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談《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
馬卓敏1 王蕊1 姚傳斌2 路煥1
(1.山東省國土資源資料檔案館;2.蓬萊市國土資源局)
摘要 《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為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標志著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作為省級地質資料管理人員和立法的參與者,筆者從立法的必要性、立法進程和主要亮點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
關鍵詞 《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必要性 進程 主要亮點
2014年2月10日,山東省政府以273號令頒布《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並於4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是山東省第一部規范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省政府規章,填補了地質資料管理方面的立法空白,對於依法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和開發利用,服務地質勘查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立法的必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也隨之發生變革,突出表現為:一是地質資料管理體制不完善,匯交人依法匯交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專業人員、技術知識及保管條件,地質資料欠交和丟失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地質資料管理比較分散,尚未實現統一匯交。特別是水文、工程、地震地質資料,分別由電力、交通、水利、城建、地震等部門管理,由於缺乏匯交監管機制,各部門自行其是,無法統一的收管用和資源共享,阻礙了全省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產業化建設進程。三是地質資料監管職能無法向基層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延伸,導致由市、縣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發證、組織評審的地質資料無人管理,本轄區內地質資料匯交人是否履行了匯交義務,無從查知,無法協助部、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對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實施有效監管。四是對於在境外開展地勘工作的國家投資項目,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不能有效地掌握項目詳情。五是各級地質資料館藏建設普遍落後、資料利用率相對低下。
由於《地質資料管理條例》頒布實施較早且過於原則性,難以適應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的實際工作需要。《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又屬國土資源部規章,具有一定的部門局限性,難以協調山東省各有關部門。在十多年的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中,山東省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管理體制上也進行了大膽創新,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山東省政府規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2 《辦法》的立法進程
2.1 立法調研階段
2009年7月,山東省召開了由國土資源、地礦、冶金、煤炭、黃金等方面專家參加的地質資料需求及國土資源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討論會,成立地質資料社會需求調研組,開展地質資料專題調研,調查了解各行業對地質資料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2010年,初步有了要為地質資料管理立法的想法,山東省國土資源廳資源處和資料館資料管理人員認真學習了地質、檔案、計算機等方面的各項法律法規,重點學習了江蘇、遼寧、吉林、福建、湖北、陝西等省的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為廣泛學習兄弟省份地質資料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先後到全國地質資料館及上海、廣東、江蘇、遼寧、內蒙古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
2.2 立法籌備階段
2.2.1 《辦法》初稿定稿
2012年,將立法工作納入到山東省政府立法計劃項目,省國土資源廳成立立法起草小組,啟動起草工作,在充分調研和反復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初稿。初稿形成後,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增強《辦法》的可執行力,省廳法規處和資源處聯合召開了座談會,邀請省政府法制辦法制、部分市國土資源局儲量科、法規科負責人,以及冶金、煤田、地勘等檔案館負責人等參加。與會人員對《辦法》初稿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修改建議。
2.2.2 經多次討論和修改後,形成《辦法》草案
根據座談會上各方面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2012年8月底,省法制辦、廳法規處、廳資源處、資料檔案館、濟南市國土資源局、臨沂市國土資源局有關人員在濟南進行了《辦法》草案統稿工作,逐條逐句地修改完善,形成《辦法》草案會簽稿,並正式提交省法制辦。隨後省法制辦召集省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水利、海洋與漁業、地震等部門,對草案會簽稿進行討論,各部門根據各自情況提出了相關建議和意見,其中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震等地質資料是否統一匯交進行了激烈討論。通過多次討論、協調和修改,大家對《辦法》草案各項內容達成一致意見,《辦法》草案順利通過,省法制辦將草案上報省政府。
2.3 《辦法》正式頒布
2014年1月9日,《辦法》在省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通過,省長郭樹清2月10日簽署第273號省政府令予以頒布,並於4月1日起施行。
3 《辦法》的主要亮點
現《辦法》分為五章,即總則、地質資料的匯交、地質資料的保管和利用、法律責任、附則,共33條。《辦法》在吸收、借鑒了兄弟省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從山東省實際出發,系統全面地歸納了山東省在地質資料管理方面的成績和經驗,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1 賦予設區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地質資料監管職能
為進一步加大地質資料的監管力度,《辦法》建立了三級管理制度,第四條第二款明確賦予設區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接受、保管、利用地質資料的職能,以及協助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監督轄區內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的職能。
2012年,山東省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成果、實物、原始地質資料匯交實行全程監管,目前只有國家和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及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擁有平台的使用權,為進一步加強對地質資料匯交監管,避免因各部門之間信息不暢導致的地質資料不交、漏交、瞞交、欠交現象的發生。《辦法》第五條明確提出,要在建立健全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和信息化服務體系,對地質資料進行全面匯交進行監督管理,賦予設區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地質資料匯交監管許可權,對其開放監管平台市級監管許可權。
3.2 把地質資料管理納入財政預算
為進一步健全完善市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提升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和保管單位的管理水平。《辦法》第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開展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利用的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信息化建設,並將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地質資料館藏機構館舍建設、管理人員工資、資料收管用運行經費等均可以依據此條申請財政支持,給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3.3 建立了地質資料匯交責任機制和委託匯交制度
《辦法》建立了地質資料匯交責任機制,第四條第三款規定「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海洋與漁業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有關的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山東省多年來地質資料管理的實踐證明,政府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溝通和配合,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分散,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震等地質資料無法實現統一匯交和管理,因此該條明確了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有利於促使各部門將項目的信息及時通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敦促匯交人依法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
地質資料的編制和匯交專業性較強,需要由具備資質的地質單位來承擔,一般情況下,項目的出資方往往不是地質項目的承擔者,項目結束後項目承擔方把資料移交給出資方,但出資方不懂得地質資料管理,造成資料缺失和欠交、報告質量較差的現象頻出。因此,《辦法》第八條規定「出資人可以書面委託承擔地質工作的單位代為匯交地質資料」,這樣就在不改變法定責任主體的前提下,大大縮短了資料的匯交周期,保證了地質資料的質量。
3.4 明確了違反地質資料匯交義務的法律責任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第二十條和二十一條雖然規定了未按期匯交地質資料和偽造地質資料的法律責任,但對驗收不合格的地質資料未按期規定期限和要求修改補充的未做規定。因此,《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匯交人對驗收不合格的地質資料未按規定期限和要求修改補充的,視為不匯交地質資料,由負責接收地質資料的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山東省建立地質資料匯交情況誠信檔案,並在省廳網站公布誠信單位名單、非誠信單位名單和處罰決定。加大對欠交地質資料、無特殊原因拒不補交地質資料、職能單位不認真履行職責等的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多次不履行匯交義務或者不及時匯交資料的,不得申請新的探礦權、采礦權,不得承擔國家出資的地質工作項目,不得申報國家科技獎。
3.5 明確了境外投資的地質資料匯交要求
近幾年,山東省境外投資地質找礦的力度不斷加大,國家出資所形成的地質資料,對我們找礦和科學研究工作具有較強的參考和借鑒作用,為了確保這部分資料不流失,《辦法》附則第三十二條規定「本省從事地質工作的單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以外承擔國家出資項目所取得的地質資料的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4 《辦法》的執行情況
4.1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座談會
《辦法》頒布後,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領導高度重視,為了做好貫徹實施工作,及時召開貫徹實施《辦法》發布和座談會,邀請省法制辦、國土資源廳、財政廳、住建廳、水利廳、海洋與漁業廳、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煤田地質局負責人,以及有關新聞媒體參加了會議。廳領導要求全省國土資源系統以《辦法》的頒布為契機,抓好宣傳和落實,理清工作思路,切實重視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的基礎工作,加強地質資料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和業務體系建設,提升整體業務和社會化服務能力。
