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持有待售固定資產是不是固定資產
是固定資產。報表列示重分類為流動資產列示.
1.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
①企業已經就處置該非流動資產作出決議;
②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
③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
2.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和處置組,處置組是指作為整體出售或其他方式一並處置的一組資產.如果處置組是一個資產組,並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將企業合並中取得的商譽分攤至該資產組,那麼處置組應包括商譽.
3.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首先比較其賬面價值與公允處置凈額(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如果賬面價值高於公允處置凈額應按其其差額提取減值准備,如果賬面價值低於公允處置凈額則不作處理;
4.持有待售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5.符合持有待售條件的無形資產等其他非流動資產,比照上述原則處理,此處所指其他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保險合同中產生的合同權利.
6.某項資產或處置組被劃分為持有待售,但後來不再滿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企業應當停止將其劃分為持有待售,並按照下列兩項金額中較低者計量:
①該資產或處置組被劃分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按照其假定在沒有被劃歸為持有待售的情況下原應確認的折舊、攤銷或減值進行調整後的金額;
②決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額.
7.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報表列示
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由非流動資產重分類為流動資產列示.
Ⅱ 今年CPA會計《無形資產》增加了「持有待售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原理都一樣)
現企業有一已經用了三年的舊固定資產,現在的賬面價值是5000元,如今跟另一企業簽訂了該舊固定資產的銷售合同於三個月後二手賣出去,合同價6000塊(假設這里賣方不負擔任何處置費用),此時由於簽了合同了,有保障了,將其劃為待售的固定資產,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於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原賬面價值5000,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為6000,所以賬面不動它保持5000,在三個月後賣的時候再確認營業外收入1000(實質就是以後確認收益);如果合同價是4000的話,此時就得調整了,將其預計凈殘值計為4000,虧的1000作為資產減值損失(實質上就是此時確認損失),從中可以看出准則本著謹慎性的原則不能高估利潤。
注意: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現在劃分為持有待售了,賬面價值調整後,直到賣出去的這三個月就不用管它了,不提折舊不做減值測試,女兒已經定婚了不愁嫁不出去了所以不必操心折舊與減值!)
Ⅲ 持有待售類別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都重新計量嗎
不需要
資產負債表日重新計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時,其賬面價值高於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後的凈額的,應當將賬面價值減記至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後的凈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持有待售資產減值准備。後續資產負債表日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後的凈額增加的,以前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並在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別後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內轉回,轉回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別前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不得轉回。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不應計提折舊或攤銷。
持有待售的處置組中的非流動資產不應計提折舊或攤銷,持有待售的處置組中的負債和適用其他准則計量規定的非流動資產的利息或租金收入、支出以及其他費用應當繼續予以確認。
Ⅳ 關於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是否進行攤銷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
一是企業已經就版處置該非流動資產權作出決議;
二是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
三是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
因此2011年4月1日的行為使該無形資產處於持有待售狀態。持有待售狀態使得資產轉為商品狀態,因此除了核算必要的公允價值已評估是否減值外,其他分攤都被凍結到轉為持有待售時點的狀態。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無形資產因新技術的出現會發生貶值;若企業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也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改進現有技術,又使得無形資產發生增值。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對企業獲利能力有著巨大影響。
然而,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所反映的無形資產是一種待攤費用,不能表明其價值變化的情況,從而也不能體現企業收益能力的變動。會計信息使用者根據按歷史成本計量的無形資產和企業獲利能力等信息,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決策。
Ⅳ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什麼時候計提折舊或攤銷
1、固定資產,按月攤銷,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在改擴建或更新改造過程中不需要計提折舊或攤銷;持有待售時不需要計提折舊或攤銷。
2、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有限的,按月攤銷,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3、投資性房地產,為建築物的,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一致,當月增加,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當月照提折舊。投資性房地產,為土地使用權的,同無形資產計提攤銷一致,當月增加,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當月不再攤銷。
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計提折舊或攤銷。
(5)持有待售資產的攤銷和折舊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會計准則規定,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電信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215號)規定,電信企業因按實際竣工決算價值調整原暫估價或發現原計價有錯誤等原因調整固定資產價值,
並按規定補提以前年度少提的折舊,不允許在補提年度扣除,應相應調整原所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相應多繳納稅額可抵頂以後年度應繳的所得稅。
也就是說,稅法要求固定資產的價值確定後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暫估價值,並按規定補提(沖提)以前年度少提(多提)的折舊,應相應調整原所屬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Ⅵ 什麼是持有待售固定資產,是否需要計提折舊
先簡單的說下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確定的條件,作出決定、簽訂協議、短時內完成。
個人認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已經不是非流動資產了,而是屬於流動資產了,資產負債表流動資產里有一欄劃分持有待售的資產就是為它准備的,其實從報表上讓人感覺已經不是固定資產了,再次最主要轉讓價格協議的存在,一開始就進行價格與賬面價值的比較並作出調整,所以持有待售即使不折舊也不會影響企業的利潤了。
舉個正常的固定資產處置例子,不考慮稅費:
①假設某固定資產原值1000,半年折舊為100,半年後出售價格為600。
本年折舊分錄:
借
成本費用科目
100
貸
累計折舊
100
借
固定資產清理
900
累計折舊
100
貸
固定資產
1000
借
銀行存款
600
貸
固定資產清理
600
借
固定資產清理300
貸
營業外支出
300
上面分錄我們得出,企業的整體損益=成本費用100+營業外支出300=400
再舉個同樣的例子:
②假設某固定資產原值1000,劃分為持有待售,簽訂協議價格為600半年後轉讓
,若半年正常折舊為100。
企業劃分持有待售時候,第一步做的就是做調整,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做比較,低於的做減值處理,那麼根據題目我們需要做400的減值損失。那麼賬面價值就是600了,賣出去也是600了,企業的整體損益跟上面一樣也是400。即使折舊,折舊額100,那麼半年後賬面價值為500,賣出600,企業的整體損益跟上面一樣還是400。
Ⅶ 持有待售固定資產停止計提折舊的時間點
資產是卡時點的,對於待出售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下月不提,當月新增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Ⅷ 正常的資產處置與持有待售有什麼區別
是固定資產。報表列示重分類為流動資產列示.
