘎查村建設使用集體所有草原,應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給草原所有者相應補償,並妥善安置農牧民的生產和生活。

⑺ 青海省草原承包辦法

第一條為了調動單位、集體和牧民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積極性,促進畜牧業生產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及《青海省實施細則》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全省全民所有的及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一切草原、草山、草坡,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均應確認草原使用權,落實草原承包經營權,並頒發草原使用證。第三條草原地表、地下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的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第四條依法確認的草原使用權,承包經營權長期不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五條實行草原有償使用制度,草原使用者必須依法繳納草原使用費。其具體辦法另行規定。第六條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依法固定給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全民所有制單位長期使用。
確認全民所有制單位草原使用范圍的依據是建場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界線以及有關協議,在明確界線的基礎上,按隸屬關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認使用權。
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先由縣人民政府確認鄉(鎮)草原使用范圍,再由鄉(鎮)人民政府確定所屬村(牧)民委員會草原使用范圍,報請縣人民政府審核,確認草原使用權。
機關,企業、部隊、學校、寺院所使用的草原也應固定草原使用權。第七條草原界限未定或有爭議的,在定界或爭議解決前,暫不進行承包。第八條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使用的草原可以由單位統一經營,也可以通過合同形式由職工(戶或聯戶)承包經營。單位為發包方,職工為承包方。
村(牧)民委員會使用的冬春草原必須承包到戶,夏秋草原原則上承包到戶,條件不成熟的,可承包到組或聯戶。鄉或村為發包方,牧民為承包方。
農區的草山、草坡可由村統一經營,也可劃分承包到合作社、聯戶,個人經營。第九條承包經營草原,發包方必須與承包方簽訂承包經營合同。承包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撤銷。第十條發包方有權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檢查、監督。
發包方應當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維護承包方的合法權益,在其職責范圍內為承包方提供各項服務,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並負責進行生產協作和遇到災害時統一使用草場的組織協調工作。第十一條承包經營的期限一般不得少於五十年。第十二條承包經營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使用草原、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經營自主權;
(二)對生產成果和經濟收益的自主支配權;
(三)接受國愛資助、按規定建設草原的權利;
(四)在承包經營權受到侵犯時,請求處理及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五)依法轉讓、子女繼承草原承包使用權的權利。第十三條承包經營者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全面履行承包合同,接受國家指導,服從鄉、村草原建設統一規劃,依法納稅;
(二)以草定畜,合理利用和保護草原;
(三)接受國家草原監理部門的監督;
(四)保護國家建設設施和公共設施;
(五)依照承包合同和國家規定繳納草原使用費,集體提留。第十四條草原承包應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踏查現場,明確鄉村集體單位的草場界限、面積和草場等級,並在1:50000-1:100000的地形圖上標出。
(二)綜合人口、牲畜數量和草場等級等因素,提出合理的戶均承包面積,交村(牧)民委員會討論通過。
(三)現場劃定各戶草原使用界線,丈測草場面積,並在1:50000的地形圖上勾出草原界線,標明草原等級。
(四)登記造冊。登記內容應包括:承包草原總面積、各等級草原面積,現有牲畜、人口、勞力、各種草原建設設施數量,四至界線名稱及毗鄰牧戶姓名。
草原承包必須作到權屬明確,四至清楚,標志顯著,數據准確,圖冊相符。第十五條草原承包應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留出牧道、飲水點、配種點等公共草場。第十六條承包使用的草原內的圍欄、棚圈、住房等設施,要相應固定給承包者。由國家補助、牧戶自籌資金建設的草原設施,歸牧戶所有;由國家或集體投資建設的草原設施,所有權為全民、集體所有,由承包方管理、使用、維修,並按期交納使用費,也可折價歸牧戶所有。其使用費、折價費集中於村或鄉,列入草原建設費用。
對草原建設設施,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管護,誰使用,誰收益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平調和侵犯。

⑻ 因建設使用國家所有的草原的,應當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對草原承包經營者給予補償。

【釋義】本條是對徵用或者使用草原應當給予補償及交納草原植被恢復費的規定。 本條第一款是對建設徵用集體所有草原和使用國家所有草原給予補償的規定。草原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是農牧民所享有的基本權利,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徵用包括草原在內的非耕地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同時該條對耕地的徵用補償標准作了十分詳細的規定。此外,《土地管理法》第48,49條還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確定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予以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用土地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徵用農牧民集體所有的草原,要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權益,依法妥善安置好草原承包者的生產和生活,做到其生活水平不降低。
集體草原補償是徵用單位向原所有權單位支付有關開發、投入、產出的補償。集體經濟組織為了提高草原的產值,方便牧民群眾生產,對其開發利用時進行的投入,如興修水利灌溉系統、修建牧道、葯浴池、配種站、牲畜圈舍、人畜引水設施、圍欄、防火設施等基礎設施投入進行適當補償。
國家所有的草原,絕大多數已承包到戶,這是廣大農牧民的基本生產、生活資料。建設使用這部分草原意味著承包經營者將失去基本生產生活資料,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補償。補償也應包括兩部分:一是對農牧民失去草原的補償;二是對畜牧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人損失的補償。
第二款是對因建設徵用、使用草原應交納草原植被恢復費及其使用的規定。主要內容: 一是因建設徵用、使用草原的應交納草原植被恢復費。這一規定是新增加的內容。這是因為不論是使用國家草原還是徵用集體所有的草原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草原生態環境。草原資源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徵用、使用草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草原資源總量的減少,徵收草原植被恢復費用於異地恢復草原植被,改良和治理退化草原,從而保持草原資源總量的動態平衡和草原生態環境的相對穩定。二是草原植被恢復費必須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草原植被恢復費的徵收,其目的就是用於異地建植草原和對現有低產、退化草原的治理改良,以彌補草原被征佔用造成的資源損失,因此,草原植被恢復費在草原保護與建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不少草原牧區基層政府和部門因財政資金短缺,截留挪用各項支農資金和收費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本應投人於草原恢復和建設的資金經費不能如實使用,欠帳的缺口大,草原資源損失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嚴重破壞環境的情況持續發生,本款強調草原植被恢復費必須專款專用,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對此要承擔首要責任,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也要對這項費用的使用履行監督管理的職責,共同確保草原植被恢復費取之於草,用之於草。三是目前,部分省、自治區根據實際情況規定了本地方草原植被恢復費的徵收標准、范圍和使用管理方式。而本條規定全國性的草原植被恢復費的徵收使用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價格、財政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主要是考慮了草原植被恢復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涉及到這項費用徵收管理一系列重要事項,需要調整好多方的權益關系,又需要保證是依法徵收、專項使用,因此,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制定該辦法更加具有權威性,便於國家及時掌握全國草地資源的變化,監督管理統籌安排該項資金

閱讀全文

與草原使用費和承包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