4.2 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和報道
為使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辦法》的重要性,切實加強學習、宣傳和貫徹,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制定了《辦法》的宣傳和培訓方案,以魯國土資字〔2014〕219號文件的形式發放各市縣國土資源局。目前各市縣國土資源局結合各自實情進行集中時間學習,深入研究,積極探索,切實把《辦法》的精神實質理解透、把握准。
為擴大《辦法》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使全省各級地質資料管理人員深入領會依法行政精神實質,做好地質資料管理與礦政、地政、測政及綜合事務工作的銜接工作,《山東省國土資源導報》、《山東國土資源》雜志、各大網站對《辦法》進行了專題報道。
4.3 公布了山東省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為提升《辦法》的可操作行,使廣大匯交人明確資料匯交詳情,根據《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迅速制定了《山東省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細目》、《山東省原始地質資料匯交細目》和《山東省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細目》,2014年3月26日以魯國土資發〔2014〕13號文件的形式向全省進行發布。
⑵ 山東省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促進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以下簡稱《礦產資源法》)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要實行積極扶持、合理規劃、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鼓勵、指導和幫助鄉鎮集體礦山企業的發展;通過行政管理,指導、幫助和監督個人依法采礦。第三條 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鄉鎮集體和個體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領取采礦許可證。
采礦權不得買賣、出租、轉讓,不得用作抵押。第四條 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第五條 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和采礦許可證的統一制發工作;省有關主管部門協助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本行業鄉鎮集體礦山企業開辦的審批工作。
市、地、縣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有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業鄉鎮集體礦山企業登記審查,審批分管范圍內的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第二章 采礦范圍第六條 凡適合鄉鎮集體開採的中、小礦床和大型礦床的邊角礦塊及其他國家允許鄉鎮集體礦山企業開採的礦床,經過審定後可劃交鄉鎮集體礦山企業開采。鄉鎮集體礦山企業開採的礦種和范圍由省有關主管部門會同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按照統籌規計、合理布局的原則審定。礦界由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審批機關劃定。礦界劃定後,經同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復核,由縣人民政府予以公告,責成有關部門和礦山企業埋設界樁和地面標志。並繪制標明礦界的平面圖和剖面圖。第七條 個體采礦,只限於採挖零星分散資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為生活自用採挖少量礦產。個體采礦礦種和范圍由市、地有關主管部門會同縣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定。礦界由縣有關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劃定。第八條 國家規劃建設的礦區、國營礦山企業已開採的礦區、列入國家規劃正在進行勘查的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礦產資源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地區和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未經批准不準開辦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第九條 《礦產資源法》生效前國營礦山企業礦區范圍內已有的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經國營礦山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的,可在劃定的礦界范圍內繼續開采;能納入國營礦山統一規劃與管理的,可聯合開采;影響國營礦山企業正常生產或影響國家其他建設的,應當關閉或到指定的其他地點開采,由礦山企業或建設單位給予合理的補償,並在當地人民政府的協助下,妥善安置群眾生活。
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搬遷到其他地點開采時,需按規定重新辦理申請登記,領取采礦許可證。第三章 審批程序第十條 鄉鎮集體礦山企業申請采礦,需有一定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有合理的開采礦山設計和計劃;有相應的生產技術條件;有切實的安全和環境保護措施;必須與國營礦山和其他毗鄰采礦企業的礦界明確。第十一條 鄉鎮集體礦山企業開采大、中型金屬和重要非金屬礦床;大型建築材料礦床;黃金、白銀、煤、金剛石和具有特殊工業價值的礦床,均由市、地有關主管部門審查,報省有關主管部門審批,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復核,頒發采礦許可證;其他礦床,由縣(市)有關主管部門審查,報市、地有關主管部門審批。由市、地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復核,發放采礦許可證,報省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備案。第十二條 以盈利為目的的個體采礦,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報縣有關主管部門審批,縣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發放采礦許可證,報省、市、地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備案。
個人自采自用砂、石、粘土等普通建築材料,應按鄉(鎮)人民政府授權的村民委員會指定的地點和規定的數量進行開采,可不領取采礦許可證。第十三條 取得采礦許可證的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以盈利為目的的個體采礦者,須按有關規定分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勞動部門領取營業執照和安全生產合格證,方可開采營業。
⑶ 地質礦產不是國家的嗎為什麼地質隊可以入股分紅,聽說山東六隊有一年分紅翻了十五番,誰能解釋一下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規定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國家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任何符合條件單位或者企業可依法申請,經批准取得探礦權、采礦權來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政府通過收取礦權價款和使用費後,將探礦和采礦的使用權買出讓給了符合條件單位或者企業。
地質隊可以擁有探礦權和采礦權單獨開發,也可以入股分紅,這是只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⑷ 山東省砂石采礦需要本地政府參股嗎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不需要。山東省實施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辦法(3),其中規定的是:准予登記的,采礦權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依照國家規定向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繳納采礦權使用費和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價款,辦理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
⑸ 礦山環境治理現狀
1.2.1 項目實施及資金投入
20世紀90年代以前,由於體制、管理和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礦產資源開發一直處於粗放管理狀態,大部分礦山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致使礦山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礦山地質災害頻繁發生,不僅威脅到礦區居民的生產、生活安全,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我國礦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90年代初期,礦山環境屢遭受破壞和不斷惡化的趨勢引起中央及各級政府的廣泛重視,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建設工作逐漸提到日程。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先後在全國建立了煤炭、石油、有色金屬、黃金等礦山開采和燃煤發電、燒制磚瓦等20多個不同類型的土地復墾試點。國家環保總局結合全國的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在馬鞍山、淮北、遷安等10多個市、縣開展了以礦區環境保護和生態重建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示範區試點建設工作。冶金、煤炭、化工、有色金屬等部門也從本行業的實際出發,開展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試點工作。如神華集團公司自1986年開發神府東勝礦區以來,堅持開發建設與污染治理同步實施,先後建起了污水處理廠、選煤廠煤泥水處理系統等一批環保設施,營造了礦區防護林,不僅使礦區水環境、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在礦區治理區內植被覆蓋率也由原來的14%提高到39%。又如馬鞍山南山鐵礦是一個有80餘年開采歷史的老礦,地表植被破壞殆盡。為了做好土地復墾工作,該礦專門成立了復墾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專職復墾隊伍,通過幾年的努力,廢棄土地的復墾率已達到70%。山西潞安礦務局王莊煤礦採用人工造林綠化新技術,為矸石山的綠化探索出一條新路子,不僅治理了礦山「三廢」,復墾了土地,恢復了生態,而且樹立了樣板,為推動全國礦區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貢獻。
2001~2002年,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利用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投資2350萬元,地方自籌資金3052.16萬元,在全國范圍內選擇礦山環境問題突出的湖北、江西、黑龍江、四川、北京、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湖南、山東、江蘇、浙江、新疆、甘肅16個省(區、市),安排18個國有老礦山進行礦山環境治理試點(山東和湖南安排2個試點項目,其餘省(區、市)各安排1個試點項目)。治理礦區種類包括鐵礦、煤礦、鉛鋅礦、銅礦和石材礦等,治理對象包括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和礦區地質災害治理等。項目驗收結果表明,由於中央和地方配套資金的相互支持,90%的項目超額完成設計工程量,18個項目工程質量均達到預期要求,全部驗收合格。通過項目的實施,老礦區內長期威脅居民生產、生活安全的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得到治理,久棄荒廢的土地得以復墾,千瘡百孔的礦區生態環境重現生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後續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2003年11月10日,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下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辦法(試行)》通知,正式啟動兩權專款用於礦山環境治理工作。主要治理對象是計劃經濟時期建設的國有礦山,重點開展:①因采礦活動造成的地面開裂、沉降、塌陷等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的治理;②因采礦活動引起的區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乾枯、危損尾礦壩等的治理;③因采礦活動形成的礦山尾礦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近年來,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逐年加大對礦山環境治理投入力度。2003年,在全國22個省(區、市)批復實施礦山環境治理項目74個,中央財政投資1.72億元。2006年,在全國31個省(區、市)批復實施礦山環境治理項目339個,中央財政投資13.16億元。在項目的批復數量上,2004年和2006年的增加幅度較大,分別增加了129.73%和75.77%;中央財政對項目投入呈穩步增加趨勢,年平均增幅達66.30%。2003~2007年底利用兩權專款,在全國31個省(區、市)共批復實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1118個,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7.10億元。