1.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
①企業已經就處置該非流動資產作出決議;
②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
③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
2.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和處置組,處置組是指作為整體出售或其他方式一並處置的一組資產.如果處置組是一個資產組,並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將企業合並中取得的商譽分攤至該資產組,那麼處置組應包括商譽.
3.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首先比較其賬面價值與公允處置凈額(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如果賬面價值高於公允處置凈額應按其其差額提取減值准備,如果賬面價值低於公允處置凈額則不作處理;
4.持有待售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5.符合持有待售條件的無形資產等其他非流動資產,比照上述原則處理,此處所指其他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保險合同中產生的合同權利.
6.某項資產或處置組被劃分為持有待售,但後來不再滿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企業應當停止將其劃分為持有待售,並按照下列兩項金額中較低者計量:
①該資產或處置組被劃分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按照其假定在沒有被劃歸為持有待售的情況下原應確認的折舊、攤銷或減值進行調整後的金額;
②決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額.
7.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報表列示
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由非流動資產重分類為流動資產列示.
Ⅸ 持有待售固定資產 是否需計提減值
不需要,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對於這個規定您這樣來理解,因為在轉為持有至待售的固定資產之日,已經將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為預計凈殘值了,所以在後續的持有期間內就不需要再對其進行折舊和計提減值。
一、持有待售資產的確認條件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
1、企業已經就處置該非流動資產作出決議;
2、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
3、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
二、持有待售固定資產核算的內容
1、單項資產;
2、處置組:是指作為整體出售或其他方式一並處置的一組資產。
另外,符合持有待售條件的無形資產等其他非流動資產,比照上述原則處理。
三、持有待售資產的會計處理
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的處理有兩個特別的地方:
1、對於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於調整後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2、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不再計提折舊,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四、持有待售資產變更的會計處理
當不再滿足持有待售的確認條件時,企業應當停止將其劃歸為持有待售,並按照下列兩項金額中較低者計量:
1、該資產或處置組被劃歸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按照其假定在沒有被劃歸為持有待售的情況下原應確認的折舊、攤銷或減值進行調整後的金額。這種情況就要求追溯到被劃歸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視同從未被劃分為持有待售固定資產處理,並按原規定計算折舊、攤銷或減值。
2、決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額。
之所以要注意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的處理,是因為固定資產在持有待售狀態時有一些特別的處理要求。
Ⅹ 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是什麼意思
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和處置組,金額等於「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減去「持有待售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期末余額。處置組是指作為整體出售或其他方式一並處置的一組資產。
如果處置組是一個資產組,並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0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將企業合並中取得的商譽分攤至該資產組,或者該處置組是這種資產組中的一項經營,那麼在處置時,應將商譽一並沖掉。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
1、企業已經就處置該非流動資產作出決議;
2、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
3、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
待售條件處理
某項資產或處置組被劃分為持有待售,但後來不再滿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企業應當停止將其劃分為持有待售,並按照下列兩項金額中較低者計量:
1、該資產或處置組被劃分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按照其假定在沒有被劃歸為持有待售的情況下原應確認的折舊、攤銷或減值進行調整後的金額;
2、決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額。
(10)持有待售資產的攤銷和折舊擴展閱讀
本准則的計量規定適用於所有非流動資產,但下列各項的計量適用其他相關會計准則:
1、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2、採用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後的凈額計量的生物資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
3、職工薪酬形成的資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
4、遞延所得稅資產,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
5、由金融工具相關會計准則規范的金融資產,適用金融工具相關會計准則;
6、由保險合同相關會計准則規范的保險合同所產生的權利,適用保險合同相關會計准則。
終止經營,是指企業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能夠單獨區分的組成部分,且該組成部分已經處置或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別:
1、該組成部分代表一項獨立的主要業務或一個單獨的主要經營地區;
2、該組成部分是擬對一項獨立的主要業務或一個單獨的主要經營地區進行處置的一項相關聯計劃的一部分;
3、該組成部分是專為轉售而取得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