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根據各省(區、市)礦山環境治理目標,並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和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需求,地方財政向礦山環境治理投入力度也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再由於國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參與礦山環境治理的優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企業和個人投資礦山環境治理的積極性。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以來,全國用於礦山環境治理的地方財政資金達4.00億元,企業自籌資金達15.51億元。
1.2.2 治理成效
隨著我國關於礦山環境保護與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逐步健全、完善和進一步貫徹落實,以及國家和省(區、市)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和監管力度的日益加大,隨著社會公眾及礦山企業對礦山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礦山開發者重開發輕保護、肆意破壞污染礦山環境的勢頭已被有效遏制,在保護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被佔用破壞的土地、防治地質災害和礦山「三廢」綜合治理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特別是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正式啟動兩權專款用於礦山環境治理工作以後,在全國范圍內的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得以有序開展,一些計劃經濟時期建立的國有大中型礦山、閉坑礦山和無法找到責任人的礦山的地質環境逐步得到恢復治理,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已實施項目的示範作用,以及有關鼓勵政策的出台,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企業和個人參與礦山環境保護治理的積極性,使礦山環境保護治理的資金投入更趨於多元化,治理范圍更廣泛、治理成效更顯著。
1.2.2.1 礦山佔用破壞土地恢復治理
截至2007年底,全國累計恢復治理礦山佔用破壞土地面積約15.50萬公頃,治理率達9.35%。現階段,我國在礦山佔用破壞土地恢復治理過程中,普遍遵循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要求土地的復墾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相協調,復墾後的土地應優先用於農業,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其次用於建設主題公園、人工湖等生態景觀的恢復和其他建設用地。
(1)采空塌陷區治理現狀
我國采礦塌陷區主要集中分布在煤礦,其次是石膏礦、金礦等。塌陷區的治理措施根據塌陷規模區別對待:對深度較大的常年積水區,一般採取清淤擴建、淤泥造地等措施,建設成人工湖、魚藕塘、水田;對季節性積水區,實行挖溝排水,修建台、條田,發展特色種植;對塌陷變形地,採取削高墊窪、回填整平、復耕復林復草或用作其他建設用地。例如甘肅省華亭縣對東華煤礦塌陷區進行復平整治,改造成面積達86400平方米的人民廣場,成為縣城居民集會、休閑場地。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對煤礦塌陷積水窪地進行綜合整治,治理塌陷地9.26公頃,建成了具有休閑和娛樂功能的落燕湖景區。山東省棗庄市針對石膏礦塌陷,堅持以挖塘造地為突破口,發展名優水產養殖,擴大植桑種田面積,創造了種、養、加工相結合的立體高效塌陷治理示範區。累計治理塌陷地3000餘畝,開挖魚塘133處,面積近900畝,改造良田整平耕地2700餘畝,整個石膏礦區已開始步入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軌道。
(2)露天采場治理現狀
隨著生態省(區、市)建設活動的開展,各級行政主管部門開展了對「三區二線」(即城市規劃區、風景區、地質遺跡保護區、重要公路或鐵路沿線、沿海岸線)可視范圍內的已損山體和廢棄的採石坑的治理工作。
對露天采場治理的原則是減少引發崩塌、滑坡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保證礦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恢復采場范圍內被破壞的地表植被,使之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目前採取的主要治理措施首先是對不穩定岩土體進行卸載,消除引發災害的隱患,再對土質開采坡面和礦坑清理、平整,便於復墾綠化;對石質邊坡進行打坑回填客土或者進行覆網客土噴播等技術,使裸露的開采作業面迅速復綠。治理效果較好的江蘇省蘇州旺山露天采場,在清理不穩定岩體的前提下,針對土質貧瘠、堅硬、坡比較大的基岩坡面採用客土噴播法,對土質較好、坡比小的山體採用厚層基質法等施工工藝和復綠技術,使原來裸露的邊坡得到有效的防護,減少水土流失和滑崩災害隱患,迅速改變了地貌景觀。經過三年的治理,形成一個喬、灌木及地被混交的自然種群,植被生長旺盛、根系盤結,生物保護作用明顯。改造後的露天采場成為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山東省威海市按照自然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地採取了土石方工程、植物工程和噴塗工程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方法用於露天采場治理。2000年共噴塗陡峭坡面30萬平方米,壘堰總長度9000米,填土量1.8萬立方米、石方量9000立方米,栽植常攀藤植物15萬株,各類喬木、灌木3萬棵。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紫金礦業按照礦山每年編制的植被恢復計劃,遵循穩定一塊、恢復一塊的原則逐步恢復。目前已採用草、灌、喬、藤相結合,通過人工種植、機械噴播等方法進行植被恢復工作。2001年金礦區種植草皮4.5萬平方米,種樹8萬株,成活率均在85%以上。在2001年底,紫金礦業為實施「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礦山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始實施紫金山工業旅遊項目,經1年多的開發建設,先後投入2000萬元,建設成為福建省獨具特色的一個新興旅遊區。2002~2003年度,共接待遊客6.8萬人次,累計實現旅遊收入815萬元。
(3)尾礦庫、固體廢棄物堆放場地治理現狀
為了減少揚塵、凈化礦區空氣環境,預防污染水土環境、引發水土流失、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增加礦區土地的可利用率,建設環境優美的綠色礦山,對尾礦庫、固體廢棄物堆放場地進行治理,成為目前礦山環境治理的主要工作。
現階段,我國對尾礦庫、固體廢棄物堆放場地的治理原則是多元開發、變廢為寶,提高利用、減少囤積,復墾佔地,恢復生態。在現有經濟技術條件下,尾礦和固體廢棄物大量用於建築業、發電等行業,如加工成新的建築材料或制磚、鋪路、充填塌陷區等。湖北省武鋼礦山大冶鐵礦利用尾礦砂製成微晶玻璃花崗岩新型建材及仿古陶瓷工藝品,利用礦石粉碎的細石灰石粉尾礦生產高標號的水泥。安徽銅陵有色金屬公司所屬的五公里尾礦庫已經建成無土復墾示範場,昔日塵沙飛揚的尾「沙灘」,今日已草樹成蔭,成為沿江綠化帶。雲南錫業集團有限公司左山采礦廠尾礦庫,已復墾成225畝的竹林。對於無法利用的尾礦、固體廢棄物可就地回填采場和采坑,覆土後用於人工造林、恢復成耕地等,或充分利用微生物技術直接在礦渣堆上復墾。通過多種形式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修復自然景觀。如山西孝義和廣西平果鋁土礦在礦山固體廢物復墾中,採取一系列加速生土熟化技術,建立了剝采、排土與復墾聯合新工藝,使用了內生菌根真菌微生物工程技術,使土壤活性增加,將工程復墾與生物復墾有機結合,成功實現了排土場的植被恢復。
1.2.2.2 礦山廢水廢液治理
目前,我國礦山平均年廢水廢液產出量約為60.88億立方米,年處理量16.81億立方米,年綜合利用量為17.44億立方米,綜合利用率為28.64%。
礦山廢水按生產過程可分為采礦作業廢水和選礦作業廢水;按廢水pH值可分為酸性廢水、鹼性廢水等。礦山酸性廢水主要來源於礦坑水、廢石堆淋濾液等;礦山鹼性廢水主要產生於選礦作業。礦山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屬、酸、有機污染物、油類污染物、氰化物、氟化物和可溶性鹽類等。重金屬污染和酸類污染是廢水污染中最普遍的,廢水中的重金屬元素主要有鉛、鋅、鎳、銅、汞、鉻、鎘、鈷、錳、鈦、釩和鉍等。目前我國對礦山廢水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微生物法、人工濕地法等。處理工藝較為先進、成熟,例如甘肅省金川公司針對采、選、冶以及化工動力等各生產環節不同生產工藝所排放的廢水,先後建成了鎳等貴金屬離子、硫酸、氯鹼、鍋爐、高含鹽等廢水的處理站,年處理廢水達500萬噸,並將未被利用的廢水排入尾礦庫,減輕了對礦區附近水體、土體的污染和破壞。
1.2.2.3 礦山地質災害治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共發生由於礦山開采而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12000餘起,影響面積33.98萬公頃,已治理面積6.79萬公頃,治理率為19.98%。
根據我國礦山各類地質災害的發育狀況、致災機理、危害程度,結合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現階段我國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的原則及工程措施是:①對於危害較嚴重、治理難度較大、治理投入回報不理想的地質災害,一般採取搬遷、避讓的措施。2003年6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遼寧考察期間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連下「四道軍令」:要盡快實施、要公開透明、要責任到人、要增加投入。不久,國家有關部門就開始對東北煤炭城市沉陷區治理安排專項資金,東北三省政府全力以赴投入到採煤沉陷區治理工程之中,治理總面積超過900平方千米。治理項目包括建設小區住宅、維修加固住宅、新建學校、醫院、幼兒園等配套設施,對部分受破壞的學校、醫院、道路、供(排)水管線、供熱管線進行維修加固等。目前,遼寧已安置沉陷區受災居民2.8萬戶,超過安置戶數的70%,已建成居民樓房住宅240多萬平方米,建成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25萬平方米。吉林省採煤沉陷區新建樓房住宅小區竣工面積為82萬多平方米,安置居民1.36萬戶,各項配套建築設施也同步進行。黑龍江省治理面積超過400平方千米,截至2006年5月底,已開工新建住宅223萬平方米,佔下達計劃的78%,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安置沉陷區搬遷居民33112戶,約佔下達計劃的70%。②對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呈點狀分布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採取部署群測群防的監測體系,實施治理工程,開展重點區域專門性監測等措施。例如甘肅省小廠壩鉛鋅礦1138平硐不穩定斜坡(潛在滑坡)變形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主要誘發因素是汛期地下水水位上升導致高陡基岩坡面殘坡積碎石土變形蠕動。在對其進行坡面位移定期監測的基礎上,採取格構加固、修建擋土牆、地表排水等工程措施及植樹育草生物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坡體蠕動變形的進一步發展。
1.2.3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工作剛剛起步,無論政策法規、管理機制、資金保障,還是技術標准都有待健全和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2.3.1 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軌道,管理機制不健全
近年來,我國雖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法律、法規,但這些法律、法規大多局限於原則性的要求,可操作性較差,具體實施時存在一定難度。在管理體制上各執法單位之間時有交叉重疊,時有空白。特別是治理的主體單位與上級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在法律上和經濟上多方面的關系均缺乏明確界定。礦山環境治理過程中,各方責、權、利的關系應遵循怎樣的原則加以確立?治理之後的成果,即環境產權和復墾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等應如何確立和保護?這些問題在原有法律中均未涉及,急需加以完善。
1.2.3.2 我國礦山開采歷史悠久,環境破壞嚴重,治理難度增大
長期以來由於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礦山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滯後,加之受開采條件、開采方式、生產工藝、技術水平、裝備條件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致使我國礦山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造成全國礦山環境問題廣泛分布,且類型復雜、致災幾率大、突發性強、隱患多、災情嚴重。不僅嚴重影響和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矛盾。而我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起步晚、規模小、投入資金有限,隨著礦山採掘規模和強度的增大,礦山環境問題將日益突出,治理難度也將越來越大。
1.2.3.3 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資金短缺,投資機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資金主要來源於三個部分:一是中央財政從兩權使用費和價款中安排一定的資金,因歷史欠賬太多,遠遠不能滿足礦山環境治理的需要。二是地方財政從收取的價款和礦產資源補償費中安排部分資金,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等方面支出,用於礦山環境治理的費用極為有限。三是礦山企業交納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由於礦山環境治理工程投入大,其經濟效益不凸顯或滯後,再由於缺乏礦山環境治理相關的鼓勵政策措施,造成礦山環境治理投資回報率不大,因此極少有其他資金投入,投資機制不暢,多元化、多渠道的礦山環境治理投資機制尚未形成。
1.2.3.4 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技術標准、規范急需制定
雖然國內已進行過不同層次的礦山恢復治理方面的零散研究工作,也開展過不同類型廢棄礦山恢復治理的示範工程,但這些工作所積累的經驗和數據資料距離形成系統的標准、規范還有很大差距,造成目前我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目標、任務不很明確,治理成效界定缺乏依據,治理技術不規范。因此,出現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布設較隨意、技術含量低,部分治理工程的治理成果不顯著,很難實現預期的效益。為了盡快提高我國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技術水平,規范恢復治理工程的技術路線選擇、工作量布設、質量監控、預算編制、預期成果目標設定等,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設立專項資金,集中一批技術力量,盡快研究制定礦山恢復治理的方法、標准或規范,用以指導全社會礦山的恢復治理工作。
1.2.3.5 重前期治理,輕後期管理,影響了礦山環境治理效果
自2001年大規模、有計劃地開展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以來,相繼開展了大量的礦山環境治理項目。大多數項目在前期的治理階段,由於有資金保障,主管單位和實施單位的積極性都很高,不僅嚴格按照設計施工,而且監管力度大。而項目評審驗收後,因沒有後續資金支持,部分治理工程後期的維護工作處於停滯狀態,行政監管也出現空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理效果。
⑹ 礦業權價格的形成機制
價格機制是指價格在市場經濟中所具有的使經濟體系達到均衡的機理和調節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供給、需求和價格是相互作用的,供求的數量對比決定了價格的高低及其變動;反過來,價格的變化又使供求的數量發生變化。在供不應求時,較高的價格總是引導生產者增加供給、消費者減少需求。較低的價格總是引導生產者減少供給、消費者增加需求,直至供求的數量均衡。由於這種互動關系的存在,在自由企業制度中,價格機制就解決了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完全的競爭市場是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但是,現實經濟活動中,總是存在著若干壟斷因素和政府的某種干預,使價格機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形成不同的價格形成機制。礦業權市場就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因此,存在多種價格形成形式。
1.成本和利潤原則定價
礦業權價格完全按其發生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潤確定。當然這種成本和利潤是指平均數,不是每個企業實際發生數。這種成本利潤定價廣泛用於探采結合的礦山企業之中。我國石油天然氣的勘查,其礦業權核算就是依據這個原則確定的。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油氣勘探,是指為了識別勘探區域或探明油氣儲量而進行的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鑽探及其他相關活動。」「油氣勘探支出包括鑽井勘探支出和非鑽井勘探支出。」
鑽井勘探支出完成後,確定該井發現了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應當將鑽探該井的支出結轉為井及相關設施成本,形成固定資產;確定該井未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應當將鑽探該井的支出扣除凈殘值後計入當期損益;非鑽井勘探支出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上述圍繞取得礦業權所發生的支出,都是按照油氣企業規定的內部價格(或預算定額)形成的。這些內部價格含有法定的利潤,所以被稱為成本利潤定價。這種定價方法在固體礦產的探采結合中也被廣泛應用。
2.市場形成價格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或轉讓礦業權。這種做法在省級以下的礦業權交易中相當普通。有的省政府規定:
(1)凡申請政府出資探明礦產地的探礦權或采礦權,必須經礦權交易機構委託符合條件的評估單位對礦業權價款進行評估後,一律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有償出讓礦業權。
(2)凡屬地質礦產情況簡單,可直接進行開採的砂、石、粘土等礦產,在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基礎上,一律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
(3)凡屬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到期未依法辦理延續登記、礦業權人主動放棄探礦權和采礦權的礦產地為礦業權滅失。礦業權滅失的礦產地再次進行礦業權出讓的,原則上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
實行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或轉讓礦業權,出讓或轉讓主體都需要提出底價。凡國家出資的礦業權,其底價的確定必須經過具有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評估,並經規定的機構批准。而受讓主體在出價和報價前,也需要根據已經獲取的地質資料反復論證,確定最高認購價,只是出讓主體的底價和受讓主體的報價互不「見面」,通過市場討價還價,最終達成協議。一般是出價最高者競得。這種競爭方式,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僅使出讓或轉讓礦業權的主體獲得最高的收益,也使礦產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從而在國家層面上實現了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
3.供求雙方協議定價
這種定價方式通常是供求雙方在一對一的情況進行協商,不需要中介機構進行評估,甚至根本不需要第三方參與,完全憑借雙方的意願。
山東省地礦局四勘院出讓東招鐵礦,經協商,按每年產出的鐵礦石每噸28元收取礦業權價款。這樣做有如下好處:①雙方都願意接受,出讓方可以每年有收入,受讓方可以減輕一次性付款的壓力。②對礦業權探明的可采儲量,無需單獨評估、測算,而是雙方共同承擔風險,多開多收,少開少收。但每年鐵礦石的產量在合同中有要求。③出讓方還向當地保險公司投保,一旦受讓方將礦業權佔有後不履行合同,由保險公司支付礦業權價款。擔保費為價款的2.2%。這種價格形成機制比較合理。
該地勘院在出價購買礦業權時,除了正常評估而外,在成交時主要考慮如下因素:①當前市場上礦產品價格。這是個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市場價位高居不下,最能加速礦業權的成交。②開採的自然條件。主要指地理、地質條件,開發的難易程度。③人文環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包括已有政策、可能要改變的政策;當地民眾的態度、土地賠償的要求。④礦業權形成過程的耗費。也就是礦業權的真實成本。⑤礦業權使用之後預期的經濟收入。對這5項綜合考慮之後,可以得出價款的大概數。根據他們的經驗,在一般的金屬礦,礦業權價款要佔礦產品價格的10%~15%。這也是礦業權價格形成的依據。
4.具有期權性質的定價這種定價方式也屬於雙方協議,但既不評估價款,也不商定價格,而是在探礦權勘查成功之後,事先約定雙方所佔的股權比例,合股進行開采。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就曾採用這種方式對外提供探礦權。具體做法是:先確定一個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礦產地,招引願意繼續工作的出資者。這個出資主體通過認真審查研究已提供的地質資料,認為該礦產地值得進一步工作,於是決定與他們合作。需要商定3個條件:
(1)出資者要拿出多少資金進行投入,才能達到可供開採的程度,以及大致所需要的時間。
(2)勘查成功之後,從開采投入開始,雙方各自的股權比例,包括為開采而進行投資的比例。
(3)如果勘查失敗,沒有形成可供開發的礦產資源,礦業權提供者和出資者各負其責,各自承擔風險損失。
上述3條,如果具體化,就形成一種礦業權價格。比如,約定出資者投入60萬元的勘探費,而勘探成功後的分成比例是4:6,礦業權提供者為4(40%股權),出資者為6。那麼原來的礦業權價款就相當於40萬元。這種定價方法既簡便又實用,可以應用於那些沒有結束勘探過程的各種探礦權。應用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出資者一方對即將開展工作的礦業權的判斷;同時決定用於合作的礦業權的勘探程度,程度越高,礦業權原來所有者應得的股權比例越高。
5.政府定價
這是在一級市場上政府佔有壟斷地位所發生的定價,即政府作為礦業權的供給者,直接施加給礦業權的需求者。這種定價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就具體的礦業權,一礦一定,其所定的價款(或價格)只適用於特定的礦業權。比如,某省政府為招商引進某大型企業集團而特批給的礦業權(帶有優惠性質)就這樣定價。目的是為該集團繼續向該省投資創造條件;另一種是制定礦業權價款的政府定價,規定單位資源儲量價格。貴州省規定,采礦權單位資源儲量價格為1,探礦權按工作程度的高低進行調整,工作程度越低,系數越小。具體價格如表3-2、表3-3所示。
表3-2 貴州省采礦權價款繳納標准
注:地熱、礦泉水以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開采量計算資源儲量;其他礦產資源儲量按礦石量計。
表3-3 貴州省探礦權價款調整系數
⑺ 地勘單位找礦模式——以山東地礦局經營和管理礦業權為例
這里所說的經營和管理礦業權,要是指地勘單位以商業為目的,用自己的資金從事礦產資源勘查或購買礦業權,以及從事礦產資源開發或出讓礦業權的行為。而這里所說的礦業權又主要是以探礦權為主,這也是地勘單位的產業特點。
地勘單位經營和管理礦業權,涵蓋了投資、生產和創新三種行為,而這三種行為均是企業所為,所以它應當是企業行為。但是地勘單位至今並沒有企業化,而僅僅是有企業行為的事業單位。山東省地礦局就是這種事業單位的代表。
下面以山東地礦區經營和管理礦業權為例,進行論述。
山東省地礦局擁有礦業權533個(截至2006年),其中探礦權520個,釆礦權13個。在擁有的探礦權中,在省外的30個。他們估計潛在價值在100億元以上。自2002年以來,他們轉讓礦業權114個,其中探礦權108個,釆礦權6個,轉讓總價款44602萬元,單一探礦權最高價款達1.8億元,並帶來後續勘查勞務收入4502萬元;由探礦權轉為釆礦權,並自主投資、合資、折價入股進行開發的礦業權6個,形成年收入1.2億元礦業產值。
通過礦業權的運作,推動了山東地礦局地質勘查產業的快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幅增強,既為地勘單位的發展積累了資金,也為地勘單位的市場競爭增加了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提高廣大職工的經濟收入創造了條件。我們調查的地勘四院和六院,2007年職工的人均年收入,分別達到6萬元和3.7萬元,在當地屬於上游。該局近三年,經營收入年平均增長40%以上,職工收入年平均增長20%以上。
一、礦業權的來源
對礦業權的經營和管理,就是把礦業權作為地勘單位的主要產品加以經營和管理,所以從開始,他們首先抓礦業權的取得,也就是礦業權的來源。
礦業權作為一項財產權,具有不動產的性質,所以它的取得第一要件是登記,只有登記的礦業權,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從這個要求劃分,山東地礦局的礦業權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自己登記的,二是別人登記由他們購買的。
(一)登記礦業權
這是山東地礦局礦業權(主要是探礦權)的主要來源。在這個方面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兩個優勢大顯身手,一是佔有地質資料的優勢;二是找礦技能的優勢。這兩者的結合,就是核心競爭力。
通過幾十年的工作,他們開展了上千個地質勘查項目,雖然這些項目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都積累了大量的原始地質資料和經過加工的地質資料。這些資料都是國家花巨資換來的財富,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如果這些資料重新拿出來,用現在的新理論、新認識加以研究,將是非常有意義的。為此,他們組織精乾的技術人員,對全省以往的地質資料,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第二次開發。以各個地勘單位(原地質隊)為單元,民主推薦,成立內部的專家組,包括在職的和離退休人員,一齊上。對幾千個目錄列印成冊,分給每個成員,每個成員看後都要填寫卡片,提出個人意見,然後集體決定取捨。這種拉網式的「普查」,猶如當年野外地質找礦那樣非常認真。通過地質資料的二次開發,他們達到了兩個目的:
第一,新發現一些過去沒有引起注意,今天通過重新認識,確認一批新的找礦線索。對這些線索進行綜合整理和研究,提出新的找礦區塊,進而向國家申請探礦權。
第二,根據資料二次開發獲得的地質信息的新認識,深入研究本省的區域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據此,再結合礦業權市場的需要情況,編制山東地礦局地質找礦長遠規劃。
(二)購買礦業權
山東地礦局對礦業權在地勘產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認識的比較早,他們早在礦業權市場尚不發育,整個礦業尚很困難的情況下,就在礦業權上動腦筋了。他們認為憑借地勘單位的技術優勢,通過購買別人的探礦權,比自己投資尋找礦業權風險要小。第四勘查院在購買礦業權時,堅持四個條件:①必須在礦種上是市場所需要的;②必須成礦地質條件有利;③必須去現場觀察,並做工作驗證;④由市場形成價格。2002年,他們與一勘院共同出資368萬元,購買了全省第一個掛牌出讓的探礦權,經過幾年的運作,獲得了極好的收益。從此,省里的礦業權「招拍掛」活動,山東地礦局所屬單位成了重要的舉牌人。一勘院,通過自己登記和購買兩個途徑,獲得十幾個礦業權,很好的改變了礦業權的持有結構,形成了既有新的探礦權,又有正在升值的探礦權;既有上億噸的煤礦產地,又有金礦成礦遠景靶區;既有多金屬礦業權,又有黑色金屬礦業權;既有探礦權,又有釆礦權。呈現出礦業權經營和管理的繁榮局面。
(三)升值礦業權
不論自己申請登記的礦業權,還是購入的礦業權,都要促使它們升值,這是經營管理礦業權的核心。而地勘單位最核心的競爭力,就在於使自己掌握的礦業權不斷升值。為此,各地勘單位都加大了投入,加強了綜合研究,從資金和技術兩方面提高礦業權的價值含量。
(四)保護礦業權
礦業權作為一種財產權,雖然有法律保護,但是在人們的觀念上還沒有完全適應起來。這種不適應,可能產生兩個問題,一是自己的礦業權,可能被別人侵犯,特別是政府主管部門及相關權力部門的侵犯;二是利用別人產權意識淡薄,為自己獲取有價值的礦業權信息。山東地礦局強調對礦業權的保護,就是從這兩個方面考慮的。
強化對已取得礦業權依法保護,具體的做法是,組織有關人員,學習與礦業權有關的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好優惠政策,對已形成的礦業權進行清理,分門別類,納入地勘院統一管理。根據每一個礦業權所處的工作階段和重要程度,做出不同的安排。對礦業權的變動,必須經過院務會議討論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處置礦業權。
有人利用為政府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機會,收集礦產勘查信息,特別是充分利用政府對地礦系統的扶持政策,想方設法支付點費用,獲得礦業權信息,為進一步取得礦業權尋找機會,也就是利用別人對礦業權作為財產權尚不重視之機為自己謀利益。
二、礦業權的運用
礦業權運用就是把礦業權轉讓出去或作價自用,使其由實物形態的礦業權轉化為價值形態或生產要素的礦業權。這種運用大致有三種方式:
(一)一次性轉讓,收回礦業權價款
收回的方式可以是一次到位,也可以分期收回。一次性收回比較簡單,但是如果規模很大,上億元,一次性變現不好處理。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實行這種方式,而是釆取分期收回的辦法,細水長流。四勘院有個東招鐵礦,釆用按每年產出的鐵礦石,每噸28元收取礦業權價款。這樣做有如下好處:①雙方都願意接受,出讓方可以每年有收入,受讓方可以減輕一次性付款的壓力;②對礦業權探明的可采儲量,無需單獨評估、測算,雙方共同承擔風險,多開多收,少開少收,但每年鐵礦石的產量,合同中有要求;③出讓方還向當地擔保公司投保,一旦受讓方將礦業權佔有後不履行合同,由保險公司支付礦業權價款。擔保費為價款的2.2%。
(二)一次性投資,即將礦業權價款作為投資,一次性投入到礦產開發之中
這里又分兩種情況,一是一次性投給另一個礦業公司,價款變成股權,與另一個礦業公司共擔風險,共享收益;二是自己辦礦業公司,自己開釆。礦業權作價轉為無形資產,在礦產品開發中逐步攤銷。這種辦法,主要用在市場前景好、收益好的礦業權,不讓肥水外流。
(三)合作勘查開發
即把礦業權價款分成兩部分處理,一部分作為投資,長期收益;一部分作為營業收入,解決現實資金困難。這實際上是一種合作。具體合作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合作開發,有的合作勘探,有的是我方出礦業權對方出資開發,有的是我方出資勘查開發對方出礦業權。不論釆取何種合作形成,在技術經濟上進行充分論證是必須的,而這一點正是他們的優勢。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在合作中就能把握主動權。
在礦業權運作中,既要講究誠信,也要講究技巧。講究誠信就是:①一定要提供真實可靠的地質信息,不能欺騙客戶,而且每項地質成果必須附有儲委的認定書。②對已出讓的礦業權,要搞好售後服務,客戶在使用中有什麼疑難問題,及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解決。③對礦業權受讓方,必須搞好資信調查,因為誠信是雙方的,如果受讓方聲譽不佳,單方面誠信也難以解決經濟上的糾紛。
講究技巧,主要是搞好宣傳,搞好信息溝通。他們通過不同渠道,不同人員,向相關業主傳遞信息,相互了解對方的意圖,掌握礦業權轉讓中的主動權。他們還幫助礦業權的購買方,分析國內外礦產品的供求形勢,預測礦業權的未來市場、推斷可能的經濟效益,幫助買主樹立信心。他們還注意感情交流,凡是來談業務的人員,都熱情招待,並能從雙方利益出發,考慮得失,這樣做很容易實現雙贏,消除對方的戒心,建立信任感。實現「實實在在做生意,老老實實做買賣」的承諾。
三、礦業權的收益
礦業權收益是指在礦業權經營管理過程中,獲得的凈利潤,即總共投入的資本是多少,與其相對應的價款是多少,包括已經收回的和潛在收回的,二者對比,便是礦業權的收益。所以這里包括三個變數,一是礦業權價款,二是礦業權成本,三是礦業權收益。
(一)礦業權價款
山東地礦局的礦業權價款收入,6年累計達到4.4億元,每年平均收回大約7千多萬元。但是礦業權所含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高達100億元以上。他們礦業權價款的形成,主要是供求雙方協議的結果,需求和供給的共同作用體現了市場形成價格。據四勘院介紹,他們在測算礦業權價款時,除了正常評估以外,在成交時主要考慮如下因素:①當前市場上礦產品價格,這是個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市場價位高居不下,最能加速礦業權的成交;②開釆的自然條件,主要指地理、地質條件,開發的難易程度;③人文環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包括已有政策,可能要改變的政策,當地民眾的態度,土地賠償的要求;④礦業權形成過程的耗費,也就是礦業權的真實成本;⑤礦業權使用之後,預期的經濟收入。對這5項綜合考慮之後,可以大致得出價款的大概數。根據他們的經驗,在一般的金屬礦,礦業權價款大約要佔礦產品價格的10%到15%左右。
由需求和供給共同決定礦業權價款,是有特定含義的。這里所說的需求,包括兩層意思:一是需要者有購買礦業權的願望;二是需要者有購買礦業權的支付能力。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需要者,才能形成需求,也稱有效需求。山東地礦局認為,當前在山東、在全國,這種需求旺盛,原因是礦業的平均利潤大大高於社會平均利潤。如東招鐵礦,每年產值2.4億元,而稅後的純利潤,穩保3000萬元,占產值的12.5%,資本回報率高達33%。因此有極大的吸引力。這里所說的供給,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有出讓礦業權的願望;二是必須有供應礦業權的能力,也就是必須有可以賣出的礦業權。二者缺一就無法形成有效供給。而當前,從山東省的實際情況看,真正有礦業權供給能力的只有三個方面力量,即地勘單位、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其他礦業權人(主要是個體經營者)。地勘單位是礦業權的生產者,政府部門是以往形成的礦業權的出資者代表,而其他礦業權人多數是前幾年進入的。他們分析,政府部門和個體掌握的礦業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越來越少;而地勘單位由於掌握地質資料和技術,卻佔有較大的優勢。
(二)礦業權成本
這里所說的礦業權成本,是與礦業權價款相對應的所有為取得這些礦業權所支付的成本。但是在山東地礦局所能了解到的,僅僅是這些成本中的兩部分:一是每年地礦局所屬單位為自己找礦所支付的地勘費;二是每年所屬單位為購買礦業權所支付的價款。而這兩部分在實際操作上均沒有完整的統計,即他們拿不出6年全局為自己找礦總共支付多少地勘費,也拿不出為購買礦業權而支付的總投資。實際上即使能拿出上述統計數字,也很難找出與其相對應的礦業權價款。所以嚴格說,在山東地礦局,所說的礦業權成本,根本就是一筆說不清的賬。而這種情況,在全國所有地勘單位中具有代表性。從這一點來看,這是地質工作和地勘單位改革中亟待加強的重要環節。
從會計核算角度來說,山東地礦局探礦權成本,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已有地質資料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它是以往地勘單位投入所形成的,而今天仍具有的使用價值。地勘投入這個價值在實際操作中很難評估,但它的確是存在的。
(2)地質技術人員在二次開發地質資料中所創造的價值。這個價值雖然通過支付的工資和獎金,已部分體現,但遠遠低於實際所貢獻的價值。
(3)風險損失。現在所計算的勘查支出,只限於已經找礦成功項目的地勘支付;對那些曾經立項但逐步被淘汰的地質項目支出,並沒有計入到現有地質成果之中。而它也應當分攤到這些地質成果里。
綜上所述,現實的礦業權成本,即使能拿出統計數字,也是嚴重被低估了的成本。
(三)礦業權收益
從邏輯上說,礦業權價款,減去礦業權成本,就是礦業權收益。山東地礦局的礦業權收益,當然也是如此。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並沒有認真而深入的研究這個問題。從總體說,影響礦業權收益的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成本,二是價款,三是礦產資源本身的天然稟賦。
關於成本。在礦業權價款既定的情況下,其成本越少,收益也就越多。如果真實的成本確實很低,這應當是經營的成果;如果成本不真實,有很多應當計入成本而未計入,那麼所得的收益,就有一部分是虛增的。山東地礦局存在這種情況,其他地勘單位也都是這樣。他們把以往地質資料所具有的經濟價值、地質技術人員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地質勘查的風險損失等,統統看是礦業權收益,殊不知正是這個原因,直接導致地方政府想方設法掌控礦業權。
關於價款。價款的高低,是礦業權供求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前由於需求旺盛,供給有限,導致礦業權價款居高不下。在礦業權高價位運作的情況下,礦業權成本卻沒有相應的增加,這就擴大了礦業權收益的空間。從而從成本和價款兩個方面,加劇政府對礦業權的控制,發展下去有可能形成對礦業權的壟斷。而一旦形成壟斷,又可能產生壟斷價款。不管怎麼樣,礦業權價款由市場形成,這是商業性礦產勘查中展現的突出亮點。
關於礦產資源稟賦。這個稟賦也是形成礦業權價款的重要因素。本來在市場形成礦業權價款的因素中已經包括了礦產資源稟賦(即級差收益)的因素。但是由於礦業權價款是投資形成的,而礦產資源稟賦是天然形成的,所以它構成了礦業權價款增加或減少的獨立因素。從直接影響礦業權收益的各個因素看,這個因素的主體是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這就涉及如何保護囯家的權益問題。現行的法規對這個問題尚無明確說法。
山東地礦局礦業權收益直接歸各地勘單位掌控,而地勘單位一般經營規模不大,佔有的礦業權不多,加之每個礦業權的生產周期比較長,這就形成了產出的極其不均。這是他們當前在礦業經營管理上遇到的很大難題。現在的做法是把礦業權的收支同單位內部其他產業(如地質勘查勞務收入,多種經營收入)混合在一起,計算經營成果。即使是這樣,當礦業權價款數額巨大時也難以調節。只能運用多種方式變通,比如:①要求對方分期付款,分期進入單位的收入;②加大內部分配,增加成本,減少收益;③設立虛假債務,形成預收款、應付款。所有這些都不利於礦業權生產的良性循環。
四、值得探討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礦業權價款的形成機制
從山東地礦局的實際情況看,礦業權價款的形成已經全部市場化,其中評估僅僅是作為供求雙方的參考因素,而由市場形成礦業權價款就是取決於供求關系。這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由此聯想到政府對自己掌控的礦業權實行「招拍掛」,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是因為:
它能使礦產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在市場配置資源過程中,以市場為基礎的價格形成機制是整個市場體系的核心,也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中心環節。所謂市場配置資源,就是要通過市場價格來引導和調節資源的流向。因此建立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是發展和完善礦業權市場的關鍵。而礦業權的招標、拍賣、掛牌,正是市場形成價格的基本形式。在這種價格形成機制下,不僅使國有的礦業權能夠賣出最高的價款,而且能使那個出價最高的買主,為了仍然可以獲利,必須要用最優的技術和最佳的管理來經營他的礦業權,這就使礦產資源得到了最優化的利用。
它促進了礦業權市場的公平競爭,為剛剛興起的礦業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過去政府對自己握有的礦業權多是釆取行政審批的辦法,這種辦法簡便易行,但有不少弊端,主要是不夠公開,也不公正,且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價值流失,特別是容易產生腐敗。實行招、拍、掛之後,有利於這些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對國家有好處,對地勘單位、礦山企業也大有好處。它能促進市場經營主體,要在競爭上下功夫,要把主要精力轉到技術創新、加強管理上,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因為只有優者才能取勝。所以,這種機制必然帶動礦業權市場進一步活躍和發育。
它能使礦產資源所有權的權益得到合理的體現和補償。國家對存有明顯級差收益的礦業權和已經滅失的礦業權,由政府實行招、拍、掛,這就維護了礦產資源所有者和堪查者的權益,而過去這些權益被流失了。自「招拍掛」以來,政府在這方面的各項收益已經為數不少,這是合情合理的。
(二)關於礦業權價款的調控作用
通過市場形成的礦業權價款,能夠比較合理的反映礦業權作為礦業生產要素在礦產品收益中應得的份額。長期以來,我國礦業生產都是上游保本或虧損、下游盈利。而在上游產品中,又常常是勘查連同資源一起無償使用。如今通過市場形成礦業權價款,充分體現了礦業權需求和供給的相互關系,即礦產品生產主體是礦業權的需求方,礦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直接反映在礦業權的有效需求上,進而直接傳導給礦業權價款。所以隨著礦產品的漲價,礦業權也跟隨其後,抬高了礦業權的價位。這一抬高,大大提高了礦業權價款在礦產品成本中的比重,進而從利益機制上促進礦山企業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比如一個價值1000萬元的礦業權,礦產儲量為1000萬噸,如果其總體回收率為70%,只能產出700萬噸礦石,每噸礦石的勘查成本為1.42元;如果總體回收率提高到80%,可產出800萬噸礦石,這時每噸礦石的勘查成本則為1.25元。不僅如此,那些構成礦山開釆不變成本的部分,諸如基礎設置建設的投入,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費用、安全設施的費用等,都會因為資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在單位成本中有所降低,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這種提高,同礦產資源所有者利益、同政府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政府在礦產資源管理中,應當把它作為一個重要機制加以完善。
(三)關於礦產勘查投入資本化
這里所說的資本化,就是指商業性礦產勘查成果的需求和供給雙方,必須進行全成本核算,生產礦業權的,必須把所有投入,包括風險損失,統統計入勘查成本;消耗礦業權的,必須將其視為資產,通過折耗進入礦產品成本。也就是說無論誰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和開發活動,都應當實行這種核算制度,亦稱按經濟規律辦事。從山東地礦局的礦業權核算來看,沒有完全這樣做,因而查不出礦業權的真實成本和勘查、開發的真實效益;而各地方政府開展的商業性礦產勘查,其投入也沒有資本化。這些做法,不僅造成了在同一個礦業權市場上的不公平競爭,也造成礦產勘查投入難以形成長效機制。礦產勘查來說都是致命性的。前者將會影響真正全成本核算的社會資金的進入;而後者將會影響礦產勘查投入的良性循環。試想,如果找不到礦就核銷,找到礦就大撈它一把的機制,怎麼能形成有效的資金迴路?當前,這種情況在某些地勘單位已經誘發了「內部人控制」,即對收到的大數額礦業權價款,實行過度的在職消費,超常發放獎金和工資,封鎖或虛報經濟信息。這對礦產勘查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所以政府作為礦業權的宏觀管理者,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地勘工作的深化改革,應當以此為切入點。
(四)關於礦產勘查主體的企業化
這個問題在山東地礦局系統內部已經引起重視,應當說比「勘查投入資本化」解決的好一些。主要表現在局對地勘單位的經濟關繫上。他們實行的是以地勘單位(即原地質隊)為單元的企業化改革,即地勘單位的經濟利益是相對獨立的,誰優誰劣不再摻和。因而比較充分的調動了地勘單位的積極性。山東局規定,局對隊:①按在職人均,每人每年給6000元補貼;②每年設備補貼300萬元;③離退休人員的費用,由局統一發放。隊對局約定:①按形成節約額的20%上繳局分紅;②按固定資產原值3.5%上繳佔用費。這些規定就形成了一種機制,各個地勘單位之間干好乾差不一樣了。但是在礦業權的經營和管理上並沒有按企業的要求進行,即沒有作為各自的獨立的產業進行全面核算,在許多方面帶有短期行為。當然,從礦業權生產的特點看,以地勘單位為單元進行獨立經營也有很多難點,它需要資本比較多,周期比較長,風險比較大,產出的很不均勻。沒有一定的規模很難承受。但是不能因此不搞企業化。政府主管部門必須下決心,在原有地勘單位中,選擇有條件的,實行國家出資與技術人員、主管人員入股,合資從事以生產礦業權為主的企業化。因為在國內找礦,只有地勘單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①他們掌握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豐富的地質資料;②他們有找礦的實踐經驗。這兩條政府不能代替,大專院校、研究機關、相關企業也不能代替。只有依靠他們,才能事半功倍,但是對他們的運作機制必須改革,即必須實行企業化,把資本和勘查技術,共同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
(五)關於政府在礦業權管理上的定位
當前,多級政府以支持商業性礦產勘查的名義,直接出資開展以取得礦業權為目的的勘查,實際上大多數地方政府是看到了礦業權會帶來很好收益才積極參與的。他們認識到長期的財政投入形成的地質成果,有許多已具備初級礦業權,只要稍加工作即可賣個大價錢,確實有利可圖。而這樣做不能說不對,但是它也造成了政府職能的錯位。政府既然是礦業權運作的行政管理者,就必須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而一旦介入經營(出資立項找礦就是經營行為),就是政企不分,形成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局面,很難公正。何況政府投入找礦,不搞全成本核算,又構成了不公平競爭。更嚴重的是政府勘查投資的運作,全靠發包給地勘單位進行。從項目的申報到選定、設計、成果報告,都由地勘單位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地勘單位僅僅是打工者的角色,其收益全歸出資者。在這種情況下,地勘單位的地質資料優勢、技術優勢,不可能無保留的發揮出來,這就給地質找礦效率帶來了問題,很難指望用這樣的機制實現找礦大突破;相反,找礦效果不佳,對地勘單位增加勞務收入倒是有影響的。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必須正確定位,退出礦業權的直接經營;如果政府有這種出資能力和願望,也應當以出資者的身份組建勘查企業,由企業開展商業性礦產勘查,同其他市場主體進行公平的競爭。
⑻ 礦山采礦需要資質嗎
必須需要資質,根據先在國家下發的采礦規程,探礦需要探礦證,具體的施工還需找到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個人的話,可以接,但是應對的必須得有資質。
⑼ 山東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在國土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加強了資源供應調控。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用總量,嚴把建設用地預審、審批和批後監管「三個關口」國土資源宏觀調控作用得到強化;加強規劃計劃管理,統籌高速公路、鐵路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緩解了全省建設用地指標緊張的問題;強化礦權管理,暫停探礦權審批,提高開發准入門檻,實施采礦權源頭控管。
●整頓規范了國土資源管理利用秩序。進一步鞏固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果,順利通過了國務院的檢查驗收,恢復了正常的農用地轉用和建設用地審批。開展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工作,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實現了全面好轉。
●開展了新一輪國土資源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研究工作,完成了《山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報告》和《山東省土地利用需求預測報告》,制定了規劃修編工作方案,開展了「四查清、四對照」,為規劃修編的全面開展打下了基礎。開展了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開展了山東省地質勘查規劃研究和山東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規劃研究,編制了《山東省地質勘查規劃》和《山東省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規劃》,國土資源規劃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落實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耕地「佔一補一」制度,加大開發整理復墾力度,規范了項目管理。組織上報國家投資項目89個,預算總投資21.78億元,項目完成後可新增加耕地面積15 383.46公頃。開展了補充耕地數量質量等級折算和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方案編制等研究工作。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1.土地資源現狀、結構及特點
據2005年土地變更調查,全省土地總面積15 712 630.50公頃,人均土地面積0.17公頃,位於全國第27位。各種土地類型中,全省農用地面積為11 571 889.07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3.70%;建設用地2 422 420.1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40%;未利用地1 718 321.2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90%。
農用地主要分布在魯東丘陵地區和魯中南山區和魯西北平原。其中,耕地面積7 518 920.33公頃,占農用地的65.00%,人均耕地0.08公頃,位於全國第18 位,人均佔有耕地小於1畝的有濟南、淄博、棗庄、泰安、萊蕪五市;農業人口人均耕地0.12公頃,低於全省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平均數的有淄博、棗庄、濟寧、泰安、煙台、日照、萊蕪、臨沂、菏澤9 市。全省園地1 020 740.99公頃;林地1 351 620.46公頃;牧草地34 052.94公頃,其他農用地1 646 554.35公頃。
建設用地中,主要居民點工礦用地2 010 990.65公頃;交通用地161 333.97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50 095.55公頃。
未利用地中,主要為荒草地 538 948.47公頃,占未利用地的 31.4%;鹽鹼地224 278.80公頃,佔13.10%;灘塗253 589.47公頃,佔14.80%;葦 地77 402.40公頃;沙地9 191.45公頃;沼澤地703.34公頃。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黃河古道沿線、黃河沖積平原以及沿海地區。其中以荒草地、鹽鹼地、灘塗居多。
2.動態變化情況
全省土地調查總面積增加7 262.04公頃,主要原因:①土地更新調查中,增加部分島嶼調查;②沿海地區使用了土地調查底圖,灘塗界線調整引起部分灘塗面積增加。
主要變化的地類為:耕地凈減21 213.82公頃;園地凈減11 181.55公頃;林地凈增3 596.27公頃;牧草地凈減2 789.83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凈增32 494.21公頃;交通用地年凈增5 950.48公頃;水利設施用地凈減12.58公頃。荒草地凈增11 222.93公頃,鹽鹼地凈增1 498.78公頃。葦地凈增1 091.27公頃,灘塗凈減5 139.23公頃。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全省農用地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2005年全省農用地構成
耕地動態變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耕地增加情況(見圖1)。因為土地開發、復墾、整理,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增加耕地33 617.08公頃,其中,土地開發增加耕地9 659.05公頃(主要集中在濱州、東營、煙台等四市);復墾增加耕地1 616.92公頃(主要集中在濰坊、濟寧兩市);整理增加耕地7 750.35公頃(主要集中在濰坊、濟南、青島);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10 692.43公頃,主要反映在濟南、青島、萊蕪三市消化了更新調查量。其他原因開發耕地3 898.33公頃。
(2)耕地減少情況(見表2)。
圖5 2000~2005年全省土地違法案件審結情況
通過動態巡查發現土地違法行為4 890件,涉及土地面積2 715.27公頃,耕地1 820.05公頃。挽回經濟損失20 708.70萬元。共拆除建築物286公頃;沒收構建物214.55公頃;收回土地402.99公頃,其中耕地259.78公頃;全年共收繳罰沒款20 707.87萬元,其中,土地違法案件罰沒款19 819.85萬元,礦產違法案件罰沒款888.02萬元。
圖6 2000~2005年全省地礦違法案件審結情況示意圖
隨著整頓和規范土地市場成果的鞏固和加強,土地管理和利用秩序明顯好轉。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土地執法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各級執法監察力度明顯加強,各類案件的查處也取得了較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佔土地、亂占濫用耕地等現象的發生。2005年全省共發現土地違法案件 5 051件,與 2004年的 9 590件相比,減少47.3%。其中,發現歷年隱漏案件1 152件,比2004年減少了74.82%;當年發生的案件3 899件,比2004年減少了22.3%。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5年,全省共受理行政復議申請134件,比2004年增加58件。審結112件,審結率83.58%。其中維持62件,責令履行3件,變更1件,撤銷15件,撤回申請31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人員及經費情況
2005年,全省年末從業人員20 252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3 881人,研究生以上109人,大學本科及大專12 920人,高中及中專6 475人,初中及以下人員748人,其中大學本科及大專以上學歷佔64.33%。經費收入105 373.7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撥款84 947.50萬元,其他收入20 426.25萬元;鄉級土地所1 556個,人員8 651人,其中專職人員8 347人。
七、國土資源管理幹部培訓情況
2005年,全省參加各種院校培訓人數達263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174人次,行政學院學習24人次,參加其他院校培訓65人次,其中學歷教育91人次。通過學習和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八、信息化建設情況
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有了較快發展。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網建立,為全省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基礎。年末從業人數332人,其中技術人員201人,投入信息化建設經費1 917.47萬元,其中硬體827.86萬元,軟體經費734.19萬元,比2004年增長5.82%。
九、問題與建議
(一)存在問題
全省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土資源需求量進一步加大,土地和礦產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②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有待加強,少數地方違法違規佔用和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以舊村改造為名進行房地產開發,規避招拍掛,干擾正常的土地市場秩序;③基層國土資源基礎工作相對薄弱,機構、職能有待進一步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對於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今後的發展改革中加以解決。
(二)建議
1.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強化宏觀調控
認真貫徹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嚴格土地用途管制,認真執行土地利用計劃,切實保護耕地,積極推進城鎮用地增加與農村用地減少相掛鉤工作,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成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對「三農」、「三高」、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國家、省重點工程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對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單位土地面積投資強度、土地利用強度、投入產出率低的建設用地及開采方式、技術落後、資源利用率低的礦產開采項目堅決予以限制,不予審批。
2.深化國土資源使用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制度,對商業、旅遊、娛樂、經營性房地產等四類經營性項目用地,堅定不移地推行招拍掛出讓制度。研究建立城市供地計劃體系,逐步定量、定性、定位提前公布供地計劃。對除四類經營性用地外具有競爭性的其他用地,也要逐步引入公開競爭機制。嚴格執行協議出讓最低限價制度,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要加大探礦權采礦權招拍掛出讓力度。凡是可以用競爭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的,不得採用直接審查批準的方式出讓,不斷擴大出讓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對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探礦權采礦權,以及不需勘查可直接授予采礦權的,均要依法有償出讓;對延續、變更登記的采礦權,原則上以有償出讓方式重新授予;礦山企業轉讓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的采礦權,要依法繳納采礦權價款或轉增國家資本金。加強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評價工作投入,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儲備。
3.推進信息化建設
進一步加快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國土資源基礎資料庫和土地登記與礦權登記信息查詢系統,及時公布土地利用規劃與供應計劃、礦權投放量與布局等管理信息。推廣應用國土資源利用動態遙感監測與資源信息數字化成果。
⑽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現狀
資源的供應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但是隨著資源的大量開采,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環境破壞的嚴峻狀況。為了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居生活的環境質量,我國政府在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
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現狀
1.逐步建立、健全礦山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體系
1986年10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條款中明確了礦山勘查與開採的法律程序、法律責任,形成了系統的管理體制來約束礦山企業減少環境污染及承擔環境治理責任。1994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2號)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規定礦山企業要按照批準的關閉礦山報告,完成水土保持、土地復墾和環境保護工作,或者繳清土地復墾和環境保護的有關費用。2001年4月11日,國務院批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0~2010年)》,並授權國土資源部發布實施。該規劃確立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和「堅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體方針,明確了礦山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治理的目標、要求。
各省級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在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頒布的有關礦山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的同時,針對本省礦山環境保護和礦山地質環境防治狀況,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統一要求,相繼制定、頒布了一系列關於礦山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律、法規。主要包括:31個省(市)制定了《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0~2010年)》,26個省(市)制定了《省級礦產資源管理條例》,12個省市制定了《省級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在此基礎上,各省(市)為了進一步提高了對礦山環境管理水平,提高了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解讀和執行能力,根據各省(市)的實際工作需要,又出台了系列管理辦法和要求。
2.加強礦山環境保護的理論研究,並開展了「全國礦山環境調查與評估」等工作
為了推進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加大了對相關理論的研究,組織開展了「礦山環境保護管理的基礎研究」、「礦山環境保護的規劃研究」等8個軟課題的研究,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系統的技術上、管理上、制度法律上的支撐。
為了摸清我國礦山基本現狀及其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查明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及潛在危害。為合理開發礦產資源、保護地質環境、礦山環境整治、礦山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實施礦山地質環境監督提供基礎資料。在國土資源部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下,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2年啟動了以省為單元的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工作。到2006年31個省(市)調查完畢,在研究各省資料的前提下又開展了全國礦山環境調查成果集成和綜合研究。基本摸清了調查范圍內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現狀。
3.推進礦山環境監測工作
國土資源部近年來積極推進礦山環境監測工作,明確了礦山企業對礦山環境應有監測的義務。對於貢獻大的國有老礦山,國家有選擇的進行示範監測工程。有監測能力的礦山企業,要積極主動地做好礦山環境監測工作,對於沒有監測能力的礦山企業,可以向當地政府繳納監測費用,由政府組織有監測能力的單位負責監測,並提供監測報告。通過監測數據為周期性的檢查和修改礦山開采方案提供信息,確保礦山開采工程實現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最佳效果。
4.加強礦山環境保護監督管理
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和保障,有翔實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成果作為技術支撐,國家和省(市)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加大了對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的力度,提高了監管水平,並且規范了監管程序。在現行的礦山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開發礦產資源必須堅持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並重,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閉坑等全過程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與恢復的監督管理,最大程度的避免和減輕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及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
(1)嚴格礦山開發的准入制度,保證礦山建設與礦山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要求新建礦山必須進行礦山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礦山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書或報告表是辦理采礦登記手續、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必備條件。在礦山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書或報告表中應主要說明礦山開發可能產生和排放的廢物種類、成分、數量、處理方法等;預測礦山開發可能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析其產生原因;制定為避免和消除各種不良影響擬採取的環境保護措施,以及礦山環境恢復及土地復墾方案等。
(2)實行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強化采礦權人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責任和義務,確保礦山開采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得到及時治理和恢復。新建礦山在向國土資源部門辦理采礦登記時,需要繳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鼓勵現有和閉坑礦山企業按照市場機制及「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土地租賃承包等形式,吸收社會資金進行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重建。未繳納礦山環境保證金的采礦權人,不予采礦登記,不發采礦許可證。
(3)建立礦山環境監督、檢查制度,加大對礦山開采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礦山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提高,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各級礦山環境行政監督管理部門,逐步制訂並完善了一系列礦山環境監督管理、檢查制度和管理辦法。採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及突擊檢查相結合方式,開展礦山環境監督檢查,督促采礦權人落實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措施,對未按要求落實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措施進行生產的,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查處的重點是:①在禁采區的違法開采礦產資源的行為;②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或未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及「三同時」有關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措施要求的、嚴重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礦業企業;③排放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污水、廢氣污染環境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礦山企業和行為;④違反《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律法規,不符合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礦業企業。
(4)編制省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根據《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以及《礦產資源規劃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為促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污染和生態破壞,逐步治理歷史遺留的礦山環境問題,明確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目標,落實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計劃,改善礦區人民生產、生活環境,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份,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和環境司組織開展了31個省(市)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省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是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保護和治理礦山環境的重要依據,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和保護礦山環境的指導性文件,其主要規劃目標要納入省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中實施。
5.積極開展礦山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為了營造保護礦山環境的輿論氛圍,不斷提高全社會對礦山環境保護意識,國家和省(市)各級行政主管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一是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礦山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積極推介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監督嚴重的礦山環境破壞行為。2003年9月,中央電視台和國土資源部聯合製作了18集電視系列節目《2003資源環境記憶》,運用大量的第一手拍攝素材,全面地展示了我國礦山環境保護的現狀,客觀地反映了我國在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面對的問題。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性欄目《焦點訪談》多次深度報道了不合理開采造成礦山環境破壞、發生地質災害的典型事件,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和輿論監督作用。二是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採用集會、展覽等形式向公眾進行「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推進資源合理開發、節約利用和集約利用,推進環境保護與治理,提高國土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等有關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礦山環境保護的國家政策和科普知識宣傳。三是發布環境質量公報,及時向公眾通報礦山環境狀況、保護工作取得的進展及存在的問題等,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現狀
近年來,國土資源部在財政部的支持下,開展了一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國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量的治理工作有待於今後逐步開展。
2001~2002年,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國土資源部選擇了18個不同類型、不同地區的礦山,針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所造成的礦山環境破壞問題,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示範工作。18個治理項目分別為:湖北省大冶市大廣山鐵礦區綜合治理項目;江西省於都縣鐵山壠鎢礦礦山泥石流治理工程;新疆烏魯木齊市六道灣煤礦塌陷區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四川石棉縣廣元堡礦山泥石流治理;江蘇盱眙石材礦山綜合治理項目;山東淄博煤田閉坑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山東省曲阜市單家村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北京密雲水庫上游鐵礦區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甘肅省小廠壩鉛鋅礦礦山環境治理項目;河南省南陽大河銅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煤礦礦山大磁煤矸石環境恢復治理;浙江省臨安市塔山石煤環境恢復治理;山西省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沁新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湖南省湘東鐵礦環境綜合治理;湖南省瀏陽市七寶山礦山環境治理;河北省鹿泉靶場礦區環境恢復治理;遼寧省撫順西露天礦北幫環境治理示範區一期。治理效果明顯為後續的治理工作起了良好的鋪墊和探索作用。項目的分布見圖5-1-1。
圖5-1-1 2001~2002年治理項目分布情況
在取得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03年11月10日,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頒布《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辦法(試行)》通知,正式啟動兩權專款用於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根據《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當前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因采礦活動造成的地面開裂、沉降、塌陷等環境地質問題;
(2)因采礦活動引起的區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乾枯、危損尾礦壩等環境地質問題;
(3)因采礦活動形成的礦山尾礦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2003年,財政部支持1.72億元,共安排治理項目74個,包括22個礦種,項目的分布和所治理的礦山種類見圖5-1-2,圖5-1-3。
2004年財政部支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資金超過4億元,共安排170個治理項目,涵蓋了43個礦種,項目分布在除重慶市之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項目的分布和所治理的礦山種類見圖5-1-4,圖5-1-5。
從2000年中央財政安排570萬元、4個項目起步開始,到2006年項目總數達到797個;2006年在中央收取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中共安排支出預算241791萬元。這些項目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和10個國有企業的礦區,包含了煤、金、鐵、鉛鋅等多達44個礦種。
圖5-1-2 2003年治理項目分布情況
圖5-1-3 2003年所治理的礦山種類
圖5-1-4 2004年治理項目分布情況
圖5-1-5 2004年所治理的礦山種類
在國家投入資金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視礦山治理工作,積極籌資。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以來,全國用於礦山環境治理的地方財政資金達23.00億元,企業自籌資金達15.51億元。2006年一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達到10.6億元,比2005年的7.53億元增長了40%。項目的實施加強了礦山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有效地保護礦山環境,遏制礦山環境破壞,促進礦產資源合理、科學利用,促進資源枯竭型礦山經濟轉型,改變了礦區周邊的生活環境,預防了采礦活動造成的礦山地質災害,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三、礦山公園建設現狀
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處處留下了人類采礦活動的空間和場所,人們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形成的礦業遺跡是人類活動的歷史見證,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化遺跡,也是當今世界保護的重要自然和文化遺產。我國礦產資源豐富,類型眾多,分布廣泛,且具有悠久的礦業開發歷史。從殷周的銅礦、春秋戰國的鐵業和秦漢的井鹽,到魏晉的煤礦和天然氣,以及隋唐以後1000多年空前的礦業繁榮和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礦業開發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力。中國的礦業發展史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礦業史上最輝煌燦爛的篇章之一。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非常重視礦山環境保護工作,妥善保護礦業遺跡,積極開展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已經構成了礦山特有的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歷史景觀。我們積極推進國家礦山公園建設工作,通過建立礦山公園,一是有利於有效地保護和科學利用礦業遺跡資源,弘揚悠久的礦業歷史和燦爛文化;二是有利於加強礦山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三是有利於促進資源枯竭型礦山經濟轉型;四是有利於樹立典範,推動礦山企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005年8月召開的國家礦山公園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評審通過了28家國家礦山公園資格。為了進一步推進礦山公園的建設,保護礦業遺跡,2006年1月11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強國家礦山公園建設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6]5號),要求各單位健全機構、完善規劃、切實抓好建設,按期揭碑開園。